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8期 2017-01-31

陈词今说特别策划之3:资本有罪论

丁阳  

洋洋得义

2259
导语

陈词,代表着旧的思维与概念,是时代的产物。它们中的一些,并没有随着历史的滚滚车轮而消失在集体记忆里,反而根植于现实,对今日之社会生活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值农历丁酉年来临之际,今日话题特推出“陈词今说”系列策划。今日为其三:资本有罪论。…[详细]

陈词定义

陈词旧踪

提到“资本有罪” 这几个字,许多人心目中会浮现出两段话:“资本来到人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流着鲜血和肮脏的东西。”“资本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就象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样。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

这是马克思对19世纪资本主义的深刻洞见与观察,通过教科书,成为现代中国人对“资本”一词的刻板印象。尽管改革开放以来,“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一环,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已经被广泛承认,但一旦经济活动出了些不好的状况,例如大规模裁员、欠薪等,“万恶的资本主义”这一说法便会浮现在人们的脑海中。而且相比起“劳动最光荣”,“资本所得”一直以来都没有很好的名声,企业家对整个社会的贡献也没有得到公认。

这张描述美国资本家的漫画,与马克思的两段话一样,也让人们对“资本有罪”构成了刻板印象这张描述美国资本家的漫画,与马克思的两段话一样,也让人们对“资本有罪”构成了刻板印象

陈词今像

“资本有罪”这一思想发展到今天,呈现出越来越多的形态。

首先人们容易想到的,是那暴涨暴跌的股市,与“永远上涨”的房价。中国股市乱象之多,恐怕数也数不清,背离市场规律的“妖股”层出不穷,而中国股市却偏偏以散户居多,往往在与机构的博弈中败下阵来。房价更是中国中产阶级锥心之痛,多少家庭没日没夜忙活,到头来都是肥了开发商和银行,到手的房子即便在增值,也无法增加自身的生活效用与安定感。在很多人看来,股市与楼市就是资本劫掠普罗大众财富的工具。更让人感到悲凉的是,由于赌性根植于一些人心目中,很多人明知这些市场是击鼓传花,也纷纷跳入坑里,坚信自己不是最后一棒。“资本”于是多了条罪状——扭曲人性。

老百姓的财富被股市楼市劫掠,还只是针对钱财。但“罪恶资本”对人们的伤害与侵袭,已不局限于在财富方面。典型代表如“女大学生裸贷”,不仅资本出借方不怀好意,同样作为资本代表的平台运营方,其监管方面严重的不作为,也是造成部分女孩痛苦的根源,这是“资本涉黄”;再比如涉嫌庞氏骗局的一些P2P贷款,其运作方式就是用美好的承诺把人吸引进来,让一些胆大的先行者拿到高额利息尝到甜头,然后击鼓传花,拆东墙补西墙,利用的就是一些人好赌的天性,这是“资本涉赌”;而一些企业则为了收入、利润,不惜给骗子医院、假药生产商提供宣传平台,戕害民众健康,更加引人痛恨。

有关“资本有罪”的另一个常见指控,是扭曲了人们正常的生活。尚且不论逼迫人们加班(无论收入高低),在不少人看来,一些创业者之所以那么辛苦,乃至于忙活到猝死,也是被资本逼的。比如前段时间春雨医生创始人张锐不幸心梗猝死,就有人发表评论称“创业者张锐之死的悲情,无法掩盖他被资本逼死的残酷现实”,表示资本要求快速变现这一“全球互联网创业浪潮的资本投资逻辑”导致创业者无法摆脱焦虑,从而导致悲剧。文章从头到尾都流露出“资本邪恶”这一倾向。

“资本邪恶论”广泛占据了思想市场,自然会导致更加具象的阴谋论。对外国资本,表现为相信美联储加息是为了在全世界“剪羊毛”,相信外国资本时刻图谋向中国发动“货币战争”;对国内资本,则有许多人坚称国内存在“资本控制舆论现象”,比如一些舆论沸腾的声讨事件,不少人就坚称有“看不见的黑手”能量比政府还要大。

陈词辨析

“资本有罪”这一想法近年趋于流行,并非只在中国才有,“占领华尔街”就是在美国发生的以“反对资本”为主题的一场声势浩大的运动。这一现象的背景是全球性贫富分化的加剧。按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的说法,由于长期以来资本收益率大于经济增长率,财富有越来越集中的趋势,富人的收入和财产比典型的靠劳动获得收入增长快得多。

