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4期 2017-09-04

中美风灾警示全球变暖的紧迫威胁

丁阳  

洋洋得义

2259
导语

昨日晚间,台风“玛娃”在广东沿海登陆,这是两周内第三个吹袭广东的台风。所幸“玛娃”威力较小,但“天鸽”的威力全国人民有目共睹,造成的破坏、人财损失非常严重。几乎与“天鸽”同时,威力还要强上两个等级的飓风“哈维”在美国南部肆虐,已经几乎连续10日占据美国媒体头条。这些风灾不应该孤立看待,极端天气事实上警示着全球变暖的紧迫威胁。…[详细]

近期的风灾十分严重,但少有人会联想到全球变暖

强台风“天鸽”,是近年来破坏力较强的一次台风,并正面吹袭了珠江口人口较为稠密的几座城市。在澳门境内,测得了破纪录的持续风速,而且其风暴潮叠加天文大潮更引致珠江口地区多处严重洪涝,珠海和澳门的灾情尤其严峻,成为该两地超过半个世纪以来最惨重的风灾。澳门气象局局长甚至因太迟悬挂八号风球,令市民低估天鸽的威力而下台。

相比起“天鸽”,今年北大西洋的飓风“哈维”威力要更强(中心最大风速约为210公里/小时左右,“天鸽”约为175公里/小时)。虽然风力在历史上排不上前列,造成的死亡人数也远不如2005年的“卡特里娜”(30余人对比1836人),但从关注度来说并不逊色。这是因为“哈维”的风暴潮带来了大量的雨水,造成了严重的洪涝。据纽约时报的说法,“这场风暴最后过去的时候,它在德克萨斯州沿海地区倾泻的雨水将多达15万亿加仑。形象一点讲,如果所有这些水从水龙头而不是从天空中倾倒下来,那么根据2010年美国人的用水量来估计,这些水足够美国所有男人、女人和孩子使用42天。这是卡特里娜飓风的两倍多。”

美国休斯顿因“哈维”变成一片汪洋美国休斯顿因“哈维”变成一片汪洋

中美两国的近期风灾都异常严重,但翻遍互联网各种报道和舆论,较少人会跟全球变暖联系起来,尤其在中文网络上,几乎没有这种声音。这也很好理解,毕竟台风或者飓风是天气现象,而全球变暖是气候理论。台风年年吹袭中国东南沿海,而美国的德克萨斯州更是个经常出现极端天气的地方,跟全球变暖有什么关系呢?更不要说,“全球变暖”在两国都不算太有市场,美国是总统带头质疑,而中国人早就更关注雾霾议题,气候问题在很多人眼里已经不算个事,况且也有一大堆怀疑论者。

但事实上,中美两国风灾的肆虐,的确与全球变暖有莫大的关系。而揭示全球变暖与极端天气之间的联系,有助于重新引发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不要觉得全球变暖的威胁还很遥远,极端天气在强度和频率上的加剧,正是气候“公敌”威力的体现

全球变暖对风灾至少有两方面的影响。

首先一点是,气候科学已反复表明,全球变暖会让极端降雨和风暴潮洪水的发生概率有所增加。许多科学家也认为,全球气候变暖显著加强台风活动,数据也显示全球热带气旋和台风在过去30年总体有显著增强的趋势——比如北大西洋的热带气旋,在近一百六十年中,发生的频率明显在增加——而且这种趋势与热带气旋和台风发生和发展区域的海温升高趋势相吻合。

近一百六十多年,美国飓风的频率有增加的趋势,横轴为时间,纵轴为不同级别飓风的数量近一百六十多年,美国飓风的频率有增加的趋势,横轴为时间,纵轴为不同级别飓风的数量

其次,海水温度的提高,能大幅度增加风灾的威力。因为较热的海水会蒸发出较多的水蒸气,增加热带气旋的热量和湿度,有说法是“海水的热量,就是台风的饭菜,水温越高,能量越足。”一般26.5℃的水温就能把台风“养活了”,而“天鸽”来临的时候,成片30℃以上的海域,让“天鸽”越吃越肥,最终成为一次有数的强台风。而飓风“哈维”给美国南部沿海带来如此巨量的雨水和洪涝,也一定会有专家去评判,墨西哥湾温暖的海水在多大程度上增加了飓风的威力——飓风肆虐时,那里的水温比平均温度高出了4℃。

以上还只是全球变暖对热带气旋和台风相对直接的一些影响,由于全球大气是一个系统,温度变化带来的影响比想象的也许还要更加复杂。斯坦福大学地球系统科学教授Diffenbaugh在一篇文章中就提到,北极变暖有可能会遏制高层风的步伐,而高层风本可以让缓慢移动的风暴加速离开。

