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司机,天生的“马路杀手”?

昨日,一则“女司机买新车在小区转悠炫耀,碾死邻居赔偿58万”的消息引发网友关注。焦点很自然地又落到了“女司机”上,除一些男性网友下意识地就调侃“女司机反人类”外,一些媒体在转发这条新闻时也对“女司机”带着不屑。女司机真是天生的“马路杀手”吗? …[详细]

从生心理条件上来说,女性驾驶员的确有劣势

女司机的驾驶能力近年屡次遭到非议

这则“女司机买新车在小区转悠炫耀,碾死邻居赔偿58万”的新闻之所以又引起对女性驾驶能力的议论,是因为新闻的主角邬女士太符合许多人对“女性马路杀手”的认知:刚考到驾照,水平低,不熟练,在小区里倒车都能碾死人。

宁波女司机倒车撞死老公现场宁波女司机倒车撞死老公现场

同样强化人们对“女性不适宜驾驶”印象的事例近年还有很多。最典型是去年宁波事件,在地下车库中,丈夫为刚拿驾照的林女士指导倒车,林某因操作不当,将车后的丈夫撞到墙上,而自己头伸出去查看时也被门夹在墙上,夫妻双双身亡。去年还有一起发生在宁波的事件,“无照女嫌丈夫车技差自己开,油门当刹车1死11伤”,一位女子一时的冲动、一个最典型的失误,就造成无法挽回的悲剧。

这类事情虽然都是个别事件,但由于频繁发生,许多人在日常中也对女司机印象也不好,“珍爱生命,远离女司机”的说法就开始深入人心了。

从生心理条件来说,女司机相比男司机确实更有“马路杀手”的一面

许多男性司机认为,女性作为驾驶员,的确存在一些先天缺陷,否则不会经常出现一些“极品”失误,这是生心理条件所造成的。

开车作为一项有风险的交通行为,驾驶员行车时的心理、生理和行为特性对驾驶安全影响很大,包括驾驶员的视觉、听觉、反应、情绪、驾驶技能、感知判断能力、疲劳驾驶等,往往都决定着潜在事故是否有可能发生。由于女性在生理、心理、习惯等方面与男性有较大的差异,这方面特点对驾驶安全的影响,国内外一直有研究。研究表明,在跟驾驶有关的许多方面,女司机与男司机都有一些较为显著的区别。

女司机在先天条件上与男司机有一定劣势女司机在先天条件上与男司机有一定劣势

例如,从驾驶员情绪方面考察,女性驾驶员的愤怒、疲劳、紧张、慌乱等消极情绪要比男性驾驶员更明显,精力因素则显著低于男驾驶员,这表明女驾驶员的情绪状态比通常比男驾驶员差。

从判断能力考察,男性驾驶员速度估计检测的合格率占 84%,女性占 71%,速度估计的准确程度存在性别差异;对复杂反应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女性复杂反应判断的失误次数较男性多,尤其是有蜂鸣器声音时,有的女性被试往往左、右两手、脚同时松开,说明女性驾驶员对于突发情境的处理能力不如男性。

从心理压力方面考量,有研究发现,相同条件下女性较男性更易压力过大,因此危险情况下出事故的概率更高。

从应激反应方面考察,性别差异也较大,女性比男性驾驶员对复杂交通环境的辨别能力低,且在驾驶应激环境下反应不如男性积极,对突发事件不能应付。

除此之外,男女驾驶员还有显著的身体条件方面的差异,视野、体力、空间能力等方面,男女间的平均差距都相当明显。

以上这些性别差异其实都好理解,毕竟男女各方面都有所不同,也不仅仅体现在开车方面。但是,仍然有许多女性驾驶者对这种理论上的推断“不服”。微博上一位女司机面对调侃非常愤怒:请拿出数据来说话!到底男女司机谁的车祸肇事率更高?

然而统计数据却表明,女司机肇重大事故的几率要远远低于男司机

2007年北京男女司机比例是7:3,但女司机肇事事故死亡人数是男司机的1/50

以上分析了许多女性作为驾驶员的劣势,然而交管部门给出的统计数据可能让人感到惊讶——女性驾驶员在比较严重事故方面的表现,比男性驾驶员要做得好得多。以2007年的北京为例,当年北京有139.8万女性驾驶员,占全体驾驶员总数的30.7%。然而,女性驾驶员负同等以上责任的一般事故——指一次造成重伤1至2人,或者轻伤3人以上,或者财产损失不足3万元的事故,与轻微事故相对——总共只有176 起,仅占一般程序处理事故总数的3.3%。而造成了死亡的重大和特大事故中,女性肇事24起,死亡24人,分别仅占当年事故总数、死亡人数的2.2%、2%。换言之,女司机肇事事故死亡人数仅约为男司机的50分之1。这与女司机是“马路杀手”的结论简直完全相反。

或许有人怀疑这是因为女性驾驶员数量虽多,但开车总时长要远远小于男性驾驶员的缘故。从案例数多得多的交通执法情况来看,不支持这个结论。2007年,北京市机动车驾驶员受处罚的交通违法行为386.3万起,其中女性驾驶员74万起,占19.2%,女性开车总时长不会比男性有几十倍的差距。即便考虑上大型车基本由男性驾驶的情况,女司机在严重肇事方面的记录也远比男司机来得好。

