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0-17 第 2219 期

钓鱼岛系列策划24马岛战争对钓鱼岛问题的启示

01

马岛主权争端的由来

西方开拓海外领地的遗留问题

在16世纪以前,阿根廷的土地上生活着大约200万印第安人。16世纪,西班牙人航海远行,发现了这块陆地,随之有欧洲人移民到这里。欧洲移民在这块土地上“生根发芽”,逐渐成为“本地人”。在1816年,他们宣布摆脱西班牙的统治独立,阿根廷作为一个国家从此诞生。而就在离阿根廷本土510公里的海上,有300多个岛屿组成的马尔维纳斯群岛(即马岛,英国称为福克兰群岛)、以及南乔治亚岛、南桑德维奇群岛,其中马岛面积15800平方公里,是最主要的群岛。

马岛地理位置示意图

欧洲列强在海外开疆扩土的过程中,也盯上了这些岛屿,英国和西班牙都宣布对其拥有主权。不过,在阿根廷独立时,这些群岛被西班牙实际占领,所以阿根廷在摆脱西班牙的时候就接手了对群岛的控制。

然而,1832年,英国军队驱逐了岛上的阿根廷人并升起了英国国旗,从此实际占领了群岛。岛上逐渐有了居民,基本为英国裔。

土地离阿根廷近,居民离英国近,构成了双方不容易调和的矛盾

这些群岛离阿根廷只有510公里,离英国却有13000公里。对于家门口的土地,阿根廷人不可能忘怀。

而客观的说,英国也不是丢不起这块土地。随着二次大战的结束,殖民时代也走近尾声。日不落帝国的殖民地在一块接着一块脱离,英国没有理由对一块相对而言的弹丸之地抓住不放。只是,马岛上有2000人左右的英国裔居民,他们不愿意变成阿根廷人,也不愿意撤出祖辈居住的地方,这就让英国政府不能爽快的把马岛交与阿根廷。

02

一场可疑的“捍卫主权”战争

马岛开打前,主权争端并不紧迫

英阿关系历史悠久,在40年代英国海外投资总额中有1/10是在阿根廷,英国移民对阿根廷的工农业和文化都有相当大的影响。阿所获国外贷款有一半来自英国,还于1975年从英国购买了价值5000万美元的海军装备。英阿双方的谈判也取得了进展,1971年英阿签署协定,英同意逐步使岛上居民加入阿根廷国籍,加强马岛与阿根廷本土的联系,在岛上修建了机场,与大陆的班机定期往来。1977年,阿根廷又把和智利之间的比格尔海峡争端交英国女王仲裁。

应该说,英国还是显示出了足够的诚意要把马岛主权交给阿根廷,他们诉求的主要是对马岛居民的妥善处理。1976年,英国提出将马岛的石油、渔业等大部分资源给予阿根廷而岛上居民仍归英国管辖的合作方针;1979年,英国外交大臣里德利抛出了一个香港式的“出售再租用”的解决方案,即该群岛主权完全归阿根廷所有,但在一定期限内租借给岛民。

所以,尽管双方还是僵持不下,但是英国至少没有“寸土不让”,而是颇有解决问题的诚意;两国之间还有武器交易,说明关系远没到剑拔弩张。怎么看都不至于要打战,当时人们也确实没想到会真打起来。…[详细]

阿根廷国内的局势倒是很紧迫

阿根廷毕竟承袭了西方的民主制成果,在独立后,经过三十多年的动荡,就建成了统一的联邦共和国,民主制也一直深入人心。然而阿根廷的民主发展非常曲折,在上世纪,经常是民选总统上台后干得不好,于是军人政变推翻总统(类似泰国军人以腐败为由把总理他信赶下台),成立军政府统治。但是阿根廷人固然怀疑民选总统,却不怀疑民主制,民主制还是获得普遍认可的,就算军人推翻民选总统,也只是说这个总统多么糟糕,但不能说民主不好。所以军头上台后,为了自身利益要行独裁之实,但明面上还是得说我们要搞民主(类似于现在缅甸的情况),等军头们这种“表里不一”实在演不下去了,他们就只好还权于民,再启动民选总统。于是就出现了军头和民选总统交替执政的局面。

加尔铁里作为陆军总司令,于1981年12月出任阿根廷总统,他正是处于“演不下去了”的阶段。他必须在1982年交出陆军总司令的职位,转而以一位退休将军的身份继续担任国家元首,而且1982年军政府必须恢复各政治党派的活动,还将为全面选举制定时间表。

如果加尔铁里没有足够的民望,那么他铁定会在全面选举中丢掉权位。而现实情况是,加尔铁里考虑这种“远忧”都是奢侈的,近在眼前的麻烦让他如坐针毡。自1979年以来,阿根廷经济和社会矛盾日趋尖锐,1981年阿根廷通货膨胀率为230%,货币发行量10.5万亿比索,创世界纪录,工人的实际工资仅相当于1970年的50%,外债达340亿美元,成为世界主要债务国之一,失业人口占全国经济自主人口的1/3。阿根廷军人政权以镇压共产党游击队为借口从1976至1982年,秘密逮捕并处死了1.5万人,1981年将军费增加到51亿美元,准备和智利打仗。这种状况激起民众不满,各反对党和工会联合起来,在马岛战争的前两天,于首都和各大城市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抗议示威。…[详细]

发起这场战争,究竟是为了捍卫主权,还是转移国内矛盾?

