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内鬼”为何能轻易骗千万存款

石家庄千万存款失踪事件曝光。若干储户着了同样的道——U盾被调换,存款被转走,银行经手人都是范某。在以往曝光的大额存款失踪案中,银行“内鬼”的身影也无处不在。 …[详细]

看上去,“内鬼”们骗巨款容易得令人发指

在以往案件中,“内鬼”们好歹还伪造一下印鉴,本案中直接把客户的U盾给掉包

今年以来几次引起轰动的存款失踪案,涉及金额都很大。本次案件暂时曝光的数量级是几千万,而之前有的案件涉案金额达到了好几个亿。受害者也五花八门,有企业,也有做生意的个人。往往都是等储户去银行查询,才发现自己的账户成了实实在在的空壳。当一个储户的问题曝光后,其他人纷纷发现自己的存款也飞了,雪球越滚越大。

金额大,又是在正规的银行,怎么看都觉得资金会好好在账户里放着。中国的银行可号称“三铁”——铁账、铁款、铁算盘。可钱还是没了,而且失踪得特别容易。这是因为——有“内鬼”。今年2月,银监会官方公众号发布题为《所谓存款“失踪”原来是“被骗”》的文章。文中说,存款不是“失踪”,也不是“被盗”,而是不知不觉中“被骗”了。这篇文章还总结了三种诈骗形式:1.社会人员诈骗;2.银行员工与社会人员内外勾结诈骗;3.银行员工骗取客户存款。

目前公开的媒体报道中很少看到纯社会人员的诈骗,倒是“内鬼”遍布。之前,“内鬼”们通过伪造印鉴、签名等资料,便可将钱取出。到了本案更是离谱得要命,毫无“技术含量”。据受害者讲述,范某骗他们办了U盾(即网上银行转款需要的工具),可给他们的却是假的。拿着真U盾的人,很简单便能把大笔资金转出。

储户们表示,经手的银行工作人员是同一人

两大因素催生了大量胆肥的“内鬼”

人员因素:一些银行“临时工”充斥,包庇成风,制度约束力弱

银行从业人员,天天和钱打交道,不光要自己思想过硬,更得防着外部不法分子勾引。所以他们的道德风险特别高,这也是全球性的课题。

在浙江今年年初宣判的一起案件中,银行“内鬼”和外人勾结在一起,通过违规办理网银等方式,一共转走了储户7亿多人民币。根据法院的判决书,银行的内应主要是一名普通柜员,他用身份证号等信息直接在银行帮助外部诈骗犯开设被骗账户网银,后者很顺利地将钱转空。而该名工作人员一共获利400万。一个小小的柜员就能够瞒天过海,代开能转走巨额资金的网银,着实令人吃惊。判决书中说,该名柜员是一名普通的劳务派遣员工。银行业存在着大量的派遣员工和外包岗位。而有无编制区别大,对于员工的激励、要求都是有差距的。同时,这些派遣、外包员工还可能成为银行逃避责任的“借口”。一位资深法律界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银行一线营销岗位确实存在大量的非正式员工,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劳务派遣工,这些人员由于并不直接隶属于银行,一旦出现飞单、或存款失踪将很难判定责任”。

银行的一线岗位有很多派遣、外包员工,银行往往对他们激励不够,管理体系存在问题银行的一线岗位有很多派遣、外包员工,银行往往对他们激励不够,管理体系存在问题

武汉的李志勇及其“朋友圈”诈骗案则又勾画出另一幅典型的诈骗画面。银行内部工作人员、资金贩子、企事业单位内部财务人员组成了这个“朋友圈”,7年间骗走了5亿多的企业存款。新华社报道,在这个过程中,银行“内鬼”扮演了重要角色。既有协助造假、盗划的核心人员,又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尽力帮忙”的支行高层,还有跟班跑腿的外围人员,共同上演了“银行魅影”的丑剧。银行内部管理的失控可见一斑。

总之,制度几乎没有约束力,甚至类似外包这样的制度还成为了“内鬼”丛生的推手。有数据佐证。博士论文《内控视角下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研究》统计了国内外大量的银行“操作风险”数据后发现,与国际活跃银行相比,中国商业银行中的外部欺诈和内部欺诈事件的损失尤为明显,分别占到了总损失的54.76%和15.13%,国外的数字是8%和6.1%。作者分析认为,悬殊差距也说明了中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中的道德风险高,内控没发挥作用。

环境因素:“高息揽储”滋生并纵容了“内鬼”邪念

在本次案件中,“内鬼”承诺给储户10%左右的高额利息。类似的案件都有高利息忽悠的特征。而储户一般也特别听话,在存款期限内不查账户,不问信息,不开通短信。期待高利息,并答应不太合理的要求,这两点成为大量类似事件中银行等单位指责储户的理由,并据此认为是储户太过贪心。《所谓存款“失踪”原来是“被骗”》这样说,“都知道银行定期存款年利率在2%—5%之间,活期利率不到0.4%,偏偏有人说存到某家银行的活期存款可以给10%—20%或者更高……馅饼真的会掉咱头上?想想都要醉晕了。”

