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0期 2018-10-22

家委会到底能管多大事?

郭墨墨  

与君共赴

2259
导语

十月份以来,媒体报道了不少各地学校家委会成员选举的事情。家委会作为一个诞生仅几年的新生事物,已经成为这一代家长必须要关心的话题。…[详细]

家委会是怎么来的?

家委会非常年轻,在国内教育漫长的历史上,绝对要算新生事物。它源于2012年2月教育部的一纸文件——《教育部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要求,“有条件的公办和民办中小学和幼儿园都应建立家长委员会”。

关于家委会的任务,指导意见明确:

“家长委员会应在学校的指导下履行职责。”

“参与学校管理。对学校工作计划和重要决策,特别是事关学生和家长切身利益的事项提出意见和建议。对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予以支持,积极配合。对学校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监督,帮助学校改进工作。”

“参与教育工作。发挥家长的专业优势,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提供支持。发挥家长的资源优势,为学生开展校外活动提供教育资源和志愿服务。发挥家长自我教育的优势,交流宣传正确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

“沟通学校与家庭。向家长通报学校近期的重要工作和准备采取的重要举措,听取并转达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向学校及时反映家长的意愿,听取并转达学校对家长的希望和要求,促进学校和家庭的相互理解。”

指导意见要求“发挥好家长委员会支持学校工作的积极作用,具体而言,包括重点做好德育、保障学生安全健康、推动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化解家校矛盾等工作”。

可见,在官方的意见里,家委会的设置目的,就是对学校教育给予支持和辅助。

至于家委会的产生方式,意见谈得比较笼统:

“学校组织家长,按照一定的民主程序,本着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在自愿的基础上,选举出能代表全体家长意愿的在校学生家长组成家长委员会。特别要选好家长委员会的牵头人。要从实际出发,确定家长委员会的规模、成员分工。”

在具体执行中,各地各校做法不太一样,也就出现了去年微信群花样显摆拉票的事情。但是产生方法是明确的,就是学校组织家长选举,家委会产生的主导者是学校。现实情况,经常是老师了解家长实际情况后指派。

按照教育部精神,家委会是对学校教育工作进行支持的群众自发组织。本质上应该是个提供志愿服务的松散组织。但它和其他国家听起来差不多的类似组织,其实不太一样。

现实中家委会的名声为什么会变坏?

美国的家长委员会叫PTA, Parent Teacher Association,全名是“家长教师协会”,拥有百年历史,是全国范围内的志愿组织,包含国家、各个州、学区、各校多级组织。

虽然在工作上与国内家委会有很多重合的地方,比如为学生提供校外活动支持,提供免费课程,专家家长与学生对话、教师节慰问老师等。但还是有很多显著的不同,比如:国内家委会基本依附于本校本班级,由学校组织产生。美国“家长教师协会”组织则完全向社会开放,是纯粹的民间志愿组织。国内家委会更多的是配合老师配合学校开展工作,经常起的是上传下达作用,但如美国“家长教师协会”,基本上直接面对儿童,服务于儿童,较少和老师,学校直接打交道。

可以看出,国内目前的定位下,家委会容易沦为学校教育的附庸,这也就是各种问题的根源。

校方,老师都认为家委会的意义应是支持学校教育,是上传下达,是积极充当教育义工,是为校方的各项作为背书,而非拆台。通过家委会,一些学校的招标问题,摊派问题反而可以披上程序外衣。所谓对教育监督,实际很难落实。所谓刺头家长,难免是被换掉的命运。

因为家委会和学校、老师关系密切,所以,替孩子在老师面前刷存在感,就成了家长积极靠近家委会的原动力,也就成了人们质疑部分家长动机的原因。这是制度在诱惑人性。

所有的群和组织都容易沦为营销群,拉关系群,家委会也不例外,但是,家长利用家委会暴露的个人信息拉关系搞营销,这样的角色场景错位尤其令人反感。筛选优秀家长的做法,恐怕本就是件违背教育初衷的事情。

无疑,无论中外,家委会的热心者都是有钱、有闲,重视孩子教育的人。但结果的差异从制度的出发点上就预示了。

当前家委会的烦恼大于实在意义

家委会在干什么呢? 家委会首先分担了学校和老师的风险和责任。

现在凡是过钱的事情,老师是不直接参与的。家委会会把账单晒到家长群里面,保证公开透明。

比如校服问题。2015年教育部等四部委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明确了家委会在选购校服中的主体地位,要求选用、采购实行信息公开。据了解,广东、河南、山西、温州等多地学校,已将家委会引入校服选用、采购工作,家长、学生对校服的选择权逐渐成为共识。

除了钱,一些教学安排上的“锅”,家委会也得背起来。比如一直以来的争议——教育负担问题。作业多了还是少了,放学早了还是晚了,你们自己说了算。

还有的家委会工作,是校园义工——上午7点半,家委会成员出现在某小学门口执勤,穿着马甲,佩戴红袖章,目光紧盯着陆续入校的孩子们,维持交通秩序。

家委会承担的争议工作、难点工作,还要数与老师的关系工作,比如研究教师节如何慰问老师。

校服重要、食堂伙食重要,慰问老师也很重要,但这些都是教育的枝节问题,都比不上教育本身重要。

学校的正常工作中,家委会这样一个上传下达的中间组织意义并不大。时代之所以不同,大概体现在,学校、老师都得想办法让自己的教育决定显得程序正当。但是现实中,学校教育被揭露的问题,也大多和家委会的监督作用无关。

每添加一个题目需要新建一个ID,填写规则是ID之间用英文逗号分开。
如两个题:10600867,1060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