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7期 2016-11-02

总是拉偏架?美国媒体为什么要偏帮希拉里

丁阳  

洋洋得义

2259
导语

进入11月,美国大选迎来冲刺。对于很多在大洋对岸看戏的中国人来说,这次美国选举实在是有些“不堪入眼”,白热化的竞选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负面新闻、低端攻讦,各方面十分糟糕。比如,许多人就认为美国媒体拉偏架,偏帮希拉里,搞不正当竞争。其中一个证据就是在全美发行量最大的100份报纸中,有56家报纸为希拉里背书,仅有1家报纸号召支持特朗普。这种状况颇为值得解读。…[详细]

美国报纸给候选人背书是传统,理由是他们认为这是选举的一环

距离选举投票只剩下一周,多家民调数据显示,伴随着希拉里“邮件门”再次发酵,特朗普缩小了与希拉里的差距,大概只差3、4个百分点,而且稳稳能获得40%以上的支持率。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媒体的表态确实看上去非常反常——在全美发行量最大的100份报纸中,有56家选择支持希拉里,仅1家支持特朗普。特朗普受到的支持甚至还不如国人基本没听过的自由党候选人约翰逊。难怪不少美国人把这次选举讥讽为特朗普与主流媒体(mainstream media,简称MSM)之间的对抗。

希拉里历史性的获得了许多家保守派媒体的背书,一些媒体此前从未支持过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历史性的获得了许多家保守派媒体的背书,一些媒体此前从未支持过民主党候选人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对于大多数国人来说,这里实际包含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标榜客观中立的媒体会为其中一位候选人背书?为什么本次选举媒体对待不同候选人的态度差别这么大?

事实上,这两者在美国都是争论不休的问题。就第一个问题来说,美国报纸为候选人背书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可以说是一种传统。这方面的经典例子是1860年纽约时报对林肯的背书,由于林肯当选并被视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这次背书自然就有很强烈正面意义。在很多美国报人看来,在四年一度的大选表明立场,是理所当然的,如一位叫托尼·斯诺的评论编辑曾经说过:“你一年365天都在评论政策、提供建议,在读者面前搞得像你比坐在总统办公室里的那位还要聪明,那么在最重要事情来临的时候,你就该把观点亮出来。”一位叫菲德勒的编辑则认为,给某一位候选人背书是为了测试这家报纸,用来看你的立场是否稳固,如果这时候不敢表明立场,读者怎么可能会认为你的观点可信呢?

更通行的观点则是认为相比起普通人,报纸的编辑更了解候选人的观点、立场以及各方面的优劣,他们给出结论是选举政治的一环,这与候选人筹集巨款并用于打广告是一个道理,目的都是让人们更深入参与选举。在2012年一次关于媒体该不该背书的电视讨论中,一位读者就表示,对于关注选举的人来说,这些媒体背书意义并不大;但对于更广大的人来说,他们平时没有时间关注那么多信息,因此报纸评论版给出的选择与理由有利于他们更了解选举并做出选择。

至于背书是否会影响“客观中立”,通行的解释是,背书是由评论版编辑做出的,与头版报道没有关系,他们之间有一道“防火墙”,互不干涉,不管评论版什么态度,做大选报道的记者依然要秉持客观中立。在这方面甚至有许多专门的规范。

然而对于这次选举,说不存在“媒体偏见”非常困难

对于“媒体应该给候选人背书”这个观点,并非所有人同意。例如美国最知名的大报之一《华尔街日报》就已经连续近百年没有为任何一位候选人背书。该报编辑曾经公开解释过他们的理由,原因很简单——他们不觉得自己应该告诉读者怎么投票。在前述提到了那次电视讨论中,密尔沃基哨兵报的一位社论编辑就称“我们一年有364天在提供平衡观点,就具体政策提供意见,我们拥有开放的头脑与独立的观点,凭什么我们就要在某一天必须在一个只有两个选项的选择题中选边站呢?”在他看来,与行业内的人不同,读者不一定能区分你是评论还是新闻,你要是做出选择,那么读者就是有可能认为你不够中立。一些愿意背书的媒体辩称自己并没有专门青睐某一派别的候选人,说自己曾背书非常自由派的某参议员,也曾支持过非常保守主义的某州长。但绝大多数选民看到的是,左翼大报《纽约时报》连续六七十年号召把票投给民主党候选人了。

对于很多选民来说,媒体背书对他们并不重要,随着信息技术越来越发达,人们接触信息越来越方便,在很多人看来媒体只要尽量传达事实即可,判断由他们自己来下。所以这就造成了两个趋势,一是媒体背书通常情况下对选举结果影响不大;第二个是媒体背书越来越少,数十年前曾经有接近90%的报纸会给出自己支持的候选人,而这一次快到选举了,全美top100报纸只有71家做了表态,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明确声称不愿意背书。

