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傍靠中石油发家指南

近日,女富商刘迎霞政协委员资格被撤成为了热点。审视她的发家经历,“和中石油有关”成了绕不过去的坎。而在中国,像她这样傍上中石油后成为巨富的案例并非少数,这其中也有不少门道和猫腻。 …[详细]

民企傍靠中石油发家的花样不少,无所不包

勘测开发层面:民营资本通过与中石油合作开发油田,获取利润

出于对“低品位油田”和残井充分利用,以及履行WTO开放承诺的考虑,中石油在某些油田的开发项目上引用了民资和外资。在这些合作中,一般由民营企业负责投资开采,中石油负责布井和设计开发方案,收入分配上中石油占20%,民营企业占80%。当所采原油收回投资成本后,分成比例则调整为4:6或者5:5。

但对“低品位油田”的评估却存在相当大的空间。以2007年5月中石油对外宣布发现的储量规模达10亿吨的大油田——冀东南堡油田为例:当时这一消息被当作了蒋洁敏主政中石油集团的“重大政绩”。然而,3年后,英国路透社报道,中石油集团的钻井人员发现其储量远小于预期,这片油田的储量被高估了。此后,关于冀东南堡油田的报道越来越少。足以看出油田勘测上的可人为操作的空间有多大,事实也的确如此,一些被中石油评估为低品位油田、残井,到了民营企业、私人手中,石油却奇迹般汩汩涌出。而能获得这些油田、残井的民企往往也是和中石油管理人员关系深厚的单位。已经落马的中石油高管冉新权,在2010年主政长庆油田期间,将大量油井定为“低品位油井”,并引入民资投入开采。有趣的是,引入民资后,那些“低品位油井”的产油量有了跃进似的增长,甚至使得长庆油田的产油量超越了大庆,成为了第一大油田。

引民资开发低品位油井,过程不透明易生贪腐引民资开发低品位油井,过程不透明易生贪腐

除了“低品位油田”,中国为了履行WTO开放承诺和引进技术,会开放一些大型油气项目专供与外资合作开发。但这种项目并不多,从1999年至2009年,中石油的“对外合作项目”,仅在15个左右。2007年8月,注册地在香港年代能源公司与中石油在北京签署了《松辽盆地两井区块石油开发和生产合同》,这个区块是一个只对外合作项目,位于吉林省乾安县,属吉林油田范畴,面积为77平方公里,当时探明的石油储量为1623万吨。获得项目的年代能源不久就将项目注入另外一家香港上市公司中能控股并借壳上市,轻而易举的套取了数亿港币的利润。而控制这家注册地为香港的年代能源公司的王国巨,早年就曾是胜利油田的工人。

原油进口层面:中石油对进口原油炼化的垄断也造就利益黑洞

除了勘测自采油田外,原油成品油进口也是石油上游业务很重要的一块。目前,国营贸易进口权集中在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中化集团、珠海振戎5家央企手中。虽然非国营企业也有进口原油的配额,但2002年原国家经贸委规定,原油非国营贸易配额只能用于中石油和中石化的炼厂加工。这意味着,进口回来的原油必须被列入中石油和中石化的生产计划中。

不过,由于两大集团拥有充足的原油,根本无动力接受民营成品油贸易商进口的原油,唯有“关系紧密型”的企业才能分食其中利润。而究竟选择哪家民营企业列入生产计划。中石油从未对外公开选拔招标过程,非国营原油贸易配额也成了庞大的中石油体系伴生的巨大利益黑洞。

下游产业层面:炼化产业、加油站等经营权分配也是利益输送链的一环

在石油产业链的中下游,贪污机会同样存在。据山东省炼化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末,山东省21家大型地方炼化企业年综合炼油能力为6500万吨,2011年完成产量3150万吨,产能闲置超过50%,其中原油加工量仅为700万吨左右。产能与原料供应严重脱节。据能源研究机构旺能源统计,市场最景气的时候,山东炼化企业开工率也不足40%。不过,据山东某炼化企业负责人向《彭博商业周刊》提供的消息:“山东当地有家与相关央企关系不错的上市公司不仅是第一批进入原油开采的私营企业,还在美国拥有油田,有能力低价拿到大量原油,除自用外,还能再高价将其出售给当地的炼化企业。”

