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美示威启示录

近日,在中国各地民众抗议日本“购买”钓鱼岛侵犯我主权之时,多达数十个国家的穆斯林也走上了街头。他们抗议美国“侮辱了先知穆罕默德”,引发暴力流血冲突,多达数十人死伤,连美国驻利比亚大使都遇袭身亡。…[详细]

这次反美示威的起因,是一部美国业余电影《穆斯林的无知》。不可否认,这部电影是反伊斯兰人士制作的,也确实侮辱了穆罕默德。但区区一部电影,却引发全球性的示威抗议乃至极端行为,这不能不让人深思,美国和穆斯林世界到底发生了些什么?

关于此事的思考,对于国人而言也十分必要。

今日话题穆斯林焚烧美国国旗

2012-09-19 第 2191

今日话题
“侮辱先知”怎成了美国人的“自由”
《穆斯林的无知》中穆罕默德形象

无疑,《穆斯林的无知》恶意伤害了穆斯林的感情

《穆斯林的无知》是一部美国低成本电影,仅在好莱坞小范围地放映过。其导演叫巴奇莱,是一位埃及出生的坚定的反伊斯兰分子,并且是一位有前科的诈骗犯。该片剧本是由一向宣称伊斯兰教是捏造宗教的英国历史学家兼作家汤姆·霍兰德所写。反伊斯兰教活跃分子、美国基督教原教旨主义者史蒂文·卡莱恩也参与制片。

该片声称伊斯兰教的先知穆罕默德是一个骗子,形容他沉溺女色,并暗示他是一个同性恋,更说他是装模作样的白痴,是私生子,还把一头毛驴称为“穆斯林第一动物” 。

毫无疑问,这是一种侮辱宗教性质的行为,而且根本不符合历史事实。一位穆斯林质问称,影片把穆罕默德塑造为滥交狂,但实际上“穆罕默德四十岁才结婚,而且他的妻子比他的年纪还大。”

当这部影片预告版的阿拉伯文版在9月初被上载到著名视频网站Youtube之后,随即引发了全球穆斯林的反美示威狂潮,并出现了严重的暴力行为。…[详细]

穆斯林的质问:既然美国政府谴责这部影片,却为何不封杀它?

《穆斯林的无知》此前在美国也没有引起什么反响。但当美国人得知因为这部影片掀起反美浪潮,甚至一位大使都死于由此产生的袭击后,他们开始关注这部影片。美国人并没有维护这部下三滥的侮辱宗教的作品,绝大多数媒体都对其进行了谴责。

美国政府也不例外,国务卿希拉里称:“我们完全反对影片内容以及寓意。这部影片令人反感,应受谴责。此片目的很邪恶,诽谤一个伟大的宗教以及激起愤怒。”在遇袭身亡的美国人的遗体回国仪式上,希拉里再次把这段视频形容为“愚蠢无知”、“断难接受”。

然而,由于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对“言论自由”的保护,《穆斯林的无知》尽管充斥亵渎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内容,但其制作与内容本身并不触犯任何美国法律。当广大穆斯林提出美国政府道歉和法办该片导演等要求时,美国政府分别以“美国政府与此无关”和“言论自由”为由予以拒绝。只是在事态不断扩大后,才让有关官员以与影片无关的理由对导演进行了调查。

美国人这种看起来很分裂的表态引发了穆斯林世界的极度不满,一个18岁的埃及男孩对美国记者称,“美国说他们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却不能封杀这部电影,这怎么可能?他们要不就封杀它,要不就别再说自己是最强大的国家这种话了。”

另一位相对深思熟虑的男孩则称,“美国人有自由,这当然是一件好事,但即使是自由也应该有个限度,你不能为了伤害别人而拍电影。”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美国人不惜冒着与伊斯兰之间关系进一步恶化的风险,也要维护其“言论自由”呢?…[详细]

对言论容忍的尺度就是自由的尺度

2011年3月2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宣判了引发全美关注的“斯奈德诉费尔普斯案”,这个案子有助于让我们理解今天的美国究竟如何看待“言论自由”。

