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5期 2018-01-03

投资20亿的企业家变上访户,在东北做生意咋这么难

刘文昭  

昭昭在目

2259
导语

昨天,一段3分多钟的视频火了:中诚信集团创始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毛振华在视频中控诉自己被当地政府欺负、愚弄的历史——干了22年,投资20亿,每年亏钱,自己经营的亚布力阳光度假村却被政府霸占了23万平方米,还被各种执法机构骚扰……毛振华“上访式喊冤”迅速发酵,网友纷纷争相吐槽东北恶劣的营商环境。…[详细]

毛振华的控诉,让东北改善营商环境的努力很苍白

“轻工业直播,重工业烧烤”,是对东北青年的挖苦和嘲讽;“投资不过山海关”,则是对东北营商环境的不屑和恐惧。

前者属坊间笑谈,官方可以不理;营商环境不好,则是政绩瑕疵,政府就不得不回应了。

2017年8月19日,在东北振兴论坛上,长春、沈阳、哈尔滨、大连的市长们,回应了“投资不过山海关”的说法,承认“不管是否夸张,但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东北(与其他地区)的差距”,并承诺改善营商环境,完善法治。

“投资不过山海关”在社会上颇有共识“投资不过山海关”在社会上颇有共识

8月26日,人民日报海外版还刊发了题为《东北投资环境持续改善》的文章,着重介绍了当地优化营商环境的种种努力:

辽宁省出台了全国第一个《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设立了省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

黑龙江省已取消或下放省级行政权力942项、权力清单精简71.2%;

吉林省的省级非行政许可项目实现“零审批”,审批时限整体压缩50%……

文章还引用了匿名专家的观点,“地区经济在逐步走出谷底,海内外市场对投资东北已表现出更多的兴趣。所谓的‘投资不过山海关’说法显然已经过时了。

但这个说法,不少学者和企业家都持怀疑态度。沈阳工程学院周甲文教授表示,“我们不仅要听政府如何说,更要观其行……估计三到五年之后会看到结果”。

日通国际物流(中国)有限公司沈阳分公司总经理金光一表示,“这几年很少有新企业进到沈阳,五年之内几乎没有,不管是国企、民企还是外资企业,可以说整个东北的投资环境都不太好。而且企业的技术也不行,大量企业还在撤退。”(《经济观察报》2017年9月3日)

毛振华对当地管委会的控诉,杀伤力巨大。它让更多的人明白,东北的营商环境没有多少改善。毛振华的履历很耀眼:24岁官至正处,1992年下海创办中国诚信信用管理有限公司,是“九二派”企业家的代表人物。在企业走上快车道后,于2007年出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其推出的宏观经济报告,被认为是相关政府部门制定政策的重要参考,每年在亚布力阳光度假村举办的亚布力企业家论坛,有大批知名企业家参与,有“中国的达沃斯”之称。

就是这样一个横跨政商学三界的精英人物,在东北维护自己和企业的权利时,竟然还要用上网喊冤这种方式,其他民企维权的难度,可想而知。

人们再次被东北营商环境之恶震惊了,“投资不过山海关”的声音又响了起来。黑龙江省也非常重视毛振华的控诉,连忙派人赴亚布力深入调查。

毛振华的控诉获得了很多人的支持毛振华的控诉获得了很多人的支持

东北营商环境差,不仅仅是官员“吃拿卡要”

东北营商环境差,过去的讨论非常多。最为人熟知的,就是“吃拿卡要”风气之凶。事例太多,不一一列举,一个流传甚广的段子可作注解:

提问:为什么在东北开个买卖,还没有开始干就黄了?

回答:因为吃拿卡要。

提问:吃拿卡要?哪里都有。为什么不等人家把买卖好歹开起来,再来勒大脖子?

回答:大家都要。晚了,怕来不及了!

