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标在美登钓鱼岛广告有用吗

奉行高调慈善的陈光标最近又做了一件全国瞩目的大事——他花费3万美元在《纽约时报》上刊登了一则“保钓广告”,宣示中国对钓鱼岛的主权。…[详细]

 

消息一经陈光标本人(微博)公布,立刻引发极大的关注。大致舆论分为三派:1.陈光标是爱国商人典范;2.陈光标是在作秀;3.陈光标不理智,在美登广告是白送钱给别人,还有拉第三方站队,向美国“取暖”之嫌,不太合适。

 

抛开种种情绪性的言论,到底陈光标的这则广告有用吗?

今日话题
利用政治广告宣示主权有很多先例

韩国国民在美国、澳大利亚等地登了非常多宣誓独岛(日称“竹岛”)主权的广告

韩国可能是在外登宣示主权的广告最多的国家。不过一系列的广告都是个人行为。做得最多的是韩国老牌歌星金章勋和知名策划人徐敬德,前者出钱,后者负责策划出力。

这些广告的内容和陈光标的异曲同工,比如在纽约时代广场的那则,内容就是“夏威夷是美国的,西西里岛是意大利的,独岛是韩国的”,此外还在地图下打出了“欢迎来独岛——美丽的韩国岛屿”的口号。…[详细]

日本东京都今年7月末在《华尔街日报》上刊登了“购买钓鱼岛”主题广告

点击见广告全文及译文

日本东京都今年7月27日在美国《华尔街日报》上刊登了“购买钓鱼岛”的主题广告寻求支持,当天刊登的东京都广告占了2/3左右的版面。广告除了呼吁美国国民支持其“购岛”行为的文章之外,还有钓鱼岛诸岛屿的照片,及钓鱼岛位置地图等彩色图片。该广告声称中国正对钓鱼岛不断施加压力,还写着“如果不支持与中国对峙的亚洲国家,意味着美国将会失去整个太平洋。”…[详细]

领土争端中,寻求国际社会的同情与支持是常用手段

一般而言,国际舆论在领土争端中都倾向于弱势的一方。所谓弱势,指的是谁站在道德制高点,谁看上去“无辜”。在著名的有关主权争端的英国、阿根廷“马岛战争”中,英国就运用了非常高超的外交手段,成功博取国际社会的同情和理解,掌握了主动权。登广告也就是这个道理——让更多人更为直接地了解争端,看到平时不知道的东西,寻求同情和支持。像是东京都的“购买钓鱼岛”广告就颇有些“动之以情,晓之以‘利’”的意思,处处透露着也是在为美国的国家利益打算的“心思”。

所以,陈光标的广告总体来说也是这个功用和诉求,和韩国人在全世界登的独岛广告一样。此外,也可以看作是对东京都在《华尔街日报》广告的回应。…[详细]

这为民间保钓增添了新的实用招数
陈光标从慈善领域走向民间保钓

以个人名义刊登广告是很实用的选择

专题《怎看民间“保卫钓鱼岛”》中已经详细分析了目前钓鱼岛争端的局面:中国在实际控制上并不占优,而出于避免冲突扩大乃至引发战争的最理性选择,民间保钓是很有用的,他们能够有效地冲破日本的实际控制,避免了政府间硬碰硬时“擦枪走火”。这也能够为己方在日后的谈判博弈中争取更多的利益。

陈光标以个人名义登报其实和登钓鱼岛有相似之处,他是在国际上以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的身份发出理性的呼吁。…[详细]

这种理性选择能既发出诉求又避免各种冲突

个人的身份避免了将冲突上升到两个国家之间。纵观韩国国民历次在外刊登的独岛广告,日本并非没有抗议,但是它没有道理向韩国政府抗议,就像一个母亲可管不了成年孩子的自由;向刊登广告的个人抗议又显得是一个国家和个人在对抗,太过“以大欺小”;没法向美国政府抗议,因为这是商业媒体的自由;它就只能向刊登的媒体表达自己的不满。日本就曾经向《纽约时报》和《澳大利亚晨峰报》抗议过,不过也没什么用。最绝的是澳大利亚这家报纸,还以“纷争地区(独岛)广告引发日本政府愤怒”为题进行了报道。而同一天的报纸上,他们又报道了“韩国人登上韩日纷争地区独岛”的新闻。…[详细1]…[详细2]

有人认为,陈光标大可以像韩国国民和东京都一样,只用英文做广告,半英文半中文有向国内民众作秀之嫌,因为陈光标去年陷入了诈捐漩涡(参见专题:《质疑陈光标:扼杀善良?》),以“爱国”来挽回形象很聪明。先不说这是不是“诛心之论”,陈光标即使是作秀,也是一次高明而实际的“秀”。他没有蛮干,像是逼停日本大使座驾这样的事情,一不小心就是外交纠纷,还可能伤及在日同胞(日本不理智分子可能以牙还牙报复在日华人);像是砸丰田车这样的事情,侵犯了别人的私有财产,本身就是违法的,伤害到的也是自己同胞;并且这些做法除了宣泄情绪而外,实际功用其实不大。而陈光标是用自己的私人钱财去登广告,表达一个中国国民的理性诉求,他确实开辟了一个新的实用的民间保钓招数。各种动机论也没必要,只要陈光标是在用自己的合法私人财产,他怎么表达实在是他的自由。…[详细]