费尔普斯是一个小型教会的创始人,这个教会极端仇视同性恋。由于对美国军方过于宽容同性恋的态度非常不满,于是多年来每当有军人下葬,费尔普斯就率领教众奔赴葬礼现场亮出标语,这些标语包括“感谢上帝、弄死士兵”、“上帝仇恨同性恋”、“你们会下地狱”等等。 2006年,一位叫斯奈德的父亲为战死伊拉克的爱子马修在家乡主持了葬礼。葬礼现场庄严肃穆,观者无不动容。当晚,沉浸在悲痛中的斯奈德打开电视,突然看到费尔普斯等人正举牌抗议。在白发人送黑发人之际,可以想象,“感谢上帝,弄死士兵”这样的标语会对一位丧子老父造成多大的刺激。

斯奈德以诽谤、侵犯隐私、故意造成精神伤害为由,将费尔普斯等人告上法庭。费尔普斯则援引宪法第一修正案中对“言论自由”的规定进行申辩。显然,这是一个“言论自由”与“公民情感”的对决,在讲究人情的中国,恐怕绝大多数人都不能接受斯奈德败诉。在美国,这个案件也引发了激烈的争辩。

然而,联邦最高法院最终是以8:1的票数,裁定费尔普斯罪名不成立。首席大法官罗伯茨称,费尔普斯等的抗议行为已经举行过600多次,属于“对公共事务的讨论”;并且抗议者听从警察指令,距离葬礼现场有1000多英尺,未大声喧哗,也无暴力等越界之举,因此对斯奈德并没有直接的侵扰。罗伯茨最后总结称,“言论威力无穷,可激发人们各样情绪,或令他们怆然涕下,或令他们喜极而泣,而在本案中,某些言论给死者家属带来了巨大痛苦。但是,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为安抚他人伤痛,而令言者有罪。”

这个判决得到了大部分美国知识界人士的拥戴,尽管这判决对于被伤害到的人非常残忍,但美国人相信,这种残忍仍是可以忍受的,而让“言论自由”倒退是不可接受的。在美国人看来,“言论自由”这是美国社会最大的财富之一,也是保障自由和民主不受损害的一大基石。甚至在欧洲被视为禁忌的支持纳粹的言论在美国也能被容忍。要想判定“言者有罪”,必须拿出让人无法反驳的理据才行。

回到《穆斯林的无知》上来,就可以很清楚的知道,为什么美国政府严厉谴责这部电影,却并不将其封杀或者“法办”其导演了。…[详细]

理智面对反面的言论,社会才能进步
美国驻利比亚大使遭袭身亡

政府、媒体有义务介绍全面的事实,发出多元化的声音

《穆斯林的无知》之所以让伊斯兰世界的反美情绪一点就爆,表现出如此大的愤怒,与影片的内容有关,也与穆斯林长期以来感受到的美国和美国军方对他们的侮辱有关。

然而,不可忽视的是,阿拉伯世界的新闻媒体往往对这些侮辱给予了详细的报道,放大了穆斯林们的反美情绪。如美国以站不住脚的借口入侵伊拉克、阿布格莱布监狱虐囚的图片、驻阿富汗美军及佛罗里达州的一名牧师焚烧或亵渎古兰经、不经审判就将囚犯关押到关塔那摩湾、拒绝向著名穆斯林知识分子发放签证、无人机空袭误伤穆斯林平民致其死亡,这些美国人的恶行被连篇累牍的报道。政府也往往有意渲染这些事实。

但对于阿拉伯世界,美国并非全是这种恶行,还有很多好的一面,甚至自我批判的一面。仅以美国制作的电影而论,2001年的《间谍游戏》,黎巴嫩的爆炸事件,是美国情报员在当地策划的;2004年纪录片《华氏911》,对于布什中东政策极尽批判;2008年《谎言对决》,美国情报员为引诱中东地区的目标人物上钩,以虚拟的恐怖组织发起行动;2009年《绿区》,描述2003年美国对伊拉克的战争,是以寻找大规模毁灭武器的假名义,来攻打伊拉克。在911之后,许多观察都称美国人对伊斯兰的整体态度并没有倒退,而是在不断前进。去往美国的穆斯林移民大量增加即是一个很好的佐证。对于这些事实,阿拉伯媒体报道的就比较少。

