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广州举办的2010南国书香节圆满闭幕,创造了参展规模最大、文化活动最多、入场人数最多、销售收入最高、社会效益最好的优异成绩 …[详细]

这场年度口号为“书香羊城、悦读广东”的书展,已经成为与北京、上海书展并列的全国三大书市之一。从参与人数方面来说,甚至可以媲美香港书展 …[详细]

无论从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来说,这场书展都足够成功,不仅达到了举办方的预期目标,甚至创造了多项记录。但从书香节上,我们同样也可以看到中国社会在阅读上存在的问题,以及书展对问题改进的作用。

读书在中国的现实困境

中国人读书现状

从一项名为“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举办)的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解读出中国人的读书现状究竟如何。

首先是“识字者阅读率”,即每年至少有读一本书行为的读者总体与识字者总体之比。 (见下图)

从上方数据可以看出,经过6年连续下跌后,阅读率终于在2007年开始止跌上扬,据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所长郝振省分析,这与近年来积极开展的国民阅读促进活动不无关系。

但即便如此,我国识字者当中,还是只有一半人有读书习惯,且不说与最初的60.4%有一定的差距。

而从更广义的视角观察:我国民众每年人均阅读图书仅有4.5本,远低于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以色列的64本。 …[详细]

中国人为何不爱读书

这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

“没时间”说:新华网曾做过调查问卷,结果让人啼笑皆非,不读书的网友们的理由几乎就是:书我是想读的,但是我很忙,没有时间。出版科学研究所之前也搞过一次官员阅读调查,大部分官员们说:我非常爱读书,但是就是没有时间读书。

“娱乐方式多元化”说:随着电视、收音机、互联网、电子游戏等娱乐手段的增加,对于很多人来说,阅读自然不再是他们获得信息的惟一方式。一些专家分析,这不仅是因为生活习惯的改变,它还显示出整个中国社会正在变得越来越缺乏想象力。

“书籍质量差”说:上海少儿图书馆负责人谢女士说,现在中国图书市场的少儿读物,装帧、设计越来越精美,品种越来越多,但贴近少儿生活,能使孩童产生共鸣、能潜移默化的作品实在太少。

“没有良好读书环境”说:长期从事文化研究的王教授认为,要使人们喜爱读书,首要的工作就是提高文化硬件建设。现在中国的文化设施和科普投入明显不足,整体状况令人担忧……

其实,无论理由林林总总,我们可以大致将其归纳为三种原因:1.没时间读书(不重要) 2.读书没意思(不好玩) 3.读书不值得(性价比差) …[详细]

书展为改变这种困境做出努力

对症下药:变阅读为悦读

有人说,要想让书香进家,就得把阅读变成“悦读”。

如同书香节的主题,“嘉年华”的确是吸引读者关注的最好方式。

在此仅举一例:在本次书香节上,主办方起用了大量“书模”,这些低胸美女在大力倡导“书式生活”的同时,也吸引了不少游客的镜头

浏览书香节官网,我们认识到:从大的方面讲,这叫“用摄人心魄的知性美丽将图书中厚重文化与深刻思想具化并统一”,从现实角度出发,此举是为了“激活更多市民的阅读兴趣”。

但无论出发点究竟怎样,“书中自有颜如玉”的梦想一举照进现实,的确是“为乏味的读书提供了更多乐趣”。…[详细]

看来,“读书没意思”的问题,似乎已经被书香节解决了。

对症下药:政府出钱请你看书

本届书香节有一个显著特征,即免费:免费给参展商提供场地,免费给读者派发门票,免费开通地铁专用通道至展馆,免费提供大巴往返南方日报至展馆……

书香节开幕期间,市民凭“地铁专用票”可从全市所有388个地铁出入口进入地铁站,走“书香节专用通道”,免费搭乘地铁前往琶洲书香节主会场。活动门票也将于现场免费派发。活动期间,市民凭“购书优惠券”可享受“书香节”期间现场20万种新书3-8折的优惠,同时还可享受移动充值送购书券的优惠。

