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行公布《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明确规定未经批准任何非金融机构不得从事网络支付业务。业内人士认为,这将极大冲击现有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包括支付宝、财付通等。…[详细]

 

与此同时,支付宝官方高调回应:欢迎整顿,取得许可不是问题。亦有分析人士认为,支付宝、财付通等支付平台经过“野蛮生长”,已经成为行业龙头,央行的整顿对它们其实是利好。…[详细]

 

大家已经习惯的网络支付工具,究竟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央行出手,对支付宝们其实是利好

央行管制,大家担心支付宝们被掐死

近日央行明确规定,任何非金融机构和个人不得从事或变相从事网络等支付业务。已经从事支付业务的非金融机构,必须在2011年9月1日前取得许可证。

所谓“从事网络支付业务的非金融机构”,明眼人一看便知,说的便是以支付宝、财付通、快钱为代表的第三方网络支付平台。

央行新规让人产生联想:有人会借此对整个行业重新洗牌。按照以往的经验来看,牌照制度往往会导致“国进民退”。…[详细]

事实恰恰相反,支付宝们可以吃下“定心丸”

即使是马云本人,对支付宝的“合法性”都是战战兢兢的。战战兢兢并不是因为支付宝本身有什么安全隐患,而是在大家的想像中,象支付这种关系到“XX安全”的事情,是只允许政府或者国有企业搞的,怎么会让民营企业搞呢?

这种想法其实是对中国国情不了解。虽然一般来说,关系到“XX安全”的行业确实由国企主导,但是在政府介入管制之前,有些民企已经“野蛮生长”了,并且速度惊人。按照以往经验,行业龙头最终是会取得牌照的,阿里巴巴相关人士的表态也是这么个观点。

如果取得许可证,运营的合法性就得到保障,马云们将不再需要“战战兢兢”。…[详细]

央行新规,等于给行业龙头挖了一条“护城河”

政府管制第三方支付,对于支付宝等龙头来说是一个重大的利好。要新做一个第三方支付产品,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政府的管制等于为行业龙头挖了一道护城河。大家看看央行的规定,就知道这护城河有多深:

1.全国性企业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1亿元人民币,省级则不低于3000万元人民币

2.为依法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

3.截至申请日,连续为金融机构提供信息处理支持服务2年以上,或连续为电子商务活动提供支持服务2年以上

4.截至申请日,连续盈利2年以上

5.最近3年内未因利用支付业务实施违法犯罪活动或为违法犯罪活动办理支付业务等受过处罚。…[详细]

“举足轻重”的许可证

发“许可证”的三种方式

1.审批制:我国之前经常采取的方式,门槛非常高。更关键的是,政府部门会预先设定一个“限量标准”,这个数量完全由政府自行规定,每年发完就完了,再想要也没有。

审批制就好像招“正式工”,必须要有人事部门的正规编制才行。

2.核准制:自从2004年《行政许可法》实行后,我国在某些方面已经有所放开。核准制就是以是否符合申办标准为根本原则,符合的就过关,不符合的就禁止。

核准制就好像招“合同工”,只要你符合要求,就可以签合同。

3.注册制:不做判断,不把关,只要基本信息真实可靠,没有重大违法乱纪行为,就直接登记注册通过。

注册制就好像招“临时工”,只要没啥大毛病,就一概通过,没什么要求和条框。

当然,以上的三种方式其实是来自证券市场发行体制,用来影射“许可证”发放方式,亦可说明问题。…[详细]

但在中国,所谓的核准制,其实往往是审批制

用出租车业牌照垄断来说明,这是一个政府管制失败的经典案例。

以重庆市为例,重庆有约700万人口,2008年有8000多辆出租车,2004年有7000多辆,4年间增加了约1000辆。对政府来说,出租车牌照的数量应该为多少、数量增加与否、增加多少,均以争取最大的垄断租金为依归,发放的牌照数量过少和过多、单张牌照的价格(垄断租金)过高和过低都不可取,政府要寻找单张牌照价格乘以牌照数量(即总的垄断租金)最大的那个点,只有一个点符合总的垄断租金最大化的要求。…[详细]

由此,许可证就成为了一种稀缺资源

一部民营企业获取牌照(许可证)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人的创业史。

2008年时,重庆的出租车牌照,价格甚至到了100万;而浙江报名登记试点小额贷款公司时,竟然是上百个公司去争抢一个试点资格。…[详细]

更生动的故事是——1998年时,李书福鼓足勇气对当时主管工业的一位中央高级官员说:“你能不能给我一个失败的机会?”李书福回忆道:“这位领导当时说‘这个车看着还像样’,我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直到2001年,吉利终于获得了汽车销售许可。

这是一个中国式的创业命题。在中国做企业仅有愿望、资金、技术是不够的,必须要获得审批。就像计划生育,多数受访者以“准生证”来代称牌照,十月怀胎后,能否合法、顺利的生产,全取决于这小小的一张纸…[详细]

管理者为何热衷于让企业“办证”?