这种不平衡的报道,让反美情绪更难以消解。然而,人类社会的发展说明,只有发出多元化声音的社会,才是一个稳态的社会;发出单一声音,渲染单一情绪的社会,容易走向极端。一个足够文明、足够宽容的社会,对不同言论的容忍度总体而言应该是高的。当一个社会的声音变得多元化之后,人们对一个事件、问题的看法才能更理性、更深入,才能采取更合适的应对手段,例如自己制作视频、画漫画进行反击,而不是一味地诉诸暴力。政府、媒体有义务介绍全面的事实,发出多元化的声音。…[详细]

面对侮辱、侵犯的言论,民众在行动前也该多想一想

纯由情绪带动的行为,往往会变得不够理智。诚然,《穆斯林的无知》是一部严重伤害穆斯林感情的电影。但到底是哪些美国人制作了这部影片,哪些美国人观看了这部影片,有多少人为该片叫好,又有多少人美国人在批评这部影片,美国政府对该影片是什么措辞,美国不封杀这部影片的理据是什么,这些问题的答案其实都不难发现,只要去想一想,就能知道过激的抗议行动是否有必要,是否有更合适的抗议办法。

然而当情绪被煽动起来后,理智的思考变得困难,在群体效应之下,各种暴力行为便开始出现了。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无知”这一描述倒真说对了。同样的,在前几天我国的反日游行中,部分民众竟错把来自香港的屈臣氏当作日本商店,打砸毁坏劫掠一空,这样的爱国热情,除了让国人蒙羞、让国人蒙受损失之外,有什么“正能量”可言吗?…[详细]

当悲情演变为暴力,只会永陷入悲情循环

结果,一个真正“一小撮”美国人做出的举动,让阿拉伯世界的悲情演变为了被仇恨渲染的暴力行动。

当然,在落后国家的民众间,这种夹杂着悲情、愤恨从而带着火气的抗议,是很难避免的。就像一位穆斯林所说,“我们什么都没有:食物极差,水被污染过,空气很脏,教育一团糟。我们没有奢侈品,也没有被它们毁掉。我们只有信仰。”

当信仰也被侮辱时,他们只能站起来反抗,哪怕完全把矛头指向了错误的地方。然而,一旦悲情演变为了暴力,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时,这种悲情就很难得到同情,并且会引发与美国人间更多的仇恨。一位埃及编辑在专栏文章中写道,“我们的表现就像是一个在必胜无疑的案件里输掉的律师。我们给对手授以口实,使他们得以放下主要问题,把我们引致边缘地带。这就是我们的恶劣表现取得的成就。”而一位埃及雕塑师谈及暴力行为时则悲哀地声称,“伊斯兰世界处在这种欠发达的状态,是对先知更大的侮辱。”

暴力再难克制,也必须克制,否则这种悲情、暴力只会不断地循环。…[详细]


在这次事件中,作为“被侮辱、被损害”一方的示威民众,却因不当的暴力发泄又成了“被谴责”的对象。这样的教训,还不该吸取吗?作为中国人,是否也该认真思考一下?

资料区 怎样用手机浏览今日话题

相关专题

严惩打砸抢烧暴行

暴徒一般的“爱国贼”却干着肆意践踏私产的勾当…[详细]

相关专题

凤姐“恐怖言论”

凤姐微博上的一句“我要烧了美国移民局”有何后果…[详细]

相关专题

鄢颇李小冉的不幸

不知、轻蔑人权是公众不幸的唯一原因…[详细]

投票区

新闻立场
美国该封杀《穆斯林的无知》吗?
应该
不该
0%
0%
专题调查
加载中...

010-82155180 20614277@qq.com

版权声明:腾讯网原创策划,欢迎转载或报道,但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出品:腾讯网评论频道

本期责编:丁阳


用iPhone看《今日话题》

扫描二维码
网友评论
关于腾讯 | About Tencent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腾讯招聘 | 腾讯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2 Tencen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腾讯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