一些美国人眼中,“诚实的媒体已死”一些美国人眼中,“诚实的媒体已死”

而愿意背书的媒体,则一边倒的支持希拉里,反对特朗普,与民意调查的激烈争夺形成鲜明反差。而且不仅是体现在背书,在整个选举的报道上,美国媒体总体上都给人一种“拉偏架”的印象,有接近60%的美国民众认为这次选举确实存在“媒体偏见”。这里面有多种原因,其中一部分原因跟媒体偏见关系不大。在这个“极化年代”(Polarized Era),美国不同群体的选择和看法差异非常之大,在东北部的高校区,希拉里得到的票数可能是特朗普的几倍乃至几十倍,而在一些南部农场,情况可能完全颠倒过来。这其中一个关键差别在于学历,从事主流媒体的人大多学历较高,因此主流媒体内部支持希拉里的人要远较支持特朗普的为多。

并不是说高学历就不存在偏见,这次美国选举的媒体报道中,“偏见现象”依然随处可见。比如维基解密披露的大量媒体与希拉里阵营的来往,是能够说明不少美国媒体人是在“偏帮”希拉里的。这种偏帮甚至在希拉里与伯尼桑德斯在党内竞争的时候都有明确体现。

这种“偏帮”或“偏见”可以说是难以避免的,因为人都有自己立场,当媒体人希望自己支持的人在竞选中获胜,那么在报道新闻的时候就可能自觉不自觉的有所偏向,对于一个较大的群体来说,出现这种情况可以说是一定的。

许多人指出,特朗普面临的是一场“媒体战争”许多人指出,特朗普面临的是一场“媒体战争”

但总的说来,美国媒体还是有底线的,在“拉偏架”上不会过于夸张

在不少中国网友看来,这次美国主流媒体对希拉里的偏帮已经“明目张胆”至毫无底线,证据在于很多对希拉里不利的证据在主流媒体上看不到,而特朗普的负面新闻则满天飞,这也是特朗普本人及其所在阵营一直强调的。

这种说法是存在疑问的。首先,美国主流媒体并不是不去报希拉里的负面,近几日希拉里邮件门再度发酵的时候,基本全美主流媒体都第一时间大幅报道了这一消息,而这是再也明显不过、甚至可以说是冲击希拉里选情的负面。因为这一事件涉及希拉里是否违反法律,是否足够诚信,是否有足够的资格去当总统,因此在离选举仅有一周的当口,这些所谓“偏帮”希拉里的媒体也在挖掘事件。

而且,很多关于美国主流媒体帮助希拉里的阴谋论说法其实并不成立。比如这两天中文网络传得颇多的“CNN泄露总统辩论题目给希拉里”,这一说法来自维基解密泄露的邮件。的确有这么回事,邮件反映现任民主党全国委员会代理主席唐娜·布拉泽利,在CNN任职供稿者的时候,曾向希拉里竞选团队宣称有办法搞到“材料”,但这其实发生在今年早期民主党初选的时候,并不是前段时间与特朗普的辩论中,而且也并不清楚到底是否搞到了“材料”。但CNN近日就依据爆料解除了与布拉泽利的合作关系,并宣称没有给她提供过任何资料。这个邮件往来和CNN的态度其实反映出作弊的难度以及CNN在这种重大问题上的洁癖。在CNN主持特朗普与希拉里第二场辩论的时候,开场时反复强调了问题的保密性,也可以说明些问题。

特朗普威胁把《纽约时报》拉入黑名单特朗普威胁把《纽约时报》拉入黑名单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特朗普本人,其实也在刻意营造这种“所有媒体都针对我”的局面,他曾三番四次宣称媒体恶心、腐败,甚至与向来支持共和党和他本人的福克斯新闻闹僵。这实际上是一种策略——在传播心理学上有个现象叫做“敌意媒体效应”(hostile media effect),指的是所有人都会认为媒体对自己支持的一方更加不公正。这一发现最早来自学者Robert Vallone,他曾将同一条关于1982年贝鲁特大屠杀的客观、均衡的电视报导播放给受众,结果亲阿拉伯和亲以色列两个党派的成员在看了相同的新闻片段后都认为,该报导对己方带有敌意的偏见。这种现象在类似总统大选等政治事件中表现的尤其突出。而感觉到受迫害的一方会出现逆反心理,从而对支持对象进行更加狂热的支持。所以,一些候选人会刻意营造媒体的敌意。在一本专门研究媒体偏见的专著《 1948-2008美国大选中的媒体偏见》看来,这种策略甚至是具有战略性价值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选举中存在“媒体偏见”不需要大惊小怪。

媒体背书行为是美国政治的传统现象,值得关注,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次美国选举的确存在“媒体偏见”的现象。

每添加一个题目需要新建一个ID,填写规则是ID之间用英文逗号分开。
如两个题:10600867,1060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