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不是糟粕,唯一的问题是不应强推

去年年底的时候,一些媒体已经掀起过一轮对《弟子规》的批判。而《弟子规》的热度丝毫没有减弱,就在几天前,河北一些小学还把《弟子规》融入了课间操,号召学生“学习《弟子规》,践行《弟子规》”。《弟子规》到底是一部怎样的书? …[详细]

《弟子规》算不上糟粕,很多人为了批评而批评

《弟子规》全文,共360个短句,每句3字,总字数刚过千。在很多批评者眼里,此书皆是“奴化教育”、“全无正面价值”,刀尔登甚至认为,“弟子规不过是给一肚子男盗女娼者,副以满嘴的仁义道德而已。”

但是,只要你看完全文,就可发现《弟子规》中所说的道理,既无高论,也不故作惊人,大多数很寻常。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是说公物不要据为己有,不然父母会伤心;“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是说哥哥姐姐要懂得关爱弟弟妹妹,反过来,弟弟妹妹也要懂得尊重哥哥姐姐,一家人和睦相处,这就是孝了;“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这句已经不用解释了,属于“五讲四美”系列。

这些道理,和“奴化教育”有关?和“满嘴仁义道德”有牵扯?

弟子规被拍成电视剧弟子规被拍成电视剧

《弟子规》最有争议的地方,集中围绕在“如何和父母相处”这一主题内。比如国内著名的儿童教育专家王立华认为,“父母责,须顺承”和“号泣随,挞无怨”这两句大有问题。

“父母责,须顺承”是说对父母的责备,要顺从地接受。王立华认为,难道父母不会犯错吗?难道孩子就不可以为自己辩护吗?

“号泣随,挞无怨”是说(父母不听劝告)孩子难过得痛哭流涕,即使被父母责打,也不要有怨言。王立华又说“现代教育反对体罚孩子”。

说实话,这两种批评都对,但没有任何的新鲜感。“不要体罚孩子”、“父母不总是对的”,这些老掉牙的观念还有必要再拿出来兜售吗?你去问问现在的年轻父母,有几个还在打孩子。《弟子规》里出现几个和现代教育理念有冲突的地方,是很正常的。

更有人从总体上,对《弟子规》提出了批判。北京师范大学国学经典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徐梓说,从全篇来看,《弟子规》中有43个“勿”字,这显然会压抑孩子活泼的天性。

这就纯粹属于没话找话。在教育部颁布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里,也有“不随意翻动别人的物品,不打扰别人的工作、学习和休息”“考试不作弊”“不比吃穿,不乱花钱”这样的禁止性表达方式。我们很无聊地数了一下,《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里,共有65个“不”字。既然是规范、规训,不管是《弟子规》还是《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当然要出现“勿”“不”这样的字眼。

总体来说,《弟子规》是一本很平庸的书。对的话多,错的话少,不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有几句。但搞不清的是,为什么有很多知名学者,态度强烈地抨击《弟子规》,杨早甚至说“打死都不能读《弟子规》!”

强推《弟子规》,才是问题所在

《弟子规》如果不热,即使它有什么问题,也不会是大问题。愿意看的人去看,不愿意看的人随意,不就是一本书嘛。

但是,不知道究竟是哪种因素起到了作用,《弟子规》就是火了。最关键的是,教育部门参与进来了。从2009年开始,《弟子规》开始大面积进入小学教材。《弟子规》流行的巅峰是在2013年,传统文化教育课程,被划分为低年龄段蒙学基础教育、中年龄段诗词音律教育和高年级“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教育”三大模块。《弟子规》入选了蒙学基础教育的教材,全国共有16个省市的学生在使用。

在这之后,各种幺蛾子就频繁出现了。要求背诵弟子规、要求写读后感、把弟子规编入课间操、开展弟子规书写比赛。这种情况下,弟子规就不再是“喜欢就看,不喜欢就不看”这一自由选择的类型。

河北省文安县滩里镇西滩里小学学生在操场做“弟子规”课间操河北省文安县滩里镇西滩里小学学生在操场做“弟子规”课间操

讨厌它的人们,没法再等闲视之。

知识分子,感受到了焦虑

针对《弟子规》的批评现象,有很鲜明的一个特点。即普通家长对这一话题完全无感,学校给孩子用什么教材,要背诵什么内容,他们自然信学校的,孩子背不好家长还要批评。但一些高知家长、学者、媒体精英,对此非常警惕,甚至忧心忡忡。从本质上来说,这种焦虑来自一种竞争。

2014年,林妙可在国子监带领小朋友们唱诵弟子规,显然这不是民间自发行为2014年,林妙可在国子监带领小朋友们唱诵弟子规,显然这不是民间自发行为

这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所传达的价值观的竞争。反对强推《弟子规》的人非常担心——孩子使用的教材受官方主流价值观的影响。比如,冉云飞在腾讯《大家》专栏中认为,父亲控制儿子,儿子听从父亲,不仅在行为上替政府分了社会稳定之忧,更重要的是,替政府教育出了他们所需的听话人才。

把冉云飞的话翻译一下,是这个意思:我担心孩子读了《弟子规》后,会失去自我,只知道顺从,变成一个奴才。

还有表达更激烈的,比如知名评论员沈彬认为,现在捧《弟子规》的,和文革中批判《弟子规》的,基本上是同一批人。

这些论点,非常清晰把一些地区强推《弟子规》的行为赋予了强烈的政治意味。不得不说,在这件事上,知识分子是有些过敏了。《弟子规》全篇,没有一句话和“忠君”有关,它只有两个主题,一个是行为准则,一个是“孝”。

把对父母的“孝”和对朝廷的“忠”视作一体共生,是部分知识分子不安的来源。但理性地想一想,哪一个诵读《弟子规》的孩子会产生这样的联想,并内化成人格、付诸于实践呢?

知识分子是有教育自觉的,他们清晰地知道孩子应该读什么书、不能读什么书,当官方强推他们反感的《弟子规》时,这样的反弹是一定会出现的。

《弟子规》的地位拔得过高,学界吃醋了

可以肯定的是,《弟子规》绝非经典,不能代表国学,更不能代表传统文化。所以当它风头渐盛甚至要盖过《论语》之时,学界,尤其是研究儒家学问的学者,自然不满。

深圳市儒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徐晋如认为,像《弟子规》这样的童蒙读物,“不过是低阶的修身训练,这些修身的事,做得再好,也不过是庶民之儒,没有学问,永世也成不了贵族之儒。”

不知道徐先生是怎样通过读《弟子规》还是读《论语》,来判断一个人是庶民还是贵族的。在这满满的骄傲和不屑背后,有一个问题需要回答:为什么经过官方推广,《弟子规》能够大肆流行呢?

因为它简单、幼稚、门槛低。不管是没有古文基础的小学生,还是一些要蹭“国学热”附庸风雅的人,都能看得懂。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根本没有必要搞懂什么是徐先生所言的“君子儒(读论语的叫君子儒)”,什么是“小人儒(读弟子规叫小人儒)”。

它就是一部廉价手机,你可以说它低端,但你不能说它没有价值。

说到底,大家在争什么呢?在争传统文化的解释权。在这种争夺中,从未缺乏官方的身影,孔子像甚至都一度进入了天安门区域。

结语

其实,本来不会有这些纷纷扰扰,《弟子规》列为选读即可。

新闻立场

本期评价

张德笔
+收听
提问

关注今日话题微信

同步:

还能输入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