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教育考试院今年“铁了心不公开”高考状元,据称,此举“领导了风气之先”,获得了一片喝彩之声…[详细]

 

其实,广东省的做法并不新鲜。2006年北京市就宣布“今年北京无状元”,此后,江苏、重庆等地也通过种种方式,限制状元的公开和宣传,理由是——公开和炒作状元“违背素质教育精神”…[详细]

 

当然,这从来也不妨碍各地状元按时出炉,但是“不公开状元”的声音如此理直气壮、如此有优越感,还是值得深思的。

藏不住的高考状元

有高考就有高考状元,不公布又能怎样

既然是考试,肯定会有第一名的产生,高考状元是高考的产物,每年一次的高考诞生了不少“状元”,省里有省状元,县、市也有状元,学校还有校状元。…[详细]

北京市2006年决定不公布高考状元,但是“纸包不住火”,此后再也没提。江苏省弱化高考排名,只告知考生在前一百名内,年年状元照出不误。2007年,重庆甚至考虑过立法禁止炒作高考状元,但是经过认真讨论,发现“管不了、也管不好”,相关条款最终取消。…[详细]

为什么状元如此重要

对考生及其家长而言,获得“状元”不仅是莫大的荣耀,更是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据说有的地方各项奖金可超一百万。状元的名片,甚至终生受益。…[详细]

对老师而言,除了获得奖励外,班主任一般也会提干。

对学校而言,能够提升品牌形象,在生源争夺战中,无疑是最好的广告。

对基层教育主管部门而言,这也是可以大书特书的工作成绩。

不公开高考状元,能影响状元的“权威性”吗

一边厢不公开状元,一边厢热议状元,也许在这个乱局中,最重要的是一个立场问题——教育考试院需要表明自己的立场,自己还是坚持素质教育方向的,绝不在“状元热”中推波助澜。

有人认为,教育考试院不公开状元,那么媒体报道的状元们就不是“钦点”的,其“权威性”会受到影响,从而制约炒作状元的行为。

这种想法可谓“不识时务”,太低估媒体获取信息的能力。广东省的高考成绩刚揭晓,“疑似状元”的家里马上就有高校招生工作人员来送花。连招生工作人员都能第一时间到位,可见该知道的都知道了。

再说了,万一报道有误,分数更高的新状元完全可以通过报料平台“篡位”嘛。

“不公开状元”,就是素质教育了?

揭开“素质教育”的画皮

什么是“素质教育”?虽然我们整天在喊素质教育,但究竟什么是“素质教育”,谁也讲不清,甚至有人仅把“素质”等同于才艺、管理等能力。

钢琴十级是素质,围棋冠军是素质,公民常识就不是素质了?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把“素质教育”当作尚方宝剑,显得相当滑稽可笑,正所谓“以其惛惛 ,使人昭昭”。

素质教育与高分并不矛盾

通常的观点认为,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对立的,追求分数会束缚学生创造力,从而导致高分低能、书呆子。这其实是一个莫大的悖误。

作为教育目标,与“素质教育”对立的是神学教育、奴性教育、唯智教育等,而不是“应试教育”。因为应试教育只是一种教育方式,是进行能力评估、资源竞争、资格认证的手段,与其对应的是保送教育、出身教育或商业化教育。

素质的高低究竟要不要一个客观的测量标准?如果不要,你凭什么说别人的“素质”不行?又凭什么说新的教育方式提高了人的素质?如果需要一个客观的测量标准,那么同样会需要量化体系,造成与所谓应试教育类似的弊病。

只要考试方法得当,应试教育一样能选拔出高素质的人才。…[详细]

“不公开状元”,宣示的是“鸵鸟”素质

如果一定要批判应试教育,因而拿其中的佼佼者开刀,这好比一个人中了箭,只把突出的箭头锯掉,其他的假装没看见。口口声声“素质教育”,这又体现了什么素质呢?无非是“鸵鸟”素质。

素质绝不意味着庸常化,如果说“状元”太碍眼,那干脆好了,按低分录取。

“炒作状元”出现的问题,社会可以自然消解

“状元”能够正确看待自己的状元身份

很多人担心,“状元”标签有可能捧杀这些孩子。

诚然,有的“状元”在大学里会迷失,甚至最终退学,但这是由个人特质决定的,不能完全怪“状元”身份,多数状元还是心智健康的,享受“淡定”,懂得反省。…[详细]

更有甚者,声称高考状元在职场上“全军覆没”,可见“状元”称号害死人。“全军覆没”之说来自于一个调查报告,该报告指出高考状元都没有成为“职场状元”,没有成为院士、长江学者、高级官员。但是该报告同时揭露,状元们多数出国留学或者在高校任教,不是泰山北斗也是中流砥柱。…[详细]

一些不合理的炒作,应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前些天央视曝光了一个极端例子,商家利用高考状元代言内裤,暗示穿这种内裤有助于考场发挥,这就不是正常的炒作了,而属于“虚假宣传”,已经不是“炒作”问题而是法律问题。…[详细]

目前,状元争夺战不断升级,据说北大在广东省开出的奖学金为5万元,清华为4万元,次一点的学校开到十几万。这种“状元军备”不能一概而论,若是私立大学,怎么花钱无可厚非,若是公办大学,纳税人就有权提出质询。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宣传状元会加重高考失败者的挫折感。这种情况应该具体分析,如果宣传中确认包含歧视性内容,理应打击,但是,如果只是正常的,恐怕更应该考虑如何让失利考生走出阴影。

既然说“状元热”,总有不热的时候

“状元是谁”,说,还是不说,其实不是个问题。有关部门总是低估民众的承受力,很多东西象出痘一样,经历过了就好了,不经历的话反而总是有阴影。打个不恰当的比喻,美国经历过“性解放”,后来也逐渐价值回归了。丹麦开放色情品,性犯罪率反而大降。…[详细]

至于状元嘛,炒着炒着就不热了。

为什么不听听状元自己的声音

“状元”身份不仅是一笔巨大的物质财富,也可能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在今后的逆境中用来激励自己。既然是财富,最有权决定怎样支配的当然是状元本人。如果武断地抹杀这种财富,对状元本人来说是一种抢劫行为。

事实上,状元们不一定配合炒作,反而强调坚持自我。但这是状元的主动选择,不能事先就剥夺了他们的权利。

结语:

“状元”是考生、家长和学校共同的荣誉,让别人知道自己的荣誉,这本身无可厚非……
发表评论

新闻立场

您认为高考状元应该公开还是不公开?
公开
0
投票
不公开
0
投票
0%
0%

推荐阅读1

装在状元套子里的人

都带着“状元”的标签,但每个人却如此不同…[详细]

推荐阅读2

状元代言内裤引争议

一款名为贴身侍卫的学习短裤在市场上备受争议…[详细]

相关专题1

他不上北大更有前途

即使张非是真的想吃“职业考生”这碗饭又有何不可…[详细]

相关专题2

什么都怪应试教育?

应试教育“罄竹难书”,成了承载万人唾骂的垃圾筐…[详细]

专题调查

加载中...
更多

往期话题

联系我们

010-62671158 newbeastliu@qq.com
版权声明:腾讯网原创策划,欢迎转载或报道,但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出品:腾讯网专题评论部
本期责编:刘德政

我来说两句

网友评论

关于腾讯 | About Tencent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腾讯招聘 | 腾讯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2 Tencen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腾讯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