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是一个问题,是一个让人纠结的问题。但是说鸡蛋是鸡下的,这一点恐怕不会有人怀疑。如果有人告诉你,现在有一种技术可以做出和真鸡蛋一模一样的人造鸡蛋。掌握了这门技术,母鸡都可以下岗了。这说法您信吗?假如母鸡都下岗了,那么上岗的又是谁呢?

这是央视12月26日的一期《焦点访谈》主持人敬一丹的开场白。主持人用了一个“人性化”的比喻来说明母鸡“下岗”后,“鸡蛋”的来源。由此引申出“人造假蛋”这个话题。…[详细]

实际上,人造鸡蛋并没有想像中那么可怕。

“人造鸡蛋”并不新鲜

在国外,“人造鸡蛋”是个好产品

目前流传较广的说法是:人造鸡蛋早在2000年前就有出售,人造鸡蛋技术是从香港,经深圳、广州流入内地,2005年前后曾在北方一些城市出现。据报道,杭州景点的小吃店、广州家乐福康王店、天津的农贸市场都先后发现了几可乱真的人造鸡蛋。

实际上,早在1985年,中国的数家农业类刊物就登载过“美国制成人造鸡蛋”的新闻。里边是这样讲的——

美国市场上出现了一种人造塑料鸡蛋,其外型和色泽都与普通鸡蛋一样。外壳用一种无毒的塑料制成,比普通鸡蛋薄,但有弹性,不易破碎。蛋黄用玉米面、牛奶、维生素和人体所需要的矿物质混合而成的。这种人造鸡蛋营养齐全,老年人及有心脏病的患者食用都有益处。

按这个标准,这哪是“人造鸡蛋”啊,就是一种“鸡蛋状的人造营养食品”…[详细]

“淮南为橘 淮北为枳”人造鸡蛋亦如是

但自从1994年之后,在中国的媒体上,“人造鸡蛋”就不再是上述概念,诸如在《新疆农业科学》的1994年第3期上,就有了《致富新技术──人造鸡蛋》的广告。文中提到:不用机电,手工操作,总投资60元,每个成本0.06元,最低售价0.2元,每人日加工1500个以上,日获利200多元。

而在坊间,这样的举动更早也更疯狂,人造鸡蛋经“中国特色的创新”后,变成了“人造变蛋”——早在1992年底,就有湖北农民在看到河南某科研所的“致富广告”后,购进材料制作了1800个“人造变蛋”,并导致了千余名消费者集体呕吐的事件。

从“人造营养食品”到“致富新途径”,人造鸡蛋被“中国化”之后,有哪些不同之处呢?…[详细]

中国式人造鸡蛋:食品添加剂大集合

在上述案例中,所谓“人造变蛋”,其主要成份就是水。如100个变蛋总量5公斤,含水量4.9公斤,其他添加剂如海藻酸钠、食用明胶、葡萄糖酸内脂、赖氨酸、白矾、食用色素等0.1公斤,掺水量高达97.4%。各项添加剂成份均超过国家卫生标准2-200倍,基本不具备营养成份,而且有害。

随便再抓一个近年来的例子:在央视暗访中,记者发现人造鸡蛋的主要原料是“海藻酸钠、氯化钙、硬脂酸、食用色素、食用石蜡、蛋黄素和氧化钙等”。

可见,从1992年到2010年,“中国版人造鸡蛋”的制造工艺已经趋于稳定,主要原料基本固定了下来。

而经专家鉴定,长期食用这样添加剂超标的食品,会导致人的思维和智力下降,中青年早衰,老年痴呆等症,孕妇食用过量,会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详细]

其实一直没发展起来

就算消费者贪便宜,可人造蛋也太难吃了

在1995年的《农村百事通》上,有一篇名为《人造变蛋不应盲目发展》的文章。

作者说,他所在的乡有三家引进了人造鸡蛋产品,但这个除了和真鸡蛋长得像外,口感差远了。因为它便宜,刚刚卖的时候的确抢手,但人们只要吃了一个就不会再吃第二个。半个月之后,所有的餐馆都再也卖不动这个产品了。

就像央视之前的调查所说过的,人造鸡蛋“基本上属于果冻的配方,那么做出来的东西也就像果冻那一类的东西”、“咬起来是非常脆的,有点像蜇皮”。

这样的产品,可能有长久稳定的市场需求吗?

