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3期 2017-09-03

每天花一块钱,买不来知识也治不好你的焦虑

张丰  

特约作者

2259
导语

知识看上去是越来越值钱了。“今日头条挖知乎300大V”的传说,至少让“知识”本身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度。中国人似乎在一夜之间变得热爱学习,而且也愿意为知识掏钱。 …[详细]

给知识定个价,每天一元钱

过去,写作者只能依附于媒体或者机构。像王小波这样的天才,也只能从《三联生活周刊》领取稿费。曾经的连岳也一样,他在媒体回答妇女的情感问题,单篇稿费可能也不过几百元。如今,连岳这样的专栏作家,不再会为任何媒体写专栏,他给自己的公号写作,仅靠读者赞赏就能超过任何一家媒体所开的稿费。

如果一个人有知识,又勤奋的话,在这个时代靠自己就能挣到钱。移动互联网和移动支付的发展,让一个人成为一家媒体成为了可能,新技术让自媒体变成了真正的“知识个体户”。

这些个体户们贩卖知识的途径已经多样化。除了微信的公众号服务,还有罗振宇“得到”,以及前途不明的“小密圈”。今日头条开发的“悟空问答”是这个行业的新品种,它给签约者付费,回答一条问题,多则500元,少则300元。

在如今这个知识变得值钱的年代,罗振宇是风云人物在如今这个知识变得值钱的年代,罗振宇是风云人物

这些“问题”,有一些是编辑提出来的,有些则是用户提出。类似“如何看待上海警察抱摔妇女”这样的问题也大量存在,它是时评的一种新形式,而且可以有众多回答者参与。最终,那个点赞最多的回答,会排在最上面。这给用户一种幻觉,以为是自己决定了这种排序。

“问答”是获得知识的最古老可能也是最终极的途径。在孔子的时代,学生就向他不断发问。韩寒前些年做杂志《独唱团》的时候,有一个板块叫“所有人问所有人”,可惜那时的技术,还不能把这变成钱。“分答”搞的付费问答模式让人眼前一亮,但是排名第一的答主是王思聪,而不是某位院士,说明大众真正想知道的,可能并不是我们所想的那种“知识”。

不管如何,知识变得值钱了,这是好事情。那么,依照目前的行情,知识该怎么定价?很有可能,大家的心里价位是“每天一元钱”。

罗振宇在“得到”上的语音,1元钱就可以听一期。一本书,花5000元请人写一个概要,再花5000元请人读出来、录音,这个投入不算低。但是到用户那里,一元钱就可以听一次。这很便宜,不过,如果一条语音的收听量达到了30万,利润还是很惊人的。

不少人的付费专栏,设置的价格是299元一年。这算是一个主流价位,每个用户,每天还不到一元钱,但是如果有1000人订阅,收入也就超过了大部分媒体的员工了。

变现的焦虑:卖得更好,赚得更多,也是一把双刃剑

因此,考验知识人和写作者的时刻到了,你的知识能变现吗?过去,写作者并没有直接置身于市场之中,是通过媒体打包售卖,最后以广告的形式变现。这个过程相当漫长,以至于一个作者很难判断自己的读者是谁,到底有没有读者。

如今,根本性的变化发生了:你写的文章或录的节目有人看吗?有人愿意出钱吗?数据会告诉你,最终那个数据会转化成钱。

在所谓的知识经济时代,收益成为考量知识价值的最重要的标准。马东的《奇葩说》比许知远的《十三邀》受欢迎得多,虽然后者的知识含量无疑更高。很多人嘲笑许知远,甚至连他在文章和采访中掉书袋都被认为是大毛病,他写文章经常引用别人,也被很多人诟病。

对知识人来说,重要的并不是你是否拥有知识,而是如何把你所拥有的贩卖出去。在知乎上回答问题很有趣,但是当今日头条给出“高于白领的收入”时,很多知乎大V就“叛逃”了。

这对知识人来说,是一个诱惑,也是一个压迫。他要考量自己的投入和产出比,如果回答一个问题就能赚500,每天就多回答几个。他不仅付出了时间,也必须考量哪些答案是大家乐意听的,是更畅销的。时间长了,这会影响到他的思维方式。

