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9期 2017-11-08

“海龟归海”很正常,但也要问个为什么

丁阳  

洋洋得义

2259
导语

上海科技大学信息学院执行院长、著名计算机专家马毅前不久宣布,将于明年年初加盟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这是继清华大学教授柴继杰加盟德国科隆大学、颜宁教授加盟普林斯顿大学,北京大学教授许晨阳计划于明年加盟麻省理工学院之后,近期第四位加盟国际知名高校的国内高校教授。这几位知名教授,原先都是“海龟”,如今却都“归海”,这是否会是种潮流,值得探讨。…[详细]

“海龟归海”很正常,无需大惊小怪

近期被关注的几位“归海”教授,都可以称得上学术明星。如许晨阳与施一公、潘建伟共同获得了2017年未来科学大奖,施、潘两人均为国内顶尖学术带头人,未来科学大奖也是分量十足;颜宁则是学术圈有名的才女,师从施一公,而且颜值高,很受高知群体和媒体关注;马毅不仅在计算机学术圈造诣极高,还曾担任微软研究院计算机视觉组主任及首席研究员,在圈内有众多崇拜者。

知名生物学家颜宁知名生物学家颜宁

不过,“海龟归海”现象之所以引发大众关注,还是基于两种观念,或者说是两种情绪——首先,在很多人的认知当中,华裔科学家从海外回国做贡献,是爱国的体现,这几个学术明星反其道行之,“有点不对劲吧!”,“是不是不爱国?”;然后,基于“科学家为国效力是理所当然的”这种想法,怀疑他们是不是被某些人排挤了,怀疑出走有“黑幕”。

这两种想法自然是有些不理性的,庆幸的是,很多人进行了驳斥,认为“海龟归海”本质上是一种正常的学术流动现象,不需要大惊小怪。这也很好理解,普林斯顿、麻省理工是世界顶尖学府,也有招揽人才的需要,从中国高校挖中国籍教授,看中的是学术水平高,能做出高水平研究成果。这应该说是好事情才对。据说颜宁可能是改革开放后第一个被美国Top10高校挖回去当正教授的中国人。而十年前是怎样呢?有学术圈人士在知乎评价,“十年前,清华的长江学者归海去美帝,要重新从Assistant Professor(助理教授)做起,现在,清华的长江学者去美帝,直接是终生教授,国人不是应该高兴?”

对于这些学术明星个人来说,“归海”的理由也挺多。从待遇上来看,虽然国内研究机构对顶尖学者的待遇已经足够优厚,但这点对于国外顶尖学府来说也一样,普林斯顿、麻省理工一样舍得给钱;更重要的是,科研人员有时候是需要换一个环境,因素包括学术氛围是否良好,学术方向是否契合自己,甚至说刷刷履历也是有好处的。这跟员工在不同企业之间跳槽,运动员在不同俱乐部间转会,以及资本在各国之间流动一样,都很正常,无需上纲上线。

麻省理工学院关于许晨阳今秋开始执教、并祝贺其获得未来科学大奖的新闻截图麻省理工学院关于许晨阳今秋开始执教、并祝贺其获得未来科学大奖的新闻截图

而且,“海龟归海”目前还远远谈不上潮流。有记者走访多所高校,相关负责老师表示,“近年来从国家到学校,人才引进力度越来越大,当年出去深造的人才回来为祖国效力,以及外籍专家来中国工作已经毫无疑问成为主流,来中国的人数远远多于从国内离职出国的人数。”(北京晚报)“千人计划”回国者施一公也不担心国内研究机构的整体竞争力,表示“2007年他回到清华,当时清华要想招一个在美国刚刚博士毕业或者博士后做完的优秀青年学者回来,给予教授的职位,面对美国州立大学的助理教授,胜率大约是5%;而10年后的今天,我们只用跟美国一样给助理教授的职位,胜率就能达到95%。”

