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规划的理性自负

近日,中国政府网全文发布了首个全国性国土空间开发规划《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详细]

《规划》最核心的主线是将国土空间以按开发方式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

同时,以开发内容分为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不同的功能区则承担不同的社会发展目标,获得不同的激励方式和产业政策倾斜。

中央区域规划的积极意义之一,在于消解地区性规划中地方政府的强势性和GDP冲动,尤其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意义重大。但它在经济发展中的指导意义则令人怀疑。

今日话题
建构性“规划”的误区
当年的大庆油田

完善地区发展成果才是规划的意义

规划的意义在于追认和完善地区发展成果,而不是建构性的去设计发展地区和发展模式。

东北工业区曾经是中国最早也最主要的地区规划,这不是拍脑袋的决定,而是因为解放后东北有领先于全国的重工业基础,发达的铁路交通,以及邻接盟国苏联的地缘优势,东北的优先发展显得顺理成章。而中国从未规划过放弃发展东北,或者用其他地区取代东北的工业地位,但它仍然在改革开放以后的经济发展中被沿海地区代替了,可以说,规划即没有在五十年代凭空制造东北,也没能在八九十年代成功挽救东北的经济地位。

更为人熟知的地区规划例子是北京市,北京市一向注重区域规划,从90年代初开始就规划北京人口绝对不能超过1000万,但很快被突破,接着又规划不能超过1500万,又被突破,只能不断随着城市发展编制新的规划,很难说这些规划在任何多大意义上指导了北京的城市发展。

实际上,即使在中国很短的市场经济实践来看,先有发展后有规划,也是常见和普遍的状态,从八十年代的长三角产业集群,到最近的成都城乡一体化试验区,几乎都是本地先动起来,然后请求中央在规划中进行承认。…[详细]

规划并非前瞻和主导

据称,《规划》以全局的高度来指导中国各地区可持续发展和功能相互配合之道——这听起来很新鲜,其实发改委的前身,国家计划委员会,就是专门干这个活的。

需要指出的是,《规划》似乎“太强调生产区位,而忽略了未来交往对地区的革新”。中国香港如果在1950年代,会被定义为贸易区,但是贸易过程中积累的规则感,则最终让香港变成了信用可嘉的金融中心。而美国波士顿过去也是港口,但现在却成为高科技中心。底特律若是被定义为“装备业和汽车中心”,那么在全球化的竞争中它被“去中心”了。不是定义什么就应当是什么,在全球化格局中,资本、技术和贸易的需求让其最终变成什么,而且过程会有一定的随机性。

尤其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为迅猛的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其发展更能证明并非规划的产物,而与张五常说的“县际竞争”,从下往上的发展冲动有关。…[详细]

更要防止规划打压地区发展权利

问题是,难道优先发展和重点发展的地区,就不需要城市与环境和谐发展?

2007年6月成都被批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9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在国家层面上赋予成都先行先试的权利。问题是,既然成都市可以进行城乡统筹发展实验,为什么贵阳市不可以,拉萨市可不可以?

此外,按照规划内容,限制开发区必须降低开发的强度,但允许适度发展一些环境友好的产业项目,禁止开发区不允许搞工业项目,而以生态涵养和保护为重点。那么,如果同样排污水平的企业,在浙江可以办,而在西藏不能办,则规划就成为一种地域歧视政策。难道浙江就可以污染,而西藏不行?或者不会对浙江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却要对西藏造成污染?

地方政府配合这个规划的可能性也令人怀疑,如果规划产生打压本地经济发展的副作用,未必有人愿意坐等发达地区转移支付的“施舍”。…[详细]

耕地需要用国土规划保护吗?
“18亿亩红线”

节约用地是城市化的自然结果

人们认为,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跨区域的整体规划,那么城市化就会不断的侵占土地,这是长期以来,人们呼吁对耕地保护设置一个全国性规划的重要理由。

但是,城市土地价值来源于人群聚集,没有人群聚集就没有城市土地价值,而一旦人群聚集起来,就会节约土地。中国的城市人均建设用地(国土资源部06年数字)是133平米,远高于80至90平米的国际水平,但据2006年开始的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的数据,农村人均用地为185平米,也就是说城市化反而可以人均节约52平方米土地。…[详细]

耕地失守不是因为无规划,而是因为规划太多

我们城市人均占地面积133平方米,大大高于发达国家的80多平米的平均水平,也远远高于城市人均用地的国际平均水平。然而,这并不是因为中国人住了大房子,或者享受了更多的公共设施,中国的城市人均居住面积和公共设施面积反而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城市的人均占地面积高,高就高在政府的规划当中。归根结底,作为地方政府来讲,将耕地作为农业用地,和作为城市用地,带来的收益有天渊之别,这是城市进行粗放型扩张的内在动力。而各种区域规划,产业规划,则为这种扩张制造了最好的理由,形成遍地开发区,处处产业园的局面。…[详细]

