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空前的大旱席卷了我国西南五省。做为重灾区的云南,3000万亩农作物受灾,700万人饮水困难,缺粮人数也达到700多万,直接经济损失达130多亿…[详细]

 

可实际上,云南又是中国的水资源大省:水资源总量排全国第三、人均占有量是全国平均水平4倍。“不缺水”的地方遭罕见大旱,它的水到哪里去了呢?现在,水对于云南人而言,是比黄金还珍贵,那么,我们就开始这段大旱之年的寻水之旅,或许能得到些许启示…[详细]

云南的水资源确实多,但是……

云南水资源很丰富

在云南境内,径流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908条;湖泊面积311.388平方公里,流域面积292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5.12米,最深处11.3米。水资源总量全国第三,人均水资源超过10000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倍。

但干湿两季,降水大多在雨季

云南本身干湿两季分明,降水量在季节上分布不均匀。每年的5月至10月为雨季,而11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一旦雨季的降水量不足,就有可能导致整年的干旱。”另外,去年雨季降水结束的时间比常年提前了1个月,这都是导致大旱的原因…[详细]

地区不均,水资源大都分布在落后地区

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等经济发展要素不匹配。占全省土地面积6%的坝区,集中了2/3的人口和1/3的耕地,但水资源量却只有全省的5%。尤其是滇中重要经济区的人均水资源量仅有700立方米左右,特别是滇池流域不足300立方米,处于极度缺水状态。

喀斯特石漠化:水白白流失掉了

云南很多地区主要是喀斯特地貌、云南喀斯特地区的石漠化相似于我国西北地区的沙漠化,是土地劣化演变的极端形式之一,保持水土功能基本没有,只能眼睁睁的看水流失掉 …[详细]

水污染、浪费严重,水资源又跑掉了很大一部分

云南目前库容最大的宜良柴石滩水库,已经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蓄污池”。目前云南省内53个湖泊、水库,有27个达不到水环境功能要求;75条主要河流,水质重度污染的占22.2% …[详细]

济旱死办法:把水“搬到”旱季旱区去

把富余之水“搬到”到旱区旱季

缺水咋办?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把那些雨季和水资源丰富地区的富余之水,想办法“搬到”旱区旱季去。

“搬到”肯定不是真的搬,而是指我们用各种办法,把富余之水想办法储存到旱季旱区,以消减旱灾。这当然是一个系统工程,譬如说修水库、跨流域调水、培育森林植被、提倡节约用水之类。

“搬水”难度的一些变量

“搬水”的总量越大,跨时越长,“搬水”的难度就越大;又或者某些“雨季”之水也本无可搬;然后,在“搬水”的过程中,运输、储存的一些资源、地形环境和社会条件,又决定了“搬水”的效率。下面,我们就具体来分解:要想把“旱区旱季”急需的水资源,又给“搬回来”为自己所用,有多难?

“搬水”济旱,难似登天?

百年大旱,或许并非终点

云南旱灾的成因,学术界给出了一个普遍的结论:全球气候变暖,太平洋厄尔尼诺现象加剧破坏了大气结构,造成海洋季风无法登陆形成降雨。而令人担忧的是,这种趋势全球依然在逐渐加强。

在这个大背景的影响下,云南的干湿两季均受到影响,降雨均减少,而旱季又拉长了,这种情况下,从“雨季”往“旱季”搬水的难度就更大了。至于未来可能的旱灾,也是云南头顶的一把悬剑…[详细]

“干热河谷”和诡异“焚风”:多水之地实则无水可“搬”

即便是在怒江、澜沧江、金沙江等低海拔流域(水资源丰富),也存在严重干旱,这便是干热河谷。

当这些地区的水汽凝结时,引起热量释放和水汽湿度降低,并使空气温度增加。在地形封闭的局部河谷地段,水分受干热影响而过渡损耗,这里的森林植被难以恢复,缺水使大面积的土地荒芜,河谷坡面的表土大面积丧失。干热河谷气候,常常伴随着焚风。焚风是气流越过高山后下沉造成的,当一团空气从高空下沉到地面时,每下降1000米,温度平均升高6.5℃。一旦焚风过境,气候将变得炎热而干燥,强大的焚风亦可造成干旱和森林火灾…[详细]

地形地貌之苦,储水太难

云南境内多山,横断山脉深度切割,高差悬殊,地形地貌复杂,“人在高处住,水在低处流”的情况很普遍,开发利用难度大,成本高;正是由于这样复杂的水资源和地形地貌条件,大部分农村人只能靠收集山上的泉水或者雨水生存…[详细]

工程性缺水:缺水利设施留不住水

所谓工程性缺水,就是指特殊的地理和地质环境存不住水,缺乏水利设施留不住水。

自上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水利建设被忽视,一部分建好的水库和灌溉系统也由于缺乏管理与资金投入而荒废。云南蓄水工程总库容仅为108亿立方米,年缺水总量达41亿立方左右。全省有效灌溉面积2340万亩,仅占耕地面积的37%。全省还有近13座中型252座小(一)型水库和2868座小(二)型病险水库、98座中型病险水闸对下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构成威胁,急需进行除险加固。工程性缺水,仍然是当前云南省主要的缺水形式…[详细]

后发省份的发展模式,水污染依旧与疯狂喝水的庄稼地

环境保护在GDP赶超目标面前,成为一句空话。工业现代化成为后发省份一个绕不开的过程,环境破坏还在持续,水污染趋势依然难以逆转…[详细]

而另一方面,农业的现实,则是疯狂吃水的庄稼地:按目前的灌溉方式,1斤米要“吃掉”1吨水,“目前,云南的灌溉渠道1/2是土渠道,这种传统落后的灌溉方式渗漏量大”,而且灌区绝大部分的水库老化退化严重。

森林植被修复成老大难,最大的蓄水池没了

现在,云南橡胶林面积达300万亩,桉树林的规划面积更达到3000万亩,而它们被形象地称之为“抽水机”,大面积种植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涵水能力很差。如此庞大的生态系统改造是不是造成大旱的一个诱因?…[详细]

再者,西南诸河最近十年的时间内,开发利用了成千上万座大中小型水电站型水库,或者水库型水电站,这对西南区域气候的影响实难估测。如此一来,云南本已被破坏不少的森林植被环境,还得雪上加霜…[详细]

结语:

除了让我们感觉更无力外,做这个专题究竟有什么用呢?或许,此刻我们更应该掏出自己的钱包(如果有富余的钱的话),献出一点微薄的爱心…[捐助请进]
发表评论

新闻立场

你愿给灾区捐多少(注:捐款自由)
100以内
0
投票
100以上
0
投票
0%
0%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我们为何不关心气候

难道是因为气候问题,重要归重要,而非紧急吗?…[详细]

专题调查

加载中...

上期专题

联系我们

010-62671143 331945489@qq.com
版权声明:腾讯网原创策划,欢迎转载或报道,但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出品:腾讯网专题评论部
本期责编:梁丁

我来说两句

网友评论

关于腾讯 | About Tencent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腾讯招聘 | 腾讯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2 Tencen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腾讯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