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支持率为何大幅下降

昨日,马英九宣誓就任新一届台湾领导人。与数月前大选中80万票优势击败蔡英文时不同,就职时的马英九明显谈不上好心情——多家媒体的民调显示,马英九支持率跌到了两成以下甚至一成五左右,为三年来的最低水平。…[详细]

这波信任危机对于马英九来说并非无关要紧,不仅反对党对马当局频频发难,就连普通老百姓也开始上街游行,逼得马英九就职前一天还在表态“我们会继续努力地检讨、检讨再检讨;改进、改进、再改进;努力、努力再努力”,甚至在就职演说中,马英九还要为施政不满意的地方多次道歉。这不禁让人感到十分诧异,短短数月,为何风云突变?

今日话题马英九就职的心情并不好过

2012-05-21 第 2071

今日话题
原因无他:政策让民众不满

其实,几个月来马英九支持率大幅下滑,并不是素来以完美形象出现的马英九犯了什么道德错误,原因非常明确,就是因为马英九政府最近的几个政策让民众感到不满。

台湾社会“涨”字当道

油电双涨:物价涨、涨、涨

马英九声望大幅度下降的首要原因,就是宣布了“油电双涨”的方案:即大幅调涨岛内油、电价格,其中油价平均上调约10.7%;民生、商业及工业用电价格分别上调16.9%、30%及35%。此举将力图改变长期以来“中油”和“台电”把控下一直扭曲的油、电定价方式,让油价、电价恢复到市场正常水平,减少当局长期对这两家亏损企业的补贴。

显然,这个政策会极大地影响民生,因为油、电是生产和生活的必需品,而涨价幅度偏偏还如此之大,无疑会增加民众日常的支出,何况此举也会导致物价的广泛上涨。有媒体刊发了一个餐厅小老板写的《给马英九的一封信》,标题为“万物皆涨、消费恐慌、掀倒店潮”,称涨价导致民众根本不敢消费,造成营业者苦不堪言,“倒店潮一波波出现”。

马英九才从民众手里获得选票得以连任,紧接着就颁布如此“伤民”的政策,自然会引发民意的反弹了。不过据称,即便实行了“油电双涨”,台湾统计部门和其他金融机构预计的台湾2012全年CPI增长率也不过是同比2%左右,比2011年的1.9%高不了多少。…[详细]

美牛案:民众抗议政府戕害健康,农民抗议损害其利益

马英九第二个引发民众普遍不满的政策,就是重新检讨“美牛案”。所谓“美牛案”,也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指台湾政府是否应当允许美国牛肉进口台湾。事缘2003年美国曾因瘦肉精问题爆发过“狂牛症”,牛肉有安全风险,为此台湾当年通过法律禁止含有任何瘦肉精的牛肉进口。然而,按美国方面的研究,并非所有的瘦肉精都具有安全风险,添加了“莱克多巴胺”这种类型瘦肉精的美国牛肉没有理由不允许进口。为此多年来美国一直要求台湾方面修改法令。

迫于美国方面的压力,台湾当局近日宣布有条件开放带有瘦肉精的美牛,前提是“安全容许、牛猪分离、强制标示、排除内脏”,对饲料添加瘦肉精牛肉“有条件解禁” 。

食品安全大于天,此消息再次让各方面哗然。不仅民众纷纷声讨这种可能戕害健康的行为,并且,由于廉价的美国牛肉会冲击本土的牛肉,这一新政策让农民也大为不满。…[详细]

开征证所税:股民大抱怨

第三个引发马英九声望下跌的政策,就是推行“证所税”,即对炒股、炒期货赚钱的人进行征税。这项政策的本意是针对富人的,力图缩小贫富差距。然而,此政策一出,3个月内台股市值就蒸发2.63兆新台币,平均每位股民损失29万。这也理所当然地导致了股民们的怨声载道——70资深股民阿土伯表示“现在想到马英九,血压就升高”,大呼当初不该投票给马英九。…[详细]

明知民众会不满,为何马英九仍力推这些政策?
台湾人害怕“美国牛肉”

民众看重短期利益,马英九的政策是“为台湾未来好”

可以说,一旦实施了以上这些政策,民众的反应很容易就可以预料——必然是极度不满。并非政坛新手的马英九,也肯定很清楚会招致多少批评,以至于遭到在野党的强力攻讦。但为何马英九仍然极力推动这些政策呢?

许多分析都指出,马英九推行的这几个政策长远来看对台湾都是有好处的:“油电双涨”是为了改变长期以来油价电价定价不合理、非市场化“冻涨”的现象,是改造“中油”“台电”这两家长期亏损的国有企业的必要举措,如果改造成功,将会使台湾的竞争力得到极大加强;允许进口美国牛肉,是因为民众对“莱克多巴胺”这种类型瘦肉精并不了解,以为会危害健康,但实际上并没有“莱克多巴胺”损害人体健康的证据(参见《瘦肉精并非都那么可怕》) ,为了维护台湾和美国之间长远的贸易关系,有必要彻底解决美牛案;至于开征证所税,短期对股市有影响,但长期来看,这只是“量能课税”的一种方式,是符合社会公义、促进社会整体发展的做法。

