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7命 南京劫杀案凶手之谜

1月6日上午,南京市下关区发生一起抢劫案,犯罪嫌疑人持枪打死一名男子,抢劫20万后逃窜。…[详细]

 

令人震惊的是,警方表示,此前在重庆和长沙等地发生的6起持枪抢劫杀人案的嫌犯和本案凶手应为同一人,几起案件已经并案调查。也就是说,这名犯罪嫌疑人在8年时间内作案7起,造成7人死亡。

 

这名凶残的嫌犯到底是谁?怎么屡屡犯案?

今日话题对南京劫杀案嫌犯的通缉令

2012-01-10 第 1940

今日话题
手上沾满鲜血的嫌犯究竟是谁

嫌犯8年疯狂作案7起,造成7人死亡

8年7案
图/法制晚报

嫌犯被称为“平头男”,7起案件的特征很相似

1.外貌特征:2004年,嫌犯在重庆第一次犯案,目击证人描述了他的外貌体征:身高1.65-1.70米,身材中等偏壮,寸头打摩丝,作案时戴深色墨镜,身穿黄色黑横杠T恤。此后在重庆、长沙和南京的案子中,嫌犯都具有相似的外貌特点。警方公布为:男,40岁左右,身高1.7米左右,中等身材,较结实,皮肤较黑,走路外八字、晃肩、手臂甩动幅度较大,站立时腰板挺直、有抖脚和背手的习惯。

嫌犯也被警方用“平头男”代称。

2.劫财为犯案动机:除了2009年10月发生在长沙南郊公园的枪击案外,其余案件中嫌犯都有劫财的动机。他四次抢走了现金,一次抢走了电脑。另有一次,他打伤了一名从高档车雷克萨斯上下来的男子。在抢劫银行储户之前,嫌犯可能多次踩点。

3.手段很凶残,常常一枪“爆头”:嫌犯的枪法很准,多次劫案中都近距离射击,用枪“爆头”。而在长沙南郊公园枪击案中,他更是显示了异常残暴的一面。身中6枪的死者是刚到长沙仅仅一个星期的农民,身上只有20块钱。警方分析,嫌犯可能是因为被他看到了不该看的东西(比如嫌犯在练枪)而动了杀机,又或者嫌犯就是拿死者在试枪。

4.使用一把五四手枪:在重庆第一次作案时,警方就指出嫌犯用的是一把仿五四式手枪。而这次南京警方公布,嫌犯用的是缅甸制五四手枪,用的是过期的子弹。…[详细]

但是还不能肯定“平头男”就是公安部B级通缉犯曾开贵

目前许多媒体的报道都表示,嫌犯就是公安部B级通缉犯曾开贵。

曾开贵,又名曾志平、曾发贵,小名“四娘”(排行第四),1969年8月23日出生,户籍四川省内江市,身高169-172cm,四川口音普通话,肤色较黑,走路时有点外八字,有两肩摇动习惯。1995年10月13日,嫌犯曾开贵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持枪抢劫,杀死一人后潜逃。而据警方内部消息,逃犯曾开贵在云南当过边防武警,有较强的反侦查能力,作案时戴帽子,戴墨镜,走路时左脚有点跛。

“平头男”确实从年龄到特征(不光是外形,还有四川口音等特点),许多细节都和曾开贵吻合。不过这并没有被坐实,因为曾开贵在1995年犯下重案之后就失踪了,也没有DNA资料。所以曾开贵是公安部的B级通缉犯,案由是1995年云南那起案子。而在南京等三地犯下重案的嫌犯是公安部的A级通缉犯,他没有名字,以“平头男”代称。…[详细]

嫌犯为何8年没被捉到

嫌犯自身心思缜密、反侦查能力很强

1.嫌犯有很强的反侦查能力

嫌犯犯下这么多次案,但是几乎没有在案发时被拍下过正面。所以多年来警方一直只能公布嫌犯的模拟图像,一直到2009年长沙芙蓉南路劫杀案之后,警方才首次公布了不戴墨镜的嫌犯的模拟图像。而目前南京街头小巷都贴着的嫌犯真人照片是警方在2011年6月2日才首次在内部公布的。这张照片也是警方的专案组经过了深入调查之后才首次获得的。嫌犯的反侦查能力之强可见一斑。

还有一个细节也可以说明这个问题。南京警方公布的一段监控录像显示,嫌犯在短短一分钟之内把手中的洋河酒手提袋扔掉了,换成了一个深色的貌似布质的手提袋。此前目击者曾向警方描述该犯罪嫌疑人手里拿着的是一个蓝色洋河经典手提袋,后来,南京警方在各种悬赏公告及通缉令材料中也重点提醒市民注意这一显著特征。

倘若嫌犯真的是曾开贵的话,就很好解释他的反侦查能力了,因为曾开贵曾经做过边防武警。

2.嫌犯个性很冷静,蛰伏期很长,犯案也出其不意

嫌犯每次犯案之间都有比较长的时间间隔(除了长沙南郊公园枪击案和长沙芙蓉南路劫杀案只间隔50天)。这说明嫌犯心思很缜密,一次犯案之后就耐心蛰伏,再等下一次“机会”。…[详细]

抓捕行动遇到一些桎梏

1.地区之间的协作开始较晚

2009年12月4日的长沙芙蓉南路劫杀案之后,警方发现凶手和此前重庆两起劫杀案是同一人。不过一直到2011年6月,在凶手犯下了2010年的长沙雨花区“环城经贸公司”劫杀案之后,这几个案件才被并案调查,公安部还就此专门出具了协查通报。…[详细]

