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6期 2018-06-27

抛开“对渣男渣女的大讨伐”,心平气和地谈一谈求偶培训

王阳  

特约作者

2259
导语

前段时间,“PUA(中文全称为“把妹艺术家”) ”、“撩凯子培训”这类另类的情感培训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收取一定费用,然后教学员通过一些可以在恋爱中获取另一半芳心的“套路”。这算不算是培养“渣男”、“渣女”的缺德生意呢?…[详细]

使用“套路”、“话术”,并不是求偶培训最大的弊病

前段时间,针对各类求偶教育的起底、分析、批判,不可谓不多。对于这类旨在培养“情场高手”的培训机构,很多人恨得牙根痒痒,也找到了能够证明其“丧尽天良”的“有力证据”,并认为,这种“PUA文化”、“撩凯子文化”,属于奇技淫巧,有害无益。

针对男女情感培训的各种“教学大纲”针对男女情感培训的各种“教学大纲”

从目前的报道来看,中国的求偶培训直接或间接地重创了很多人的身心健康,甚至有人在所谓“情场高手”的影响下丧失了生命。面对这么一个东西,你说他一点儿问题没有,那肯定是胡说八道。但是,很多人在谈论“PUA教程”、“撩凯子学习班”的时候,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纠结“谈恋爱该不该用套路”这种问题上,并且试图全盘否定、消灭求偶培训。这明显也是很不妥当的。

首先,很多人指出,求偶培训教给学员一些 “套路”、“话术”,而把这些套路用在恋爱中,属于很“渣”的行为。

有心理学家进一步认为,在正常情况下,这些套路,是没用的。而很多单纯男女之所以会被那些歪门邪道迷惑,往往是因为成长过程中的一些缺陷。比如原生家庭的不足——有些女生从孩童时代开始,就非常缺爱,所以长大之后,只要有一个会对她笑,能讲一些甜言蜜语的人,马上就能俘获他的心。还有人把人们对于套路的需求归咎于缺乏感情经验,有文章就分析说,中国的父母在孩子的青春期对可能的恋爱严防死守,即使他们上了大学也对谈恋爱重重设限。而这样的人,长大后更容易陷入PUA的陷阱。

“在恋爱中用套路和话术的人一定很渣”,这个逻辑很难说得通。我们不否认“情感骗子”的存在,但有时候,在不侵犯对方权益的情况下,在恋爱中掌握一些话术,甚至说一些善意的谎言,确实会带给对方更好的感受啊!如果都是直肠子,有啥说啥,就能保证感情一直很好,那网上那些无比实诚的“钢铁直男语录”,为什么还备受小姐姐们控诉?

国外的一些研究者则指出,求偶配偶培训教给学员的一些所谓“套路”,是有用的。而 “被套路”的需求,未必是病态的,也可能是人类的正常需求。

比如,牛津大学学者奥谢就曾发表观点,认为PUA的一些“套路”,和进化心理学中对于求爱的理解十分相似,比如,在进化心理学中,求偶可以被理解为“吸引,舒适和信任,以及诱惑”。

图为芝加哥职业心理学校的博士杰里米尼科尔森整理的一些交往技巧。看上去与一些情感培训课程的教学内容非常相似,甚至还有“让自己看似不那么容易被追到”这种略显狡猾的建议图为芝加哥职业心理学校的博士杰里米尼科尔森整理的一些交往技巧。看上去与一些情感培训课程的教学内容非常相似,甚至还有“让自己看似不那么容易被追到”这种略显狡猾的建议

国外也有很多教人表白、约会技巧的培训班,有些甚至获得了官方的认可。比如日本九州大学就面向大一新生开设了 “求偶课”。课程讲师亲自传授表白求爱的秘诀,并组织学生们实演。

日本社会上也有类似的求偶培训,课程内容与我国的很多情感培训机构高度重合日本社会上也有类似的求偶培训,课程内容与我国的很多情感培训机构高度重合

我们引述这些观点和案例,并不是想说求偶培训中的那些套路就一定对,一定有用。我们想表达的是,对于“在恋爱中用套路,用话术”这种行为,无论是从情感经验的角度来谈,还是从相对专业的心理学角度来谈,目前在国内外都存在争议,很难说它百分百是对的或者错的。而且,有相当一部分的套路、话术,甚至一些所谓的“渣男渣女行径”,可能很让旁观者生厌,但确实不违法。你固然有权用自己的逻辑和是非观去分析和评判他们,但是,无论他们看上去有多奸诈,有多恶心,有多像你的某个很渣的前任,你都不能仅仅因为自己不喜欢,就将其赶尽杀绝。