国外的统计同样表明女司机造成的严重事故比男性少

发达国家的研究同样也表明,女司机通常造成的严重事故要比男性少。在发达国家,男司机大概占了总驾驶量的65%左右,女司机为35%,但女司机要为交通事故中的死亡负责的比例,仅在25%左右。而平均来说,同样里程的驾驶,男性驾驶员发生致死事故的可能性要比女性多46%。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女性在驾驶习惯方面有许多优点

为什么明明女性驾驶员的生心理条件不如男性,却会出现女性驾驶员严重肇事的几率反而较低的现象呢?答案在于驾驶习惯。

由于女性较男性更为心细,驾驶准备工作也更加细致周密,一般较男性具有较好的耐力,加之生活规律,睡眠充足,驾车行驶时不易厌倦,且饮酒吸烟者较少。此外,女性驾驶员系安全带比例明显高于男性,从交管局的执法情况看,女性不系安全带比例仅占女性驾驶员总数的1.5% 左右,而男性驾驶员则为5%左右。相比起男司机,女司机开车也更加注重不要超速。女性驾驶员的诸多优点都有利于行车安全,从而能减少严重事故的发生。

北京市保险协会2006至2008赔付事故肇事原因分性别统计北京市保险协会2006至2008赔付事故肇事原因分性别统计

统计也表明,女性驾驶员因追尾、逆行导致的事故占女性驾驶员负全责事故的比例要低于男性驾驶员的相应比例,这说明女性的主观驾驶态度要比男性更好;而倒车、溜车、开关车门、违反交通信号和未按规定让行导致的事故与女性驾驶员负全责事故的比例要高于男性驾驶员的相应比例,这表明女性在技术、判断、反应等方面的确不如男性。

关于事故的统计说明,对于开车这样公认被认为“有技术含量”、“男性更占据优势”的活动,拥有良好的驾驶习惯仍然是第一位的。事实上,绝大多数交通事故的发生,都是不遵守交通法规造成的。不遵守交通法规,恶劣的驾驶习惯,才是真正的马路杀手。男司机当然可以依旧嘲笑一些女司机“反应笨拙”、“技术太差”,但从交通事故的结果来看,一个人死于超速行驶、死于驾驶不专心、死于酒驾,与死于小区、车库倒车,又有什么区别呢?

所以,给女司机带上“马路杀手”的帽子,既不符合事实,也非常不公平。

女司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两点

新手女司机出事故的几率大

当然,给女司机摘下“马路杀手”的帽子,不代表女司机在驾驶中存在的问题不应去克服。女司机最大优点是驾驶习惯好,对于有经验的女性驾驶者,靠这一点足以保证平安。问题主要集中在新手女司机,对于经验不足者来说,女性在控制情绪、克服压力、应激反应差方面的劣势确实会放大开来。北京市某年统计表明,驾龄在 0-3 年的女性驾驶员肇事极为突出,发生事故占所有女性肇事一般事故总数的 42%,而死亡事故比例竟高达 50%。而放大到所有驾驶员来看,3年驾龄以下群体肇事的死亡总数不过占整体的25%到30%左右。这表明,“新手+女司机”的确是需要重点注意的对象。

女司机的应变、判断能力的确有可能不足

不同条件下,女性驾驶员碰撞的机率比通常情况高不同条件下,女性驾驶员碰撞的机率比通常情况高

女司机的另外一个突出问题是面对复杂或突发局面应变能力不足。这也是许多男司机调侃女司机的主要原因。不少人宣称,那种把油门当作刹车来踩造成的事故,绝大多数都是女司机造成的。有媒体去年曾对国内发生的86起“油门当刹车”车祸统计发现,肇事司机超七成是女性。这个调查虽然并不权威,但确实可以作为参考。

美国学者曾对几百万起交通事故做过研究,对六种类型的碰撞事故进行了统计。研究的结论是,面对两辆车可能发生碰撞的情形,男司机的表现比女司机通常表现得要更好。在并线等需要判断、应变能力的时候,女司机发生碰撞的几率的确要更高一些。

女司机克服驾驶中的难点,不是没有办法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女性驾驶员特别是企业女性驾驶员增长十分迅速。据统计,目前我国女性驾驶员数量已有1000多万。女司机通常具有的良好驾驶习惯当然需要发扬,但新手事故多,应变、判断能力不足等弱点,也应该及早改进。

对于新手女司机出事率高的现象,最好的解决办法当然是增加培训时长,增加考试的难度。在发达国家,往往是在驾校上了很长时间课才能拿驾照,一般人第一次都过不了,考官极严。而在中国,人多车多,考驾照往往都是靠钱就能摆平,这样出来的新手不成为马路杀手才怪。

对于女司机生心理方面的弱点,要克服的方法则是多训练,经常检查驾驶能力。在国外,许多地方已实行了驾驶员继续教育制度。每隔几年要进修一次,定期接受驾驶技术检查和体格检查。为了尽可能的行车安全,尽管有些麻烦,这都应该是去慢慢实现的。

结语

从交通事故的统计来看,尽管有些缺点,但女司机并不应称之为“马路杀手”,事实上许多女司机还有男司机不具备的优点。反而是男司机们,需要更关心自己的驾驶习惯才对。

新闻立场

登录后投票将分享到:

本期评价

查看所有评论 人参与评论

网友评论

丁阳
+收听
提问

同步:

还能输入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