但在民众眼里,往往对这些政策的长远好处没有什么概念,相反,近期的损害是大家都看的见的。

当然,这些政策是不是真的为台湾未来好,还要看政策实行的具体效果,但至少在台湾最成功的企业家之一、宏碁公司老板施振荣眼里,这些政策是应该去做的。“执政者要看长远一点,许多改革工程,现在不启动,未来更遥遥无期。”“现在就必须采取行动,建立国家新的方向与价值观,透过新的机制启动正向循环”。…[详细]

若一切任由民意,希腊式的下场或难避免

如果马英九不去做这些事情,在这种政治难题前完全顺从民意,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可以想象,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问题会变得积重难返——因为人们获得利益时总是觉得理所当然,但当已存在的利益被剥夺时,则往往会表现得极为不情愿。你想把一块蛋糕从某些人嘴里弄出来,分给另一批人,肯定会遭到很大的阻力。

一个典型的教训就是希腊,欧债危机爆发以来,围绕拯救经济,希腊人之间爆发了无休止的争论。一些人告诉另一些人必须告别过去优越的福利条件,国家才能继续前进,然而总是有人质疑,“为什么做出牺牲的会是我”。当各种挽救经济的提案一次次被否定、修改、引发抗议之际,始终没有一个强力的政府能够带领希腊人走出这一泥潭,接下来许多重大议题可能不得不诉诸于最有合法性、但也最不能拯救希腊人的全民公决。 …[详细]

这种局面,绝不是一个健康的社会所应当出现的。马英九连任之后连续亮出“恶人我来做的嘴脸”,可谓深具政治勇气之举。

马英九连任成功,可以放手处理“遗留难题”

马英九之所以能够“连发多弹”触碰这些“遗留难题”,得益于其成功连任。通常而言,第二任期的领导人会比第一任期更易推出一些“大动作”,因为一般连任一次以后,就没有继续连任的压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挑战选民的通常看法。

此外,台湾当下的政治体制,也保证了最高领导人在施政上具有很大的权威,相比而言,日本、希腊等议会内阁制国家,其施政者在推行政策时,容易受到更多的掣肘。

但民意像晴雨表般充分表达,方能纠正施政之偏
部分民众上街示威抗议当局的政策

民意起落很正常,民众经常表达不满是政治常态

或许有人觉得,不管怎么说,民众已经纷纷表态不支持马英九的政策,他仍然一意孤行,可以算是“违背民意”了吧?既然如此,马英九是不是就该下台呢?

事实上,一个领导人或一个政府的民望,有起有落是非常正常的,由于若干政策未被民众理解或反对,导致当局支持度大幅度降低是很常见的事。就拿马英九来说,从08年刚上任时的高支持率,到09年“莫拉克”风灾救灾不利支持率陷入低谷,再到去年经济好转支持度大幅回升(远胜日韩领导人),起落可以说是相当大的,一时的民望低谷,并不一定表示民众对其失去了信心,而只是表达了一种当下的情绪。近日有民进党成员称,若此时再来一次选举,蔡英文将击败马英九,这未免是太乐观了。

另外,在一个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社会,民众经常表达对政府的不满,其实是一种政治常态。说白了,政府就是提供公共服务的,服务若做得好,自然社会稳定百姓安泰,若提供的服务不好,自然要受到批评,批评的目的就是促进政府更好地提供公共服务。 …[详细]

充分地让民意表达,听取民众的意见,同样不可或缺

而且,社会、经济问题的复杂程度,决定了政策的实行决不能是少数几个人说了算的。不管是经济刺激政策、还是食品安全法例、社会管理制度,在政策出台之前,都必须充分地让民众知晓、让民意表达,并听取民众的意见。民意虽然经常表现得情绪化、非理性,但不代表这类意见就不值得听取。用句古话来说,就是“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一个政策,再有远见,民众全然不解,能相信这会是一个好政策、并得到良好的贯彻实施吗?

在马英九的这场政治危机之中,我们可以很清晰的看到,民众也并非全然只注重短期利益,许多人并非完全拒绝接受“油电双涨”或者是美国牛肉,而是对政策是否过于激进、咨询是否完善、方案是否最好提出了意见。在很多观察者看来,有些意见是相当中肯的。

并且,马英九也确实做到了“对政策已进行深刻的检讨”,并做出了某些修正,例如,电价上涨方案由“一次涨足”变为“分三阶段”来涨,便是一个“顾全大局”的妥协。政策如何做出并让民众认可,这便是一个极好的观察范例。…[详细]


为政不易,马英九这场数月以来的政治风波及其走向,值得持续关注。

资料区 怎样用手机浏览今日话题

相关专题

李登辉卖钓鱼岛

李登辉为何说钓鱼岛是日本的…[详细]

相关专题

陈水扁贪污无罪?

陈水扁贪污一亿,居然被判无罪?…[详细]

相关专题

台湾怎治高尔夫场

台湾部分高尔夫球场同样是违规…[详细]

投票区

新闻立场
你怎么看马英九民望下跌?
施政失当,该下跌
不惧民意,有担当
0%
0%
专题调查
加载中...

010-82155180 20614277@qq.com

版权声明:腾讯网原创策划,欢迎转载或报道,但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出品:腾讯网评论频道

本期责编:丁阳


网友评论
关于腾讯 | About Tencent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腾讯招聘 | 腾讯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2 Tencen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腾讯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