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没有危机

一年一度的“粮食危机焦虑症”似乎又要开始袭击中国了,据媒体报道,自去年10月以来,中国北方粮食主产区遭遇数十年一遇严重旱灾,山东、河南尤为严重,使中国将面临巨大的农产品供应压力。 …[详细]

中国国家粮食局局长聂振邦称,国际市场粮食供求呈偏紧态势,依靠大量进口来解决国内粮食问题显然不现实,因此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

 

粮食危机真的迫在眉睫了吗?

今日话题
“粮食危机”从哪来?
国际粮价屡创新高

“粮食危机”其实是价格危机

2010年,中国全年粮食总产10928亿斤,增产312亿斤,实现了连续第七年的增长,不过,这并不妨碍“粮食危机”的口号越喊越响。

这倒并不是危言耸听,按照世界粮食首脑会议对粮食安全概念的表述:让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都能享有充足的粮食,过上健康、富有朝气的生活。这个定义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要有充足的粮食(有效供给);要有充分获得粮食的能力(有效需求);以及这两者的可靠性。也就是说,粮食危机的真正意思不是买不到粮,而是不能以合理的价格买到粮。…[详细]

粮食会不够吃吗?

人口会无止境的增长,粮食生产却会走到尽头,这是马尔萨斯的著名预言,至今信奉者众。然而过去几十年的事实是,粮食增长的速度可以远远高于人口增长的速度:从1960年到1980年之间,全球粮食产量翻了一倍,粮食价格下降,粮食储备大大增加。如果我们回顾历史,就会发现粮食价格其实在走一条长期下行线,过去的半个世纪世界人口增加一倍半,人均粮食消耗增加17%,种粮食的人减了大概三分之二。

人们动辄喜欢引述粮价在最近几十年中的快速上涨,实际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处在长期的通胀过程当中,如果以货币作为单位,我们只能发现几乎任何物品的价格都在上涨,而如果用比价来看,粮食价格在最近半个世纪中相对于其他商品却降低了一半。 …[详细]

这个世界在养活60多亿人的同时,还要养活超过200亿只动物,其中包括15亿头牛、9亿头猪,将近18亿只羊和165亿只家禽,他们中间的大多数所吃的饲料也可以由玉米和大豆等粮食制造的,如果真的发生严重的粮食危机,只要粮价随之上涨,就将极大减少动物饲料和生物燃料的生产,因为把这些粮食卖给人更划得来。

“粮食危机”来自期货市场

据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公司提供的数据,2010年全球只有小麦出现减产,玉米和稻谷均出现小幅增产,小麦减产幅度不到4%,但国际小麦价格却出现疯涨,其中法国的小麦价格一年大涨78%。农产品存在生产周期性,受异常天气影响,其供需矛盾会被放大,易被市场炒作。

“农产品供给因素被市场过于放大。”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分析师马文峰认为,“除了天气因素,流动性泛滥也是国际粮价暴涨的主要推手。美日欧实行超低利率,使流动性资金过多,炒作因素增强。最近国际资金已开始把中国干旱作为炒作题材。”…[详细]

粮食危机这笔糊涂账
“粮食危机”司空见惯

其实不是粮食危机,而是粮食周期

粮食涨价并不新鲜,半个多世纪以来国际实际粮价最高峰发生在1970年代初第一次石油危机冲击之后,除去通货膨胀因素,当时主要谷物的美元实际价格在目前价位的两倍以上。

而上一次粮食供求变动周期的实际粮价峰值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然后是90年代后期和世纪之交粮价持续的下降和低迷,国际粮价过去几年开始回升,所谓“粮食危机”其实是粮食周期的新名字。 …[详细]

全球七亿人陷于饥饿?

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粮食计划署发布的年度报告声称,全世界每7人就有一人“挨饿”。

而美国农业部在2009年的公告显示,美国也有4900万人在“挨饿”。不过只要稍微查阅美国人口调查局的资料就会发现,美国这些“饥饿人口”49% 的家庭拥有独立住宅、41%的家庭拥有公寓、10%的家庭拥用有活动房屋,四分之三的穷人家庭有汽车,超过一半的穷人家庭拥有立体音响设备,超过三分之一的穷人家庭拥有自动洗碗机。…[详细1][2]

同样按照这一标准,中国有一亿以上人口处在“饥饿状态”,不过,中国早已解决了贫困人口的基本温饱问题,却是国际公认的事实。

“粮食危机”是个框,什么都能往里装

自从有了“粮食危机”,所有的反政府游行都使用了这个很国际化的新名字,如果某国老百姓抱怨物价上涨太快上街游行,马上就会计入“粮食危机引发抗议”的名单之中。

在08年号称“粮食危机导致三十余个国家骚乱”的大“危机”当中,绝大多数国家粮食实际供给充足,超市里粮食都没卖出去。以08年因“粮食问题”引发哄抢和暴动的主角海地为例,其实当时由于海地政府滥发货币,海地正处在严重的通货膨胀当中,食品涨价只是通胀的自然结果。 今年号称全球又有多个国家发生“粮食危机”,但阅读新闻就会发现,在印度,所谓“粮食危机”其实是洋葱涨价,而印尼的“粮食危机”实际上是辣椒涨价,按照同样标准,中国在去年也经历了一次极为严重的粮食危机,因为大蒜和绿豆都涨幅不小。…[详细]