向上级交差的凭证、寻租舞弊的工具

中外经验表明,实际能够从管制中获益的,更多是被管制行业的厂商、相关利益方,以及政府管制机构本身。而绝不是消费者。

如果利益的分配和配置最终由权力来决定,那么权力就会带来审批、审批必然带来寻租、寻租就会带来严重的腐败行为。这是当今中国各种权力机构中官员腐败案件的通行模式。

如果这种分配利益的权力产生机制得不到有效监督,那么绝对的权力就一定带来绝对的腐败。…[详细]

这些许可证真是“举足轻重”的吗?

1.虚张声势的“大限”

2008年,广电总局联合工信部发布《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并规定视听节目网站必须为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单位。规定一出,国内视频网站企业噤若寒蝉,但随后,在众多力量的介入和游说之下,主管部门对原有的民营视频网站网开一面,既往不咎。而这些新规前已存在的民营视频网站,虚惊一场,熬过了惊心动魄的一个月。…[详细]

2.事与愿违的标准

过去在冰箱、彩电、DVD、汽车等领域曾经设置的准入标准,最后大部分被证明事与愿违,很多符合准入标准的企业被市场淘汰,一些具有创新精神的小企业曲线进入,最终成为行业的领军者。

既然无法帮助行业健康发展 行政手段就不可取

政府过度管制的危害

首先,由于管制排斥市场潜在进入者,因此,市场缺乏竞争的后果就是造成资源配置的效率损失。

其次,管制也容易形成巨大的既得利益集团,它包括以接受管制为条件的现有市场的厂商,也包括管制者自身。后者凭借管制权力,极易产生腐败。

第三,过度管制,比如办什么事都要政府审批,还会加大市场交易成本,压制企业家精神,导致社会创新严重不足。…[详细]

美国人的“背道而驰”值得借鉴

美国民航业过去曾经是一个高度垄断的行业,政府对市场准入实行严格限制。垄断导致服务质量低下,服务价格高昂,消费者对此意见很大,要求改革的呼声很高。上世纪80年代,美国逐步放宽了对民航业的政府管制,一些新的航空公司纷纷进入市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一些老牌的航空公司倒闭,一些新的公司崛起。竞争促进了民航市场的细分,服务质量随之提高,价格也大幅度下降,消费者从中得到了实惠。…[详细]

许可证背后的问题不除,企业的主旋律就是“与政策赛跑”

由微小领域敞开的机会窗口发展起来的第三方支付公司,正处于一个既前途无量又非常危险的境地,要么行业中的绝大多数会如彩票网购一样被集体斩首,要么在政策出台后获得牌照准入,如民营视频网站一般得到特赦令,一步登天成为稀缺金融资源的拥有者,毁灭还是登天就存于监管政策的一线间。

当然,与监管部门的博弈是需要谈判砝码的,这类新兴公司需要在机会之窗关闭之前,在有限的时间及空间里增加自己的话语权。这个机会之窗就是这类创业公司的商业想法推广到市场上所花的时间。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在布满风险的雷区奔跑,不仅要低头拉车,更要抬头看路;既要保证跑赢时间又不能触雷夭折,更重要的是,时刻要积蓄力量以应对不确定的未来。…[详细]

结语:

究竟是“人为制造准入门槛、约束进入者的数量,进而约束市场竞争”的方式好,还是“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杀出重围、得到消费者以钞票投票方式的认可”好,这个选择题的答案,似乎很明确……
发表评论

新闻立场

许可证能帮助行业健康发展吗?
0
投票
不能
0
投票
0%
0%

相关专题

魔兽世界审批之争

最怕的是出现“神仙打架,凡人遭殃”的局面…[详细]

相关专题

价格管制导致什么?

价格管制的副作用是什么?老百姓能获得好处吗?…[详细]

相关阅读

专题调查

加载中...

联系我们

有意见、建议?请进来说>>

010-62671282 lhxmail@vip.qq.com
版权声明:腾讯网原创策划,欢迎转载或报道,但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出品:腾讯网专题评论部
本期责编:李慧翔

我来说两句

网友评论

关于腾讯 | About Tencent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腾讯招聘 | 腾讯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2 Tencen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腾讯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