其实,对一些企业来说,如果官员能办事,“吃拿卡要”也能接受,他们怕的是,东北一些地方政府的“关门打狗”。

什么是关门打狗?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企业研究中心主任刘姝威讲过这样一个例子:一位北方的中年民营企业家投资了黑龙江省的一个项目。两年后,他毅然决然撤资黑龙江省。这位企业家说:“只要你在黑龙江省投资,地方政府的支出都找你要,你不给,他们强行要。地方政府像笑面虎一样吸引你进去,然后,把你像绵羊一样一口一口吃掉,一根毛都不剩。”

这类缺乏契约精神和产权保护意识的地方政府,让民营企业战战兢兢,信心不足——“在不少人眼里,企业再大也是老鼠,官员再小也是猫。”

亚布力企业家论坛有中国达沃斯“”的称号亚布力企业家论坛有中国达沃斯“”的称号

而东北进入计划经济最早、退出最晚,国有经济比重又大,陈旧的体制让政府的干预任性而强大,民企发展备受束缚。

具体来说,就是政府和市场的边界更模糊。有学者总结为,一些地方政府集裁判员、教练员、运动员于一身。当裁判员时,重管理轻服务、重国有轻民营、潜规则横行;当教练员时,助推产能过剩;当运动员时,通过一些政府办的经营主体直接参与市场竞争,与民争利。

中诚信集团董事长、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毛振华中诚信集团董事长、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毛振华

在毛振华控诉亚布力管委会的视频中,他历数了亚布力管委会的“三宗罪”:

1、非法侵占我们23万平方米的土地;

2、执法机构动不动搞各种检查威胁我们,却没有为我们办一件事情;

3、强买强卖,强行搭配非要到他们那里滑雪,搞什么联盟

黑龙江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组织机构图黑龙江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组织机构图

这些指控是否准确,当然还有待调查,但他提到的这类问题却是东北民企在经营中经常遇到的。

如此发展,结果是国企臃肿不堪,民企无法壮大。在全国工商联2015年民营企业500强评比结果中,东三省上榜企业仅有10家,而浙江有138家。

没有强大的民企,没有创业空间,也就留不住年轻人。以东北大学为例,留在辽宁工作的毕业生逐年减少,2013届为36.2%,2014届为31.5%,2015届则降到28%,而前往北上广的毕业生逐年增多。

哈尔滨3000大学生争考清洁工哈尔滨3000大学生争考清洁工

没有年轻人,让东三省的养老负担异常沉重。从全国看,2.87个在职者“养”一个退休职工,而辽宁、吉林、黑龙江分别是1.79、1.53和1.33个在职者“养”一个退休职工。

既少人才,又缺消费市场,企业也不愿来东北发展,地方知道企业不好留,自然会动“关门打狗”的念头,投资人更不敢过山海关。

振兴东北,肉食者不能比普通人的眼光还短

振兴东北,是一个说了10多年的老话题。这些年“药方”不少——从经济规划,到产业调整,再到各类金融扶持等等,涉及方方面面,能试的办法都试了,钱也花了无数,东北经济却依然没有大的起色。

不过,一些经济学家并不甘心,2017年8月,林毅夫团队又对东北经济开出了一剂猛药。在他们撰写的“吉林报告”中指出,吉林省经济发展面临的根本性问题与东北地区一样,即发展战略违背比较优势型发展战略,应转型轻纺工业,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这一结论迅速引来大波质疑,有人认为轻工业根本不是东北的优势产业,如此东北经济休矣;有人认为,应该让东北自救,不要有任何产业政策。

是否给产业扶持政策,扶持什么产业,过去一直是振兴东北(包括发展落后地区经济)争论的焦点。不过,毛振华对当地管委会的控诉表明,东北经济不振,企业难获发展的一大症结是当地官员的“乱作为”,在争论之前,最好把这个问题先解决。

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就开始大规模扶持某个产业,谁敢保证不会再出现类似的开发区——一边是管委会行使政府职权,一边是自己办企业与民争利,把民企挤得半死不活?

一位中诚信前员工(东北人)如此评价毛振华怒怼管委会,“凭良心讲,阳光度假村从住宿饮食、设施到滑雪器材方面绝对是国内顶尖……如果是聪明点的政府,有这么用心的投资人,加上消费升级的大背景和企业家年会的加持,做梦都要笑醒。但是搁东北,有些地方官一准把你剥下层皮来。总之就是没有远见,特别蠢。”可见,在普通人心中,乱作为的官员也是地方发展的最大障碍。

如果政府能管住官员的乱作为,依法行政,给民企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投资人自然会根据东北实际,发掘合适的投资机会,到那时再判断东北适合发展什么产业,可以给什么样的激励政策,亦为时不晚。

每添加一个题目需要新建一个ID,填写规则是ID之间用英文逗号分开。
如两个题:10600867,1060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