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2期 2017-05-25

被逼出10万给弟弟买婚房,现实版“樊胜美”非孤例

丁阳  

洋洋得义

2259
导语

电视剧《欢乐颂2》引发的女性话题不断,这两日又一现实中的新闻与电视剧联系上了——“湖北一女子被父母阻止结婚,逼她先出10万给弟弟买婚房”,很多人立马联想到了《欢乐颂》中在重男轻女家庭长大的樊胜美。尽管广大网友一致鄙视了新闻中“建议出钱缓和家庭矛盾”的情感专家,但这一新闻所反映的“女性地位依旧低落”现象,却不是那么好解决。…[详细]

女权主义已经如此“嚣张”,女性数量也这么稀缺,女性的地位难道还依旧低下吗?

对于“女子被逼出10万给弟弟买婚房”这则新闻,尽管不少网友纠结于,近20年前该女子父母每月给她300元生活费算不算亏待,但绝大多数网友都还是认定,这个女子32岁了父母对其婚事不管不问,张口却让她给弟弟打10万元供其结婚,还“一分不能少”、“姐姐的责任”,这种态度是典型的重男轻女,对女儿极其不公,认为女子绝不要妥协给钱。

应该说,至少从表面上看,这种同情该女子,以及同情电视剧中樊胜美遭遇的舆论,不管是在女权主义盛行、城市中产阶级较为集中的社交媒体上,还是在相对更大众化的门户网站跟帖上,都是占据绝对上风的。那种要求女子“感恩”、“尽孝”,以及新闻中的情感专家“答应爸妈出这个钱,借此机会缓和家庭矛盾,说不定等唐露(当事女子)结婚,爸妈和弟弟一样会出钱帮助她。”这样的言论,被网友们骂得很惨。

现实版“樊胜美”,与剧中的樊胜美一样都引发了同情现实版“樊胜美”,与剧中的樊胜美一样都引发了同情

这样的舆论状况,能否说明当今中国社会,绝大部分人都已经比较开明,女性地位受到尊重呢?的确,从舆论角度进行观察,在女性地位这个问题上,何种观点才是“政治正确”,已经不用令人担心,那种认为“女性就是该从属于男性”的想法,已经没有多少人敢公然叫嚣,属于露头就会被拍砖的。那些宣扬“女德”观念的人,虽然也有市场,但通常走的都是小道,不会明目张胆出现在舆论场。现在让一些男性感到厌烦的,反而是一些女权主义者“过度嚣张”,一些玩笑性质的段子都被揪出来“上纲上线”——当然,这么说能否成立是见仁见智。但总的说来,至少在舆论上,在很多男性网友看来,社会对女性的尊重已经足够。

舆论状况也有着现实背景。众所周知,中国是个男多女少的国度,虽然也有些所谓的“大龄剩女”,但在很多人看来是过度挑剔的结果,而相比之下,“三千万光棍”却是实打实的问题,男性为了在婚恋市场上出人头地,获得丈母娘的认可,需要极力地打拼,要有高收入,要能够买房子,方能够获得女性的垂青。在很多人看来,女性由于这种相对稀缺,地位是大大提高了。而且有道是女孩子需要“富养”,现在很多女孩就是像捧星星捧月亮般长大的。

所以,虽然这则新闻中的女孩引人同情,但总体上,很多人认为这不足以反映中国女性地位依旧低下,或者认为这只是一种农村地区的局部现象,随着时代前进,不需要过于忧虑。

“稀缺”不足以让女性地位上升,看待问题不能流于表面

前几天的话题《中国男女平等排名持续下降,别再为女德招魂了》里面介绍了《全球性别差距报告》,提到在2016年的报告中,中国排名是第99位,而印度由于经济参与度和教育方面的改善,上升21位,一举超越中国排在第87位。而更令人忧心的是,在2011年的报告中,中国还排在第61位,此后排名就不断下降,2012年和2013年都是69位,2014年降到第87位,而2015年则是第91位。

这个状况出乎很多人意料,明明舆论越来越尊重女性,女性在数量上也十分稀缺,而中国也是在官方意识形态上“妇女能顶半边天”,女性有独立姓名权,女性从事劳动也不会被认为有何不妥。怎么就在“性别差距”这个问题上越来越后退,在全球排名中下游了呢?是不是这个报告对中国人有偏见?

