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中出土的“羽人”

备受质疑的“曹操墓”再起波澜,本月中旬相关部门宣称,“曹操高陵9月份将对外开放,门票价格初步定为60元。”…[详细]

 

这个消息也激起了更多“反曹”的声音,23位学者集体表示,“曹操墓”在发现和发掘过程中,存在人为策划、蓄意造假行为。对此,国家文物局回应说,“质疑不会影响之前的官方认定。”…[详细]

 

此前“挺曹”派就强调,“非考古学者质疑基本没价值”,咱是外行,不好妄加揣测,就说说为什么人们不愿意相信“曹操墓”。

考古造假向来都很“官方”,不能靠“官方认定”唬人

考古只能是官方的事,考古造假当然也只能是官方的事

面对铺天盖地的质疑,“挺曹”派的表现非常有趣,既说欢迎讨论,又一再因人废言,指责别人“非专业”、“外行”——归根结底一句话:我们是专家,听我们的。

《文物保护法》第二十七条明确规定,“一切考古发掘工作,必须履行报批手续;从事考古发掘的单位,应当经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批准。”

并非刻意怀疑专家,关键是在考古这个特殊的领域里,本来圈子就小,而且这项工作只能由官方主导,由专家来具体推进,“非专业”人士想造假都没有机会。所以,不能说“官方认定”就是客观事实。

看看历史上三大考古造假案例,哪一个不是业内翘楚所为。

英国“皮尔当人”:“填补了人类进化的重要一环”

被称作“皮尔当人”的是20世纪初期采集到的一颗颅骨与下颚骨,地点位于英国一个叫做皮尔当的村庄。随后,大英博物馆地理学部门主管伍德沃对此作了深入“研究”,不仅让他自己誉满天下,也让这两块骨头和它们的发现者“名垂青史”:

这个所谓的“皮尔当人”意义重大,不仅“代表了人与猿猴之间失落的环节”,而且意味着最早的人类发端于英国,而不是非洲,这极大地满足了一些人的优越感。

直到1953年人们才发现,那个颅骨其实来自现代人,而那个下颚骨则来自猩猩。…[详细]

德国普罗茨:人类史因他的谎言而改写

普罗茨在世界考古学界可说是泰山北斗,当年他向全世界宣布,在德国汉堡附近发现的一块古代欧洲穴居人头盖骨碎片具有长达3.6万年以上历史,全球考古学界都为他的科研成果而轰动。

这意味着,欧洲穴居人曾经居住在欧洲北部,并且与人类发展的另外一支———现代人共存。这个研究成果填补了现代人与穴居人(即尼安德特人)之间的联系上所缺少的重要一环。

然而,人们最终发现,这个头盖骨其实只有7500年,他的其他“研究成果”也是系列造假,结果,“人类学中现代人4万年前到1万年前的历史必须完全重写。”…[详细]

日本“石器之神”:“挖掘”出了日本石器时代

1998年以后的日本中学历史课本上曾写道:“上高森遗址是日本迄今发现最早有人活动的地方……六七十万年前已经有人活动”——比北京猿人早,说明亚洲大陆上的人可能是从日本迁移过去的。

这样的高见,得益于日本“石器之神”的“重大发现”。

作为日本旧石器文化研究所副理事长,藤村新一是日本史学界的一个传奇,他总是能拿出让日本人激动不已的惊人发现,而且他参与的发掘必有斩获,从不失手。

这个传奇终结于2000年10月22日,媒体的摄影机记录下了他怎样“埋地雷”(考古造假行话,先埋下“宝贝”,再去挖掘“发现”)。日本考古学会经过两年调查发现,在藤村参与开挖的178处考古遗址中,至少有159处涉嫌造假,上高森考古遗址已被确认为毫无学术价值。…[详细]

日本学术界严肃反思藤村造假问题:一是日本旧石器考古的主流学术观点无形中对藤村的造假活动起了保护伞的作用;二是学术体制和学风存在缺陷和偏差;三是学术体制带有封闭性,缺乏积极的学术批评。

这个“曹操墓”表现得太“急功近利”了

太急切作出结论,没有足够的存疑精神

“曹操墓”的认证过程显得相当急切,先判断“是曹操墓”,然后公布支持这个观点的证据,再马不停蹄地盖馆、修路,搞旅游开发,现在,相关征地工作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据透露,“曹操墓”已正式申请纳入国家级文保单位,正在等待评选。

判定此墓为“曹操墓”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刻有“魏武王”字样的石牌与石枕——从盗墓分子手中的缴获的。“非考古业内人士”提出了很多疑点:“魏”字写法错误,“魏武王”称号不合理,等等。

还有一个戏谑的说法,不管“魏武王”这个称号是否违制,哪个墓里会摆设“魏武王常所用慰项石”这种标签?这发掘的究竟是“曹操墓”,还是“曹操墓展览馆”啊?

