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真是太有钱了!”“中国人要一雪‘圆明园之耻’!”……这两日,这样的声音突然在英国报纸和网站上多起来。原来,一位中国富豪花了5千多万英镑的天价买了一只乾隆时期的瓷瓶。
英国媒体按捺不住激动,不少都称赞中国富豪的爱国情怀,英国《金融时报》的撰稿人更是说天价花瓶的背后是中国人的“瓷器爱国主义”。…[详细]
然而,再看这条新闻,值得玩味的是,最后以100万英镑为增幅争相竞拍的原来都是来自中国大陆的商人。中国富豪为何如此喜爱购买海外中国文物,难道真的因为爱国?
这件新晋中国最昂贵艺术品的全称是“清乾隆粉彩镂空瓷瓶”,据拍卖行的专家说,这件瓷器是乾隆三十余年官窑制品,属于皇宫收藏之物。
乾隆时期,中国的瓷器工艺达到了顶峰,确实可以表现出中国古代工匠高超的技术,至于艺术价值则见仁见智了,所以如果这是真品,它本来80万英镑至120万英镑之间的估价也算是合情合理。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加上佣金和手续费,它的身价却创纪录地达到了516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5.5亿元),是估价的四五十倍。这一切让拍卖行的人觉得不可思议,让委托拍卖的一对兄妹激动到痛哭流涕,不过英国人在盛赞中国富豪的爱国主义也会暗自说,这个价格“有些愚蠢”。总之就是花了买龙虾的钱去买了根萝卜回家。…[详细]
从五六年前开始,中国富豪们对文物的“不惜血本”就在国际拍卖界“有口皆碑”,直呼不可思议。在很多的欧美艺术品拍卖会上,中国买家的出价普遍要比欧美收藏家们高出30%左右。在一次中国文物研究家收藏家王世襄藏品拍卖会上,一个竹雕拍出100万美元的高价,要是在5年前,这个竹雕最多拍出1/10的价格。在拍卖一个商代青铜酒壶时,原估价为4万到6万美元,最后被一个中国买家以14万美元收入囊中,而在拍卖一尊估价10万美元的唐代佛像时,美国一名竞拍者把价钱抬到了31万美元,最后的买主依然是一位通过电话竞拍的中国人 。最有名的例子应该是圆明园兽首了,从最初的1200美元到最后的2800万欧元,令人咋舌。
当然,中国买家们不仅仅爱“抬价”,更喜欢广撒网,拍卖巨头苏富比的亚太区行政总裁就曾经表示有30%的客人都是来自中国。令人惊奇的是,就连德国等地的中小拍卖行里也到处是中国富豪的身影,这次拍出天价瓷器的就是英国一家不知名的小拍卖行。…[详细]
一方面,中国富豪们喜欢买与皇室有关的东西,与乾隆或者其它清代皇帝有关的收藏品都很受欢迎。这被解读为中国富豪们喜欢买回能够展现昔日的辉煌的物品。另外,一些媒体也认为国运盛,收藏兴,重现“天朝上国”的风采自然是这样的表现。
更为重要的是,和“圆明园”有关的文物是热点所在,将流失的文物买回国也被认为是中国强大了,恢复民族自尊心的一种方式。圆明园兽首自不必说,就连这次的瓷瓶也被认为很可能是当年西方列强从圆明园掠走的文物。…[详细]
而在早些年,很多媒体都将富豪们在海外买文物的举动与爱国联系在一起大力宣传,富豪们自然也不好说不是,当然,你也很难否认他们没有爱国热情,只是爱国热情真的是购买文物的动力吗?
