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周时间里,多个版本的北京治堵方案在媒体和网络上传播,包括三环内限单双号、京籍人员每人凭车位只能购买一辆车、非京籍有房有车位方能购车等,被网友誉为“史上最严厉”的治堵方案。12日,该方案终于对外公布,征求民意。…[详细]

首都被很多人戏称为“首堵”,但其实北京的地铁等轨道交通的建设在国内首屈一指,只是这个城市实在太大,所以交通拥堵的问题非常突出。而中国的许多大城市,本质上都和北京一样,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堵车成为了家常便饭。究竟怎样的药方才能治疗堵车顽疾?为何很多看似很好的良药却也医治不了中国城市的堵车顽疾?

北京治堵——两剂已经和即将失败的药方

建:修再多的路,也跟不上汽车发展的速度

北京最早的交通拥堵发生在1984年,拥堵主要发生在老城区的十几个交叉路口。1996年,再次发生交通拥堵,发展到了20多个交叉路口和包括二环在内的7至8条道路,交通拥堵由“点”发展到“线”。这一时期,北京市应对交通拥堵的主要方法是修路。例如,二环、三环都在这期间实现了全线建成通车。

立交桥和对道路的改扩建对道路拥堵的缓解维持了不到10年的时间。没过多久,第二次拥堵便开始了,即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末期。“这个时候拥堵的原因是修路架桥都跟不上机动车的增长。机动车发展的速度要比修路的速度快得多。”

进入21世纪后,北京机动车数量还在逐年增加,而城市道路系统已不具备扩张可能。…[详细]

限:转而想办法不让汽车上路

这种限制共有三种方式:

1.限制买车

类似之前坊间谣传的“史上最严治堵方案”一般,2007年之前,外地人在北京是禁止购车上牌的。但这明显与十五计划中的“鼓励轿车进入家庭”相悖。

即便不讲政治因素,单从技术层面分析,此举亦为不妥:比如,更加身体力行的上海,通过“牌照拍卖”,已经成为国内限购汽车的最坏典型:大量外地车辆涌入,不仅拖垮了上海交通,同时为管理带来极大难题。不仅如此,牌照拍卖导致上海的机动车向大排量方向发展,进一步增加了城市的污染。…[详细]

2.限制汽车上路

最容易举的例子,便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单双号限行”了。必须承认,这绝不是什么好办法,也不是什么“国际先进经验”。世界上,除了北京外,另一个喜欢使用“单双号”政策的大城市,就是墨西哥城。

而偏偏,北京和墨西哥城并列“交通状况世界最差”,单双号限行疗效几多,已不必赘述。…[详细]

更何况,“在墨西哥奥运会后,墨西哥城就一直实行单双号限行制,却刺激了车主购买第二辆车”,回头再想想北京的现状,不觉得很熟悉么?

3.增加汽车上路成本

这其中,最常见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开车高成本”,即“拥堵费”;一种是“停车高成本”,即“高停车费”。比如北京本次的治堵政策,就已经表示很可能试行这两种“用经济手段迫使大家少开车”的方法。

但这又会随之带来两个问题,其一是:随着人们收入以及承受力的增加,可能逐渐又会有大量车辆涌入,到那个时候怎么办?

接下来,如果再次提高收费的话,恐怕对这一城市的竞争力会有很大影响,所以单靠提高上路成本并不能长久解决拥堵问题。…[详细]

其实挺丢人的

即便北京的机动车发展飞速,但与发达国家比起来,无论是机动车的绝对保有量,还是人均量,都还有一定差距。

比如,北京可能在今年年底时,突破500万辆汽车大关,而东京现在已经有800万辆。像美国是千人机动车拥有量是到了800左右,西方国家普遍是300到500之间,而在中国,即便机动车保有水平最高的北京,千人机动车拥有率还是低于200。

然而,无论美国人还是日本人,在治理交通拥堵方面都做的要比北京好太多(美国最堵的城市洛杉矶,其通勤状况用数字表示也要比北京好5倍)。

换句话说,北京现在这么点车就堵成这个样子,以后增长的空间还大着呢,到时岂不堵死?可能有关部门亦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因而没有公布传说中的“限购令”。是的,车多不是北京堵车的理由。

那些让北京傻眼的城市

美国城市“建”的差,依然畅通

美国大部分的公路,只有“双向四车道”的级别,只有在很大城市的附近才能变成双向六车道。而且这些道路大多建设于半个世纪前,虽然不时修修补补很多地方可以说是坑坑洼洼,说成年久失修并不过分。市区内的道路情况整体上也不如中国。

而且,美国人爱开车,离不开车,要美国人不买车是基本不可能。现有大概2.5亿辆载人汽车注册在案,中国却远不到1亿。相比曾经“大修大建”过的北京,应该说美国大多数城市的公路硬件条件并不突出。…[详细]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美国堵车情况比较轻微呢?

英国伦敦“限”的狠,治堵有效

上边已经分析了,三种“限”的办法都有其局限性和问题。对于解决拥堵问题很可能并无裨益。

但伦敦算是个另类:伦敦中心区划有一个巨大椭圆形区域为拥堵区,周一至周五从上午7时到晚上6时进入该区域需缴纳拥堵费。越过地面标有红色“C”字标志即进入拥堵区,你的车辆将被自动拍下车辆牌号,你必须尽快缴纳“拥堵费”。

其实伦敦和北京很像——有一段时间伦敦用建设更多道路的压力作为减缓交通拥堵的方法,但是很快就发现,不管建了多少路,很快就会被新车堵满。所以伦敦决定通过收取拥堵费来限制汽车的使用。这不就是从“建”到“限”嘛!