据悉,在一些经济发达城市,流窜犯罪的比率已经达到了70%—80%。但是以前老的侦查体系在区域协作、发挥整体优势方面非常欠缺,妨碍了对流动性犯罪行为的有效打击。

2.确认嫌犯的真实身份发生困难

2011年1月,距离2004年重庆“4.22”劫杀案将近7年之后,重庆警方表示,初步查明两起犯罪是曾开贵所为。也是在去年1月,公安部发布了对曾开贵的全国通缉令。而新闻通稿中跟在曾开贵的通缉令文后的就是长沙警方对“平头男”的通缉。尽管通稿有暗示“平头男”可能是曾开贵的意味,但是警方还是很难证实1995年就失踪了的曾开贵是“平头男”。倘若能够证实嫌犯的身份,对于成功抓捕嫌犯会非常有益。上个世纪90年代的杀人魔头白宝山就是被发现了身份之后在自己父母家被抓获的。

许多业内人士都认为,目前警方办案还是比较依赖人证,办案中总是竭尽全力从人的嘴里要证据,往往忽视对各种物证的发现和提取。而从办案观念来说,比较依赖传统的办案逻辑分析,在一个流动性很大的社会就显得跟不上时代了。就“平头男”而言,他属于流动性作案,又把自己隐藏得很好,靠现场人证和排查很难找出他的真实身份。不过,在重庆和长沙,都有目击证人看到过曾开贵有人接应。倘若能够证实,对于破案大有帮助。当年悍匪张君也是一直让警方找不到真实身份,但最后还是通过他身边人下手控制住了他。…[详细]

3.排查规模很大,但是出于谨慎考虑,未发动广大群众

2011年6月2日,公安部出具了内部的协查通告。但是,通告发出26天之后,“平头男”又在长沙犯下了一起枪击案。去年12月,公安部再次要求广大民警在日常工作中注意排查嫌疑人,但是今年1月,“平头男”转战南京犯案。由于犯罪嫌疑人反侦查能力很强,为防打草惊蛇,协查通告表示“仅限公安机关内部部署开展,任何地方不得将嫌疑人照片对社会公布和在外张贴,更不能流转到普通群众手中或互联网上。”但是,面对这样穷凶极恶又善于隐匿的凶手,也许,发动群众进行协查反而是个好办法。…[详细]

抓住嫌犯确实需要警民通力合作
特警在火车站密切监视人流

警力需要民力的配合

一组经常被引用的数字是,中国警民比例目前是万分之十三左右, 即1万个居民中约有13名警察, 大大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万分之二十几至四十几的水平(平均万分之三十左右)。这组存在已久的数字常常被用来印证中国警力的缺乏。

有关专家指出,中国计算这个比例时并不包括公安部队和行业警察等群体,而在西方则包括所有警种。不过即使算的方式不同,中国警力的缺乏也是存在的。一方面,办案的仅仅是一部分警力,另一方面,中国的犯罪率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由于对案件高发率的敏感,一些地方的警察部门有意无意隐瞒、虚报了发案数,再加上本来就有事主自己不报案,因此隐形的发案率其实比明面上高。这样算下来,真正在前线的警力每人负责的案件数不少,疲劳当然也会导致破案率降低。福建警察学院侦查系副教授郑震在一些地方基层调研时就发现,许多地方的刑事破案率只能达到15%-20%,远远低于全国公布的40%左右的刑事案件破案率。(参考:《郑震:犯罪压力下的警力资源不足之探讨》)

对于排查“平头男”这样狡猾的犯罪分子,自然需要大量的警力,但是警力不足往往难以做到全面排查。很多年前,专家们在总结成功抓捕马加爵的经验时就曾经提到,对于连环杀手,应该在三方面入手抓捕:第一,通过A级通缉令让抓捕命令12小时内传达到每一位基层警员那里去;第二,通过覆盖面很广的媒体平台播放通缉令,使大众知晓;第三,给予举报人高额悬赏。而对外公布信息、求助公众协助破案也是国外警方对付连环杀人案等恶性案件的惯常办法。现在,警方已经在这方面做出了改进和努力。…[详细]


8年身负7条人命的冷血杀手实在令人痛恨。如今,公安部已将南京劫杀案列为今年全国第一起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重特大刑事案件,期待凶手尽快落网。

资料区 怎样用手机浏览今日话题

相关专题

辽宁连杀10人案

凶手将包括自己妻子、儿子、父亲在内的10人全部杀死。…[详细]

南平惨案答案在哪

从“个性中的问题”入手,才能走上真正的求解之路。…[详细]

投票区

专题调查
加载中...

互动区

读者来信
CSTX:警惕父爱专题是网络暴力
汤勇波:自中国的研究论文有着极...
袁文良:回家过中秋
张妍文:慈善的过度娱乐化是慈善的...
美丽中国:莫让公款行贿打法律“擦...
越洋:关于“产妇之死”专题的意见
蔡平:冰桶挑战是被绑架的宣传工具
chenxiaohong:我们是否需要一个完...
如颠如狂:再讨论谁来为产妇负责
不老松:医院尽力则不为产妇负责
我要写信
编辑手记
谌旭彬:三论岳飞绝不是“民族英雄”
刘彦伟:航班延误,有苦该向谁诉
王杨:几个关于婴儿喂养的误区
谌旭彬:评毛泽东的一篇“优秀”作文
刘彦伟:“死老虎”王立军该怎么...
更多
今日话题·历史版
第900期:刘备称王,如何处理与关羽的关系
第900期:刘备称王,如何处理与关羽的关系
实时互动

010-82155158 wangyang019@qq.com

版权声明:腾讯网原创策划,欢迎转载或报道,但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出品:腾讯网评论频道

本期责编:王杨


网友评论
关于腾讯 | About Tencent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腾讯招聘 | 腾讯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2 Tencen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腾讯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