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5期 2017-06-17

医生专培制度需要在试点中不断完善

奚应红  

是小溪不是大海

2259
导语

6月12日,酝酿多时的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有了新进展,中国医师协会公布了3个试点专科(神经外科、呼吸与危重病医学和心血管病学)的培训基地。不过,这一通知却招致医生群体的如潮恶评,“劝人学医,天打雷劈”“不孝有三,学医为大”“美国的培训标准、非洲的待遇标准”等等不一而足,而其中一条直接怒怼卫生部门的留言获得了两万多人的点赞。专培制度究竟是什么,为什么难以说服医生群体,又会带来怎样的影响?…[详细]

“5+3+X”的培训模式是跟美国接轨,目的在于实现医生的规范化和同质化

所谓专培,完整的说法是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指的是医学院毕业的学生(本科一般是5年),在完成3年的住院医师培训之后,还需要继续2—4年的专科培训,培训通过才能成为正式的执业医生,所以这样的培训模式也被概括成“5+3+X”。

虽然尚在试点阶段,官方的声明也表示并非强制,但是专培制度背后附带的各种隐性福利(比如优先评选职称),还是让大多数医学生拼了命也要往这座独木桥上挤。

“5+3+X”的培训模式在中国并非一开始就有。最初中国的医学教育培训学习的是苏联模式,医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到各大医院跟着自己的专科“师父”边学习边实操。后来这样的模式出现弊端(由于从一开始就专注于某一科,当遇到情况复杂的病人就难以及时判断和处理),转而学习美国,医学毕业生先要住院培训,到各个科室轮转,熟悉情况——以外科为例,3年的住院培训通常会在普外科、胸外科和骨科等科室轮转。专培就是在此基础之上的升级版,医学生对自己的专业进行更深入的学习,累积临床经验。比较来看,住院医师培训对应的是美国的Residency(住院医生实习期),而专科医师培训对应的则是Fellowship(专科住院医生)。因而,也有人总结,整个规培就是给医生再来一次“高考”。

中国的医生专培制度主要效仿的是美国中国的医生专培制度主要效仿的是美国

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一方面可以提升医生群体的水平,推动医学精英教育。另一方面更为重要,可以实现医生的同质化,这样将来在小医院也能享受到相当水平的医护服务。

但是配套措施却脱了轨:增加的时间成本和较低的待遇让有志从医的学生感到焦虑

制度是好制度,美国的经验也表明确实行之有效,但是照搬到中国来后,却给人东施效颦的感觉,最直接的落差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增加的时间成本让人感到绝望,一眼忘不到头

专培试点的消息甫一出来,很多人就产生了“三年之后又是三年”的绝望感,有人简单算过一笔账,如果以18岁上大学来算,按照“5+3+X”的模式,至少接近30岁时才能开始自己的从医之路,这还不算那些上学比较晚,以及为了提高竞争力,拼命攻读硕博学位的人。网络上流传的一个段子很能体现这样的绝望感:

王小二,生而聪颖……18入学医科,23取学士归,26谋硕士,29谋博士,而立之年学业终毕,规培专培7载,37方得行医之职,发如雪白,薪比尿淡,租居斗室,四壁萧然,父母不得养,无资谋妻儿……

当然,对于有志学医的人来说,长时间的培训和磨练不算什么,毕竟这是一开始选择从医这条路就必须面临的考验,况且,如果比较来看的话,美国培训的时间长度和辛苦程度只增不减。这就要说到第二个问题。

其二,与工作辛苦程度极不匹配的待遇让人自惭形秽

专培期间并非完全没有收入,根据国家规定,每个参加培训的人每年会有3万元的中央财政补贴。看上去还不错,但要注意,这3万块钱并非全部都能到医学生手上,其中1万要交给接受培训的机构,所以,算下来每人每个月也就只能拿到一千六。按理说,地方财政也会提供相应的支持,但是对很多人说,地方支持只是画出来的大饼,看得到吃不到。这到手的一千六,根本养不活自己,最后还得回家啃老。在被问到专培待遇问题时,中日友好医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辰也直言不讳:“即使中央财政足额下发到学院手中,再加上地方财政补助,比起国际的通行标准依然是不够的。”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国际通行的标准是什么呢?以美国为例,据一位在美学习的中国医生描述,美国住院医师培训期间的税前平均收入大约有5万美元(约合32.9万元人民币)。即便这样,他们还在抱怨收入太少,“时薪和收银员差不多”。