但是伦敦的拥堵状况要比北京好得多,有很多人情愿把私车停在家里不开。…[详细]

药方:一边限制“开私车”,一边吸引“坐公交”

以上两个国家和地区治理拥堵的秘诀,无外乎让大家弃私车而坐公交。

比如伦敦,不少路面辟有专门的红色公交车道,供公交车和出租车行驶。公交专用车道上方往往安装有摄像头,如你有意或者无意进入公交专用道,过几天就会收到一张数十英镑的罚款单。

再如纽约,在一些交通要道,禁止公交车以外的车辆“左拐”或“右拐”;在市内繁华路段设立“拖车区”,明确规定特定地点任何时候都不得停车,一旦违反即处重罚。…[详细]

北京为什么学不成?

三大缺陷,让疏导交通很困难

1.混乱的城市规划,导致公交不给力

拿北京和日本东京相比,两个城市人口数量相当,都是两千万人左右,北京公交分担率为38.9%,而东京的轨道交通分担率却达到了91%。

造成这个现状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北京公交实在不方便——有专项调查结果显示,在北京乘坐公共交通,换乘加上等车的时间占到了整个出行时间的一半,这也是导致北京公共交通运行效率低下的一个主要因素。为什么北京西站这样重要的交通枢纽都没有预留轨道交通位置?为什么地铁口到生活区不能无缝连接?各自为战的城市建设体系,让“公交优先”成为了笑话。…[详细]

 

2.交通基础和配套设施建设不到位导致许多空间还未被有效利用

其实北京投入在交通设施建设上的人力物力在国内已经首屈一指了,但是比起其它许多世界大都市来说,还是显得不够。比如,在东京,轨道交通网络星罗密布,看上去非常复杂,但却高效;在西班牙,一些停车场都是四个车道的,还有红绿灯进行指挥……

 

3.监管扶持不到位,让许多政策落实不了

公交专用道在很多城市都有,而且这两年异常流行,但是在上下班高峰期,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许多不是公交车的车也在上面行驶。当然,许多地方也管,只是总管得不那么到位。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限”有何用?有人根本不怕罚

在中国,“收取相当于每升汽柴油2元的机动车污染治理费及拥堵费”和增加停车费,只对普通的工薪阶层有杀伤力,增加私车的使用成本。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是不在乎这些支出的,造成的结果是用来养公车的财政支出剧增。

要知道,在北京早晚高峰的机动车中,有30%的车是公车。而在北京近500万辆机动车中,公车占70万辆(还不包括国企、军队),每年平均行驶公里数是私车的3倍。尽管在新的治堵方案中,规定公车在“十二五”内将保持零增长,但是能不能做到还很难说,而且本身的基数就在那了。

所以,无论再狠的治堵办法,在面对庞大的公车群体时,还是几乎毫无触动(即便是今后公车再不增长)公车问题如果不得到根本的解决,公共交通没有较大的改善,“史上最严厉”的政策不但治不好“首堵”,还可能增加民怨,造成社会对立情绪,使社会管理成本增加。…[详细]

政策风向不定,购车需求不会轻易减退

就在“北京治堵”登上各大媒体头条的同一天,另一条名为“北京汽车销售有望突破85万辆”的新闻同时出现。这种矛盾的出现十分耐人寻味——汽车拥堵已然到了不解决不行的地步,但与此同时,汽车工业又是北京的支柱行业(据说占到一半份额)。国家在需要拉动内需时,发补贴鼓励人们消费,在需要治理拥堵时,又想办法提高用车的成本。

从2006年底到现在,官方关于“限购”的声音来回换了7种,官员的表态如同政策一般风向不定。但与此相对的,却是北京越来越快速的机动车增长量——国家支持的时候,咱得买,划算啊;国家控制的时候,咱更得买,马上就买不着了,稀罕啊。

结语:

曾经有一位北京市民响应“绿色出行”,不开车改坐地铁,但在西直门站换乘了20分钟,横冲直撞的人群和极其拥挤的空间使她觉得自己被挤得都失去尊严了,即日,弃地铁改开车——“什么时候等我能有尊严地乘坐地铁时,再响应绿色出行吧。”

相关专题1

京藏高速拥堵的根源

你是否在为地狱般的堵车烦恼不已?看看京藏线吧…[详细]

相关专题2

拥堵费能改善交通吗

一说到钱,争议就不免会多起来…[详细]

相关专题3

你同意长期单双号吗

大家都在争着为首都交通献计献策…[详细]

专题调查

加载中...

谌旭彬:三论岳飞绝不是“民族英雄”

刘彦伟:航班延误,有苦该向谁诉

王杨:几个关于婴儿喂养的误区

更多

往期话题

传播到微博

联系我们

010-62671282 lhxmail@vip.qq.com
版权声明:腾讯网原创策划,欢迎转载或报道,但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出品:腾讯网专题评论部
本期责编:李慧翔

我来说两句

网友评论

关于腾讯 | About Tencent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腾讯招聘 | 腾讯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2 Tencen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腾讯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