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9年萨尔浒之战,明军为何会失败?

[摘要]明军边军的战役法,基本就是骑兵应对蒙古人小规模的劫掠冲突,再有就是骑兵主动出击,捣巢、牵马。

在萨尔浒战役失败后,当时整个社会开始反思这场战争,和我们今天对失败的事情反思一样。所有的要素都会产生关联度。经略无能、战将不行、后勤不足、敌人太强、天象不利、朝廷有奸臣,等等不一而足。但如果战争胜利,这些可以迅速说成胜利的要素。在分析问题上没有任何意义。这里计划从一些技术性的指标来分析一下:

1、战役法不适应

明军边军的战役法,基本就是骑兵应对蒙古人小规模的劫掠冲突,再有就是骑兵主动出击,捣巢、牵马。在多数冲突中,都不会有对阵砍杀,更多是相互射击,攻其必救。明军往往以轻骑兵奔袭应援为主,当然蒙古人的着甲率也很低。

在这次战役里,作为主力的西路军杜松就率领来自陕西的精锐边军。吉林崖的正面作战中就被努尔哈赤的精锐骑兵击败。

明军的步兵战术来自戚继光在蓟镇练兵时的车营战术。如果步兵大量装备有长矛、绵甲,或许可以抵御冲击;但各地明军因地制宜,其实就是把车步兵放到辅佐地位,配合骑兵就行。相对于骑兵不重视格斗,步兵就是忽略格斗。当时记载就写道“中国之长技,莫先于火器,弧矢次之,其卒然以短兵相接,而二者莫施,则胜败非余所能,近赌矣。”极端推崇射击武器的结果就是遇到长年山地作战的女真重步兵近乎无法克制。

女真部队装备上,“盔甲面具极精坚,所用长枪、飞枪、透甲箭、极锋利”、战术上“以重盔、重甲当先驰驱,利刀不能入,弓矢不能透”。在攻击阵营上,会有楯车掩护。这一套战术好像就是专门克制明朝士兵的。

当时情况就是:努尔哈赤与明军作战更像是一位战术娴熟的前辈在与后辈毛头小子摔跤。在明军中服役多年的努尔哈赤对明军优劣短长非常熟悉,而明朝方面还想用几十年前对付蒙古人的那套战术作战,殊不知那时候努尔哈赤就在明军中服役,他太熟悉明军了。

2、缺乏合营训练

征讨建州是一场大的战役,朝廷虽然预料到其中的困难,但整体还保持乐观的心态。三大征以来很少与朝廷军队决战的对手,朝廷大兵只用在赫图阿拉与努尔哈赤决战,重演宁夏、平壤、播州故事。

来自四面八方额明军,基本是“兵不识将、将不识兵”。比如西路兵,将军用的是长年不参战的将军,士兵分属十几个营:

山海关总兵杜松 2000

保定总兵王宣 5000

原任总兵赵梦麟6000

经略标下右翼营管游击事都司刘遇节2000

原任参将柴国栋2000

原任游击王浩2000

原任游击张大纪2000

原任游击杨钦2000

原任游击汪海龙2000

管抚顺游击事备御杨汝达2000

原任参将龚念遂2000

原任参将2000

如此庞大的一支军队,没有任何史料显示他们经过合营训练。在战场上能保持一致已经很难得了。胜利除非对手降维。

3、老将云集与士兵经验不足

在一般的文章里会说宿将云集,精锐四集。这只说对了一半。

这场战役把二十多年前成名的宿将调集到了辽东,各地久疏战阵的废将也起用到了辽东。他们对应的是努尔哈赤帐下年轻骁勇久经沙场的将军们。

至于士兵,二十年没有经过大的战争。辽东这么大的阵仗很难适应。

4、参考文献

《筹辽硕画》《明神宗实录》《清太祖实录》《明清战争史略》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新闻的观点和立场。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