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哥”事件:媒体不该成为愚昧的帮凶

前些天,“诺贝尔哥”郭英森意外走红,社交网络上众多网友只有情绪没有理性地转发,再加上部分媒体推波助澜,很快让事件走向极端——老郭被神话,民科被认为是国家科研希望所在。但实际上,老郭的研究只是术语堆砌的空中楼阁,根本不是科学。结论虽有了,但“诺贝尔哥”事件的传播还值得细细解读,部分媒体专业性的丧失值得反思。 …[详细]

情绪化的病毒式传播,社交媒体是罪魁祸首

不可否认,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平台极大拓宽了信息获取的渠道、提高了信息传播的速度,但正因如此,在“正常”信息之外,社交平台也促成了“谣言”、“伪科学”、错误信息的广泛传播。

不少信息的病毒式传播链背后,是“营销号”和“网络水军”不怀好意地推动,他们制造出博眼球的、富有情绪煽动性的内容。信息传播过程中,一些大V和网友们不加甄别地转发,顺理成章地使信息变成热点内容。

“诺贝尔哥”事件原微博传播可视化分析“诺贝尔哥”事件原微博传播可视化分析

“诺贝尔哥”事件的原微博转发数高达15万,分析微博传播链,我们可以看到,拥有百万粉丝的营销号和大V是关键传播点,直接促成了更下层级的转发传播。原微博的误导性质是显而易见的,但网友、大V的无知转发或许可以理解,一来可归咎于国民科学素质欠佳,就像老人轻信保健品疗效,并不是老人的错;二来因信息核查需要成本,比起动动手指宣泄情绪,很少有人会专门查证下信息真伪。

部分媒体盲目迎合热点,推波助澜

自媒体和兴趣类阅读app对该事件“积极传播”自媒体和兴趣类阅读app对该事件“积极传播”

微博炒热了话题,只博眼球、只要流量的部分自媒体和兴趣类阅读app率先跟进,该事件的传播扩大开来。

但部分正规媒体也沦陷。正规媒体本应当与社交媒体上群体非理性相区别,其专业性,体现在能够真实、准确、公正地进行大众传播。但随着社交媒体势头愈大,正规媒体从中捕捉新闻线索、追踪热点话题,有些媒体为了蹭热点,放弃了核查事实、准确传播的原则,成为非理性情绪的“二传手”。

部分正规媒体首先运用了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推波助澜。例如,在“诺贝尔哥”事件中,人民日报官方微博转发了视频,并打上了“尊重梦想”的标签来引导话题(该微博已删除)。还有部分媒体盲目迎合网络热点,发布了不少挺“诺贝尔哥”的新闻报道和评论文章。原本公众对科学就缺乏了解,媒体的错误信息传播更增强了公众对科学界人士的偏见——认为他们只不过在用自己的评价体系排挤大有前途的民科。

实际上,国际知名新闻机构对社交媒体的两面性早有警惕,美联社2009年就制定了《美联社员工社交媒体使用则》,并在随后几年,根据使用社交媒体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多次修订。美联社强调员工使用社交媒体的客观性和审慎性,号召员工力求避免“原汁原味地转发”,并告诫员工“在任何时候都要避免在网上传播未经证实的消息”,“那些来自社交网络的消息,要用与验证从其他渠道获得消息相同的方法加以检验” 。除此之外,针对社交媒体信息鱼龙混杂的局面,法新社、路透社、英国广播公司等也早已发布了社交媒体使用指南,致力于维持媒体良好的公信力。

涉及科学新闻的报道,国外知名媒体很审慎

媒体在科普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们把获得的科学信息,加工成没有阅读障碍的报道,帮助公众了解科学知识。英国广播公司(BBC)的监管机构英国广播公司信托基金(BBC Trust),自2010年开始对BBC科学报道中的准确性和无偏性进行检查,并公布检查报告,在尚未能做好的地方积极寻求完善之道。2014年的检查报告这样写道,“在科学领域英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因此,BBC必须发挥作用,向公众传播最新的科学思维,并让公众了解一些科学研究带来的伦理和政策两难困境。”

西方科学界也非常注重与媒体保持良好合作,例如,科学记者贾鹤鹏在《为什么中国伪科学横行?》一文中提到,美国国家科学基金(NSF)就规定,1%—5%的科研项目经费需要用于包括媒体报道在内的科学宣传活动,从而鼓励科学界走出“象牙塔”和“实验室”,向公众敞开大门。当然,科学报道首先要保证发布内容的科学性,因此遵循着“no paper, no news”(无论文,不报道)的原则,也就是除了明确的事件新闻和观点新闻外,引起公众关注的科学信息,必须是已经在权威期刊上发表过的论文。如果以这一标准衡量,“民间科学家”郭英森的理论根本不值得进行宣传和报道。

媒体要避免“虚假客观性”,为了显示客观立场,而连篇累牍地报道“另类声音”

这次的“诺贝尔哥”事件,最初的炒作过了头,不过很快,一些媒体和知乎、果壳等网站开始揭露民科、伪科学等问题。不少媒体,正反声音都在大量刊发。然而,舆论场中有了理性的声音并不意味着皆大欢喜。经历了一次热炒、一次泼冷水的反转,在很多人看来,郭英森只是媒体利用的“道具”,后来的理性声音并不能消除诸多人错误的看法,有时更会让人一头雾水。

这种现象是“虚假客观性”的恶果,为了保持客观中立,媒体会报道两种相反的观点,但这两种相反观点,很可能一种是主流观点,一种是非主流观点(甚至只有很少的人赞同),但经过媒体报道,放大了后者的重要性,对公众造成误解。国际媒体最近两年意识到这点,不少媒体人撰文反思“虚假客观性”的危害,而英国广播公司信托基金(BBC Trust)更是在2014年要求BBC员工禁止在科学议题上邀请“民间科学家”(crank)参与,并且对200名高级经理人进行了培训,避免他们在无可争议的话题上呈现“虚假客观性”。

“虚假客观性”造成公众的认知偏差“虚假客观性”造成公众的认知偏差

举个例子,大约有97%的科学家认同“全球变暖正在发生”,但是媒体为了客观性,总是给异见观点同样多的报道,“虚假客观性”使得公众以为科学界在这个问题上观点很分裂,认为印象中只有55%的科学家对“全球变暖”有一致观点。如果是这样的结果,公众就不可能在解决全球变暖问题号召中积极行动起来。

结语

社交媒体时代,正规媒体的专业性更加珍贵,不该让“民科”“伪科学”招摇过市。而保持媒体公信力,与科学界一起推动科普,还得多学学国外经验。

新闻立场

本期评价

李敏
+收听
提问

关注今日话题微信

同步:

还能输入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