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如棋局。2006年4月,大中电器有意并入永乐电器,一个重要条件就是不能转卖给国美,3个月后,永乐电器自己并入了国美,其掌门人陈晓也成为国美CEO。2007年底,国美终于高价拿下大中电器,意气风发的黄光裕说“看他(张大中)可怜,多给了点钱”,谁曾想,现在却落得跟陈晓争夺国美控制权,还要仰仗张大中的支持。…[详细]

 

昨天,国美电器宣布于9月28日举行特别股东大会,黄光裕“王者归来”或者陈晓“曲线救国”,届时将见分晓。…[详细]

无论此前的口水之争如何热闹,最终还是赤裸裸的股权较量。

关于国美大战的四大误读

误读一:国美是黄光裕的

2004年,国美电器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当时黄光裕持股约75%,对国美的控制权无可争议。

但是,既然上市了,这个企业就不再属于黄光裕个人,而是属于全体股东。虽然黄光裕有控制权,也应当考虑其他股东的利益。

此后,黄光裕不断抛售股票,持股由75%一路下降到34%左右——这是“黄金底线”,因为企业的很多重大事项需要由2/3多数决定,他掌握的34%股权刚好让其他人无法形成2/3多数。

但是,从整个企业而言,他的34%股权又是相对少数,正因如此,他才需要想方设法争取其他股东的支持。

此外,作为一个股份公司,它的经营和管理就应当相应规范化、透明化,都有相关的章程可依,不能任凭大股东作为,所以,现在国美电器可以起诉黄光裕“违反公司董事的信托责任及信任的行为”。

误读二:基于上个误读,认为黄光裕被“谋朝篡位”

黄光裕入狱以前,他既以董事长身份实际参与管理,又是公司持股34%的大股东;陈晓既是CEO,又是公司小股东。这容易给人一种错觉,以为陈晓是黄光裕的下属,他的“去黄化”是“卖主求荣”、“保姆得志”。

其实,无论黄光裕还是陈晓,他们的职务行为都得听从董事会的决定。董事会是公司惟一代表,职在维护全体股东利益。董事会为自己的决定负责,不必听从哪个股东的指示,无论大小。股东想实现其意志,必得通过股东大会投票,你持股再多,也只能在股东大会上换掉董事会,但不能直接号令董事会。

现在黄光裕要召开特别股东大会,正是因为他控制不了董事会,这也从一个侧面反应了黄光裕与陈晓的法律关系。

误读三:企业创始人就该掌握企业控制权

即使在知名企业中,也不乏创始人被扫地出门的案例。早在20多年前,苹果创始人乔布斯就有过被扫地出门的惨痛经历。最近的一个著名“苦主”则是杨致远。2008年底,在拒绝了微软的天价收购后不久,杨致远终于失去了股东的信任,黯然辞职。

既然企业属于所有股东,股东大会是企业的最高权力机关,那么,当创始人不被信任时,“下课”也在情理之中。

误读四:黄光裕在保护民族品牌

黄光裕发表了公开信,声称“国美电器”有变成“美国电器”的危险,其实,如果一定要这么说的话,那么“国美电器”早就变成“美国电器”了,并且正是黄光裕本人造成了这一转变。

国美电器2004年上市时,黄光裕持股约75%,此后的五年中,他连续减持套现一百余亿,交易对象也几乎都是海外投资者。现在,全球近180个机构投资者持股合计44.84%,其中前50大机构持有超过40%的股权,尤其是摩根大通(小摩)、摩根士丹利(大摩)、富达基金合计持有超过21%的股权。

可见,在国美电器的股权结构中,外资早就占据了相当高的比例,甚至超过黄光裕本人的持股。如果再加上贝恩资本约10%的转股权,合计已经超过了50%,所谓“保护民族品牌”根本是一个伪命题。

另外,黄光裕对国美电器的控股,是通过Shinning Crown Holdings Inc,这个公司注册在百慕大。

这些误读,表现了“道德审判”的习惯

当局者喜欢争夺道德制高点

国美的控股权大战之所以甚嚣尘上,关键的结点在于黄光裕的公开信,在那封名为《为了我们国美更好的明天》的信中,充满“阴谋”、“窃取”、“胆寒”等字眼,既收获了广泛的同情,也给了管理层、投资者舆论压力。

这种“乱拳”并非黄光裕首创,而是企业家们面对危机时惯用的招数。当初娃哈哈与达能之争,宗庆后就是这么干的。即使象牛根生这样教父级的企业家,也曾发表过“万言书”,满纸的道德大义,毫不顾及现代公司治理制度,逼得柳传志、傅成玉出来澄清。…[详细]

如果抛除意气之争,不一定闹得鱼死网破

现在的国美大战会导致双输

国美电器的现实是,黄光裕掌握着“黄金底线”的股权,足以否决根本性的方案,而陈晓已经掌握了管理层,双方都有杀手锏。

如果黄光裕赶走了陈晓,可能没有合适的人代替他的位置,得到的将是一个散架的国美。如果陈晓“去黄化”,黄光裕仍然有足以左右决策的股权,另外,他还拥有着国美商标以及一些未上市门店,对国美的整体发展有重要影响。

所以,无论谁输谁赢,对国美、对股东而言,都将难以承受。

从理性的角度出发,应该有其他选择

香港联交所最新资料显示,8月12日,摩根大通着手增持国美电器约1643.17万股,该席位持仓量占国美电器总股本比例从9.93%升至10.04%。以当日国美收市价2.38元计,上述股份涉资约3910万元。

小摩在这个敏感时刻的增持,显得相当微妙。这也让大家的眼光从对局双方挪开:除了黄光裕“王者归来”或者陈晓“曲线救国”,是否有其他可能?

事实上,即使贝恩资本成功转股,加上陈晓自己的股权,一共也才12%左右,即使“去黄化”,对公司的控制力也不会太强。此外,贝恩资本一直是做股权投资的,没有控制大型企业的经验,不一定能够消化得了国美。

从黄光裕的角度而言,国美从“帝国”到“共和”的转型之路已经平稳,管理层不一定欢迎充满霸气的君王。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本着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股东不会排斥这种“得利”,也许,如果黄光裕和陈晓一定要坚持现在的立场,最后的结果可能是他们一起“出局”。

结语:

国美的控制权之争,说到底就是一场精彩绝伦的商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若把它放在道德天平上来考量,就有点不合时宜了……
你认为国美大战应该用道德审判吗?
应该
0
投票
不应该
0
投票
0%
0%

相关专题

黄光裕下了招臭棋

黄光裕的公开信不得不说是下了一招臭棋。…[详细]

专题调查

加载中...
更多

往期话题

联系我们

010-62671158 newbeastliu@qq.com
版权声明:腾讯网原创策划,欢迎转载或报道,但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出品:腾讯网专题评论部
本期责编:刘德政 王杨

我来说两句

网友评论

关于腾讯 | About Tencent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腾讯招聘 | 腾讯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2 Tencen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腾讯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