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日本冲绳县那霸地方检察厅决定以“保留处分”形式放还非法抓扣的中国渔船船长詹其雄。25日,被日方扣押17天之久的詹其雄乘包机回国与妻儿团聚…[详细]

25日,外交部发言人姜瑜称,日方的行径严重侵犯了中国领土主权和中国公民的人身权利,中方有权要求日方作出道歉和赔偿。而日本外务省坚持,日方已根据国内法严正、慎重处理,不接受中方的要求。在道歉、赔偿问题上,中日又陷入胶着…[详细]

我们不妨重理事件的脉络,探讨撞船风波究竟会如何收尾?对此事件又该如何省思……

“国内法”处置中国船长——日本的赌注

日方三步走:

第一步:冲撞、驱赶。这是钓鱼岛附近海域的常态,以日方巡逻舰将中国渔船驱赶出此海域告终,不会引来外交纠纷。

第二步:上船抓人、放人及道歉。这是进一步的举动,也并不会给两国关系造成太大的损害。…[详细]

第三步:实施逮捕,并移交地方检察厅调查,再提交诉讼。按照日本国内法程序处理,成了事件的转折。…[详细]

日本用“国内法”处置的大赌注

日本是三权分立的体制,是奉行司法独立的法治国家,检察机关独立负责各种案件的侦察和处理。检察厅管辖检察官,设有检察事务官,辅助检察官行使司法职责。虽然唯恐检察官专权过大,所以作为法务系统最高长官的法务大臣对检察官有最终的“指挥权”。但是,战后行使这一指挥权的只有一次:1954年的检方涉嫌造船疑案。…[详细]

因此,一旦日本政府决定将事件纳入“国内法”的程序,其实质就是把日本的司法体制捆绑到外交博弈当中来,处置的决定权落在地方检察机关那里。

所以说,“国内法”处置虽然只是向前多走了一步,却使得中日博弈双方所需下的赌注大大的翻倍了,当然,“赌局”是日本先挑起的。

日本的失算——中方强硬出乎意料

中方的反制接踵而至,推迟中日东海问题政府间谈判 、推迟全国人大代表团访日、暂停省部级以上交往、逮捕了“违法的日本公民”等;层级不断提高的抗议,直至主管外交的国务委员戴秉国、总理温家宝出面警告。…[详细]

另外,温家宝奥巴马会谈,中国向美国的活动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日本《产经新闻》披露,事件变得峰回路转,背后与美国施压有关,报道引述希拉里身边的消息人士说,美方希望日方在24日前解决问题。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也罕见撰文,称从日本古地图来看,钓鱼岛就是中国领土,美国不会为几个荒岛,与中国展开核战争。…[详细]

没有赢家的“赌局”

放人也许算阶段性成果,但远谈不上中方的胜利,只要日本坚持按“国内法”处置的公正性,不道歉赔偿,实际上是开了日本用“国内法”处理钓鱼岛问题的判例,中方何来胜利?而日方呢,政府因此饱受指责,司法的权威性也受到质疑——“一方面日本政府坚决主张我们是法治国家,依法治国,按部就班就是了,另一方面,却出乎所有人意料,因‘中日关系重要’而释放船长。凭什么?”(加藤嘉一),当然也称不上胜利,撞船风波没有赢家。…[详细]

究其根源,是双方在钓鱼岛上都有底线,主权归属自己不可动摇。日本以“国内法”处置船长,触犯了中方底线,遭到强烈反制,因此失算。但是,即便放人,日本仍然不能承认自己扣押船长是非法的,一旦承认非法,便动摇了自己对尖阁列岛(钓鱼岛)的主权底线,所以,那霸地方检察厅24日决定以“保留处分”形式释放船长。这也导致撞船风波陷入胶着。…[详细]

既然日方承认非法并道歉赔偿很难出现,那局势会如何发展呢?

日方不道歉,中国如何选择?

第一种选择:“拖”字诀

如果中国坚持要日本道歉、赔偿,而日本拒绝,依然“保留处分”,那双方最可能出现的办法就是“拖”。

中方隔几天出来强调一次日方必须承认非法、必须道歉;日方隔几天回应一下自己出于双方大局考虑,才“保留处分”释放船长,拒绝。几个回合下来,事件逐渐平淡,两国民众的对立情绪冷却,双方又可能回到“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轨道上来。

第二种选择:中方继续“反制”日本

无论停止某些外交交流还是经济制裁,对中国来说,都并非什么能得利的反制手段。反制不妨直接围绕东海和钓鱼岛海域展开。

其一:如果日本坚持不道歉,不赔偿,那中方可以单方面的进行日本忌惮的东海“春晓”油气田试探性开发,看日方有如何反应再酌情出牌。

其二:在船长被扣押的日子,中国可谓处处被动。抓还是不抓,全看日方意愿;放还是不放,还是这样。对钓鱼岛的有效控制,决定了日方的主动权,我们除非下很大的赌注,施加巨大的压力,极强硬的反制,否则很难扳回牌局。因此,借着日方绝不道歉的机会,中国政府是否可以做一些平衡中日对钓鱼岛有效控制的举措出来,譬如增强往钓鱼岛方向的海上军事力量部署等,非常值得期待。

