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上海世博会已经隆重开幕,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到了这个东方魅力大都市。上海世博会是中国举办的第一次世博会,也是世博会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从任何一个角度讲,都是前所未有,并将作为新的篇章被载入史册。”曾几何时,这个被认为过时了的“濒危物种”在中国获得了梦幻般的新生。

 

世博的盛况,彰显了国人开放的心灵,我们渴望更好地了解世界,也渴望被世界认同,一起思考和应对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详细]

 

不出国门看世界

汇聚瑰丽的文化遗产

丹麦的“小美人鱼”、卢森堡的“金色少女”、意大利米开朗基罗的杰作《水果篮》、尼泊尔的佛祖真身舍利……

尤其是法国馆,带来了七件传世之宝:米勒的《晚钟》、马奈的《阳台》、梵高的《阿尔的舞厅》、塞尚的 《咖啡壶边的妇女》、博纳尔的《化装间》、高更的《餐点》以及罗丹的雕塑作品《青铜时代》。

世博会是各国“国宝”的集中展示,是艺术的盛宴,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荟萃。…[详细]

展现各具特色的文化创意

本次世博会有189个国家或地区、57个国际组织参加,参加的数量为历次世博会之最,各自展现了最新锐的文化创意,在世博这个舞台上争奇斗艳。

英国馆命名为“创意之馆”,外部由无数向各个方向伸展的触须组成,无数延伸的触须,代表着创意的无限。

法国馆被誉为是“感性城市”,它看上去像是漂浮在水平面上,和黄浦江相得益彰。…[详细]

必不可少的前沿科技与应用

太阳能发电、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照明、生态绿化、精细化气象服务保障、客流仿真、垃圾无害化等最新科技手段都在世博会中得到运用。

日本“紫蚕茧”则是一幢“会呼吸”的展馆,展馆外部由可发电的超轻型薄膜包围,内部则将使用循环式呼吸孔道等最新技术,透光性高的双层外膜配以内部的太阳电池,实现了高效导光与发电,使太阳能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

瑞士展馆外部的幕帷主要由大豆纤维制成,既能发电,又能天然降解 …[详细]

让世界更了解中国

我们是主人,展现自己风采

中国人有两个百年梦,一个奥运会,一个世博会。世博会比奥运会更长,奥运会16天,世博会184天。很多外国人在奥运会之后重新认识中国。通过世博会这样的活动,会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

上海市通过举办这次世博,成为各国交流的舞台,甚至与中国没有邦交的国家都来参与展览。这次世博的主题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建设社会文明、提升民众生活素质、发展低碳经济等愿景,显示了软实力。…[详细]

我们是学生,为了更好融入世界

这次世博会既是国家形象的展示,也是一次难得的学习与交流机会。因为无论从硬件和软件看,值得中国学习的地方很多。特别是中国社会目前正处在整体提升阶段,有那么多国家和地区把他们最新的科技成果与多元文化,直接展示给中国民众,这对于中国来说,是非常难得的。

我们除了向世界展示日益强大国力,并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之外,还应该学习西方工业革命以来形成的创新精神、市场理念和法治观念。惟其如此,才能让世博会来上海不虚此行,才能让上海人和中国人劳有所偿。…[详细]

从细微处打造文明

世界并不因为我们的热情好客,就只会称赞中国好的一面。所谓更多地了解,也包括放大我们的缺点。从乐观的方面说,这会促使我们做得更好。

细微之处看文明。5.28平方公里的偌大世博园区,处处都是考验文明细节的小考场。不要因为贪图少走两步路而践踏草坪,不要为图方便而乱扔垃圾,不要在禁烟区吞云吐雾,关照孩子不要随意采摘花果……

在要求游人恪守文明规范的同时,组织者也应尽可能地完善园区服务细节,给予更为贴心周到的人性化服务,比如更好地设置坐椅、遮阳棚…[详细]

