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1期 2016-07-09

极端暴雨模式还不能让我们更重视中国变暖吗

王杨  

亡羊补牢

2259
导语

这段时间,南方的暴雨牵动人心,而武汉等城市严重的内涝问题,也再次引发大讨论甚至争论。而近日,每日经济新闻发表了一篇名为《洪灾背后:中国地表气温升幅 接近全球平均水平两倍》的报道,将视野引向更大的气候变暖问题。这一层面确实非常值得关注与警醒。…[详细]

洪水倒灌进南京地铁站

一项最新靠谱研究表明,气温越高,城市遭遇极端内涝机会越大

我们先把目光从中国南方转向遥远的澳大利亚,这里具备很多气候带,研究一些气候问题很有普遍意义。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研究团队选择了本土1300条降水数据和1700条气象站温度数据作为研究对象,专项去发掘气温增高和降水强度的奥秘。研究成果刊登在了国际学术期刊《地球物理研究通讯》上。随后,在今年5月,该团队又专门阐释了发现对城市防涝的意义。原来,气温升高会让降水不管从时间还是空间都更加集中、剧烈。且看期刊内的一张说明图——

Y轴是降水量,X轴是与降水中心之间的距离,红色代表较高温度的情形,蓝色则代表较低温度,我们会发现红色的线更陡,在中心的降水量也更多。再来看上图右边的两个3D模拟图,该模型说的是空间的问题,温度高的红色示意图中心的面积要小得多,也就是说强降水在高气温地区聚集,而这个区域的面积非常聚拢。在降水中心,地方小,降水猛,很容易就发生严重的内涝。而这和大城市的内涝问题实在是太相关了。因此,做此研究的学者们专门写文章呼吁,标题即表达了中心思想——《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暴雨,城市要做好防涝支持》。

研究人员们认为这是一个新形势,对大城市来说是个挑战,不管是曼谷、加尔各答还是罗马,全球的城市在变暖的大趋势下,都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洪水威胁。并且,研究人员Sharma还说:“要特别留心城市中心的(雨量)增多,这里不像郊区,能够作为缓冲的土壤较少。”气候变暖,温度升高,城市中心降水更猛烈却排水设施跟不上建设,这个问题太值得忧心了。

全球大城市都面临内涝威胁,应该改进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全球大城市都面临内涝威胁,应该改进相关基础设施建设

更大背景是,全球变暖确实让中国的暴雨模式几十年来有很深刻的改变

最新的研究说明了气温升高对于大城市中心的极端挑战。而事实上,就整个中国南方遭遇暴雨的极端天气模式来说,也和全球变暖有着深刻的联系。五十岁以上的人大概还有记忆,小时候明明北方遭遇暴雨更多啊,怎么现在南方降雨要猛烈得多呢?根据记载,确实暴雨发生了转移,比如60年代是东北、华北高,还发生过华北特大暴雨事件。但是从70年代中后期开始发生了改变。

降水是个特别复杂的问题,而中国夏天的降水和东亚夏季风系统密切相关。根据《中国南方洪涝和持续性暴雨的气候背景》一书,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热带中、东太平洋海温上升,而这个变动和类厄尔尼诺事件一起引起了很多连锁反应,最后导致中国的华北地区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发生了持续严重干旱,而长江、淮河流域则在同时开启了夏季降水增多乃至常常发生洪涝灾害。当然,从理论和学术来说,这是一个特别复杂的过程,而普罗大众迫切需要知道的便是我国的气候系统不是单一的封闭的,全球变暖是对其有着深刻影响的。

太平洋的海温影响着中国南方的降水太平洋的海温影响着中国南方的降水

然而,世界在变暖,中国还跑得更快

全球在变暖,会引发更多的极端天气现象,增加了极端降水事件可能性。而中国变暖的速度还要更快。去年11月20日,科技部正式发布《第三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关于气温的一项主要结论结论如下——

而每日经济新闻援引了一份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接受采访的记录,更是指出,“近60年来,全国地表平均气温升高1.38℃,平均每10年升高0.23℃,几乎是全球平均升幅的两倍。”总之,全球变暖,中国热得更快。

我们应该意识到,气候问题一点不曲高和寡,而是在身边

在以往,今日话题多次发表过关于气候问题、全球变暖、气候谈判的专题。然而,讨论这个问题似乎太过曲高和寡,有调查为证,国际著名调查机构皮尤研究中心去年11月公布了一项基于40个国家关于气候变化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仅有18%的人认为气候变化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是40个国家里比例最低的。并且,18%这个数字,相比起2010年同样的调查有了大幅度降低,当时的数字是41%。而专题《巴黎气候大会,国人为何缺乏兴趣》分析道,答案并不复杂,与中国人的实用主义传统有很大关系。首先一点是,近几年来,中国人更关注空气污染问题,具体来说就是越来越可怕的雾霾。比起难以感知的气候变化,雾霾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明确得多的挑战。其次,即使关心,也认为可以“搭便车”解决——只要有人愿意承担改变现状的成本,去努力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一旦扭转了危机,所有地球上的人都可以享受到好处。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干脆“搭便车”,让别人去辛勤工作呢?

的确,气候变暖、冰川融化等等很难被公众所感知。但是,其带来的一系列后果却是实实在在,乃至于迫在眉睫的。极端降雨现象,尤其是大城市的严重内涝实在不得不引发重视和担忧。而值得庆幸的一点是,在今年的暴雨模式中,人们更少地使用“看海”等娱乐化的字眼,而已经开始意识到,这不是什么需要发挥乐观主义精神来调侃的事件,相反,极其严肃。当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离大家自觉地少开一点空调、少开一点汽车,关心节能减排,热衷气候问题便更近了一步。当然,不管是公共媒体也好,还是气象学界也好,有必要向民众耐心地解释这其中的联系。而不是一个不会说,一个说不好。

面对气候变化,人们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面对气候变化,人们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

气候问题系列策划:

  1. 《巴黎气候大会,国人为何缺乏兴趣》

  2. 《气候谈判:民主失灵注定悲剧?》

  3. 《你会因酷热高温而减少使用空调吗?》

极端暴雨模式背后,藏着一个全球变暖、中国更暖的大问题,如果说以前,大家很难感知到气候问题,从而漠不关心,那么,从现在开始,可以意识到气候变化带来的各种严重后果,其实离我们如此之近。


每添加一个题目需要新建一个ID,填写规则是ID之间用英文逗号分开。
如两个题:10600867,1060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