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照片《挟尸要价》获中国新闻摄影年度最高奖;同日,长江大学宣传部长李玉泉斩发表文章认为图片“弄虚作假”;8月20日,摄影者张轶迅速公布全套图片,力图还原当时场景,证实“挟尸要价”真实性 …[详细]而就在昨日23点多,评奖单位金镜头组委会发布调查结果:《挟尸要价》新闻不存在造假…[详细]

其实,判定一张新闻图片是否造假的标准很简单,只要看新闻图片传递的信息和真实情况是否一致即可。

现在,这张参赛的新闻图片传递的信息是明摆着的,关键就在于——事实如何?

重新梳理事件过程

确定可用的信息

对于一件事情,有各种各样的描述,哪些是可用的呢?第一,权威信息是可用的;第二,多方证实的信息是可用的;第三,用严密逻辑推断为可信的信息是可用的。这件事情,最权威的信息就是2009年11月7日荆州市人民政府发布的《关于对“10·24”大学生救人事件中“荆州市八凌打捞服务有限公司”调查情况的通报》。为什么它最权威呢?首先,这是风口浪尖上成立的强力调查组,最有能力调查真相;其次,调查在事发后旋即展开,是最佳的调查时机;最后,调查组或许有偏袒海事、消防部门的动机,但是对“挟尸要价”的调查不存在造假的动机。所以,与此通报相左的信息应剔除,其它信息酌情使用。

15:10 第一次“要价”

15时10分,打捞公司的老板陈波到达现场,与学校领导商谈打捞费,约定每打捞起一具遗体要付一万二千元钱。这个价钱是“定价”,也就是说一直如此,不存在讨价还价。在支付了三千七百元押金后,15时40分打捞开始(左图)。

评:打捞公司没有捞尸的义务,所以要价本身没错,何况据他们澄清,并不知道要打捞的是见义勇为的英雄。但是该打捞公司垄断这一江段的捞尸,不许别的渔船插手,使得急于打捞的人只能寄托于他们,所以这个要价就存在间接地胁迫。

16:10 第二次“要价”

16:10,第一具尸体被打捞上来(左图)。陈波先是生气地指着船上的打捞工说:“你们是第一次搞这事啊”,言下之意是责怪他们在钱没到位的情况下,轻易交还尸体。后又再次和学校老师要价:“我已经给你们打捞上来一具尸体,按规矩你现在要给我一万二千元钱”。在学校老师当面打电话证实钱正送来后,陈波才下令再次打捞。

评:打捞公司与校方已经构成打捞合约,合约的一方利用特殊性对另一方提出不合理要求(当时的情况下,筹钱需要一个过程),是典型的胁迫。

16:40 第三次“要价”

16:40,第二具、也就是争议图片中的遗体被打捞出水。因为第一次挨了陈波的训斥,捞尸工王守海(图片中的白衣老汉)就让圣德义慢慢将船开到岸边,不要太快,圣德义就将船绕了一圈。张轶的一张照片也显示,16:43,王守海坐在船头做等待状(左图),旁人提供的另外一张图片也有类似的镜头,见这里>>>。直到围观群众看到这个状况起哄,陈波才跑下去叫王守海三人把遗体拖到岸边,

评:这就是赤裸裸的挟尸要价了。

16:50 存疑的第四次“要价”

在陈波的指令下,船开向岸边,到16:50,船已经接近靠岸,这一分钟,张轶拍了3张照片,分别是46秒的王守海抬起胳膊向外推手状(获奖图片),51秒的放下胳膊状,57秒的手臂前指状(左图)。对于46秒的图片,张轶的说明是“他那个摆手动作很快,摆手时说‘我只听老板的,老板说把尸体给了我就给'”。而王守海的说法是自己在指挥船靠岸。对于这两种说法,很多人或找其它证据,或剖析图片细节,来证明自己相信的一方。

评:根据我们的分析,两个人的说法都不是没有可能。所以真相未明。如果张轶说的是真的,那么这是又一次挟尸要价。

16:52 第五次“要价”

