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抗战时共有多少辆坦克?

杜聿明率国军机械化部队,在昆仑关战役重创日军。 …[详细]

台儿庄战役中,国军装甲兵“击毁击伤敌装甲车、坦克三十多辆”

坦克在“一战”时投入实战,到“二战”爆发,已被各国广泛应用。中国最早的坦克部队创建于1922年,当时张作霖为准备直奉战争,从英法等国购买了一批装备,包括36辆“雷诺”FT-17型坦克。“九一八事变”后,这些坦克大都被日军摧毁或缴获。日军利用东北军的“雷诺”坦克进攻马占山部,并炮制了“满洲国”的装甲部队。①

被称为中国“装甲兵之父”的徐庭瑶,率部参加长城抗战时,目睹中国士兵奋不顾身,依旧被日军的先进装备打得大败。因此,徐庭瑶从从欧洲考察归来,撰写《机械化装备论》一书,指出“今后战术,唯有建设战车部队始足以应国防之需要”。1935年,中国从英国购进炮战车及两栖坦克32辆, 成立战车教导营。徐庭瑶筹建交通兵学校,并与辎重兵学校合并为“陆军交辎学校”。②

在此基础上,中国又购进德国“克虏伯”战车16辆、意大利CV-33超轻型坦克20辆,由徐庭瑶创建“陆军装甲兵团”,于淞沪会战首次投入使用。装甲兵与步兵因缺少联合训练,“战车一上战场,步兵不予掩护,说你有装甲,怕什么,单独冒敌人炮火前进,直到战车全毁为止。”③

1938年,装甲兵团扩编为第200师,杜聿明任师长。台儿庄战役时,装甲兵战斗力已大为提升,“共计击毁击伤敌装甲车、坦克三十多辆”,缴获“中小型坦克八辆”“一五点八重炮二门及履带式牵引车四辆”。④经过几次战斗,国军坦克损失殆尽。

所幸此时“国民政府向欧美各国购进了一批武器,有九吨半战车80辆,德国造彭斯柴油卡车百余辆,美造福特卡车400余辆,美造哈雷二轮、三轮摩托车40余辆”。⑤200师由此下辖两个战车团、两个摩托化步兵团和一个战车防御炮团,以及特务营、通信营、搜索营等,总计2万余人。

意制CV-33超轻型坦克,战斗全重3.15吨,最大速度13英里/小时,装甲厚6-15mm,乘员2人,装备2挺8mm机枪。装备于第200师,参加了兰封战役、昆仑关战役和第一次入缅作战。意制CV-33超轻型坦克,战斗全重3.15吨,最大速度13英里/小时,装甲厚6-15mm,乘员2人,装备2挺8mm机枪。装备于第200师,参加了兰封战役、昆仑关战役和第一次入缅作战。

日军对坦克战术研究不足,以致未能凭借坦克的数量优势压垮国军

至1939年,第200师再次扩编为第5军,杜聿明任军长。当年11月,日军进犯广西,桂军不战而溃,致桂南要地昆仑关沦陷。徐庭瑶被任命为第38集团军总司令、北路总指挥,率第5军和第92师迎战日军。

昆仑关战役中,徐庭瑶和杜聿明充分利用坦克等机械化部队,重创日军。据统计,参加此役的日军第12旅团长,及三个大队长,全被击毙;4000多名士兵死亡。国军付出的代价也极为惨重,仅第5军就有5500人牺牲。⑥

与仅有一支机械化部队的中国相比,日军在坦克数量上的优势是压倒性的。1936年—1937年,日军即有约800—1000辆坦克。不过日军的坦克战术相当落后,他们除将300辆集中在坦克联队外,其他都部署于步兵师团。因此,当时欧洲人评论说,“日本现仍依赖利用坦克车配合密集步兵作战的战术, 正与我们上次大战时一样的利用坦克车, 彼等将坦克车团附隶于步兵队伍中, 而不用之为独立的攻击兵力。” ⑦

1939年南昌战役时,日军第11军临时编出一个战车集团,下辖战车第5大队、第7联队和独立轻战车第9中队,总共135辆坦克。日军此次使用坦克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如因中国南方河网密布,工兵与驾驶员操作不当,致几辆坦克覆水沉没。又如弹药、油料等供给困难,使日军坦克时常要停下等待补给。⑧其后关东军在第23师团内建立第1战车团,在第5军内建立第2战车团,但其对坦克集群作战的实验始终不理想。

综上所述,在抗战前期,中国坦克数量虽远少于日本,但由于双方都只是将坦克作为步兵的掩护,所以日军的坦克优势没能得到最大发挥。抗战中后期,日军着手将坦克集结使用,成绩不佳,终究未能借助坦克彻底击垮国军。

苏制T-26b(1933年型)坦克,战斗全重为10.5吨,乘员3人,装备1门45mm炮和1挺7.62mmMG机枪。昆仑关战役中国军使用了此种坦克。 苏制T-26b(1933年型)坦克,战斗全重为10.5吨,乘员3人,装备1门45mm炮和1挺7.62mmMG机枪。昆仑关战役中国军使用了此种坦克。

注释:

①蒋荐:《抗战期间的中国坦克部队》,《环球军事》2005年第13期;②肖三:《徐庭瑶军事技术思想研究》,2013年《第四届全国军事技术哲学学术研讨会文集》;③史说:《八一三淞沪抗战略记》,《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八一三淞沪抗战》,中国文史出版社1987年,第102页;④杜聿明:《台儿庄大战中的战车防御炮部队》,《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徐州会战》,中国文史出版社1985年,第207页;⑤⑥文思主编:《我所知道的杜聿明》,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第35、44页;⑦(英)巴尔克:《日本有多强》,商务印书馆1945年,第37、38页;⑧马军:《第二次世界大战日军坦克兵种的滞后》,2005年“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论文集。

投票区

杨津涛
+收听
提问

同步:

还能输入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