托马斯·皮凯蒂的《21世纪资本》揭示了资本富集要快于经济增长托马斯·皮凯蒂的《21世纪资本》揭示了资本富集要快于经济增长

但若由此就认为“资本有罪”是个无比正确的理念,那就大错特错了。资本存在一些负面问题,不能代表资本就“天然邪恶”、“天然有罪”。不妨思考以下三点:

第一,资本是个放大器。正所谓钱生钱,投入更多的本钱,就会有更多的回报。人们热衷于“资本游戏”,看重的就是资本的回报来得就是比劳动赚来的死工资要大得多,不管这种现象合理不合理,但钱往最能“生钱”的地方流动,事实上促成了资源的有效配置,让整个社会的蛋糕变大。创业者为何累死累活?期待就是有朝一日能够上市IPO,股权变为可交易的财富,一夜实现财富自由。高收入者没日没夜加班,期待的是创造出业绩,换取资本对其的高额奖赏,这也是一种自愿行为。真正的问题在于,法律对资本的“放大器”作用没有起到应有的管制作用,任由人性贪婪被放大,导致许多悲剧。所以规则意识十分重要,就资本扭曲人们工作时间这点而言,应该出台法律予以规制。而资本流到“黄赌毒”的地方去钱生钱,则更应该进行管制,但问题并不在资本本身。

第二,古话有云“富长良心”,“仓廪实而知礼节”。财富的增多能够促进整个社会善行的增多,国外顶尖富豪如盖茨、巴菲特们的善举有多少,已不必多说;如今国内富豪的各种善行,也已经蔚然成风。企业家行善的目的有很多,其中一个原因在于企业家们更能够理解“钱生钱”的本质是“正和博弈”。如前所述,钱往最能“生钱”的地方流动,有效进行资源配置,其实是在“创造财富”。“创造财富”能让各方共赢,所有人都享有好处。而大多数人则持有“零和博弈”的思维,认为做生意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市场上有人赚了就一定有人亏。相信所谓“货币战争”、“剪羊毛理论”、“共济会黑手”者,十有八九都持有“零和博弈”思维。当然,出现这种景象也与人们观察到的有关,股市、楼市,多少人血汗钱赔了进去,哪有什么“正和博弈”?一句话,规则不健全,市场不健全。这正是要解决的问题,但关键并不在于资本,而在于政策制定者。

第三,很多人认为资本有罪,其实和仇富情绪有关。从人性的角度讲,大部分人总是倾向于将个人情况的改善归功于自己的努力,而将个人的不幸归罪于他人。所以人们普遍“为钱所累”、渴求财富的时候,已经富了的群体总是会成为情绪的靶子,尤其在宣泄这种情绪有“正当理由”的时候——君不见去年多少人高声讨伐“资本控制舆论”,却仅仅基于捕风捉影的传闻甚至谣言。在一些论者看来,这与孔飞力教授描述的18世纪清代“叫魂”事件非常相像。所谓“叫魂”,人们相信是一种妖术,一种邪恶的东西,因此就把自己憎恶的人都贴上“叫魂”的标签。孔飞力精辟地写到——“一旦官府认真发起对妖术的清剿,普通人就有了很好的机会来清算宿怨或谋取私利。这是扔在大街上的上了膛的武器,每个人,无论恶棍或良善,都可以取而用之。在这个权力对普通民众来说向来稀缺的社会里,以‘叫魂’罪名来恶意中伤他人成了普通人的一种突然可得的权力。”把“妖术”替换为“资本”,就很容易理解“资本有罪”的情绪宣泄了,当把“资本控制舆论”与“共济会”等扯上关系时,这种情绪就更坚定了。对此,侠客岛评论文章说得好,“眼下的声讨,一言以蔽之,在阴谋论者的嘴里,祖母的怀抱外皆为坏人。这本是哄孩子惯用的方式,却成为一个社会草木皆兵的逻辑。”

总而言之,在当今社会,“资本”二字造成了不少问题,但如果对“资本”进行“有罪推定”,认为其十恶不赦,则无疑是情绪化的产物。持这种观点的人该好好调整自己的认知了。

每添加一个题目需要新建一个ID,填写规则是ID之间用英文逗号分开。
如两个题:10600867,1060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