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奸女学员” 少年集中营几时休

一群家长各自花了好几万将自己不好管的“问题孩子”送到一个名为“浙江少年矫正中心”的地方。不料,孩子们不仅被随意打骂,甚至还被要求舔大便,几个女孩子还说自己曾被中年教官性侵犯。…[详细]

 

这条新闻中这种专门以暴力形式“矫正”问题青少年的特训学校早已有之。有孩子离奇死亡,有孩子不堪毒打自杀……于是,早有人称这种特训学校是“少年集中营”。可是,这一桩桩血泪教训,并没有阻止有钱的父母们继续疯狂。

专题《暴力教子,害死孩子》中早已解释过为何棍棒教育不可行,那么,到底如何才能杜绝这样的“少年集中营”呢?

 

今日话题
暴力教育:无用且有害
孩子们就被关在这里

有钱的家长们把暴力教育学校当作救命稻草

少年矫正学校、少年特训学校、少年行走学校……其实都是一个性质。他们都奉行“择差教育”。送到这里的孩子一般都是有网瘾的、爱逃课的,爱打人的……

1996年,一个叫徐向洋的人创建了中国第一所择差教育学校。随后人们发现这个行业真是“人傻、钱多”,于是纷纷“速来”。这是因为把孩子送来的绝大部分都是有钱人,他们出得起价。尽管课程介绍上吹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实质上无外乎只有两个字——惩戒。这事儿谁不会呢?

中国的父母中往往奉行“不打不成材”,并且觉得“不吃苦,不知道好歹”,于是对这种以毒攻毒的做法表示十分认同,总是觉得自己“顽劣不堪”的小儿“学成”归来之后就是个品学兼优的乖孩子。所以,不在乎那点钱的父母们主动送孩子去吃苦,并把这当作是一根“救命稻草”。…[详细1]

然而长期的暴力教育无效,只能培养奴隶或者暴徒

可问题是“暴力教育”真的有效么?从表面上看,孩子们好像是乖了,屈服了。确实,这种学校多少会改变孩子的行为习惯。但这些改变常常是被限制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发生的。一旦外部环境发生了改变,孩子就会出现反弹。…[详细]

更为严重的是,长期在拳头压迫下的孩子们会变成什么样?最大的可能就是奴隶或者暴徒。轻辄打骂,重辄脱得只剩内衣裤躺地上浇冷水,甚至舔大便、性侵犯……这些行为压根就不把孩子们当作是活生生的人,而只是轻贱的没有人格的动物。这种绝对的专制之下,只能让孩子们心理变态,要不就顺从得再不敢反抗,自己也不把自己当人,要不就看到强权的力量,变为丛林法则的崇拜者和未来的实践者。…[详细]

其实所谓的严厉教子,不是用棍棒,而是用心去教会孩子什么是责任,什么叫敬畏

“棍棒底下出孝子”、“黄荆条下出好人”、“不打不成材”、“三天不打,上房揭瓦”……与此相对的是“慈母多败儿”。似乎非黑即白。盲目溺爱孩子当然是错误的育儿方法。可是所谓的严厉的教育却不是“棍棒教育”,而是从小教给孩子一颗敬畏之心,让他们敬畏生命,教给孩子一颗责任之心,让他们明白要对自己负责,不能逃避。许多灭门惨案的凶手,正是从小没有得到恰当的教育,失去了去生命的敬畏,从而无所畏惧,不拿别人甚至自己最亲的人的命当命,当然,他们也往往不拿自己命当命。

QQ空间有一篇育儿文章被转了2万多次,作者分享的其中一个故事是:女儿长大一些,有了很多小朋友,想请他们都回家玩。我说可以,但是是你邀请的,屋子弄乱了,就得你自己负责整理。于是,孩子们离去之后,女儿很认真地收拾屋子,也慢慢明白了自己的事情自己需要承担责任。

以上这个被众多人学习的故事,其实很好地说明了什么是严厉的教育。真正严厉的教育不是许多中国父母的人格分裂——一方面爱孩子爱得不得了,从不让孩子动手做家务;另一方面,怒火上来,抓起东西就打孩子。而是言传身教,用心让孩子去体会。真正严厉的教育也不是不允许孩子犯任何错,而是让孩子明白生命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但是人要勇于直面错误、承担责任,在错误中学习与成长,而不是害怕错误,害怕责任,用一个更大的错误去掩饰错误,乃至万劫不复。

要解决问题需要的是真正的赞美教育

2009年底至2010年上半年,一个官方的调查结果显示,全国约有2820万名达到法定入学年龄但又不在学、无职业的闲散青少年,其中“有不良或严重不良行为”的青少年115万人;“有严重不良行为”的青少年达25万人。所谓“问题青少年”是一个庞大的群体。