除去风灾,热浪是另一种令人瞩目的极端天气现象。Diffenbaugh教授和其同事最近发现,在他们进行过可靠观测的全球80%的地方,全球变暖已经让创纪录热浪的出现概率有所提高。这点丝毫不令人意外,几乎每年夏天都能看到这样的新闻,比如今年七月,上海气温达40.9℃,创145年最高纪录。而这两天,已经进入9月份,美国湾区还多地出现创纪录历史高温,如旧金山连续两日最高气温达到41℃,打破了自1874年有气温记录以来的历史最高纪录。

不要以为,出现热浪躲到空调房里就万事大吉了。极端热浪还有些出人意料的影响。今年6月下旬,美国航空公司取消了40多架从亚利桑那州凤凰城出发的班机,其原因是接近48.8℃的日间高温,导致一些飞机无法起飞。理由在于,随着气候变暖,空气会不断扩散,其密度也会有所下降。在更稀薄的空气中,当飞机沿跑道前行时,机翼所产生的升力将会变小。因此,根据飞行器的型号、跑道长度等因素,如果温度过高,满载的飞机在某些时候可能无法安全起飞。这时,必须想办法清除超额的重量,否则航班将不得不延误或取消。

美国凤凰城机场,一些航班因天气过热而取消美国凤凰城机场,一些航班因天气过热而取消

有研究指出,全球变暖导致的气温上升,将使得世界各地许多飞机在未来几十年里更加难以起飞。在夏季一天中最热的时候,10%到30%的满载飞机可能必须要清除一些燃料,减少一些货物或乘客,或者干脆等待气温降低之后才能正常起飞。

此前,在很多人看来,全球变暖的威力被夸大了,或者认为一个遥远的威胁根本没有那么紧迫。但事实上,并不是只有海平面的全面上升才会对人类造成威胁,在全球变暖的影响下,极端天气的加剧已经使人类付出很多代价。

澳门、休斯顿的糟糕表现,凸显了人类现有防护措施在应对极端天气时的脆弱

“天鸽”过后,澳门陷入了严重的内涝,海水倒灌造成严重的人财损失,“整座城市看起来就好似刚经历一场战争。”而“哈维”肆虐之后,美国德州的休斯顿干脆整个就淹在了水里。这提醒了人们,城市面临“XX年不遇”的极端天气时,有多么脆弱。而偏偏,“XX年不遇”的灾害正越来越频繁地出现。

受“天鸽”影响,澳门出现了严重的内涝受“天鸽”影响,澳门出现了严重的内涝

澳门的问题在于人口和建筑的稠密,其城市的建设和规划很难考虑到如此强的台风,而市政配套措施能做的补救有限。休斯顿的问题则在于,城市在2000年经历了一场热带风暴的肆意破坏之后,更多的人口涌了进来,这座城市和周边地区人口从480万人增长到今天的700多万人,经历一场更具破坏力的飓风后,损失自然成倍增加。

更多的人涌入了沿海的大城市,城市建成已久难以动大手术应付极端天气——这两项因素都不利于抵御台风、暴雨和洪涝。而偏偏大城市的雨量,将随着气候变暖而增加,“气温越高,城市遭遇极端内涝机会越大”,这点在去年的话题《极端暴雨模式还不能让我们更重视中国变暖吗》中,我们已经有过介绍。

这几种因素加起来,对我国的东南沿海城市形成了巨大的威胁。例如广州近几年已经饱受内涝之苦,而深圳的海岸正在被吞噬,用于抵挡海水侵蚀的红树林保护区,面积对比30年前已经剧减70%。这两座人口稠密的大城市若遭受比“天鸽”威力还强的台风的正面袭击,后果恐怕相当严重。

深圳蓬勃发展,但海岸线被侵蚀严重深圳蓬勃发展,但海岸线被侵蚀严重

对此,政府必须想方设法地提升防护能力,沿海社区需要将气候信息融入自己的规划之中。例如将社交媒体纳入早期预警和反应系统中,改进撤离决策的协作。人们也必须对灾害的威力做好思想准备,因为更多的威胁还陆续有来。

另外非常重要的是,对于全球变暖,人们也应该尽快统一和提高认识,不要无休止陷入非科学的争论。拒绝承认全球变暖,拒绝承认极端天气发生的几率在变化,意味着我们将对自己经验之外的事件毫无准备。等到灾难来的时候,再做准备,恐怕就太迟了。

每添加一个题目需要新建一个ID,填写规则是ID之间用英文逗号分开。
如两个题:10600867,1060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