然而,这种现象未必不会成为潮流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海归”人数远远多于“归海”人数,以及外籍专家纷纷来中国工作的趋势,是有着特定的时代因素的——对于科研,中国目前正在大力补课,国家是花了大笔真金白银来邀请人才进来的。有报道指出,即使是“青年千人”,待遇也不得了,国家补助是一次性50万元,地方补助还有几十万至100万不等,年薪区间为30万到80万之间,还有各种补贴甚至直接安排住房等,科研经费就更不用说了;如果是针对成名学者的“大千人计划”,那待遇就更高了。这些措施有力点燃了顶尖学者的归国热情。

“青年千人”计划待遇非常优厚,图片截至公号“知识分子”“青年千人”计划待遇非常优厚,图片截至公号“知识分子”

然而这样的措施是存在弊端的,虽说海归的顶尖学者有力促进了国内科研的发展,但“海龟”与“土鳖”之间的待遇差距早已让很多主要是在本土成长的科研人员感到不爽。而且在一些人看来,早期“千人”确实个个都是顶尖学者,但后面的一些就有些良莠不齐了,认为一些人回国就是为了捞钱而已。而且,就算真是请来高水平的人才挂名在国内单位,在国内刊物上发文,若人不在国内讲课做研究,也未必能对国内科研有促进作用,是另一种意义的“花钱买论文”,就像花钱让大闸蟹在阳澄湖游个泳一样。

所以,现有的鼓励海归的政策未必能一直持续下去,人才归国潮的驱动力不大可能一直都那么强。当中国科研整体水平提升到一个阶段了,无法做到只要有投入就一定有产出了,那么这时影响人才流向的,科研软环境可能就是非常重要的一面。

提升科研软环境,是我国学术界的重要任务

正常的学术流动现象,自然不必大惊小怪,具体到这几位学术明星上,也有各自的原因,甚至是比较私人的原因。但居安思危,有没有可能是我国学术界一些具有共性的原因,导致顶尖学者“归海”呢?如果真是如此,则确实有必要及早重视起来,而且越快重视越好。毕竟,有多少人才愿意留在一个国家进行学术活动,还是非常能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科研环境的。而且众所周知的是,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强国,在科研领域有强大的人才聚集效应,有很多全球英才在美国的高校和研究机构工作。中国想要在这方面追赶美国,不能满足于承认学术流动现象很正常,有必要多问问为什么。

从目前学术圈内人的普遍反馈来看,中国的科研软环境是存在许多问题的。在这几位学术明星“归海”的有关讨论中,即可明显察觉圈内人的情绪。有一条高赞评论是这样的——“这么好的英才,又走了一个。原因?科研体系中干实事的都深知……颜、许等面对的,恰恰是全社会在极力为尊者讳的角落,历史的包袱使得缩手缩脚,也许只有靠时间,待那一帮子山间竹笋老去。”这明显暗指是山头主义、学阀倾向等,让很多人怀才不遇,能力无法得到好的施展。像这种制度的改善,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

甚至有人专门就此对比了中美大学在人才招聘遴选方面的差距。学者王跃建指出,美国一流大学招聘研究型人才,最为看重的是求职者的学术潜力,“就是以世界学术圈为参照,候选人在五到十年内所能达到的学术高度。如果候选人的学术生命的高峰期已过,不管他/她已有的成就有多高,哪怕是诺贝尔奖获得者,也不会考虑了。因为招人是来干实事的,不是用来装点门面的。”中国科研人员的选拔制度,是否有按这个标准去做呢?哈佛大学一年发Science/Nature文章的数量,比整个中国还多,这不是偶然现象。

此外,科研以外的软环境,也制约着人才留下的意愿。根据2015年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对留学生回国后再归海的意愿调查,在918个受访者中有68% 的留学归国人员表示有“再归海”的意愿,原因如下(括号内为提到该原因的比例)——国内环境污染严重(37.8%);国内薪酬太低(28.5%);找不到满意工作(26%);食品安全问题(24.5%);不愿子女接受国内教育(24.5%);买不起房子(22.9%);难以适应人际关系(19.7%);对海归不认同(16.2%)。

“软环境”也即“内功”是否能修炼好,决定我国是否能进一步成为科研强国。

每添加一个题目需要新建一个ID,填写规则是ID之间用英文逗号分开。
如两个题:10600867,1060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