赞美是良药

“问题青少年”多是有问题的家庭教育所“培养”的

“问题青少年”当然不是生下来就有问题。他们的问题几乎都和后天不当的家庭教育有关。“漠视”、“棍棒教育”、“语言暴力”、“过分溺爱”……当有钱的家长花大价钱将孩子们送到“少年集中营”后,还在强调,为了孩子如何舍得花钱,如何殚精竭虑。

可就在“浙江少年矫正中心”里,一个女孩被送去之后,快5个月的时间内再也没有和自己的父母见过面,也没有通过电话。一位少年跑了出去之后,不敢回家,怕再次被送进去。

所以,“问题青少年”多半是有问题的家庭教育的产物。而那些送孩子到“少年集中营”的父母把自己的责任随随便便用“钱”推脱,并未用“心”。假若要真的解决问题,解铃还需系铃人,那么系铃人该怎么做呢?(当然,“问题青少年”也有社会因素,只是家庭教育的比重一般而言要重得多)…[详细]

如何正确对待孩子:先讲一个异国故事——

玛瓦·柯林斯是美国最为成功的教师之一。1975年,她在在芝加哥自己的居所里创建了一所学校,说是学校,其实只有四个学生。当时,芝加哥市中心是出了名的毒品和犯罪蔓延的黑色地区,许多贫困青少年也跟着学坏、堕落。柯林斯的学生正是那些由于品行恶劣或者成绩太差而离开学校的学生。结果,她创造了奇迹。她的学生们慢慢不再想着街头的热闹,居然耐住性子在教室中学习。她的学生也从四个,变为成百上千,甚至开起了一所又一所的分校。那些曾经的问题孩子们毕业后成为了律师、医生、公务员……当然,最多的还是教师——继续柯林斯的教育事业。

许多人都总结过柯林斯的成功之道,结果发现本质就是“赞美与信任”。柯林斯相信每个孩子都有潜力,她一遍又一遍地向孩子们重复着——“我相信你,你能做好,你能成功,承担生活的责任。停止抱怨,停止抱怨政府,停止抱怨老师,停止抱怨父母,成功与否全在你自己。”当孩子们做了错事之后,她严厉的处罚是,让孩子们按照26个字母的顺序写一百个单词,形容自己为什么“棒到犯了错”。例如,“I am adorable.I am beautiful.I am courageous.(我很可爱,我很美丽,我很有勇气)”

赞美与信任:让孩子们重新找到自信

柯林斯所实践的其实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皮革马利翁效应”,即人的心理预期会对成绩或绩效产生影响。

在与此现象相关的研究中,最有名的当属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于1968年在一所小学进行的实验。他们向老师提供了一份所谓“天才学生”的名单,声称这些学生都是经过测验后发现的智商特别高的。在8个月后的又一次测验中,这部分学生的进步果然超过了其他人。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这20%的学生其实是研究者随机抽选出的。实际上,是老师的期望提高了这些学生的成绩。也就是说,当老师给予学生更多的赞扬和关注后,学生真的会发生变化。研究者把这种现象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有趣的是,后人的研究发现,在学生身上同样存在“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就是说,学生对自己、对老师的期望,也会影响其学业表现和师生关系。

于是,心理学家指出,倘若要孩子健康成长,要与爱人感情保温、要与工作伙伴相处融洽,恰当的赞美都是非常必要的。反过来讲,将孩子们送进了“少年集中营”,无疑就是给他们贴了非常消极的心理标签,他们还能奋发向上吗?!…[详细]

所以,家长需要使用尊重人性的赞美教育,而非侮辱人尊严的棍棒教育

其实柯林斯的秘诀就是持之以恒的赞美与信任。而她能做到,在于她对教育事业的爱,真正做到了教书育人这四个字。可是许多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却做不到这样的爱与信任。不少“少年集中营”这么胆大妄为的缘由就是认为孩子无论给家长说什么,家长都会认为自己孩子是个“撒谎精”,不会相信。

没有爱与信任,也就没有赞美。2006年一个涉及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的调查显示,中国父母对孩子是表扬得最少的。当然,赞美并不是乱表扬,一些溺爱孩子的家长会把自己小孩吹捧得天上有、地下无,这不叫赞美叫捧杀。真正的赞美是看到孩子的潜力,找到那些积极的地方,加以肯定,当你肯定这些长处的时候,这些长处会越来越强大。

每个人都是世上独一无二的花朵。但是当人人都推崇富贵的牡丹时,娇艳的水仙、顽强的野百合在众人眼中就都一样是草芥。富贵的牡丹就是“成绩好、听话顺从”,学校也好、家长也好,社会也好,甚至许多学生自己都拿这为唯一标准。可是第一名永远只有一个,即使前十名也只有十个,永远也都有最后一名,最后十名,难道考不好的孩子都是“废物”吗?

