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4期 2016-11-28

为什么最近会有一出活鱼下架闹剧?

张德笔  

笔哥

2259
导语

北京超市活鱼下架的新闻,纷纷扰扰闹了好几天,很多人想破脑袋也想不出背后的原因。其间,各种不靠谱的传言也频繁登场。现在可以知道,超市这一异常举动和一种叫做孔雀石绿的违禁物质有关。这一出活鱼闹剧到底是怎么发生的?…[详细]

水污染、上级指示、超市调整策略等说法,均为信息不透明下的误传

超市活鱼突然下架,又没有权威部门给个明确说法,其结果只能是乱猜。最开始流传的版本是水污染,但只要仔细一想,这肯定站不住脚,如果一个城市出现严重的水污染,那么爆发点肯定不是超市的活鱼,况且超市的鱼来自四面八方,全国到处都水污染?

后来的说法是,超市是被动的,是接到了相关部门的指示。这一说法挺有迷惑性,但也不对。因为并不是所有超市都停售了活鱼,有的停了,有的没停。也不是整个北京都没活鱼卖了,很多水产市场照常经营。如果是行政命令,应该不会搞这种差异化执行。

至于有的超市表示“这是快过年了,调整经营策略”,就更站不住脚。中国人向来喜欢吃河鱼,不喜海鱼,难道因为过年,中国人的口味都变了吗?

真实原因是,超市为了避免罚款,主动避险

超市员工接受采访时所说的“卖鱼会被罚20万”,其实是指如果超市卖的鱼被查出问题,会被罚款20万。

对,问题就出在这。北京这段时间严格抽检超市活鱼,11月7号,北京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一份通告,沃尔玛、永辉、乐购等超市销售的鲜活鱼类,都被检出了违禁物质孔雀石绿。而在今年一月,同样是这批超市,同样是抽检,同样被查出了孔雀石绿。

照片左侧的鲜活河鱼全部下架了照片左侧的鲜活河鱼全部下架了

根据今年3月份新颁布的《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超市面临10至20万的罚款。而活鱼对超市而言,一直不是主要利润来源,卖和不卖差别不大(这一点水产市场就不同),所以当面对罚款风险时,超市选择不卖为上。

之所以要避险,是因为活鱼检出孔雀石绿的概率太大了

按理说,食药监局要抽查的东西多了去了,难道要抽查什么,超市就下架什么吗?肯定不是这样,超市之所以反应如此过敏,确实和“心虚”有关。

这种心虚主要发端于两个因素,第一,超市知道活鱼被查出孔雀石绿是大概率事件。今年1至2月,广东省食药监局对全省22个地级以上市(地级市和副省级市)进行活鱼抽检,检出孔雀石绿的比例接近30%。这是很吓人的数据,对超市而言,这一风险不可承担。

第二,中国水产养殖分散,超市的进货渠道复杂,根本分不清楚某条鱼的来处。据业内人士透露,给超市提供活鱼的供货商,往往不愿意留下票据,如果超市方强求,他们的选择是不卖。这样一来,如果被检出孔雀石绿,就是一个无头案,超市说不清楚源头,那只能罚超市。当然,目前并不排除超市自己添加孔雀石绿的可能。

中国人偏爱吃河鱼,河鱼必须活的才能卖,孔雀石绿对此有奇效

说了这么多遍“孔雀石绿”,它到底是什么玩意?为什么它总能在活鱼中检出呢?

孔雀石绿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合物,既是染料,也是杀菌剂。活鱼常温下,高密度运输、存放的存活时间是8小时,鱼市(超市)早上开市,至少也得卖一天吧,怎么算都无法控制在8小时之内。怎么办呢?只能加孔雀石绿。加了鱼就不会死。

不仅是运输过程中要加,养殖时候也加,用它来预防鱼的水霉病、鳃霉病、小瓜虫病等。所以,在运输和养殖这两个主要环节,都有孔雀石绿的存在。另外,孔雀石绿大量运用在活鱼养殖、运输,除了效果好外,更是因为便宜、易得。

孔雀石绿的出现,基本和河鱼有关,而很少和海鱼有关,因为很多海鱼在捕捞过程中就已经死了,不需要再保持“鲜活”,直接冷冻就行。而河鱼死了,就少有人会买。

美国鲤鱼泛滥成灾无人吃美国鲤鱼泛滥成灾无人吃

这里就牵扯到一个问题,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是喜欢吃河鱼,不喜欢吃海鱼,美国人还曾因鲤鱼(河鱼)泛滥而求助中国人,让中国人去吃。所以在别的国家,孔雀石绿很少成为问题。但是我们就必须面对孔雀石绿。既然不允许添加,实际上又大面积添加,很多人关心的问题自然是吃了有多大危害?

以摄入量很低科普孔雀石绿无危害,不得民心

上世纪30年代,人们发现孔雀石绿可以用来杀死鱼体表面的真菌、寄生虫,尤其是对水霉病有特效,于是它开始在世界各国的水产养殖领域大量使用。十几年前,国内几乎所有水产养殖户都在用。

后来科学家怀疑孔雀石绿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潜在威胁,于是对它的使用开始逐步收紧。美国、欧盟、加拿大、日本、新加坡等国均禁止孔雀石绿用于供人食用的水产中。2002年,中国也将它列入《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化合物清单》。

在事件发生后,有一些食品安全领域的专家为了防止公众过分担忧,表示据数学模型推算,一个60公斤重的成年人,活到80岁,即使每天吃6两鱼肉,孔雀石绿的残留量也在安全范围内。

要求公众理性面对孔雀石绿的现实危害,固然是正确的态度,但是,在全球范围内,孔雀石绿都是水产品中的违禁物品,禁止添加,要求0检出。这并不完全是一个科普问题,而是明确的违禁物品为什么直到现在还在使用?

实际上,目前对于孔雀石绿的研究还不够充分,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并未评估过孔雀石绿对人的致癌性。只是,有动物实验发现,其对肝脏有毒害,可诱发小鼠肝脏肿瘤。一般从保护人体健康的角度出发,认为那些已肯定对动物致癌的化学物质,对人类也可能有潜在的致癌危害。因此,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提出禁用孔雀石绿。

即使孔雀石绿的摄入量很低,民众担忧的心情也容易理解:对于一种潜在致癌物,只有不吃才是最安全的。

抽查防不住“漏网之鱼”,关键是活鱼要可溯源

在裁判文书网上检索,可以发现40起因添加孔雀石绿而被判刑的案例。虽然刑法介入了,但孔雀石绿的势头似乎并没有被压制下去。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效果,是因为在目前主要靠抽检、不可以追溯的水产品管理模式下,被发现是小概率事件。可追溯系统的产生,起因于1996年英国疯牛病引发的恐慌,为此,畜产品可追溯系统首先在欧盟范围内建立。水产领域随后跟上,也建立了“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追踪,责任可追究”的溯源机制。

但是,中国作为水产养殖大国,目前最多只能做到大闸蟹可溯源。这和整体水产养殖业太过于分散有关。一条鱼、一只虾从哪里来,经过了哪些环节的“旅行”,在哪个经营户售出,我们均不知道。即使抽查到了下游的鱼贩或企业,也难以完成问题水产品的溯源监管,孔雀石绿的真正禁用难以实现。

有人提出,中国人应该改改习惯和口味,不要总吃河鱼,不要偏爱鲜活食物。似乎孔雀石绿的问题已然无法解决。但现在一些超市的活鱼已经恢复上架了,是问题都得到了解决吗?

每添加一个题目需要新建一个ID,填写规则是ID之间用英文逗号分开。
如两个题:10600867,1060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