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凌晨,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小河镇发生山洪灾害,造成19人死亡、26人失踪,还有40多人受伤。山洪过后,长约500米的集市一片死寂,只剩下几十间房屋和孤零零的几根电线杆。…[详细]

 

虽然专家认为此次悲剧的直接原因是大雨,但在昭通市长王敏正看来,“灾害的根本原因,还是因为穷”:此前,事发地已被列为灾害隐患点,但排查员却拿着锣鼓预警,这种方法太原始。…[详细]

 

当地确实为欠发达地区,不过把灾情归咎于贫穷,实在难以服人。

不能用贫穷来开脱预警之失

利用这一个小时,就算用锣鼓也完全可以通知转移

“1小时后,洪魔来袭,瞬间冲断河堤,冲卷房屋,声浪滔天,沟边一两公里的富民街变成一片汪洋……”

这是事发后当地媒体的新闻报道。据称,凌晨3时许,值勤民警查看汛情,看到水桶粗的大树漂在流水面,意识到要发大水了,立即兵分三路,疏散转移集镇居民。看到人手不够,民警还叫来自己的妻子、弟弟等一起前来帮忙。最终,安全转移了1000多名群众。

“洪水要是晚来10分钟,就不会有一个人被冲走了!”…[详细]

看着这样的报道,心中的滋味实在难以言说。如果所述为真,那么有两个疑问需要解答:

1.为什么只有值班民警在通知转移,当地没有应急预案吗?其他职能部门在干嘛?

2.一条乡镇街道,有什么理由用一个小时也通知不完?要知道,遇难者基本上是猝不及防,甚至在“睡梦中被卷走”。…[详细]

无论如何,可以确定,有些人知道山洪来袭,有些人毫不知情。预警机制在哪里?即使是人喊人,一个小时也足够口口相传了吧?虽然穷,不是有锣鼓吗?锣呢?

锣鼓并不丢人,是各地山洪预警的“标准配置”

王敏正市长强调,锣鼓“太原始”,仿佛拿不出手,于是灾害预警出了问题情有可原。

事实上,锣鼓是极具中国特色的预警工具。在山区,环境复杂,电话、广播等预警方式可能出现故障,锣鼓反而是最稳定、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各地针对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应急预案,往往都有锣鼓的一席之地。

即使在东部相对发达的地区,也把锣鼓当作预警的重要手段,“增强了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详细]

灾害治理或许很费钱,灾害预防就在一念之间

王敏正市长表示,如果要治理当地的灾害点,“100亿元都不够。”

“治理”灾害点之说,缺乏可行性。山洪地质灾害是一个历史性、普遍性难题,我国山洪灾害防治区分布广泛,70%以上面积在防治区范围内的有13个省,昭通市凭什么得到100亿的“特殊关照”?即使真给出100亿,恐怕也无济于事,地质条件那么脆弱,这里加固了,其他地方也许就出问题了。

预防山洪地质灾害,目前有效的办法就是提前预警预报,及时赢得时间躲灾避灾,这最缺的不是资金、设备,而是对民众生命和财产的尊重。…[详细]

当地真的穷吗?

财政收入不可谓少

年度 昭通市财政收入 巧家县财政收入
地方收入 总收入 地方收入 总收入
2009 20.8亿元 55.5亿元 0.8亿元 6.8亿元
2008 17.1亿元 49.8亿元 0.7亿元 6.1亿元
2007 12.9亿元 39.3亿元 0.6亿元 5.9亿元
2006 10.3亿元 49.7亿元 0.3亿元 3.8亿元

注:总收入≈地方收入+上级补助。…[详细1] [2] [3] [4] [5] [6]

可见,无论是昭通市还是巧家县,虽然地方财政收入偏低,但是加了上级补助之后,财政总收入并不寒酸。

财政支出还值得推敲

2006年,巧家县财政支出38327万元,比上年实际支出数29979万元增支8348万元,增长27.85%。支出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离退休人员工资。其中,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支出4436万元,增长28.2%;行政管理费支出5475万元,增长19.2%。…[详细]

2007年,巧家县财政支出58191万元,比上年实际支出数38327增支19864万元,增长51.8%。支出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规范机关工作人员和离退休人员津补贴。…[详细]

这些年来,当地的财政支出稳步扩大,但是主要用于行政项目,动辄就是数千万的增加额。相比而言,王敏正市长所说的,每个县仅有“7万元专项资金来排查”,就显得太少了。

为什么要喊穷

有些事没做好

看看这次山洪奔袭而来的河道,哪里还象一条河,河床明显抬高,河岸的高度只有1米左右,这样如何行洪?

对于河流疏浚、水土保持等问题,当地并非没有意识到,也会在汛期“重点抓防”,但是很明显,并未落到实处。…[详细]

也许这个问题无法苛责,因为全国的中小河流普遍处于失治状态,积重难返。…[详细]

但是如前所述,当地政府显然在灾害预警上有明显失职,如此抛出“贫穷论”,有转移责任之嫌。

有些事可以减少顾忌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有山有水,电站开路。

近年,在西南兴起了拦河筑坝修电站的高潮,巧家县也有十几个水电站工程,包括号称世界级第四大水电站的白鹤滩电站。就在这次遭灾的炉房沟,也有一个“炉房水库坝后电站”。

在当地的岩溶地质条件下,如此密集的梯级电站对环境有怎样的影响,还应当多研究。…[详细]

有些钱要争取——“积极争取上级支持”

翻开昭通市、巧家县每年的财政预算决算案,几乎都把“积极争取上级支持”作为工作重点之一。

也难怪,如前表所示,对于巧家县来说,上级补助资金几乎为当地财政收入的10倍;对于昭通市来说,上级补助资金也几乎为当地财政收入的2倍。

而且,这种资金并非固定不变,有的年份可能会大幅缩水,比如2007年比2006年少了10亿多元,利害攸关,抓住一切机会争取上级支持,大概是当政者的思维惯性。

所以,夸大贫穷对灾情的影响,号召“加大对西部地区地质灾害的治理”,从而要求加大拨款力度,也就在情理之中。…[详细]

结语:

“灾害的根本原因,还是因为穷”,这种说法还是有积极意义的,好歹承认了灾害中“人的因素”,不再动辄“N年不遇”……
微博互动

新闻立场

你认可“贫穷是灾害的根本原因”吗?
认可
0
投票
不认可
0
投票
0%
0%

相关专题

可怕的不是天坑

无须对“天坑”过于恐慌,但需要反思人类活动…[详细]

相关专题

大旱之后又大涝

面对频发的极端天气,世界还能够变得更好吗?…[详细]

相关专题

2012是世界末日吗

灾难频发,难道2012真的会是世界末日?…[详细]

专题调查

加载中...
更多

往期话题

联系我们

010-62671158 newbeastliu@qq.com
版权声明:腾讯网原创策划,欢迎转载或报道,但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出品:腾讯网专题评论部
本期责编:刘德政

我来说两句

网友评论

关于腾讯 | About Tencent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腾讯招聘 | 腾讯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0 Tencen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腾讯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