所谓“问题少年”的出现,学校也有极大责任,在功利教育的氛围下,教师们只盯着成绩好的学生看,“差生”是被放弃的对象。所以,在“浙江少年矫正中心”里,有一个女孩竟然因为“懒,学习也这样”而被家长给送了进去,试问按照这样的标准,全天下得有多少“问题青少年”啊?

“棍棒教育”实质就是奴化教育,到底是一个学习好的顺从的奴隶好,还是一个独立的站起来的堂堂正正的人好呢?如果不羡慕独立,为何当初许多人都赞叹姜文那句“站着把钱也给挣了”?而真正好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就是独立的人格,所谓独立的人格不是什么有个性,而是有自己的独立的判断力和思考能力。这样才是真正的公民。

因此,“棍棒教育”缺乏的就是对人的基本的尊重,不把人当人看,要源头上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的是真正对人的爱,对人性的尊重。这样也才能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因为,“和谐,不是一百个人说同一句话;而是一百个人说不同的话之余,又懂得互相尊重。”

当然,国家、社会层面也应有所为
社区活动能帮助问题孩子

政府应坚决取缔“少年集中营”

各种“少年集中营”的丑闻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然而,它们依然顽强,依然疯狂地虐打青少年,然后再向他们的家长收钱。

事实上,在法律上,这些“少年集中营”根本站不住脚。殴打虐待孩子本身触犯《未成年人保护法》,甚至会触犯刑法,强行地限制孩子的人身自由也是违法的。“特训学校”办学本身也是和《义务教育法》相抵触的。

如果说,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少年集中营”去是家长的问题,那么,让这些“少年集中营”开得那么有声有色就是政府的失责。…[详细]

良好的社会土壤也有利于青少年培养品德,远离陋习

当然,青少年教育是家庭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在许多国家,就算是真正有轻微刑事犯罪的“问题青少年”也会得到很好的社会的照顾。社区有“青少年活动中心”,也有各种各样的青少年志愿者组织,很多组织和基金会都为这些服务社会的青少年提供奖学金等奖励。而那些有轻微刑事犯罪的青少年一般也不会被国家强制关起来。由于不良团队成员之间的互相影响,他们会被迫与先前的环境隔绝一段时间,会被罚做社会服务,或者被寄养到与之前环境隔离的家庭,寄养家庭必须为青少年提供各方面的悉心照顾,并为孩子重返社会创造条件。总之,政府也好,社会团体也好,都应该在各个层面为问题青少年教育做好工作。(参考:胡艳辉 《国外“问题青少年”矫治的启示》)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花朵,都是自己的第一名。“少年集中营”却是真正在“辣手摧花”,培养的不是风霜中也傲然向上的人之花,而是清一色跪着的奴隶之恶花。

资料区 怎样用手机浏览今日话题

相关专题

戳破父母谎言

以“爱”为名,其实是伤害…[详细]

相关专题

药家鑫父亲难辞咎

是什么样的后天环境,塑造了这样一个人…[详细]

相关专题

荒谬的百万孝子

要学的不是孝,而是如何去尊重,去爱…[详细]

相关专题

暴力教子害孩子

该从“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思维中跳出来了…[详细]

相关专题

红会医院弃婴门

这个是职业责任的缺失…[详细]

投票区

新闻立场
你认为特训学校能教好问题少年吗?
0
投票
不能
0
投票
0%
0%
专题调查
加载中...

互动区

读者来信
CSTX:警惕父爱专题是网络暴力
汤勇波:自中国的研究论文有着极...
袁文良:回家过中秋
张妍文:慈善的过度娱乐化是慈善的...
美丽中国:莫让公款行贿打法律“擦...
越洋:关于“产妇之死”专题的意见
蔡平:冰桶挑战是被绑架的宣传工具
chenxiaohong:我们是否需要一个完...
如颠如狂:再讨论谁来为产妇负责
不老松:医院尽力则不为产妇负责
我要写信
编辑手记
谌旭彬:三论岳飞绝不是“民族英雄”
刘彦伟:航班延误,有苦该向谁诉
王杨:几个关于婴儿喂养的误区
谌旭彬:评毛泽东的一篇“优秀”作文
刘彦伟:“死老虎”王立军该怎么...
更多
今日话题·历史版
第900期:刘备称王,如何处理与关羽的关系
第900期:刘备称王,如何处理与关羽的关系
实时互动

010-82155158 wangyang019@qq.com

版权声明:腾讯网原创策划,欢迎转载或报道,但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出品:腾讯网评论频道

本期责编:王杨


网友评论
关于腾讯 | About Tencent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腾讯招聘 | 腾讯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2 Tencen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腾讯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