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利哥,一个在搜索引擎里直线上升的热词、一个引爆网民评议热潮的网络现象、一位气质另类打动多国少女的路人甲。在“两会”时节,抢走了不少眼球…[详细]

然而,风华背后,是曾被隐藏的悲苦,近日,犀利哥在面对救助站和媒体时,情绪失控,仰天长吼,流下了恐惧的眼泪…[详细]

温家宝总理在刚刚结束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重申:“让老百姓活得更有尊严”。那么像“犀利哥”这样的底层公民,怎样才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呢……

谁让犀利哥这么惶恐

“成名”之前的犀利哥:流浪七年,有谁关注?

犀利哥平时都会在宁波天一广场、东门口一带出现,天冷或雨天时就在会躲在桥洞里。后来慢慢熟了,别人明白犀利哥经常穿女人的衣服只为了有个家。“他曾说过,要找个女人来爱他。”

犀利哥曾在三获“最具幸福感城市”殊荣的宁波市,风餐露宿了七年,睡地下道,从垃圾桶中掏食,而从来无人问津。在自己的世界中,默默的生活,默默的流浪…[详细]

成名后,救助方才强势介入

“我们已经联系宁波救助站,积极去寻找‘犀利哥’”——宁波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张松才。

“工作人员在东门口一带进行搜寻后,还是没有找到‘犀利哥’,不过他们将继续寻找‘犀利哥’”——宁波救助站业务科科长黄鸿鹰。

这也标志着“犀利哥”的事件已引起宁波市政府高度关注,而在政府的推动下,将会有更多的人来关注他…[详细]

然而,外力介入并不顾及他的情绪感受

犀利哥对熟人说,这几天来,很多人围着他看,给他拍照,有的还给他送吃的,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我现在不快乐了,感到很害怕,你要保护我。”

得知找到“犀利哥”的消息,宁波救助站的五六个工作人员也赶到了东门口。一下子这么多人围着他,“犀利哥”突然放声大哭起来。

“我真的害怕,我的脚丫子在发抖,我还能像以前那样生活吗?”“犀利哥”哭了出来,之后他又愤怒地仰天大吼…[详细]

救助者高高在上,造成了犀利哥的惶恐

救助者为何无视犀利哥的惶恐

在“犀利哥”情绪失控,仰天长吼,开始哭泣之时。是什么原因让救助人员依然紧追不舍,丝毫没有顾及到犀利哥的惶恐呢?

在长期的流浪生活中,“犀利哥”已经形成了极强的自我防卫机制,对于忽然介入其生活的人群,抱有恐惧心理。这个时候,救助就不能简单粗暴,而是要在充分考虑犀利哥情绪的前提下,以平等交流,去获得犀利哥的信任。显然,救助人员并没有这样做,而是始终保持了救助者高高在上的姿态…[详细]

救助不是施舍,而是一种政府慈善

政府救助不是施舍,而是一种政府慈善,在给予弱势群体以帮助的时候,必须带有基本的人道关怀。古谚有云,君子不食嗟来之食值,就是说的,即便是帮助别人,必须得充分顾及对方的感受。类似于救助人员一样,无视犀利哥情绪激变,其实就是漠视犀利哥的尊严。

 

其实,类似最常见的例子是:许多人面对路边的乞讨者,给钱时往往是将钱扔出去,甚至是丢出了人家的装钱盒。弯下腰,将钱放进盒子有这么难吗?这一丢之间,其实体现的是救助和施舍的区别。

慈善文化,是建立在慈善者和受助者平等基础上的

慈善文化,是建立在慈善者和受助者平等基础上。这跟我们传统的感恩文化,是有根本区别的。有施舍方有感恩,然后还一定得受助者感恩戴德,以前不是规定受资助的希望工程学生,要给捐助者写信感恩吗?