而在成品油批发零售市场,寻租同样存在。2001年9月,原经贸委等部委再度下发72号文,赋予两大集团以零售专营权——各地区新建的加油站,统一由中石油、中石化全资或控股建设。此举直接导致民营加油站的数量从90年代末占全国加油站总数的90%下降到2011年的不足50%。而中石油也可以藉此对加油站进行对外承包,承包过程中的油水也不少。2011年11月,原中石油黑龙江销售分公司总经理王贤泸因受贿859万余元、一千余万巨额财产来源不明,被判处无期徒刑。而王贤泸在中石油任职期间,就利用承包加油站、产品销售、帮助招标中标等各个环节收受贿赂,使得不少企业和个人获利。

工程采购招标层面:成为中石油的“战略合作伙伴”便能成为“明星企业”

中石油的采购和工程所涉金额极为巨大,虽然理论上招标程序严密,但评分却秘而不宣,外界难窥其中奥妙。这就意味着,民营企业可以通过“疏通关系”成为其供应商,获得其它企业难以企及的机会。

以明星电缆为例,2010、2011、2013年,明星电缆均为中石油电缆类产品的头号供应商,而来自中石油系统的订单已经一路飙升到明星电缆整个公司营收的接近一半。而根据中缆在线的估算,中石油最近数年的电缆采购量,大约在60亿元到100亿元之间。来自中石油的采购,为明星电缆的“神速”发展提供了保险:由于采购量巨大,保证了公司的业务规模;中石油的招投标机制,也保证了公司获得稳定的盈利,摆脱中国电缆行业残酷的价格战。不过正如前文所说,这些优势来的并不正当。随着中石油高管的相继落马,明星电缆的董事长李广元和中石油另一家主要的电缆供应商安徽华菱电缆董事长姜文也都被警方控制。

当然,这其中的寻租空间也不仅仅局限在采购,工程承包也是重要领域。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最大工程承包商之一的惠生工程(中国)有限公司也未逃干系,其主席兼执行董事华邦嵩也因涉及中石油的贪腐案被查。而惠生工程,在上市前的2009年至2011年,来自中石油及附属公司的总收益占该公司总收益比重分别高达63%、80%及58.4%。

资本运作层面:中石油金融和资本的腾挪,也让不少民企获得丰厚的回报

被撤销政协委员资格的刘迎霞被撤销政协委员资格的刘迎霞

由于中石油的营收额是天文数字,再加之其控股了大量金融机构,这就使得它的一些资本转移腾挪也能成为不少人发财的机会。刚刚被撤的政协委员刘迎霞旗下的城市基础设施基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个资金虽然打着“引导民营资本进入能源业”的旗号,但事实上出资人仍主要是国有资本。在这项准备服务于“西气东输”项目基金的首期25亿元的认购中,中石油就准备出资10亿元,认购比例40%,形成了自己注资自己的怪相。而在某接受采访私募基金经理人看来:“中石油完全可以直接投资,却要绕道一下,这就是利益输送。以已经募集的首批25亿元资金计算,如果募集成功,刘迎霞将每年获得5000万元左右的管理费。”

而已经被有关部门调查的中石油总会计师温青山。早在2010年,他执掌昆仑信托不久,金帝集团与昆仑信托的合作中,后者从中石油昆仑信托累计获得融资超过4亿元,并凭此在能源领域获得长足的发展。而温青山东窗事发后,金帝集团的实际控制人卢斯侃也被控制调查,当初的信托过程也漏洞多多,并不合规。

海外工程层面:关系户赴海外开“外资公司”,再与中石油合作获利

随着中石油海外业务的不断扩张,也给利益输送提供了新的方式。以“为国争光”的伊拉克哈法亚油田项目为例,它是迄今为止中国石油单体作业量最大的海外项目。而由于中石油在海外的项目“比较主张国际化的招标,允许一些中石油之外的企业中标”,就使得在中标的合作企业中不乏外国公司。不过这些中标的外国公司中,不少公司的主要管理层却为中国人。在哈法亚油田项目里最引人注目的,就是Hermic中公司。而Hermic独资股东的李伟,原本就是中石油的副处级干部,曾担任中石油在苏丹的地区公司中油国际(尼罗)公司经营计划部经理。