世界舆论普遍认为,加尔铁里决定攻占马岛,是为了转移国内矛盾。阿根廷人向来有“对抗西方”的民族主义传统,如果政府以强硬姿态应对马岛问题,必然会受到民众的追捧。

果然,1982年4月2日攻占行动一开始,阿根廷人就放下了对加尔铁里政府的极端不满,而是以——

“加尔铁里,你是阿根廷最伟大的人!”

“我们全体与你站在一起!”

“你是全民族的光荣与骄傲!”

还有妇女们富有人情味的欢呼:“加尔铁里,你是一位美男子!”

来赞美加尔铁里,全国各地支持加尔铁里的电报、与信件雪片似地飞到了他的办公桌上。

加尔铁里应该得到这些荣誉吗?种种迹象表明,他本不打算把事情“搞大”,他并没有真的想“誓死捍卫主权”。6月12日,在马岛战争大局已定时,加尔铁里对采访他的意大利女记者法拉奇指出:“无论如何,我没有料想到英国会如此大动干戈”。而就在英国的舰队驶向阿根廷之时,加尔铁里还主张撤军,只是他的退堂鼓在群情激昂中无法敲响。

即便英国已经派出舰队,但仍给和平留下余地,英国提出了包括“提交国际裁决”的解决方案,但阿根廷国内,连老人和孩子都挽起袖子去应征入伍,高涨的“爱国热情”,使得阿根廷政府除了“主权没得谈”的决绝态度外,再不可能有其它态度。…[详细]

03

马岛战争解决了什么问题?

墓地上多了上千墓碑,马岛问题却依然是马岛问题

马岛上的阿军阵亡将士墓碑

英国依靠绝对领先的军事力量,在2个月内打垮了阿根廷,但是付出了阵亡255人,伤777人,以及数十亿美元支出的代价。而阿根廷更不用说,阵亡1000余人,伤1300人左右,失踪数百人。(注:数字都为概数,因各种统计数据有出入)

除了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战争对社会还产生了无法估量的负面影响。而30年后,阿根廷政府依然在宣布封锁马岛海域的消息,英国依然在派遣他们的威廉王子远赴马岛以“强调主权”……,这里没有风平浪静,双方还在“斗”。只不过,经战争耽搁和影响,和平谈判的进程要比30年前落后很多。…[详细]

马岛战争的最大正面意义,大概就是证明了用战争解决领土纷争不可取

在马岛战争20周年纪念仪式上,时任阿根廷总统杜阿尔德发言:“马岛是我们的,我们将收复它,但不是通过战争,而是靠阿根廷人民的工作、信念、耐心,靠姐妹国家(指拉美国家)的支持,通过外交谈判和加深与岛上居民的关系来收复”。而现任阿根廷总统克里斯蒂娜也表示:阿政府将永远为收回马岛主权而战,但不再是像当年那样诉诸武力,而将在国际舞台的各条战线上利用国际法,展开全方位的“外交战、文化战和政治战”,捍卫国家领土,最终收回马岛主权。

英国对避免战争的态度也是一致的,正如英国《金融时报》发表的社论所说,“不要对当年的马岛战争迷恋不已,那是一场导致数百名士兵战场丧生的血腥冲突。”

结语

以“硬气”、“敢打”被民众捧为英雄的加尔铁里在战败后很快被捕,后来两度入狱,在凄凉的晚景中走完人生。阿根廷人民迅速遗忘了这位“英雄”,开始追捧一位新英雄,那就是加尔铁里之后的第一位民选总统——阿方辛。

新闻立场

阿根廷为马岛开战的方式值得赞赏吗

0%
0%

专题评价:

  • 1111 20%
  • 1111 20%
0%
0%

相关专题

更多>>

提问编辑

广播 还可输入140
  • 王杨:好的。我们会关注。 /玫瑰 || #我爱问编辑# 王杨(@ywang019) 河南金基租车之殇,又一庞氏骗局大手笔,受害家庭将近1万,维权几次,没有说法,复杂的很,求助无门。
    07月09日 09:20 发自腾讯微博
  • 丁阳:两次说的都是针对奥巴马医保法案的判决,第一次是在2012年的时候。这两次投票他客观上都帮了奥巴马的大忙。司法能动主义的危害你可以看罗伯茨意见书原文,http://url.cn/XKy8EQ 里面提到了Lochner案造成的一些问题。总的来说,罗伯茨希望“极度审慎”地解释宪法,这是他一以贯之的态度。 || #我爱问编辑# 丁阳(@wanghsn) 王杨(@ywang019) 张德笔(@zxc242635zxc) “就在同性婚姻判决前几天,罗伯茨还第二次充当了保守派阵营的‘叛徒’”,那他第一次当“叛徒”是什么情形?“罗伯茨大法官就提到了这种做法同样曾经造成了危害”,司法能动主义曾经造成了什么危害?
    07月01日 14:18 发自腾讯微博
更多>>

读者来信

我要写信
更多>>

编辑手记

更多>>

专题排行

更多>>

历史版

010-82155158 153678152@qq.com

版权声明:腾讯网原创策划,欢迎转载或报道,但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出品:腾讯网评论频道

关于腾讯 | About Tencent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腾讯招聘 | 腾讯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2 Tencen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腾讯公司 版权所有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