 

真正的慈善文化下,慈善者并非为获取回馈而进行慈善,相反,这是个人精神价值自我实现的路径,受助者也并没有感恩的道德义务。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流浪者可能会过得很快乐,甚至于来说,乞讨被其视作是一种生活方式。

还有谁伤害了犀利哥

愚乐也是一种暴力

有人为“犀利哥”谱写了一个曲子《潮人乞丐歌》,有商家把“犀利哥”的一身行头标价6666元,拿来当获取点击的噱头,有模仿秀明星更是以“犀利哥”的造型出镜。犀利哥是个要饭的,没想到还有那么多人向他乞讨一点廉价欢乐,可谓是叫花子中的叫花子…[详细]

围观不是善举

在这个国度里,为什么当个乞丐都那么难?一个乞丐红了之后,大家都要去围观,媒体就要迅速的介入,救助机构就要强行的去介入他的生活,却丝毫无视犀利哥的抗拒?

现在,犀利哥告诉熟人,现在走在路上的感觉跟以前不一样了,不敢去垃圾堆翻东西,晚上睡觉的时候也经常有灯照着他。”“老馋猫”无奈地说,很多市民专程到闹市区寻找“犀利哥”,见到他会主动递烟或食物,但好奇的目光和闪烁的相机、摄像机,已经严重影响了“犀利哥”平静的流浪生活,成了一种赤裸裸的软暴力…[详细]

消费弱者是在消费良知

杨丽娟、罗玉凤,以娱乐的精神消费弱者,“犀利哥”不是第一个“牺牲品”。在这个春天,“犀利哥”悲惨的人生故事,被我们这个社会消费了。消费弱者的同时,其实也在消费着内心中的良知。那些聚焦的目光最终远去,对于“犀利哥”而言,这是不是幻梦一场?对于围观者而言,以消遣开始,以痛感结束,只是不知这是不是终点?…[详细]

如何让“犀利哥”们更有尊严?

让犀利哥自己决定自己的生活

“犀利哥”的流浪生活已经自成一种生存的体制化,人群和政府人员的忽然干预,只会让他感到不适应甚至惶恐。而对于“犀利哥”来说,现在的乞讨生活虽然过得窘迫,但在这种生活中他却找到了难得的安宁。

 

在这种情况下,谁有权决定犀利哥的生活?救助者的突然甚至强制的介入,究竟是一种善还是一种恶呢?因此,无论犀利哥是否是一个乞丐,甚至有心理疾患,在尊重其人格。尊重其自主意愿的基础上,与其对话沟通,让其重新萌发回归平常生活的信心,再让其自主选择接下来的道路,这或许是最好的办法。

以慈善理念激活救助机制

遗憾的是,犀利哥在我们的救助机制下,生存了这么多年,被漠视着,即便救助站介入了,处理方式依然是简单粗暴的。这就表明,救助部门似乎没有能力实行最好的办法,救助机制存在一个失灵问题

 

显然,现行救助机制,除了考虑到硬件投入,就是金钱物质以及人员投入之外,迫切需要软件升级,最根本的是需要引入慈善理念,在充分尊重被救助者的人格平等权之上,以真正从事政府慈善的态度,去激活整个救助机制。

政府有责任给最底层者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

温家宝总理与网友在线交流时所说的“让老百姓活得更有尊严”言犹在耳,因此,对于政府来说,一个基本要求就是,除了任务式的救助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有为其提供一个常态化的基本社会保障,以防止更多“犀利哥”居无定所、衣食无着,长期流浪。

结语:

衷心希望犀利哥和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过上拥有内心尊严的生活……

今日话题两会策划:问道

相关资料

美国乞丐牛气十足

这实际上是表明他们的自信,波尔身上同样看不出自卑…[详细]

相关专题

乞丐不是用来扔的

无论社会地位多卑微,乞丐作为人的权利都应受到尊重…[详细]

相关专题

那些哥 那些传说

他们有着与众不同的奇迹,江湖上他们被称之为“哥”…[详细]

专题调查

加载中...

联系我们

010-62671143 lhxmail@VIP.QQ.COM
版权声明:腾讯网原创策划,欢迎转载或报道,但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出品:腾讯网专题评论部
本期责编:梁丁 李慧翔
我来说两句

网友评论

关于腾讯 | About Tencent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腾讯招聘 | 腾讯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2 Tencen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腾讯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