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出台的正面清单疑问不少,公众最担心买不到海外婴幼儿奶粉
3月末,3部委公布了跨境电商新税制,这意味着海淘免费时代终结。对于电商来说,这并不是最坏的消息,最坏的消息是他们的商品不在随后的公布的“正面清单”中。
先简要介绍一下正面清单,它是由11个部委联合公布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在这个名单上的产品,能够按照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的新税制进口,如果不在这个名单上,只能执行一般贸易税收政策或行邮税政策。
对从业者来说,这个匆忙出台的清单缺乏细则,很多问题含糊不清。如肉制品在清单上,生鲜产品不在,牛排这类鲜肉算生鲜还是算肉制品,不清楚;化妆品可进口的种类不少,但规定“首次进口的除外”,但并没有明确是首次一般进口还是跨境进口;进口保健品到底是一般食品还是特殊食品,能不能卖也不清楚……
但对不少为人父母者来说,他们最担心的是,海外婴幼儿奶粉可能买不到了。因为正面清单中虽有配方奶粉,但也明确备注,“按《食品安全法》规定应当实施注册而未经注册的婴幼儿配方奶粉除外”。
为什么这类奶粉现在才说“可能买不到”?这是因为,在跨境购物方面,过去国家的监管一直有利于跨境电商。一方面,国家明确规定,未经注册的境外生产企业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不允许进口,禁止线下门店售卖;另一方面,对跨境电商售卖这类奶粉却没有明令禁止。现在,这类奶粉不在正面清单里了,意味着跨境电商也没有了特权,必须要等这些奶粉完成注册才能销售,否则只能下架处理。
在不少电商平台,大部分的进口婴幼儿奶粉都没有注册,一些品牌还是热卖品,不少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可能因此“断奶”。
这种做法虽不至于真的让孩子“断奶”,但购买某些海外婴幼儿奶粉会更费周折
不过,即使跨境电商大规模下架进口婴幼儿奶粉,其实也不用过于担心。首先,在我国注册成功的国外奶粉品牌越来越多,截止2015年11月18日,通过国家质检总局注册的境外婴幼儿奶粉已注册品牌达233家。这些进口奶粉在国内都可以买到。
其次,即使父母们不信任这些来中国注册的国外奶粉——不少人认为这些产品是国外厂商专为中国市场定制的,他们不喜欢这种产品——而是想买那些虽没注册,但口碑很好的婴幼儿奶粉,也不是没有办法。有需求就会有供给,即使电商平台下架,个人代购依旧存在,也能满足父母们的需要。中国跨境电商50人论坛轮值主席张宗涛认为,新政会对跨境电商尤其是保税模式进口是很大的伤害,会导致境外购物和海淘代购出现回暖。
但与过去相比,个人代购的风险更大,因为这不仅是偷税漏税,超过10万元,还涉嫌走私。而根据媒体的报道,2015年中国即开始收紧对个人带入的进口商品的检查,这无疑也会推高海外个人代购的成本。而且关键点在于,本来可以通过跨境电商平台轻松买到的,现在非要走个人代购渠道,这无疑增加了买家的费用和难度。
政策收紧不见得是坏事,但无疑减少了家长们的选择权
正面清单将未经注册的婴幼儿配方奶粉排除在外,虽然可能给一些家长带来麻烦,但从加强监管的角度看,并非没有道理。过去,很多跨境电商都是采取小批量货物或国际快递直邮等方式将国外奶粉带进中国。乳业专家宋亮曾表示,这种直邮方式事实上绕过国内的所有监管,存在不小的安全隐患。
的确,国外奶粉也不能保证绝对安全。2013年,智利“凯洛1至4岁儿童成长奶粉”被检出铜含量不符合国家标准,所有奶粉被销毁;同年,韩国“帕斯特博鲁威尔金装1段婴儿配方奶粉”被检出维生素B12、胆碱、维生素B6含量不符合国家标准,全部产品被做出退货处理;2014年,澳大利亚“澳妙可”婴幼儿奶粉篡改保质期被曝光,5万多罐涉事奶粉被依法销毁……国外奶粉出问题的报道屡见报端。
在众多业内人士看来,过去进口奶粉的种种乱象的源头在于代加工、贴牌、分装等留下的灰色空间,而实行婴幼儿奶粉注册制,由中方人员到场实地考察,能够有效拒绝这种现象。在曾参与过注册检查的湖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认证处处长毛捷看来,由原来仅国门口岸的一道关变为“源头+国门”的两道关,从源头上进一步保障奶粉质量。
但也要考虑到,不少父母目前对国产奶粉依然信心不足,还是愿意换钱买个心安。没有经过注册的海外婴幼儿奶粉很多质量也靠得住,边检站人员曾明确表示,“目前采用直营方式经营的跨境电商,其海外采购的大批量奶粉产品都会进入中国的保税区。进入保税区仓库前,海关和国家质检部门会检查其是否符合国家标准,符合标准的才可以进入保税区仓库。”
说到底,“奶粉注册制”还是一种方便管理的思路,用监管的方式来明确优胜劣汰,砍掉一些可能不太好的“杂牌”,此次针对跨境电商奶粉也执行这种政策,也是为了跟国内渠道和一般贸易渠道一视同仁。但海外的优质奶粉品牌非常多,有些并不打算针对中国市场,所以,这种做法大大限制了中国父母的选择权,是否合适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
而且,最近上海1.7万罐假冒婴儿奶粉流入多地又让父母们对国内奶粉监管疑虑重重,此时将质量合格的海外婴幼儿奶粉下架,难道是强迫他买国产奶粉吗?
正面清单有利于公平竞争,但不应成为消费升级的障碍
对跨境电商来说,过去不仅享受着不小的税收优惠,还通过保税区省去了大量商检国检的繁复流程,比线下企业舒服很多。新税制标志着跨境电商在商品的各个环节都在与一般贸易趋同,纳入清单的产品大都也是需求量较大的生活消费品,正面清单和新税制有利于线上线下企业更公平展开竞争。
但这并不能掩盖正面清单对个人消费的影响。人们之所以爱海淘,不仅因为海淘相对实惠,还因为海淘满足了国人消费升级的愿望:麦肯锡研究公司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中国人在化妆品、烈酒、牛奶及奶制品、护发、大米、生鲜、啤酒等品类上表现出升级质量和注重品牌的强大动力。
详细罗列一千多种商品的正面清单则阻碍了个人消费升级。以液态奶为例,进口液态奶在中国大受欢迎,液态奶商家也习惯在保税仓大量备货,快速送货到消费者手上。此次液态奶不在清单之中,一下让商家傻了眼,液态奶保质期有限,既没时间等细则出台,也没时间卖到国外去,面临只能倒掉的窘境。
1000多种商品看似很多,但目前我国已有上千家跨境电商企业,如果他们要合法化操作,他们陈列的商品都必须是清单上的,直接结果是行业竞争严重同质化。此外,有电商从业者表示,“其实很多海外品牌是把跨境电商作为市场检验,来了解中国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和喜好,但是‘正面清单’基本堵住了这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