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1期 2016-10-17

水中“PM2.5”研究惹争议,新闻“伪科普”急需避免

李敏  

哆啦A敏

2259
导语

近日,多家媒体援引清华大学一项有关自来水的调查研究,报道国内23省44城自来水检出疑似致癌物亚硝胺,引发热议,一时间“自来水致癌说”甚嚣尘上。看似有权威研究的背景,以及合情合理的科学报道解读,但在短短一天之后网络上又冒出了不少辟谣贴,直指此次科学报道失范、危言耸听。科学报道真的出错了吗?如果是,原因何在?…[详细]

有争议的水中“PM2.5”研究,被科学新闻给避轻就重地带偏了

被研究人员称为水中“PM2.5”的亚硝胺,是自来水消毒的副产物之一,它正是此次争议的主角。此前,清华大学饮用水研究课题组耗时3年,对亚硝胺的浓度和种类进行了“全国普查”,可以说是目前国内最大最全面的调查,收集上来不少“史无前例”的一手数据:

研究一经公布就引起了媒体的兴趣,报道多以《我国消化道癌症高发或与喝水有关,饮用水中亚硝胺是美国3.6倍》《被忽略的水中“PM2.5” 饮用水亚硝胺阴影待解》《23省44城自来水检出消毒副产物 或致消化道癌》等为题。“致癌”字眼,再加上剂量对比的放大,引发了公众对饮用水安全的担忧和恐慌。

然而,新闻查证栏目《较真》的文章(《自来水检出“致癌物”亚硝胺,不必过于恐慌!》)指出,自来水检出“致癌物”亚硝胺并没有想象那么严重:其一,与加拿大和世卫组织的标准相比,中国自来水中的亚硝胺含量并不严重;其二,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包括亚硝胺在内的自来水消毒副产物不会对健康产生明显影响,相反不消毒带来的危害可能更大。而这些论述在相关报道中被一笔带过,避轻就重致使科学信息不能完整地传递给公众。

不是偶然,近几年科学报道反成谣言始作俑者的情况屡屡发生

也许你还记得去年流传很广的“吃肉致癌说”。去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旗下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分别将加工肉类和红肉列为I类和2A类“致癌物”。国内不少媒体以《国际癌症机构:吃肉致癌证据确凿》为题对此进行了报道,由于信息简化没能介绍IARC致癌性评估的背景,这一说法让不少人感到疑问重重——吃肉真的能致癌?当时,今日话题专题《吃肉致癌?中国人应该把这当回事》对此说法进行了澄清:“IARC对致癌物质的分类,是基于证据的有力程度,而不是致癌的强度。加工肉被列为I类‘致癌物’,说明IARC认为有‘足够证据’证明食用加工肉类会在人类中引发结肠直肠癌,而不是说吃加工肉就一定会得癌症”。

“吃肉致癌”的说法引来质疑“吃肉致癌”的说法引来质疑

今年8月,IARC将65°C以上的热饮列为2A类致癌物再次引来关注,国内转载报道最多的标题是《“多喝热水”也是致癌因素?世界卫生组织确认了!》。然而,据《较真》文章《喝过热的水可能致癌?不必太担心》查证,目前有限的研究,仅表明过热饮品与食管癌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因果关系很难确定。

点击图片可查看更多辟谣内容点击图片可查看更多辟谣内容

“小苏打‘饿’死癌细胞”是上个月的热门科学新闻。一条标题名为《重大突破!癌细胞,竟被中国医生用小苏打“饿”死了》的消息刷爆朋友圈,文中称,浙江大学医生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研究,显示用“小苏打”(其实还要配合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治疗癌症效果显著。消息一出,引发热议,“小苏打‘饿’死癌细胞”的说法竟然变成了“喝苏打水抗癌”,最后医生团队不得不出面澄清这些说法存在误导作用。

新闻“伪科普”的产生,科研团队和社会媒体均有脱不开的责任

这些对公众有误导作用的科学报道,可谓是彻彻底底的新闻“伪科普”,报道中的概念或是结论产生歧义、令人困惑,科研团队和媒体方面都有责任。

以“自来水检出疑似致癌物”的报道为例,即便从数据上看,亚硝胺检出的剂量仍在WHO和不少国家的标准线以下,但课题组研究员陈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出对亚硝胺深深的忧虑,他认为国家应该尽快为亚硝胺制定标准线。更有一位课题组成员将亚硝胺比喻成“当年空气污染中被忽视的PM2.5”。

然而,科研团队的说法仅是一家之言。据南方周末报道称,“其实在众多学者看来,对饮用水中的亚硝胺制定标准是一个“过于超前”的目标。将一项指标纳入水质标准,需要有足够的毒理学数据和充分的科研成果。”此外,将亚硝胺比作PM2.5显然也不合适,IARC把亚硝胺列为2A类致癌物(即人类很可能致癌,该类致癌物对人类致癌性证据有限),而将包括PM2.5在内的室外空气污染则被列为I级致癌物(对人类致癌性证据充分)。

另一方面,媒体对科学研究的报道存在误区。被称之为“新闻界的维基百科”的VOX总结了科学新闻里的几点误区,比如媒体总想找出一个确切答案,但科学实验通常没有确切答案,即便有也不是单个实验就能完成的;如果一项研究发现了惊人的结果,新闻记者就会蜂拥而至,但科学家往往对此持怀疑态度等等。

还有专门对新闻“伪科普”的研究指出,媒体追求轰动效应,而科学界通常会成为帮凶。英国医学杂志(BMJ)上的一篇文章评论营养学科学新闻乱象,直言“每个人都被现实利益刺激着进行过度宣传。研究人员有发表研究成果的压力,学术机构之间存在知名度和研究经费的竞争,学术期刊追求更多的读者群和引用率,新闻媒体寻求读者和关注的最大化,而记者即没有时间又缺乏严格评估粗糙原始研究的专业知识。(注:微信公号“赛先生”编译)”。

避免新闻“伪科普”再现,要形成科研团队、社会媒体、第三方监督的合力

英国医学杂志(BMJ)提醒,要避免科学新闻出现报道失范,一来社会媒体要避免对科学研究的报道不足或者过度解读,二来研究机构在向外传播学术成果时应该更加审慎。

如果媒体的报道弊病难克服,就需要第三方参与补充科学新闻的报道。比如英国医疗服务体系(NHS)网站上有一个栏目为《标题背后》(Behind the Headlines),专门为健康相关新闻提供客观分析。此外,在我国台湾地区,科学伪新闻问题也层出不穷,台湾中正大学设立了专门的科学传播教育研究室,旨在促进科学传播的教育,其网站上有一个专门的科学新闻监督平台叫做“科学新闻解剖室”,官网介绍,其成立的目的是透过“科学素养”和“媒体素养”这两把解剖刀,剖开被被重重包覆的科学新闻,用通俗语言帮大家找出科学新闻疑点,不让错误报道蒙蔽现实。

台湾中正大学设立了科学传播教育研究室台湾中正大学设立了科学传播教育研究室

科学新闻报道不该成为谣言的始作俑者,提高科学素养、媒体素养,并有更多的第三方参与进来,才能避免新闻“伪科普”再现。

每添加一个题目需要新建一个ID,填写规则是ID之间用英文逗号分开。
如两个题:10600867,1060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