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微博话题本期摘要

今年二季度,中国GDP 增速首次"破八",从8.1%降至7.6%。更多经济放缓的信号也相继传来。经济放缓较为严峻,引起政府高度警觉的程度。本期特邀冯兴元主持,韦森、赵农、毛寿龙三位嘉宾共同探讨中国经济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现有财政、货币政策和其他政策存在哪些不足,中国经济的未来前景总体上如何等问题。…[查看全文] [评论]

本期嘉宾档案

  • ·韦  森(复旦大学经济思想与经济史研究所所长)
  • ·赵  农(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研究员)
  • ·毛寿龙(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教授)

讲座信息:

  1. [上期回顾]:张耀杰 孙中山的理想与宋教仁的星命
转播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中国经济下行是趋势

韦森:中国经济增长已经30年,1992年后高速增长也有20多年,中国经济下行是自然趋势和必然趋势,我们应该有思想准备。…[详细]

金融发展缺少治理结构

毛寿龙:产品结束了,企业增长时期结束了,金融业发展不起来,很多产业高质量的发展缺少良好的治理结构。…[详细]

破除垄断民营化至关重要

赵农:行政性垄断对于我们国家经济的绩效和社会正义的分配等分析所造成的影响,包括对支撑基础所造成的影响。…[详细]

老百姓的钱不能瞎糟蹋

韦森:千万不能大花钱了。过去几年的经济增长就是地方政府的高铁、地铁等各种各样的投资,而这种投资基本上收不回来 …[详细]

 

燕山大讲堂170期 破“八”与中国经济前景 [查看全文]

中国经济下行是自然趋势和必然趋势

韦森: 中国经济增长已经30年,1992年后高速增长也有20多年,无论是从表层看,还是从深层看、从历史看,中国经济下行是自然趋势和必然趋势,我们应该有这样的思想准备。 [查看全文]

凯恩斯在他的《通论》里讲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这个观点我称之为“伟大的发现”,他特别强调经济史学家要注意这样一点:任何一个国家的繁荣和兴衰,给资本的边际收益率是同期的。如果经济边际收益率上升了是繁荣期,相反是萧条。这意味着什么?目前中国所有企业,最近一两年,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营业率都开始下滑甚至负增长,这是非常不好的增长,意味着中国经济开始下行。

为什么要把中国现在面临的局势放在近代史来看?因为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都是如此,英国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出现了工业革命,经历了一段高速的增长期,直到1873年,发生了大衰退。德国在1871统一后,也经历了20多年的高速增长,随后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日本经济的快速增长时期从1955年开始,到1973年出现石油危机后结束。而随后,日本经济从1975年开始恢复,在1975——1985年的十年时间中进入了一个所谓的“经济稳定增长期”,其GDP增长率(1955—1973年)由8%-10%降低到3%-5%,3%—5%又延续了八、五年,到1990年破灭。又经过十七、八年的稳定增长时期,日本经济实际上蛮好的,日本经济泡沫破裂才进入了作为它的十年、二十年的发展。

中国经济硬增长了20年,不可能期望这个国家再长20年,张军、毅夫等人比较乐观,认为是增长的,而我认为下行是必然的。正是因为这样,我一直在想,我们整个社会、媒体、经济学家应该是有这个思想准备的,经济下行是一个自然趋势,在这个情况下,就像运动员一样已经过了最好时期,不能再期望来一个大投资维持8%,这是不可能的。我们对经济下行不能太悲观,意识到它是一个自然和必然的趋势,这样对我们可能更好一点。 [查看全文]

金融发展缺少良好的治理结构

毛寿龙:从历史到现在,实际上是一个经济周期的问题,也是一个比较经济研究的问题,各个国家有都一个发展的曲线,到一个水平有一个稳定增长期,可能是低速的、稳态型经济。欧洲很多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提出说欧洲不需要经济增长,只需要稳态型经济,可持续稳态,在现代格局条件下把微观性的东西搞好就可以了。 [查看全文]

一个是产品结束了,企业增长时期结束了,房地产业和出口导向的经济也处于结束的阶段,金融业发展不起来,很多产业高质量的发展缺少良好的治理结构,政治的、经济的、政府的以及法治的结构。投资也一样,比如地方那么多融资平台,那么多的财政专户,现在得到消息有22万个财政专户,这些财政专户是活钱,一般性的财政专户都是死的,都是有预算管理的,那么多活钱东投资、西投资,东支持发展、西支持发展,但基础设施已经到头了。

文化产业再往前发展也涉及到治理结构的问题,现在的文化包括教育产业、医疗产业、体育产业,举国体制已经到头了,再进一步发展老百姓的体育事业还有一个治理结构问题。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破“八”是必然的。

以宏观经济角度讲,“八”以上肯定通货膨胀,“八”以下通货紧缩;“八”以上、“十二”以上会转变成社会问题,“八”、“六”以下我估计转变成社会问题的可能性比较大。 [查看全文]