更重要的是,过去为了获得知识所进行的漫长而艰苦的阅读,已经培养了他对知识的趣味,如今统统要以新的眼光来重新打量。“变现”成为一种焦虑。为了视频能有更多人看,他必须把自己的思考和表达都降低到和大众一样的水准,他必须反对自己。

当人们绞尽脑汁把知识变成金钱时,这样的知识还有多少价值是值得疑问的当人们绞尽脑汁把知识变成金钱时,这样的知识还有多少价值是值得疑问的

为贩卖而制作的产品,并不能反映知识人在自己专业领域的水准,也不能反映出他在该领域内提供的真正有创新性的知识。不管是视频还是音频,本质上都是一种娱乐形式,这就决定了,那些畅销的往往是浅薄的。

学习的焦虑与幻觉

那些愿意为知识进行付费的人,他们未必更富有,但是却毫无疑问是更爱“学习”的。

最近5年,中国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互联网创新摧毁了很多行业,传统媒体垮掉,传统的商场变得萧条,出租车行业一下子变得无比反动。这些变化,不仅深刻,而且实实在在影响到大多数人的生活。

在拥抱创新的同时,很多人也感受到了恐慌。如果不好好学习,你将很快变成报纸编辑、商场售货员和出租车司机。过去的经验,可能在一夜之间变得一钱不值。人们必须时时刻刻面向未来,尤其是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在巨大的生活压力和“被社会淘汰”的压力下,战战兢兢,鸡血满满。

这就是“知识付费”的大背景。那些乘坐地铁上班的年轻人,就是知识消费的主力人群。这也能解释,为何语音节目会流行。在地铁中,他们戴上耳机,就与外部世界隔离开来。我在听一本书,这可不是娱乐,这是学习啊,而且同时也利用了乘坐地铁这段时间。

迅速变化的时代让很多人患上知识焦虑症迅速变化的时代让很多人患上知识焦虑症

“听书”可能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典型的场景之一。“听书”分两种,一种是听书的全部内容,另一种就是听所谓的干货版。一本书30万字,最终整理成8000字的干货版,制作成语音。有人能在一年内听好几十书,这让他感到充实而且窃喜,因为听的都是“干货”——可以理解为各种浓缩版的知识、术语,能迅速撑起一个人的门面,以至于有人患上了“干货饥渴症”——这大大节约了时间。

但是,最大的欺骗也就在这里。你听到的8000字干货,只是某一个人为你提炼出来的。任何一本有价值的书,都不可能被真正简化为这样的干货。对任何一个读者来说,他从一本书中所获得的东西,都是独特而私密的。有90%的概率,这本书本来最能打动你的那个章节,甚至改变你人生命运的一个细节,被那个缩写者给省略掉了。

并不是说,这样囫囵吞枣的快餐式学习就毫无用处,毕竟你也投入了学习的时间和热情。作为一种补充学习,或临时抱佛脚,或者说消遣式地增长见识是有作用的。但指望这样的“干货”能全面提升一个人,并不现实。这种对“干货”的需求,让人想起在学校里那些背诵考试要点的人。他们需要的只是“答案”。“创业者必备的7个素质”“讨好你老板的三个办法”,这些都是“答案”,而不是知识。所有的“干货”,其实都是励志鸡汤的变体。

举一个例子:那些天天写10万+文章的人,可以总结一个秘诀给你,但是不管你掌握得多么熟悉,都没有任何用处,因为真正让他们写出10万+的,是他们的才华和人生体验,那是他们付出很多时间才获得的东西,也是他们真正的财富。

这些东西,从根本上来说是不能买卖的。任何知识的获得,或者把知识变成价值,都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努力。幻想通过金钱来购买这个时间,让别人替你读书,注定既不会得到知识,也会浪费时间。最终,你花钱购买的可能是更深的焦虑:为什么我听了那么多书,并没有什么长进?

每添加一个题目需要新建一个ID,填写规则是ID之间用英文逗号分开。
如两个题:10600867,1060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