把责任推给“贪心”储户的借口经不起推敲。这得说说一种叫“贴息存款”的金融服务,顾名思义,它指的是在正常利率之外,还要贴上更高的利息来招揽储户。该业务屡禁不止。银行会搞贴息存款有两个目的,一是到了季末考核的时候,要冲存款量,补业绩;二是拉存款给急需贷款但是又不符合条件的企业用。对于前者来说,贴息者是银行本身,对于后者,额外付利息的其实是企业。尽管“贴息存款”已经被明确喊停,可潜规则还是蔓延。今年4月份,《证券日报》报道,“3月31日,季末考核的最后时刻,仍有很多银行在四处求存款,其中甚至不乏国有大行的身影,而‘(贴息)价格很高’是这些银行共同的‘杀手锏’。”

要冲业绩的时候,银行也会用“贴息存款”来获取资金过关要冲业绩的时候,银行也会用“贴息存款”来获取资金过关

银行自身灰色行为的存在,一方面让许多“内鬼”有了诈骗的基础和空间。另一方面,也让储户容易上当,因为机构性的“贴息存款”可是实打实存在的。所以事情败露后,银行怪储户贪心、没有预见到风险的指责是非常站不住脚的。

对应的,消灭“内鬼”也需要“两手抓”

约束人员,再严密的制度,不执行都是空话,所以得来点硬的判例

国内银行当然不是没有各种各样的规章制度来控制银行风险。然而制度是一回事,执行是另外一回事。论文《商业银行员工导向管理——员工满意度与内部风险关系研究》对4家商业银行的500名员工进行了问卷调查后发现,有效问卷中92.14%的人认为所有业务线条的内部控制和业务管理的规章制度都比较完善或非常完善,却有44.98%的人认为,所在行规章制度的执行存在问题。没有约束力的制度等于空话。没执行力是因为没动力。

如前文所言,翻阅一些关于存款被盗的民事诉讼案例会发现,对于“临时工”们,银行反而容易“理直气壮”地把他们当作推卸责任的借口。甚至在一起河南太康县的存款失踪案例中,经手人是大堂经理。银行却辩称,根据农行总部的规定,只有储蓄柜员才能办理储蓄业务,大堂经理假如办理了,也是个人行为,而不是职务行为。最后法院也认为不能证明这位大堂经理是在履行职务。这个听起来特别绕的故事,充分地说明了储户要维权之难。储户维权成本高,银行付出的代价低,自然难以让银行有强烈的内控压力。但,正如银监会官号那篇文章所言,银行素有“三铁”之称,铁账、铁款、铁算盘,在各行各业享有盛誉。既是如此,储户们怎么想得到在这么“铁”的银行,还会出现存款飞了的情况呢?而金融业务非常专业,要想“坑”储户太容易,如石家庄千万存款蒸发案中,被硬拉去办U盾的储户们,对此基本没概念,做梦都想不到有个叫U盾的东西,还得对对编码。

储户怎么会想到盯着办理的U盾也会偷梁换柱,而自己还傻傻地签字确认储户怎么会想到盯着办理的U盾也会偷梁换柱,而自己还傻傻地签字确认

专题《存款丢失频发:储户鱼肉,银行刀俎》里总结过,现实判例中,储户往往血本无归。储户面对银行,实力悬殊,要想成功维权太难。这时候实在需要一些强有力的法律判例来支持他们赢得这场“鸡蛋碰石头”的战役。也能够以此来促使银行做出改变。

改变环境,期冀于利率市场化

风险控制的实际执行差,源于银行自身的导向与纠结。银行要赚钱,所以在业绩考核中给了员工非常大的压力。然而,在利率“内外不一”的情况下,想要揽储,银行得出很多“灰色”的招来,随之产生了大量的“灰色地带”业务。为了拉存款,拼回扣、拼关系十分常见,腐败也应运而生。存款失踪事件的肇始——“贴息存款”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出现的。

那么,要解决问题,需要让这片“灰色”消亡。要消亡,得寄希望于利率市场化进程。正如湖北社科院经济学所所长叶学平所说,利率管制导致了资金市场的双轨制,有价差肯定就有寻租空间,要铲除金融领域的腐败土壤,需要通过利率市场化,让金融机构的竞争回归正轨,把精力集中到主业当中。

利率市场化进程是解决问题的希望利率市场化进程是解决问题的希望

结语

“内鬼”如此轻易地利用银行员工的身份,在银行行骗,这实在是对铁账、铁款、铁算盘的讽刺,也是对百姓信任的辜负。已经闹出了很多存款蒸发丑闻的今天,必须有所改观。不然,就算铁一般的信任,也会被砸穿。

新闻立场

本期评价

王杨
+收听
提问

同步:

还能输入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