总之制度是接轨了,但工资还脱轨十万八千里。培训比照的是美国的标准,待遇却是按照非洲来的。

“急诊夜鹰”对专培的评价代表了很多医生的态度“急诊夜鹰”对专培的评价代表了很多医生的态度

更重要的是,在培训过程中,医学生恐怕充当的是“廉价劳动力”,没有真正实现培训的目的

要是真能在培训期间夯实基础,真正学习到有用的知识,时间久点、待遇差点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咬咬牙也能坚持下去。但实际情况是很多医学生充当的是廉价劳动力,到底能学到多少货真价实的知识,值得怀疑。专培制度尚在试点,具体如何实施有待观察,但是我们可以从已经实施一段时间的住院培训制度窥得一二。

有外科医生以自己的亲身经验为例,反映住院培训制度中最大的障碍就在于没有规范的外科手术培训计划,培训期间基本上是二助甚至三助。有人可能会说,能当二助已经很不错了,可以多看多学习。但是要知道,在一台手术中,真正起作用的是主刀和一助,“二助三助都是在打酱油。只有拉钩的份,看的多,动手少,给你关个腹就像赏赐你一样”。对于必须亲自实操才能积累技能的外科手术,光用眼睛看是学不会的。

但是美国却不是这样,他们特别强调培训医生的实操能力,同样以外科系统为例,培训医生必须以主刀或者一助的身份完成规定的手术量。比如这个月要在普外科做主刀做5例胃大切手术,5例甲状腺部分切除术,以一助做10例胃癌根治术。只有这样子,“美国医生 3 年培训下来,才敢拍着胸脯说,老子能把这手术干下来!”。

除此之外,在日常的查房、学术研讨和病例整理等细节中,美国的培训医院医生也会对参加培训的有着严格的要求。

住院培训制度是整个“5+3+X”培训计划中先行的中间环节,培训过程还存在这么多槽点,让人不得不对专培制度接下来实施的效果产生担忧。

规培过程辛苦不说,还可能学不到实质内容规培过程辛苦不说,还可能学不到实质内容

对比中美医生培训的内容不难发现,中国的培训制度并没有让学生学到精髓,配套措施跟不上,是一种“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的不科学的培训方法。

当然反对专培的声音中也不乏一些医疗技术水平不高,只想占便宜,不想付出努力的傲娇的医学生,这些人就应该通过各种培训实行退出机制。不过,从很多评论来看,培训制度的华而不实很有可能伤害真正有志于从医的学生的积极性,而这样的积极性的打击而最终也可能会影响到整个社会医护资源的供给。

专培制度要想真正发挥作用需要在试点中不断完善

这次专培试点的通知公布之后,卫计委首当其冲遭到了抨击,作为主管医疗卫生的政府部门,回应批评和质疑是卫计委的分内之事。不过平心而论,要卫计委一家独立应对这个问题有点力不从心,因为整个规培制度牵涉到的部门太多太多:规培医生待遇低,这是财政部的事情,发多发少他们来定;涉及到社会保障体系,需要人社部进行协调;药价和器械价格则是发改委价格司的事;高校医学生的教育则是教育部主管。所以,要真正实现规培制度的完善,需要有一个能够协调各大部委的权威机构。完善也不是说说空话而已,毕竟马上就到了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了。

打造规范化、制度化的医学精英教育没有错,但也要考虑配套措施是否跟得上,别理念先行,措施落后一大截。


每添加一个题目需要新建一个ID,填写规则是ID之间用英文逗号分开。
如两个题:10600867,1060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