伊拉克的项目并非孤立,根据报道,中石油印度尼西亚分公司的前任总经理魏志刚也在去年末因为涉及贪腐而被双规。

中石油的巨大体量、对产业链以及资金链的控制使得民企趋之若鹜

中石油的规模与营收在中国的企业中都数一数二,民企傍上后“树大好乘凉”

中石油是中国最大的石油公司,2012年净利润1153.26亿人民币,员工总数超过160万人。而由于依托石油系统,利益链长且丰厚,被誉为“亚洲利润机器”。根据彭博社今年1月的最新统计,它还是目前中国市值最高的企业。如此巨大的规模,这使得很多企业一旦成为了中石油的供应商,就拥有了极好的业绩前景,前面提到的“明星电缆”就是例子。

此外,由于政策的原因,中石油对高利润能源产业链高度垄断。行业的垄断使得暴利得以存在,而一旦某些特许权利开放,民企也能靠分食这些暴利发家。

具有金融全牌照,对民企来说搭上中石油,也再无资金的后顾之忧

中石油的金融帝国也是利益输送的重要渠道中石油的金融帝国也是利益输送的重要渠道

中石油除了硕大的规模外,还是拥有金融牌照最多的央企,共参股12家金融机构,旗下包括昆仑银行、昆仑信托和众多财务管理公司以及保险公司。可以说,无论是低风险还是高风险,中石油已将这些金融牌照悉数收入囊中,其涉足的金融业务几乎涵盖了金融业务的所有形态类型。但对这样一个庞杂的金融帝国,到底由谁担当监管,主责并不明确,这就使得前文提到的刘迎霞旗下的基金和金帝集团这些关系户能轻而易举的从中石油获得巨量的资金,并且凭借金融杠杆放大自己的收益。

中石油利益输送背后还有管理权的集中和监督的放纵

本身制度就有缺陷,小型项目不招标,大型项目招标公开但评分保密

上、中、下游重大项目合作伙伴的招投标、采购,相对封闭、信息不透明,门坎有量身定做嫌疑,都蕴含了贪污的机会。据一位工作21年的中石油二级单位人士透露,油气田开发专业化程度极高,因此工程招标、设备采购一般都不会举行大规模招标会。企业只需获得中石油、中石化内部的采购网员资质,即可参与。虽然中石油的招标程序设计的十分严密,招标也是网上公开的,但是评分的过程都是保密不透明的。此外,招投标项目一般都是百万元人民币以上,百万以下基本不进行招投标,所以为了规避招投标,中石油还经常会将超过百万的项目拆成2个以上项目。

伯恩斯坦(BernsteinResearch)驻香港能源分析师尼尔·贝弗里奇(NeilBeveridge)这样评价中石油的支出:“其他石油公司也不好,但中石油尤其糟糕,因为在资本支出上毫无纪律可言,以致成本暴涨。”杰富瑞(Jefferies)驻香港能源研究主管LabanYu则认为,根据中石油的公开披露的数据,根本搞不清中石油的帐目。

而由于并未整体上市,很多适用于资本上市公司的监管规则也鞭长莫及

中国石油是根据《公司法》和《国务院关于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募集股份及上市的特别规定》,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独家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11月5日。但其母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至今仍未上市。而母子公司间管控失灵,母公司空壳化、行政化问题,被视为中石油痼疾。国资委第一任掌门人李荣融曾几番推动中石油等央企母公司改制上市,最终无果而终。经济学家吴敬琏告诉《彭博商业周刊》:“母公司不上市,就容易存在暗箱,上下关联交易和利益输送就难以制约。”

中石油领导的权力巨大,监管受到掣肘,在海外更是不受控制

在中石油这个石油帝国的高层们,在突飞猛进的石油生产中,可以说拥有资源的绝对支配权。动辄千亿元的采购费用,直接插手重大工程项目、人事安排、分配方案,却由于管理架构,缺乏有效的财务监管与风险防范机制,为寻租提供了温床。

结语

作为在规模上数一数二的央企,中石油对能源、工程,甚至金融领域的涉猎,使得与其有交集的企业几乎都能搭上飞速发展的高速车。但民企如何买到这张能“发家致富”的车票,这其中的寻租空间却着实不小。另一方面,中石油为何能牵涉如此之多腐败案例,形成窝案也同样值得玩味。

新闻立场

登录后投票将分享到:

本期评价

查看所有评论 人参与评论

网友评论

张春续
+收听
提问

同步:

还能输入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