一位“山西夺宝团”的富豪曾经感慨,“辛辛苦苦把东西买回来以后我们才搞清楚,其实那些真正的国宝都还在外国博物馆里,你出多少钱人家也不会卖给你!”著名收藏家马未都曾在媒体上公开表示:“真正堪称国宝的顶级中国文物,依然在外国人手里,并没有被中国人买回来!”也的确如此,比如被称之为“中国美术史上开卷之图”的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是大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龙门石窟的精华《帝后礼佛图》藏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收藏在波士顿美术博物馆,一万多件的敦煌文物收藏在法国国立博物馆……所以,其实富豪们买回来的东西谈不上什么“国宝”。有很多收藏爱好者号称阅尽五千年来中国国宝,也都是因为这些国外博物馆几乎都将文物的高清图放上了网。…[详细]
既然买的人多了,自然市场上就鱼龙混杂,以好充次,甚至赝品都多了起来。有一位文物工作者曾经做过一项统计,这几年国际拍卖会上成交的中国明清官窑瓷器、皇帝玉玺和名人画作的数量,已经大大超过了历史资料所记载的件数。有记者在景德镇暗查得知,每年至少有20-30件左右的元明清“官窑器”高仿品在国际拍场高价成交。甚至还有中国人和国外的拍卖行勾结起来,专拉富豪冤大头们下水的。…[详细]
中国富豪的热情点燃了市场,有关资料显示:在中国新富豪海外夺宝的这十年当中,中国艺术品的海外拍卖价大约平均长了15倍。这十年,全世界可以查到的大大小小拍卖行一共卖出中国文物近百万件,其中元明清官窑瓷器真真假假加起来近万余件,平均成交价格大概在100万美元左右。
“国宝回归”只有三条路可走,第一条是国家追讨、第二条路是政府出钱赎买,第三条是民间捐赠。但是富豪们盲目的热情其实帮了倒忙,中国文物的价格被推得很高,其中不少是当年被非法掠去的,本来可以追讨的,但是有了大买家,不仅不说归还,坐地起价也是正常的事情。而中国买家之间的“争相竞价”,也让一些可能本想买来捐赠的人,甚至是想要花钱赎买的政府要付出更加高昂的成本。…[详细]
在“海外夺宝军团”中,有两大股力量,分别是浙江富豪队与山西富豪队。浙江富豪们要出道得早一些,大概05年左右,很多媒体自发地将他们的行动与“爱国”联系在一起,然而其领军人物陆汉振和徐其明却认为,这和当年日本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保险公司高价买走梵高的名画《向日葵》一样,是一种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很好的方式。所以在他们的集团的大楼里还有自己购买的文物的照片。当然,现在越来越多的富豪开始选择修建“私人博物馆”,将自己高价购买回来的文物都陈列在自己的私人博物馆中,以此显示自己的高品位。
有一位山西富豪曾经说过:“我花这么多钱买回来,人家不叫我‘煤老板’已经是胜利了。”
所以,高价买海外文物当然是面子问题。…[详细]
在商言商,富豪们买文物当然也是一种“投资”手段,艺术品和投资股市、房市本质上是一样的,也是一种投资,也可以抄底。一些浙江富豪进入文物市场比较早,所以也有不少转手大赚一笔的,比如当年“鬼谷子下山”元青花瓷罐的2亿元天价直接带热了青花市场,这也让许多投资了青花瓷的富豪意外的赚了一笔。
另外富豪们现在当然不止在海外买文物,也不止是买中国文物。几年前,国内的文物拍卖制度的建立还不太完善,拍卖品鱼龙混杂,参差不齐,所以中国富豪们愿意将目光转向海外。但是近年来,国内的艺术品拍卖市场已经红火起来,天价文物也是屡屡出现。当然过去专注于买中国文物,现在不少富豪已经开始去投资西洋画、珠宝等等。
富人多了,投资艺术品是很自然的事情,不过这也很容易让人想到当年的日本人。据美林银行和法国凯捷咨询公司今年6月发布的《2009年全球财富报告》,中国百万富翁的人数达到了47.7万人,全球占比4.77%,名列全球第四。“艺术品、钱币、古董和酒类等具‘有形、长期’价值的收藏品已经成为中国财富人群广为关注的投资品类,从而直接导致了中国艺术品市场25%的年增长率。”
1987年到1990年间,国际拍卖会上40%的西方印象派作品都落入了日本买家的手中。这4年间,日本竟然从西方进口了138亿美元的艺术品。最后的结果是泡沫出现,这些画作在不断被炒高了之后,落在日本人的手里却没有了下家,被“烂”在了手里。虽然中国富豪们现在投资的是本国的艺术品,不过历史却经常“教训”人的,所以泡沫出现绝非不可能。…[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