这则广告在美国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效用
慰安妇广告促成了美国的谴责议案

言论自由下,政治广告在商业媒体上如雨后春笋

在美国,《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报纸都刊登了许多类似“钓鱼岛广告”在内的政治广告。

《纽约时报》把这类广告叫做观点广告,是如此描述的——为了支持思想的自由表达,时报向那些希望表达有分歧的观点的人们敞开版面。在本政策下,时报经常接受那些被另外一部分人强烈反对的观点广告。时报要求观点广告言论得体,且言论有良好品位;要求观点广告的刊登者避免不准确的或不符合事实的误导言论。然而,因为时报难以检查所有自称是事实的言论,因此时报不保证这类言论的精确性。观点广告的刊登者必须身份明确。如果刊登者并非知名组织,比如是个人或是专业团体,则广告必须同时刊登广告刊登者的通讯地址和电话号码。…[详细]

这类广告在美国商业媒体上非常多,可以说,报纸并不限制广告刊登的观点,像是《华盛顿邮报》当年和《华盛顿时报》交恶,还刊登过大篇幅后者的老板对自己进行强烈反驳、控诉的广告。而美国政府当然也不会过问——上个世纪50年代对美国言论自由有着标志性意义的“警察局长沙利文诉《纽约时报》案”正是缘起于一则黑人民权运动广告,而最后,言论自由获得了历史性的胜利。

当然,报纸也是有节操的,不是有奶便是娘。它们一般禁止刊登有悖本报格调的或者有欺诈嫌疑的广告,例如会让读者感到不适的血腥尸体图片,给多少钱报纸也不会登,这和言论无关。…[详细]

所以,这是美国政府管不着的商业行为,“陈光标拖第三方下水”的说法很无稽

有评论认为陈光标不该在美国报纸上打广告,这是在拖美国这个第三方下水,向美国“取暖”,会让局面更复杂,是在给中国政府找麻烦。这种说法当然是无稽之谈。因为在美国,政治广告就是个商业行为,与美国政府没有关系。韩国就独岛打了很多广告了,也没上升到美、日、韩三方政府层面。而日本政府也只能对《纽约时报》发发牢骚。

至于向美国“取暖”的说法,其实也站不住脚,如前文所诉,在国际领土争端中,争取国际舆论其实非常常见。中国古话也有云“得道多助”,塑造有利于自己的国际舆论氛围肯定不是什么坏事。…[详细]

当然,在言论市场很充沛的情况下,仅靠一则广告争取舆论太困难

美国人见惯了政治广告,所以要想凭一则广告争取到舆论支持实在是不可能的任务。而通常,美国报纸上很可能充斥着观点完全相左的政治广告。人们在舆论的争锋中也就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立判断。

2007年的慰安妇广告就是很好的例子。在2007年初,美国国会众议院民主党议员迈克·本田提出一项决议案,谴责日本在二战期间强征亚洲国家妇女充当日军“慰安妇”,要求日本承认历史事实,防止再次发生同样的悲剧,并且要求日本首相公开就“慰安妇”问题发表谢罪声明。围绕这个决议,美国团体组织和日本右翼分子都在《华盛顿邮报》上刊登广告。不过日本人弄巧成拙,他们在《华盛顿邮报》刊登整版广告,否定日军强征“慰安妇”的历史事实。广告颠倒黑白说:“很多国家都为阻止军人强奸市民而设置了妓院。”并且列举事例称,美国在1945年占领日本以后,曾要求日本政府设置“慰安所”。结果,这则广告适得其反,让一部分中立的议员很反感,反而觉得道歉是必要的了,倒向了支持议案的阵营。最后,议案以绝对优势获得通过。

所以,仅靠一则广告要想达到效果很困难。而广告最好理性、客观,夸大其辞或者情绪性太强的不一定有作用。但是在《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这样的大报上投广告不仅能让美国民众看到,也能让美国乃至世界政治精英听到一个中国公民的呼声。

纵然比起东京都广告的“老谋深算”,初次涉足政治广告的陈光标的钓鱼岛广告还稍显稚嫩,但是他的举动肯定是有象征性意义的,是一个很好的开端。…[详细]


陈光标在《纽约时报》刊登广告无疑是一种理性的民间保钓行为,可比砸车或者抢旗要实用。

资料区 怎样用手机浏览今日话题

相关专题

中国能打赢日本吗

美国和日本联手,中国还谈何“洗刷耻辱”…[详细]

相关专题

爱国者石原慎太郎

石原如此受日本国民拥戴,难道仅仅因为他强硬?…[详细]

相关专题

该为钓鱼岛一战?

鼓吹战争论者完全没考虑双方的承受能力…[详细]

相关专题

怎看“民间保钓”

将国旗插上,是值得赞许的事情…[详细]

相关专题

日本国有化钓鱼岛

国有化是日本政府对离岸小岛的基本政策…[详细]

相关专题

日本人怎支持石原

92%日本人表示赞成石原“购岛”言论…[详细]

投票区

新闻立场
你如何看待陈光标登钓鱼岛广告
爱国壮举
作秀而已
0%
0%
专题调查
加载中...

010-82155158 wangyang019@qq.com

版权声明:腾讯网原创策划,欢迎转载或报道,但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出品:腾讯网评论频道

本期责编:王杨


用iPhone看《今日话题》

扫描二维码
网友评论
关于腾讯 | About Tencent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腾讯招聘 | 腾讯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2 Tencen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腾讯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