第三种选择:按照中国“国内法”进行司法诉讼

詹其雄回国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钓鱼岛是中国领土,日方抓扣我是非法的。”

日方用“国内法”处置船长,我们称其为挑衅性“国内法”处置,何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让詹其雄以中国“国内法”来诉讼日本相关人员和部门,则是防御性“国内法”诉讼,中方占理。

首先依照中国已经颁布的“反分裂国家法”重申钓鱼岛的主权不容讨论;第二,中国的法院对在中国海域撞击中国渔船的日本舰艇艇长发出传唤,到法庭接受质询和调查;第三,中国的海事法庭应对绑架中国船员的日本舰艇相关官员提起诉讼,予以法理上的谴责。…[详细]

司法之战,也是国际社会解决争端的最好的途径、最理性的途径,最符合普世价值,何乐不为呢?

撞船风波中国应有的省思

“二二六”兵变标志

一:对日基础研究不足

外交博弈或争斗的难点在于“换位思考”,是如何最大程度的搞清楚对方究竟在想些什么,想得到些什么?这样,我们才知道恰如其分的出牌反制。这就需要搞透彻日本的政治体制、政权运作、民众心理、社会文化等等。

这次事件正是体现了我国对日本的基础性研究不足的问题。旅日华人桥本隆则写到,“在本次钓鱼岛争端中,日本方面的舆论很活泼,包括他在内都被日本各大媒体询问以及约稿,而我们国内这方面做得很不够,重视程度还不如一个日本右翼报纸,因为只有反复宣传才会在法理与论据中占有优势,”说的甚有道理…[详细]

二:中日对话渠道和平台缺乏

中日双方必须坐下来,对历史问题进行认真、系统的对话和磋商,重建共识。

如同旅华日本作家加藤嘉一所言,中日之间必须尽快建立“中日突发事件管理委员会”。无论是领土问题、民生问题、企业纠纷还是民族感情,中日两国之间发生严重损害国民感情基础、政治互信的突发事件,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不害怕出事,两国交流多了,摩擦必然会增多,与一对夫妻一样。关键是,出了事之后,如何尽快畅通信息,交换看法,寻找解决办法,不可否认,今天中日之间缺乏沟通的渠道和平台。有了这样的平台才能更好的重塑共识…[详细]

三:捍卫海权:外交身份转换的难题

除了钓鱼岛,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在南海诸岛问题上的争执,与韩国的捕鱼纷争等皆是问题。

一方面:海权问题(外交)上,中国一直奉行韬光养晦的政策,甚少强硬;另一方面却是,无论欧美还是边邻国家,大多对中国有怀疑甚至担忧的心态。而一旦中国偶尔强硬一回,这种担忧就会更加明显。

自然,中国此次反应如此强烈,出乎观察界的意外,也引来外界的一些担忧。

观察人士称,此次的强硬或许只是偶然,但更有可能是反映出中国领导人将经济实力转化为政治和外交影响力的愿望。如果是后者,这种与大国地位和实力相称的强硬会成为常态,这实际已经涉及到中国的外交身份转换的问题,如何在这个过程中,消解边邻国家和欧美等国的忧虑,赢得更多的政治盟友,仍是未来中国未来外交身份转换的一个难题。

结语:

撞船风波已给中日关系蒙上了巨大阴影,如何收尾,依然考验着两国智慧和诚意……
您认为日方会不会就撞船风波道歉?
0
投票
不会
0
投票
0%
0%

相关专题1

日本为何一意孤行

日本以国内法程序处置中国船长是疯狂冒险…[详细]

相关专题2

钓鱼岛是我们的

“自古以来”之说证据充分,日方的主张不成立…[详细]

相关专题3

中国渔船惹了谁

在周边海域捕鱼,不得不考虑来自其他国家的因素…[详细]

相关专题4

假如钓鱼岛问我们

那八块饱经沧桑的石头,像甲骨一样庄严无比…[详细]

专题调查

加载中...

谌旭彬:三论岳飞绝不是“民族英雄”

刘彦伟:航班延误,有苦该向谁诉

王杨:几个关于婴儿喂养的误区

更多

往期话题

联系我们

010-62671158 331945489@qq.com
版权声明:腾讯网原创策划,欢迎转载或报道,但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出品:腾讯网专题评论部
本期责编:梁丁

我来说两句

网友评论

关于腾讯 | About Tencent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腾讯招聘 | 腾讯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2 Tencen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腾讯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