发展本不是“规划”出来的
“二元社会”

规划的产生,来自计划经济思维的抬头

国土开发规划的产生,一开始就有强烈的计划经济色彩,它始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当时随着苏联新经济政策创造的所谓“经济奇迹”,计划经济的思维开始流行,传统的市场经济国家纷纷开始亲睐中央计划的发展方式,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德国,英国都先后制订了“国土开发规划”和类似的区域发展战略。

对这类规划的成果,持不同观念的人有不同的评价,不过在六七十年代市场经济观念回潮以后,各国的发展规划都开始弱化则是不争的事实。

规划大国的经验和教训

日本不仅有人们熟知的产业规划和足球规划,其国土规划以呈现出市场经济国家少有的坚决和明确,但其规划成果也比其他国家更加难以评价。1962年和1969年,日本政府分别制定了第一个和第二个《全国综合开发规划》,(简称“一全综”和“二全综”)。由于“二全综”在实际上人为制造了土地紧张和地价暴涨,1971年,国家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开始要求修改“二全综”,同时修改《国土综合开发规划法》。到了“四全综”时期,则提出要形成“多极分散型国土结构”,通过疏散工业、政府和公共设施等途径纠正向东京一极集中的现象,等于又颠覆了“二全综”和“三全综”的集中发展模式。在后来的“五全综”当中又进一步提出形成“多轴型”国土结构,具体包括西日本国土轴、东北国土轴、日本海国土轴和太平洋新国土轴。在这些前后抵触的规划当中,由国家和地方政府主导投资的模式,也逐渐过渡到鼓励多元化的主体开发,政府指导性的一步步弱化。

经济发展靠人,而人无法“规划”

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间,成千上万的美国人从“铁锈地带”(指从前繁盛现在衰落的一些发达国家地区)搬到“阳光地带”,从城市搬向郊区。圣克拉拉谷以良好的气候和户外活动条件,成为了很多美国人的迁居目的地,很多的田野都被建成了房屋,高速公路,还有办公公园——这为硅谷的发展提供至关重要的人才资源,而这一切并非来自政府的规划和指导。

能不能有样学样,再规划出一个硅谷?陕西,绵阳,深圳,天津,广州,钱江,上海,武汉、大连、长春、合肥等地都曾提出了建设中国硅谷,西部硅谷或是光谷的计划。但不仅中国政府做不到复制硅谷,连美国政府也做不到,从国家计划和政府投入看,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所在的128公路沿线地区,曾经是美国政府大为看好的地方,从二战时期就得到比硅谷更多的支持,但是128公路沿线地区并没有成为高科技的摇篮,远远无法和硅谷相比。

归根结底,人才是经济发展的最重要资源,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个资源是用政府的规划难以配置的,以中国的户籍之严苛,尚不能将人们限制在自己的户籍所在地,而人力资源自由流动的国家,政府的发展规划能起到的作用更是值得怀疑。今天的高端人才更是比以前更加地不受束缚,他们选择在世界各个地方来来去去,希望在对的地方找到对的工作。根据加州大学伯利克利分院的研究人员安娜.李.尼安的研究表明,今天,硅谷的公司超过一半是由那些在国外出生的企业家创办的。…[详细]


与其用计划思维规划未来,不如尊重地区发展的权利,给予人民迁徙的自由和土地的产权。

资料区

相关专题

用房价控制人口?

“不适者不得生存”?…[详细]

相关专题

穷人富人住一起

世界上,只有两个城市没有“穷人区”…[详细]

相关专题

要不要逃离北上广

“逃离纽约”在美国也发生过,但还得返回大都市…[详细]

投票区

专题调查
加载中...

互动区

读者来信
CSTX:警惕父爱专题是网络暴力
汤勇波:自中国的研究论文有着极...
袁文良:回家过中秋
张妍文:慈善的过度娱乐化是慈善的...
美丽中国:莫让公款行贿打法律“擦...
越洋:关于“产妇之死”专题的意见
蔡平:冰桶挑战是被绑架的宣传工具
chenxiaohong:我们是否需要一个完...
如颠如狂:再讨论谁来为产妇负责
不老松:医院尽力则不为产妇负责
我要写信
编辑手记
谌旭彬:三论岳飞绝不是“民族英雄”
刘彦伟:航班延误,有苦该向谁诉
王杨:几个关于婴儿喂养的误区
更多
实时互动
收听微博

010-62671282 10890700@qq.com

版权声明:腾讯网原创策划,欢迎转载或报道,但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出品:腾讯网评论频道

本期责编:郑褚


网友评论

转播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关于腾讯 | About Tencent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腾讯招聘 | 腾讯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2 Tencen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腾讯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