人人都爱粮食危机

粮食危机这个概念听起来很恐怖,但用起来却很受用。不仅农业集团善于利用“粮食危机”进行期货炒作,对于粮农组织等国际机构来说,大谈“粮食危机”也可以凸显本机构的重要性,不仅媒体可以用这个概念吸引眼球,政府也知道,要掩饰货币政策的失误,没有比“粮食涨价引发通胀”更有力的口号了。…[详细]

当年提出“谁来养活中国”的莱斯特·布朗已经公开承认预言失败,但围绕粮食的惊人之论仍然是预言帝们的最爱,《粮食危机》的作者恩道尔是全球粮食危机最活跃的民间鼓吹者之一,他在采访中声称“仅10年时间,在转基因技术进步的名义下,阿根廷的粮食自给能力逐渐丧失,整个国家的农业经济彻底受控于外国权势集团。”然而就在最近几天,阿根廷政府刚刚还对20国集团控制国际粮价的动议提出抗议,因为阿根廷作为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抑制粮价损害阿根廷粮农利益。…[详细]

“粮食危机”永远不会消失

尽管谎言累累,但“粮食危机”的说辞却永远也不会过时,不仅每年报道一年一度的全国粮食生产电话会议的时候会被媒体唯恐语不惊人的宣扬一次,而且更为现实的是,全球粮食生产会永远处在基本够吃,但不会有太多过剩的“紧张状态”。

来自联合国粮农组织最乐观的预测是,大概十年以后全球粮食供给才会结束“紧张状态”,但显而易见的是,即使外星人每年往地球空投一千亿吨粮食,这种“紧张状态”也不会结束,因为嘉吉谷物公司(Cargill)、ADM公司、邦基公司(Bunge)等实力强大的粮食卡特尔们会马上相应的减少一千亿吨粮食生产,以避免生产过剩导致浪费和粮食贬值。

怎样才能制造粮食危机

其实,除了彗星撞地球之外,只要遵循以下方式,“粮食危机”仍然是有出现可能的:

“粮食危机”完全可以人为制造

禁止粮食自由交易

很多人将中国为美国制造DVD和运动鞋看成是美国对中国的掠夺,却又将美国粮农为中国生产玉米和大豆看成美国对中国的控制,并努力呼吁中国粮食一定要自给自足。如果按照保护主义的思路类推下去,其实本国自己生产粮食仍不保险,最保险的是本省或者本市自己生产粮食,最最保险的是本街道本小区实现粮食的自给自足。

其实粮食作为基本的人道主义物资,在和平状态下,世界近代史以来没有出现过任何一个国家、集团对另一个国家实施粮食封锁的情况,即使在国际关系极端对立的朝鲜,古巴,阿尔巴尼亚等国,也能获得大量的粮食进口甚至粮食援助。其实,保护主义恰恰潜藏着粮食危机的风险,如果各国政府都遵循这一原则限制粮食出口,破坏世界粮食市场,那么真正的粮食危机就有可能出现了。

控制粮食价格

有人认为,粮食危机既然是价格危机,只要限价就可以了。政府直接干预粮价,能够起到即刻平抑粮价的社会效果,但也导致了粮食价格形成机制的扭曲,破坏了粮食的供求关系。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情况下,粮食价格被人为压低,会使农民丧失种粮的积极性,从而导致未来粮食的减产。为了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我国也一直在提高粮食收购价格。

政策性增加农业人口

农民都进城会不会导致农业减产和粮食危机?是否有必要保持一定数量的农民,从而维持工、农业的相对“平衡”,保障本国的粮食供应?

这种被哈耶克称为“战时体制思维”的农业政策导向,在西方社会工业化初期曾出现过,早已被工业化国家纷纷摈弃。而中国农业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达55%,而农业GNP却仅占GNP总数的13%,如果这些“农业人口”真的全部回到农业生产,由55%的人口来均分这13%的产值,那么他们的人均产值仅有非农人口的八分之一,必将成为最贫困的群体,这回带来两个结果,一是粮食价格大幅上涨,二是一旦遭遇灾害,这些贫困的农民率先成为“粮食危机”的受害者。

如果一个国家粮食消费量不变,粮食生产增长20%,但货币发行增加30%,那么所谓“粮食危机”也就产生了。在我们抱怨“粮食危机”导致食品价格上涨的时候,不妨先想想政府增发了多少货币,以及还有什么东西没涨价?

资料区

相关专题

转基因不是鸦片

这样健康又合理的科技,有什么理由去恐惧它呢?…[详细]

相关专题

网友晒食堂菜价

涨价这个话题,终于还是进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详细]

相关专题

菜价涨与通货胀

蒜你狠,豆你玩,可能只是故事的开始…[详细]

投票区

加载中...

互动区

读者来信
CSTX:警惕父爱专题是网络暴力
汤勇波:自中国的研究论文有着极...
袁文良:回家过中秋
张妍文:慈善的过度娱乐化是慈善的...
美丽中国:莫让公款行贿打法律“擦...
越洋:关于“产妇之死”专题的意见
蔡平:冰桶挑战是被绑架的宣传工具
chenxiaohong:我们是否需要一个完...
如颠如狂:再讨论谁来为产妇负责
不老松:医院尽力则不为产妇负责
我要写信
编辑手记
谌旭彬:三论岳飞绝不是“民族英雄”
刘彦伟:航班延误,有苦该向谁诉
王杨:几个关于婴儿喂养的误区
更多
实时互动
收听微博

010-62671282 10890700@vip.qq.com

版权声明:腾讯网原创策划,欢迎转载或报道,但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出品:腾讯网评论频道

本期责编:郑禇


网友评论

转播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关于腾讯 | About Tencent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腾讯招聘 | 腾讯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2 Tencen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腾讯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