外国也希望宣传自己

树立国家形象的契机

上海世博会是各国展示国家形象的难得契机。

美国展区总代表维拉里尔认为,对美国而言,这一届世博会是一次很好的机会,向普通中国人展示美国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国家,美国人是怎样的一个民族,美国文化究竟有什么特色。

世博会俄罗斯展区总代表斯特拉什科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也表示,俄方希望通过上海世博会向世界展示一个新俄罗斯的真实面貌,展示俄罗斯在经济、文化及社会领域发生的巨大变革。 …[详细]

难得的推销机会

伊朗馆最大的特色是波斯地毯,最贵的一条地毯价值70多万。馆内各式各样的地毯游客可以买,工作人员告知,在日本爱知世博会时,他们曾卖掉了两亿日元的地毯。这次在上海,他们准备了价值一亿元的地毯,并有足够的信心将它们全部卖掉。…[详细]

澳大利亚国家馆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澳大利亚外相关部门将组织一系列的贸易代表团及其他贸易推广活动。“世博会可以带来展示企业能力、促进贸易的机会。”…[详细]

交流的愿望势不可挡

上海世博会筹办后期,正值全球金融危机蔓延之时,却没有国家选择退出。

冰岛在去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整个国家濒临“破产”。冰岛驻华大使贡纳尔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冰岛不会退出世博会的大舞台,希望上海世博会像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一样,成为世界经济新起点的标志。

由42个国家和一个国际组织共同运作的非洲联合馆,是历届世博会中参展国家最多、建设规模最大、援助力度最强的非洲馆,展馆里的巨型雕塑“非洲的微笑”,在试运行期间得到了观众的欢迎。…[详细]

共同思考人类未来

世界进入城市时代

200年前的1800年,整个世界只有2%的人生活在城市里;100年前的1900年,这一比重也只有13%;到3年前的2007年,联合国宣布世界进入城市时代,65亿地球村民当中,有一半人住在城镇。

中国城市化率低一点,是46%,但是我们的城市化还在迅速扩展,而且相当多的农业户籍人口生活在城市。…[详细]

城市里的生活需要更美好

城市化是人类发展的必由之路。城市化为人类提供了很多机会,同时也给世界带来了不少挑战。联合国环境署就指出,城市面积仅占地球表面积的2.8%,但城市人口却耗费了地球自然资源的75%。

城市本身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全球已有一半以上的人口进入城市,但GDP的增长,并没有让城市更美好,交通的拥堵、环境的污染、蜗居的艰辛等等,让人类、自然、城市三者并不十分融洽。

“拯救地球、反思城市生活”,是非常紧迫的命题。…[详细]

184天全球范围内的头脑风暴

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说过:“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这次世博会第一次出现了“城市主题实践区”,是探索城市发展问题的头脑风暴。

在这个区域中,我们能看到世界上许多城市对未来生活的理解:马德里的“竹屋和生态气候树”、德国不来梅市的“城市交通解决方案”、意大利米兰的24小时太阳报新总部办公楼、沙特阿拉伯麦加的帐篷城、巴黎的“植物墙建筑”、瑞士的“会溶解的墙壁”等等。

零排放、被动排放、舒适的廉租生活……这些理念促使我们思考“发展到底是为了什么”、“人应该是发展的终极目的”等命题。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新技术、新生活,更是从中获得的自由、幸福和尊严。…[详细]

结语:

世界上所有的河流都是相连的,世界上所有的心灵都是相通的……

新闻立场

你认为世博能帮助世界了解中国吗
0
投票
不能
0
投票
0%
0%

相关专题

通往美好城市

让我们一起来构思关于“美好城市”的梦想…[详细]

相关专题

中国与世博牵手历史

上海世博100年前就曾经被预言…[详细]

专题调查

加载中...

上期专题

联系我们

010-62671282 lhxmail@vip.qq.com
版权声明:腾讯网原创策划,欢迎转载或报道,但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出品:腾讯网专题评论部
本期责编:刘德政
关于腾讯 | About Tencent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腾讯招聘 | 腾讯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2 Tencen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腾讯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