关于这个问题,“挺曹”派核心人物、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所长刘庆柱说,“你用常识判断,盗墓者有喝矿泉水把瓶子落在墓里的,他的目的是盗墓,谁会把假东西搁进去呢?”

然而,通过上述“石器之神”的例子我们已经知道,“埋地雷”本来就是考古造假“常所用”手段,更不用说文物贩子通过这种方式让“宝贝”升值了。

正因为相关专家在“曹操墓”问题上预设了立场,所以要么从“是曹操墓”角度来回应质疑,要么斥责对手“非专业”,这种武断的作风无助于释疑。…[详细]

牵扯了太多的利益纠葛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是近年来各地普遍采取的“发展策略”,甚至连“西门庆故里”也争得头破血流。

至于“曹操墓”的发掘,则离不开安阳县安丰乡党委书记贾振林的积极奔走:“如果最终证明曹操墓真的就在安丰乡,那对乡里意味着什么当然是不言而喻了。”

在这个项目上,当地政府已经花费2000万元,还计划投资6000万元,修建一条从安阳市区到高陵的快速路。当地官员在接受采访时称,要由起初的“爆炒、轰动、震惊”,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拉动效应。

至于远景目标,“每年至少能带来4.2亿元的经济效益”——有人得出这样的计算结果。…[详细]

学术不独立,“专家”的话没有公信力

“曹操墓”广受质疑背后是专家公信力透支

两个月前的调查显示,遇到重大问题时,“愿意听专家的观点”的只有44.8%;认为“专家是社会权威,值得信赖”的人只占到6.5%。

原本备受尊敬的“专家”一词,正沦落为被揶揄的“砖家”。

“专家”为何变成“砖家”?调查中,79.6%的人觉得是因为“部分专家缺乏社会责任感,为利益群体代言”;72.3%的人认为“大量‘伪专家’充斥专家队伍,素质良莠不齐”。…[详细]

在“曹操墓”之争中,“挺曹”派拿专业说事,更容易引起反感。

只有学术独立,专家才能服众

“曹操墓”发掘和研究的主动权,并非掌握在学富五车的考古学家手中,而是在地方政府的行政那里,甚至是在地方长官个人手里。有些学者非常迫切地希望发掘,也得拿“社会效应”说服当地领导予以支持。

河南省文物局前局长常俭传多次给领导个人写信,“只有省里的领导重视、支持,才能把事情办好。”他在给河南省委的信里写道:“寻找曹操墓‘万事俱备,只欠经费’。”并不止一次地信誓旦旦地向安阳书记和市长保证,“如果一旦发生我的建议失误,而导致您的决策失误,我有勇气向您二位和安阳人民作检讨。…[详细]

相关的发掘和研究工作,从一开始的立足点就是“证实曹操墓”,而非进行科学研究,这样何以取信于人?

结语: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所长刘庆柱说,“判断为曹操墓,基本上没遇到考古界内的质疑”——其实,这非但不能为“曹操墓”的真实性增强分量,反而让人担心考古界的“圈子”文化,更失公信力……
你认为“曹操墓”是真的还是假的?
真的
0
投票
假的
0
投票
0%
0%

相关专题

华南虎事件发问会

比“失虎”更严重的问题是政府相关部门的“失信”…[详细]

相关专题

孙悟空的籍贯问题

“专家”遭遇公信力危机,有的还是利益集团代言人…[详细]

专题调查

加载中...
更多

往期话题

联系我们

010-62671158 newbeastliu@qq.com
版权声明:腾讯网原创策划,欢迎转载或报道,但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出品:腾讯网专题评论部
本期责编:刘德政

我来说两句

网友评论

关于腾讯 | About Tencent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腾讯招聘 | 腾讯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2 Tencen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腾讯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