通过省委、省政府的大力免费推动,“读书不值得”的问题,似乎也已经被书香节解决了。

但“没时间读书”的根本问题并没有解决

虽然三个问题解决了两个,但是这两个问题似乎在书展结束后还会继续存在。纵然美色与免费模式可以吸引大量客流量,但这些流量有多少可以稳定的转化为阅读者,有多少人只是匆匆过客,答案恐怕不容乐观。

而且更关键的是,“没时间读书”是中国人真正远离书本的主要原因:数据显示,在基本不读书的人群中,选择没时间读书的人超过了一半。而“万名党政干部阅读状况调查”的结果显示,由于工作忙应酬多,三分之一的受访干部每周读书时间不到3小时。

也许外在的多元选择掳走了读书时间和愿望,但更大的问题是人们失去读书的内在需求。…[详细]

“没时间读书”之中外对比

比态度:随时随地看书的美国人

在美国,随处可见“见缝插针”的读书人:无论是在喧闹的地铁站台上或是车厢内,还是在静谧的公园里;无论是在充满闲情逸致的咖啡屋,还是在等待远行的机场大厅,不少美国人都会手捧一本书。

这不是说美国人勤学,而是中外的读书态度有所不同。

中国人把读书看得太“隆重”,似乎不正经坐下来专门抽段时间就不能看书,而美国人觉得看书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所以随时随地拿书就看。

正确的读书态度是:有空便要读书,不读书,浪费光阴,未免可惜。美国人的读书态度之所以可取,就是因为美国人把读书视为生活的一部分。…[详细1]…[详细2]

比环境:看书比喝啤酒容易的德国人

德国人爱书、喜欢读书是举世闻名的。在德国,14岁以上的人中有1/3每天读书。只要在德国的公共场所走一遭,不难看到,不管是在幽静的草地上、芳香的咖啡馆,还是在飞速疾驶的火车上,人们都会手捧一本书,聚精会神地沉浸其中。甚至那些刚从建筑工地下班的工人,没来得急换洗,跑进地铁一坐下,就拿起书本“啃”了起来。

德国人不仅喜欢读书,还喜欢购书、藏书,亲朋好友馈赠礼物也常常少不了书。据统计,德国每个家庭平均藏书近300册,人均藏书有100多本。一个普通的德国家庭,每月购买图书的支出约有50欧元,占业余爱好支出的10%。他们说,“一个家庭没有书籍,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户”。有人幽默地说:“在德国看书,比买啤酒还方便。”…[详细]

看清中外差距 更应为中国的读书困境治本

德国人爱书的习惯是怎样培养出来的呢?

无处不在的书店使得德国人买书十分方便、星罗棋布的图书馆均实行电脑联网、读者足不出户就可以借到全德国任何一家图书馆的书、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在德国也十分普遍。

而美国人爱读书,除了上边提到的正确态度外,也不缺硬条件上的良性影响。

比如纽约公立图书馆曾于经济大萧条时期,在布莱恩公园开辟了被称为“读书屋”的露天图书馆。不需要任何费用,不需要任何证明,在书本的陪伴下,失业的人们度过了最艰难的岁月。而现在,美国人依旧习惯到“读书屋”去。

的确,读书也未必就能“立命”。但关键首先是要先从读书中体会到乐趣。在此之外,社会软环境与硬环境的准备,都对国民阅读习惯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详细]

结语:

但愿南国书香节这样的活动再多一些、再大一些,继续唤起国人的读书热情……
你有阅读习惯吗?
0
投票
没有
0
投票
0%
0%

关于南国书香节

 

·名称:2010南国书香节暨羊城书展

·主题:南国书香节 阅读嘉年华

·时间:2010年8月19日—25日

·总入场人数突破70万人次

·累计销售超过3000万元

·200多场次的文化活动,场场爆满

相关专题

广东文化强省

政府推动、企业运作、市民参与,是书香节独特的模式…[详细]

相关专题

图书限价令是纸老虎

“该规定不具法律效力”,啊哈,原来是只纸老虎…[详细]

相关阅读

专题调查

加载中...
更多

往期话题

联系我们

010-62671282 lhxmail@vip.qq.com
版权声明:腾讯网原创策划,欢迎转载或报道,但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出品:腾讯网专题评论部
本期责编:李慧翔

我来说两句

网友评论

关于腾讯 | About Tencent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腾讯招聘 | 腾讯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2 Tencen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腾讯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