想把人造蛋做的像个蛋,还不如直接养鸡下蛋

沈阳农业大学专家认为,人造蛋不可能大批量出现。比如人造蛋的原料海藻酸钠可用于帮助食品凝固,但用海藻酸钠造假鸡蛋,难度很大。蛋黄、蛋清都使用海藻酸钠的话,很难做出蛋清包裹蛋黄的形态。虽然假蛋使用的原料成本很低,但由于制作过程复杂,人工成本相当高。大批量生产不太可能。

更有企业家指出,如果要把人造蛋做到和真鸡蛋难以辨认的程度,大概一枚人造蛋的造价在1-2万美元左右。…[详细]

造鸡蛋的商家心里最清楚

曾任湖南省会同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的朱宝利,在网上发贴表示愿意花1000元收购一枚人造鸡蛋后,至今还没收到一枚“货真价实”的人造鸡蛋。

同时为了深入调查,他也边暗访边学了好几个小时,可造蛋公司的技术人员也没能做出鸡蛋壳来。期间,朱宝利下楼去吃了趟饭,回来的时候,就看到盆里已经有一个长出壳的鸡蛋了。在交了600块钱的培训费之后,朱宝利请技术员吃了一顿饭。

酒足饭饱后,那个技术员说:我看你是实在人,我给你实话,这个人造蛋培训是个骗人的,它本来就是骗培训费,那是等你下去吃饭的时候,我放了一个真鸡蛋。…[详细]

消费者总误认为自己买到人造鸡蛋

哪有那么多“人造鸡蛋”?

每到冬天,就有很多消费者投诉,说自己买到了人造鸡蛋。他们的描述常常是“煮熟的鸡蛋蛋黄能像乒乓球样弹跳”。

但这种情况并不一定是人造鸡蛋,更可能是以下两种情况。

一是天气寒冷,鸡蛋受冻后再加热,不仅没有“鸡蛋味”,而且个别鸡蛋会出现蛋黄发硬的情况。

二是鸡饲料有问题,如果鸡吃的饲料中含有的“棉籽饼”过多,就会导致鸡蛋中的蛋白质发生改变,从而在鸡蛋煮熟后变硬并有弹性。

这些常见的问题鸡蛋,其实都是真鸡蛋,并不是想像中的“人造鸡蛋”。…[详细]

越南人的佐证

2005年,越南媒体大炒特炒中国“假鸡蛋”现身越南。“中国鸡蛋有毒、吃不得”“中国鸡蛋是假的,我们不卖中国鸡蛋”,越南胡志明市的居民有着几乎众口一词的说法。

事实上,在闹腾了一个月后,越南有关官员也站出来澄清事实以正视听,所谓中国“假鸡蛋”登陆越南市场的说法纯属子虚乌有。

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农业局副局长黄金交直接负责调查“假鸡蛋”事件,他说:“从专业的角度来看,我们也认为,不可能有假鸡蛋。因为,鸡蛋的成份可以作假,但其造型却极难。如果真要做的话,费用也极其高昂。”而那些怀疑中国鸡蛋的省市,只是听说有“假鸡蛋”之事,并未亲眼所见。…[详细]

无间道:卖技术比卖鸡蛋更赚钱

骗不了消费者,就骗急于赚钱的人

“人造鸡蛋通过销售谋取利润只是其中一环”,多年从事销售工作的工作人员介绍说,“更主要的是通过出卖他们所谓的技术及设备谋取谋取更大的利益,类似于传销中发展下线的经营模式,学得技术的人员在当地继续收徒授课。”

比较大的“公司”业务种类繁多,如果可以多交点学费,就可以多学点“技术”,仅技术转让一类业务便可赚个盆满钵溢。工作人员继续说:“制造销售人造鸡蛋能获得2-3倍的利润,但通过这种传授的方式将获得更高的利润,且更加安全易行。”

正如同央视本次的调查结尾时,主持人的发言所说的:这真是假对假,骗中骗,骗子造鸡蛋是假,骗钱才是真。而那些想学技术的人目的也去骗人赚钱,自己见不得光,所以虽然落得个鸡飞蛋打,却有苦难言,无人举报,这也是骗子们肆无忌惮的一个原因。

结语:

“南京市民蒋女士发现了一枚奇怪的鸡蛋,她怀疑这个鸡蛋就是传说中的假鸡蛋。于是,南京食品药品监督、农林、工商、质监、卫生等五个部门齐聚一堂,围绕蒋女士买的这批鸡蛋的真假展开讨论。五部门最后得出一致结论:目前暂无鸡蛋的国家标准,无法判别这批鸡蛋的真假,需由工商部门追溯其源头,再行定论”——这可能也是人们担心吃到人造假鸡蛋的原因之一吧 …[详细]

相关专题1

洋快餐还能吃吗

“半年不腐”的洋快餐,以后还能吃吗?…[详细]

相关专题2

抓狂的主妇

只能吃乡下的菜,不吃油条和小笼包,污染食品这么多…[详细]

专题调查

加载中...

谌旭彬:三论岳飞绝不是“民族英雄”

刘彦伟:航班延误,有苦该向谁诉

王杨:几个关于婴儿喂养的误区

更多

往期话题

联系我们

010-62671282 lhxmail@vip.qq.com
版权声明:腾讯网原创策划,欢迎转载或报道,但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出品:腾讯网专题评论部
本期责编:李慧翔

转播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网友评论

关于腾讯 | About Tencent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腾讯招聘 | 腾讯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2 Tencen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腾讯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