2016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关于中国的评分2016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关于中国的评分

我们不妨更细致地考察一下。这份报告的计算依据,有四个方面,其中有一方面“健康与生存”,中国被排到了世界垫底,这是咋回事呢?中国男女性之间的健康与生存状况差别不可能是全世界最恶劣的吧。仔细一看就明白了,原来是中国在男女出生性别比这个问题上得分很低,是世界上这一现象最严重的。这个状况大家很熟悉,而且人们知道与计划生育政策有关,不过这反映的是生育偏好问题,怎么会与性别差距有关呢?而且正如前面提到的,男多女少,使得女性在婚恋市场上变得稀缺,女性地位不是应该提高了吗?

事实上,这种想法是过于想当然了。所谓女性数量稀缺使得女性地位提高,是有前提的,在女性并不拥有自主权利时,她们的稀缺性并不能造成女性地位的提升。其实,就算在婚恋市场上,女性的稀缺也并没有使得她们在自主权方面有多大提高,反而有可能下降了——在有很多竞争者的情况下,家庭会倾向选择条件较好的对象,而非女孩子自己心仪的对象,男女比例越失调,女性就越显得物化。另一方面,经济学家魏尚进的研究指出,男性通过激烈的竞争赢得女性配偶,虽然付出了较大的代价,比如房子、聘礼等,但也赢来了新家庭中的地位以及经济方面的话语权,女孩出嫁后地位是会降低的。

对于性别失衡与男女地位之间的关系,美国耶鲁大学的学者Nancy Qian有过相当经典的研究。她曾比较过中国改革开放后种植茶树和果树的地区——种植茶树的地方,由于女性在采茶方面有比较优势,因此女性地位比较高;而在种植果树的地方,由于果树比较高大,因此男性具有优势。结果她发现,种植茶树多的地方女性收入会上升、受教育程度会提高,而男性的数量要相对较低;种植果树的地方则要反过来。这个研究表明,男女性别失衡,可能会拉大男女之间的收入差距和受教育程度。要知道,中国维持男多女少局面已经很多年,而根据最近的人口普查,男女出生性别比也未见太多改善,因此这个问题将持续形成挑战。

耶鲁大学学者Nancy QIan一项有“妇女采茶”有关的经典研究揭示了中国男女失衡与女性地位之间的关系耶鲁大学学者Nancy QIan一项有“妇女采茶”有关的经典研究揭示了中国男女失衡与女性地位之间的关系

这个结论也可以从《全球性别差距报告》中的另一个数据得到验证,根据该报告,2006年中国女性的人均收入为男性的66%,而2016年这个数字却下降到62%,这可不是一个好现象。

中国女性地位有待进一步提高

过于沉浸在舆论场中女性地位提升的假象,会忽略很多实际方面的问题。

就以现代中国人曾长期自豪的“妇女能顶半边天”现象来说,如今的状况已经没有那么乐观。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城市劳动年龄女性就业率下降到了60.8%的新低,而再往前推20年,这一数字为77.4%。而且,2010年城市女性的就业比例,比城市劳动年龄男性就业率低20.3个百分点——自上世纪90年代大批女性下岗之后,这一现象就一直没有好转,期间还出现了“女性回归家庭”的运动,人们呼吁在失业率攀升之时,女性辞职,为男性让出道路。而到今天,“男主外,女主内”的说法依然很有市场,比社交媒体用户想象中有市场得多。

此外,更明显的,中国女性在职场中,不论是在体制内还是体制外,越到高层比例越低,并且显著低于发达国家,这也是有目共睹的。从这点看中国的状况更接近东亚的日本、韩国,都是女性地位不高的社会。

舆论同情樊胜美和现实版“樊胜美”,其实恰恰说明中国女性地位不高的问题依然还存在。不仅“女德”这种有意识地贬低女性的观念还在沉渣泛起,社会上还有一大堆无意识的贬低女性、歧视女性、物化女性的观念和行为,如认为“缠绕式求爱”没有什么不妥等等。提高中国女性地位,任重而道远。 

每添加一个题目需要新建一个ID,填写规则是ID之间用英文逗号分开。
如两个题:10600867,1060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