第二具尸体被送上岸后,陈波又去要钱。半小时后,长江大学老师打电话给陈波说会计到了上来拿钱,17:37,陈波收了两万元现金(左图),才下令第三次打捞。据荆州市“10·24”事件调查情况新闻发布会,从第二具尸体上岸到第三次打捞开始中断1个小时。

评:同第二次“要价”。

挟尸要价确凿 《挟尸要价》存疑

“挟尸要价”不但存在,而且可以算做整个事件的主题

去除存疑的第四次“要价”,还有其它四次“要价”。其中第三次,是牵着尸体耗时间,以求达到“要价”的目的,这不是挟尸要价还是什么?(左图为第二次要价过程中,打捞工在等待)

其它三次“要价”,是利用尸体的打捞胁迫对方,本质上也是挟尸要价。所以,如果把整个组图定义为《挟尸要价》,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恰如其分的反映了这件事的核心。

但是单张图片就是另一回事了

如导语中所说,判定图片真假的标准是明确的。图片传达的信息,由图片本身、图片标题、图注、背景信息这四部分决定。这张图片参赛时,提供的这四部分信息,明确的向观者传递了如下信息:这位白衣老汉正在配以手势胁迫对方快点拿钱出来,否则就不交还尸体。而这个说法现在只是张轶的一面之词,不但没有得到过多的佐证,反而有众多相左的说法。如果事实真的如王守海所言,那么照片就是造假。哪怕在照片定格的前一秒钟真的是在要价,但只要定格的瞬间是在指挥船靠岸,那么造假也是无疑的。

追求图片价值没错,但不能生造

同样作为媒体人,我们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我们拿到这一组图片,如果其中这一张照片真的是在指挥靠岸,那么单从图片价值考虑,我们会相当的遗憾。因为无论是陈波数钞票的照片,还是王守海在船头等待的照片,都有缺憾,都无法概括事件的全貌、反映事件的精髓,只有这一张是完美的(在真实的前提下)。其实写新闻报道也一样,有时候一个巨大的新闻价值马上就可以创造,但就是卡在了一个事实的求证上,是跨过去摘果子,还是克制自己坚守新闻规则,这是很具考验性的。

怎样评价金镜头组委会的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包含四点信息

请先看调查结果原文…[详细],对于此原文,我们概括为以下四点:

第一,“挟尸要价”真实存在;第二,照片记录的瞬间王守海在做什么没有确认,但该瞬间可以算作整个挟尸要价过程的一部分;第三,所以《挟尸要价》的新闻不存在造假问题;第四,潜台词就是照片也是真的。

与标准比对

显然,调查结果并没有确认照片定格瞬间,王守海是在讲价还是指挥船靠岸,按照我们提出的标准,照片的真实性就应该存疑。大概调查组也是底气不足,所以没有直接承认照片真实,而是用了“《挟尸要价》的新闻真实”这样的微妙措辞。

结语:

其实,如果照片定格瞬间的事实真相成了罗生门,那么依照新闻行业的规矩,应该疑者不用。推荐方可以再把数钱的、或者其它高质量的照片重新推送,如果价值仍旧超过其它作品,那么仍旧可以颁给金奖……
你认为《挟尸要价》是造假作品吗
0
投票
不是
0
投票
0%
0%

相关专题

能否终结“捞尸费”

希望英雄之死,能唤醒一直沉睡的政府职能…[详细]

相关专题

捞尸渔民的错位人生

如果打捞尸体是种义务,该究竟谁由谁去捞?…[详细]

专题调查

加载中...
更多

往期话题

联系我们

010-62671143 153678152@qq.com
版权声明:腾讯网原创策划,欢迎转载或报道,但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出品:腾讯网专题评论部
本期责编:刘彦伟

我来说两句

网友评论

关于腾讯 | About Tencent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腾讯招聘 | 腾讯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2 Tencen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腾讯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