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7期 2017-01-30

陈词今说特别策划之2:垄断邪恶论

张德笔  

笔哥

2259
导语

陈词,代表着旧的思维与概念,是时代的产物。它们中的一些,并没有随着历史的滚滚车轮而消失在集体记忆里,反而根植于现实,对今日之社会生活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值农历丁酉年来临之际,今日话题特推出“陈词今说”系列策划。今日为其二:垄断邪恶论。…[详细]

陈词定义

陈词旧踪

在中国的政治经济学教材中,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企业凭借其控制的巨额资本,通过协定、同盟、联合、参股等方法,操纵与控制商品的生产或流通,以获取高额利润。

你应该能够看出来,垄断一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用来指责资本主义的。这听起来有点滑稽,资本主义也搞垄断这一套?其实并不矛盾,这里的垄断指的是“垄断资本主义”,主要指向20世纪中叶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社会经济体中,越来越多的企业行成了市场占有率相当高的寡头市场。

最大的四家公司的交易值占行业至少50%的美国制造业的数目和百分比(1947至2002年) 数据来源:《21世纪资本主义的垄断和竞争》最大的四家公司的交易值占行业至少50%的美国制造业的数目和百分比(1947至2002年) 数据来源:《21世纪资本主义的垄断和竞争》

在中国语境下,此前的20、30年时间里,垄断一词,主要被知识界用来指责国有企业,它们效率低下、产权不明,最主要的问题是靠行政手段形成了垄断地位。为了维持垄断地位,这些企业往往拒绝改革,或缓慢改革,严重影响民众福祉,严重阻碍市场经济。

这些批评都没错,甚至可以说深入人心。但也可以清晰地发现,对垄断企业的指责,不再局限于某些国有企业,而是不断扩大,很多人已经习惯把垄断一词放在嘴边,随时准备脱口而出。

陈词今像

中国人吃够了垄断的苦,自然对垄断有发自肺腑的厌恶。但由于大多数人知识结构陈旧、并不真正认同市场经济,常常会给一些企业乱扣“垄断”的帽子。尤其在近几年企业不断并购的背景下,类似声音愈发强烈,甚至占据主导地位。

可以简单梳理一下很多人的逻辑链条:行业领先者吃掉次级领先者——这个行业变成“一家独大”——从此行业缺乏竞争——所以,并购只对资本有利、对企业利好,消费者受损。

即使没有并购案发生时,不少人也在担心垄断。可以发现,中国人对垄断企业的指责不断扩大化,从国企转向私企转向一切市场占有率高的企业。电商市场占有率高是垄断,网约车市场占有率高也是垄断。

垄断会给消费者带来什么?很多人想都不想都能给出答案:高价、低效、劣质服务。所以垄断是邪恶的,必须反垄断。

陈词辨析

对于垄断,有三点想说。

第一,要旗帜鲜明反对行政性垄断如果哪一天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中石油和中石化这样的公司要合并,作为媒体,当然要第一时间痛批。其背后的态度区别是,如果一家公司的垄断地位,是靠高度制度化形成的,如政府管制牌照数量、由立法来阻止竞争,其本身已经造成扼杀创新、抑制竞争、价高质劣、营造短缺的诸多恶果,再一合并,无疑是把这种制度化垄断推向更登峰造极的程度。

第二,反垄断千万不能搞成反大公司反竞争反创新。对于很多互联网企业,只有第一,没有第二。微博只有新浪,双11只有淘宝,网约车只有滴滴,这些公司都在搞垄断?今日话题曾经介绍过,互联网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市场份额趋于集中,可以称之为“创新垄断”,这里的“垄断”是个中性词,企业因为创新性的专利、技术、或者产品模式等,扩大了市场份额,这是一种自然的结果。反对这种垄断,一定程度上就是反大公司反竞争反创新。

第三,不要把反垄断和反侵权混为一谈。从90年代开始,微软、亚马逊、facebook、谷歌这些科技巨头,都面临过“垄断”指责。但更多时候,这些指责往往不是指向垄断,而是指向实质性的侵权行为。比如,微软动不动就给使用盗版软件的人“黑屏”,这显然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再比如欧盟对微软的多次处罚,也是基于它喜欢“捆绑销售”一些软件。再看谷歌,它从未仅仅因市场份额大就遭受反垄断调查,遭到调查的原因,往往是谷歌利用各种手段打压规模较小的竞争对手。

总之,不要轻谈“垄断”,不要一看到市场占有率高的企业,就给它们扣上垄断的帽子,真正邪恶的是因设置门槛而形成的垄断行业、企业。

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大家准备指责一家企业垄断时,先咽口唾沫想一想:市场之外的因素有帮着它吗?

每添加一个题目需要新建一个ID,填写规则是ID之间用英文逗号分开。
如两个题:10600867,1060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