我们已经步入到自然增长率逐步降低的阶段

赵农:我们为什么对保“八”,无论是媒体还是经济学界都比较关注,包括一般的公民对“八”非常关注?我认为是这样的,我们国家一直出现比较大的社会问题,最为严重的是社会政理问题,如果有比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人们可能还能够容忍某些不太好事情的存在,相当于交易,你给我比较高的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可能能够容忍不太好的东西并存。一旦经济增长和收入增长速度下行,能够与之均衡的另一方面就不存在,社会逐步走向不满和焦虑,一些负面的情绪也很可能产生。所以单从这个意义上讲,经济增长率的高低的确对于大家的效用、社会福利以及幸福感和社会的稳定、正义都是密切相关的,因此是否破“八”还是重要的。这是第一。

第二,我非常赞同韦森的看法,我们经过几十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下一步究竟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增长?或者说现在经济的破“八”仅仅是偶然发生还是一种趋势性的端倪?我赞同韦森教授的判断,我认为这个破“八”从周期率角度讲有周期性一面,同时体现了趋势性的一面。为什么做这样的判断? [查看全文]

未来经济增长要以服务为中心进行发展

韦森: 未来的经济增长靠什么?你讲了金融业,实际上金融业就是服务业,未来经济增长要以服务为点进行发展。美国的GDP之所以比中国多,大部分是金融服务业,美国股市藏了不知道多少GDP。老多的经济学家认为股市烂了就烂了,没事,实体部门在增长,这是一个错误的观点。

大家要意识到股市也创造GDP,因为大量的金融服务业在其中,如果股市繁荣、金融繁荣,服务业壮大,这样未来中国经济贡献GDP增长。但服务业增长靠什么?这就是下面要聊的话题,即股市有没有好的法律制度支撑,金融服务业需要非常好的法律制度来支撑,我们的法律不能支持,所以未来改革回到制度红利。 [查看全文]

政府主导型营利模式基本走到了头

赵农:从中国土地制度化到住房商品化后,推动我国经济波澜壮阔的一轮增长,并且增长的质量、状况也是非常令人欣喜的,比如经济高速增长,通货膨胀率大家也能接受,这令西方世界大吃一惊。2008年奥运会时,大家觉得中国模式很好,西方出了毛病,他们应该向我们靠拢,最后应该向我们学习。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毛寿龙: 如果我是一个国家,还要给他补贴2000亿,我要这个地方干什么?如果我给某些国家2000亿,肯定会想赶紧加入。有些地方几十年才给人家1000亿美元。从财政角度来讲,如果中国未来改变这种治理结构,让财政对整个经济周期影响小一点,而且能够提供稳固财政经济增长的话,财政结构应该是这样的:每一级政府的财政是完整的,而且转移支付是有规则的,这个规则可以具体讨论,不是直接白给。 [查看全文]

民营化,破除垄断——老百姓的钱不能瞎糟蹋

毛寿龙: 这个问题很大,有很多点可以讲,讲增税还是减税,我觉得是中央和地方目标差变的问题,地方政府都倾向于减税,但作为财政部门的部门工作一定要找到财源,作为中央来讲什么都要花钱,怎么办?还是要增加收入。所以要建立财政公共收入制度是关键,不是减还是增的问题,有人想增、有人想减跟个人的具体工作有关,实际上是部门性、网格状的工作样子,而不是说盘子性的,比如这个城市今年税多了,就减,今年地铁都修好了还要那么多税干嘛?但继续收,收太多了给中央作贡献。这方面需要理解。 [查看全文]

 
 
 

改革政府是关键,把财政改成公共财政,实行财政民主、宪政财政,财政一旦宪政化了,货币政策可以是独立的,政策也就好了。所以整个中等收入陷阱要突破完全是财政问题,包括其它各种各样的权力都和财政有关,财政一旦控制住,权力没什么营养与血液,经济回归理性,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而且比它们还强。——毛寿龙




  • 第167期:张耀杰
    孙中山和宋教仁的理想

  • 第166期:笑蜀
    平民视角的平权台湾

  • 第163期:讲堂四周年
    音乐与诗弹唱会

  • 第161期:亮轩
    台湾选举这些年

  • 第160期:王振耀等
    学生营养餐如何更专业

  • 第159期:寇延丁
    《可操作的民主》面对面

  • 第158期:金锦萍
    公益与商业界限何在

  • 第157期:李步云
    宪政的科学内涵

  • 第156期:杨恒均
    你所不知道的香港
  • 监制:翟红新、王齐、窦瑞刚
  • 策划:李玉霄贺国帅傅剑锋
  • 主编:杨子云
  • 制作:耿引弟 陈妙琼
  • 主办:中国政法大学、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
  • 微博:http://t.qq.com/yanshanforum
  • 电话:010-62671215
  • 邮箱:yanshanforum@qq.com
  • QQ群:19071221
评论首页 | 公益首页 | 回到顶部
关于腾讯 | About Tencent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腾讯招聘 | 腾讯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2 Tencen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腾讯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