真问题:求偶培训中的违法犯罪行为

真正应当引起我们重视的,是求偶培训中各种板上钉钉的违规和犯罪行为。

比如一些PUA团队曝光女孩儿隐私照片、编造谎言诈骗伴侣财物的做法,已经明显违反了法律。

还有一些商业运作中的违规行为,比如夸大自己课程的效果,或者资历造假。据报道,某PUA培训公司在招揽学员的时候郑重承诺,其公司讲师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然而有学员后来发现,导师展示的心理咨询师二级证书,名字和导师根本对不上。

还有一些问题是,培训机构的一些学员与导师,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了他人的病痛甚至死亡,但在法律框架内,你很难判断他们的行为否违法。比如,有些求偶培训的课程,会让学员鼓励伴侣自杀,这样做的目的显然不是真的想让对方去死,而只是希望对方“想为我而死”——如果我能让你想为我而死,说明你已经很爱我了。

某些PUA课程中有“自杀鼓励”这一内容某些PUA课程中有“自杀鼓励”这一内容

根据报道,这些鼓励伴侣自杀的人,无论在主观上有没有杀人的意图,都已经酿成了一些恶果。根据民间反PUA组织“小红帽”提供的案例,与PUA谈过恋爱的女性,很多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创伤应激障碍,严重者会自残自杀。然而,根据已有报道,几乎没有人因此受到法律的严惩。

对此,很多律师都表示,这种行为在法律上是否算犯罪,如何定性,比较模糊。在我国法律中,鼓励自杀的入罪条件之一,是“主观上具有杀人意图”。而很多PUA在鼓励自杀时,显然并没有这个意图。

对于这种情况,法律界的相关专业人士可以及时跟进,看看能否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来制约渣男渣女的行径。

美国马萨诸塞州一名20岁少女因为传短信怂恿男友自杀,被判过失杀人美国马萨诸塞州一名20岁少女因为传短信怂恿男友自杀,被判过失杀人

这种脱离法律,建立在个人好恶之上的舆论压制,不一定是好事

与诈骗钱财,泄露隐私等事件相比,求偶培训机构的套路、话术、以及很多PUA导师们十分油腻但在某些人群中颇受欢迎的油腻土气穿着,显然更能吸引人们的关注和骂声。但后者只是看上去让很多人恶心,前者才是实打实的违法犯罪。

男性PUA讲师的穿着往往给人一种油腻浮夸的感觉男性PUA讲师的穿着往往给人一种油腻浮夸的感觉

然而,在前段时间的“PUA批判大潮”中,我们听到的,更多的还是“渣男使用套路好恶心”、“坏女人诱惑我给他花钱真可恨”之类的声音,鲜少有法律层面的探讨。

事实上,因为无论目前我国的情感培训机构的课程内容有多不正规,多让你恶心,都有很多人需要它。在我国,有相当多的人群,特别是独生子女、低收入群体等,在与人交往时,时常会有一定程度的社交障碍或自卑心理,需要合理的辅导和培训,并且正在寻求帮助。资料显示,我国很多情感培训公司的年流水早已过亿,有的PUA公司,成立仅几年,就有了近20万的注册用户。而且,从一些求偶培训公司的客户构成中,我们可以发现,花钱买课的人里面,学生和基层劳动者,占了相当大的一部分。

对于这样一个存在较大市场需求的失物来说,脱离法律,建立在个人好恶之上的舆论压制,未必会消灭他,反而可能会使它转入地下发展,从而增加了有关部门监管它的难度——根据网上的信息,我们可以发现,很多 PUA 培训机构惧于舆论打击,决定低调行事,把公司名字改为“XX情感咨询”,逃开了批判者的视线。但其实生意照做,课程中依然包含着“鼓励学员嫖娼”等不合法的内容。

与我国不同,在两性观念相对开放的欧美国家,由于没有这么大的文化压力,很多求偶培训机构可以堂堂正正经营,结果反而因为身在明处,受到了更多的监管,所以课程产品也很少出现出格的内容。

一款由英国PUA制作的虚拟把妹教学程序,在内容尺度方面,甚至比我国很多大荧幕电影都要克制,这张模糊的男女拥吻图,就已经是整个程序最露骨的部分了一款由英国PUA制作的虚拟把妹教学程序,在内容尺度方面,甚至比我国很多大荧幕电影都要克制,这张模糊的男女拥吻图,就已经是整个程序最露骨的部分了

每添加一个题目需要新建一个ID,填写规则是ID之间用英文逗号分开。
如两个题:10600867,1060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