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防抗生素滥用停输液并不负责

近日,为减少抗生素滥用,江苏省卫计委规定,从2016年7月1日开始,全省二级以上医院(除儿童医院)全面停止对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到2016年年底,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液。规定一经公布,就引来诸多叫好。但是叫停大医院门诊输液,真的能够有效减少抗生素滥用吗? …[详细]
治理滥用抗生素问题,并非关停门诊输液这么简单治理滥用抗生素问题,并非关停门诊输液这么简单

抗生素滥用是国际“通病”,中国“病”得较严重

随着耐药性强的“超级细菌”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热点事件,应对抗生素滥用问题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2011年世界卫生组织将世界卫生日的主题定为“控制抗菌素耐药性:今天不采取行动,明天就无药可用”。2014年世卫组织又首次发布《抗菌素耐药:全球监测报告》,报告称,抗生素“无药可用”的威胁不再是对未来的一种预测,而是当下面临的现实。更有世卫负责人直言“如果没有众多利益攸关方的紧急协调行动,世界就会迈向后抗生素时代,多年来可治疗的常见感染和轻微伤痛可再一次置人于死地。”

而抗生素滥用的现象在中国较为严重。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应光国课题组发的研究显示,2013年中国抗生素总使用量约为16.2万吨,其中48%为人用抗生素,其余为兽用抗生素。且人均使用量也“世界领先”,超出欧美国家5倍以上。

治理抗生素滥用的问题,我国行动已有些时日,2011年,原卫生部开展“抗菌药物应用专项治理行动”,此后每年,卫计委都会发布“限抗”要求,今年也不例外。8月,卫计委连发两则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通知。

8月27日,卫计委连发两则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通知(图片来源:国家卫计委网站)8月27日,卫计委连发两则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通知(图片来源:国家卫计委网站)

通知明确了地方各级卫计行政部门要按照要求加强监管,对医疗机构进行检查、评价和考核。其后,各省卫计部门进行了转发,江苏省在转发这则通知时,就提出了大医院停门诊输液的要求。

然而该要求不仅对减少抗生素滥用有限,而且还可能有副作用

其一,并不会减少口服抗生素的使用

抗生素药物分为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虽然叫停大医院门诊输液能直接减少医生开出注射剂型的抗生素,但并不能保证医生会减少口服剂型抗生素的使用。近日,世卫组织公布了一项调查结果,主要是对多国公众就抗生素的认知和使用进行的调查。其中,对1002名中国公民的在线调查结果显示,57%的答复者报告在过去六个月中服用过抗生素,其中74%的人表示药物是由医生或护士处方或提供的,5%表示药物是从网上购买的。而且,有61%答复者错误认为可用抗生素治疗感冒和流感。由这项调查结果也可以发现,口服抗生素的比例很高,而且大多数的药是医生开出来的。

停输液并不会减少口服抗生素药物的使用停输液并不会减少口服抗生素药物的使用

即使没有医生开出的药方,也很容易买到抗生素药物。比如本来是抗生素药物的阿莫西林和诺氟沙星,却成为很多中国家庭的常备药。一方面有需求,大部分人在日常生活中碰到一些“无关大碍”病,都会根据已有的经验、认知,自己选择治疗方式。但是这种自我治疗却存在很多误区,比如上述调查显示的,六成被调查者认为抗生素可以治疗感冒和流感就是其中一种。另一方面是抗生素销售的“处方关”形同虚设。比如,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药店必须凭处方才能售卖阿莫西林、头孢拉定、氯霉素、诺氟沙星等抗生素,但事实上,在很多药店购买这些抗生素药物都畅通无阻。

其二,相比较为规范的大医院,基层医院抗生素滥用更为严重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抗生素滥用的情况不容乐观。去年Jin Wang等人发表在《美国医学会内科杂志》(JAMA Internal Medcine)的研究称,在中国基层医疗机构,门诊处方中抗生素使用率达52.9%,这其中有60.6%为滥用;住院病人的数据更惊人,77.5%使用抗生素,其中75.4%为滥用。

还有值得注意的一点是,2011年国家开展治理抗生素使用乱象后,对二、三级医院的监管、要求更为严苛,二级、三级医院滥用抗生素的情况已有改观,比如,广州日报的报道称,在2012年“史上最严限抗令”实施半年后,广州地区的三甲医院抗生素使用的比例几乎下降了一半。但基层医疗机构的问题却依旧严重,2014年,半月谈在对辽宁多地调研发现,目前抗生素类药物长期盘踞农村。村医为了生存、农民求便宜,使得村医开药不依据诊断结果,而是按照村民要求,大量开抗生素药物,已成为基层医疗的待解难题。

其三,需求不会断,部分人会转向基层医院去输液,如果医疗服务没跟上,会增大注射风险

输液虽然见效快,但静脉注射的给药方式本身会带来比口服药更大的风险。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官方报告显示,2014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涉及的药品给药途径分布中,静脉注射给药占57.8%。

而当大医院门诊不能再输液,很多人为了病快点好,可能会转向基层医院去输液。这一方面是好事,大医院门诊不再像“集市”,小医院也能增加效益。但另一方面,与大医院相比,基层医院医疗条件、医疗资源都比较差,如果此时医疗服务水平没跟上,会增大注射风险,一旦病人在输液中出现突发状况,难以得到及时、专业的救治。

实际上公共卫生政策不该“一刀切”,而要靠很多细致入微的措施

第一是宣传理念,相应的国际“限抗”行动,会大力向公众宣传普及抗生素相关知识

目前,国内公众对抗生素还不尽了解。而对抗生素知识的宣传,要么太小众、太专业难以被接受,要么是过于夸张,让人“谈抗色变”。但一些国家已经积极在以公共宣传推进抗生素的审慎使用。举个最近的例子,本月16日,世卫组织官员曾在联合国总部举行记者会,宣布发起一项名为“慎重对待抗生素”的全球运动,以提高对抗生素耐药性问题的重视,并且将11月16日至22日确定为第一个“世界提高抗生素认识周”。此项活动,在欧美等地区,被其卫生行政部门所重视,不仅在官网上进行大力宣传,还在Twitter上以#AntibioticResistance (抗生素耐药)为话题标签实现广泛传播。而相比,国内目前还没有行政部门或者公益组织全面参与到这项行动进来。

Twitter上进行的“世界提高抗生素认识周”活动Twitter上进行的“世界提高抗生素认识周”活动

第二是掐断渠道,杜绝随意获取抗生素药物的可能性

造成抗生素滥用的原因之一是,公众可以很容易获取抗生素药物。不妨借鉴美国的做法,提高获取抗生素药物的“隐性成本”。据人民网的报道,在美国买抗生素药必须经过三道关,一是医生关,抗生素是严格控制的处方药,医生乱开会受到处罚,比如一旦发现医生有违规开处方的行为,会立即给予警告乃至吊销行医执照的处罚;二是药店关,美国对抗生素的处方管理十分严格,抗生素是严格管制的处方药,没有医生开具的抗生素处方及医生的签字,美国任何药店、医院都不可能把抗生素卖给患者,否则将面临严重的处罚;三是监管关,美国对抗生素物管制很苛刻,定期考核医师的抗生素知识,不及格者将被停止处方权。

不要让“处方关”形同虚设不要让“处方关”形同虚设

第三是监管下沉,对基层医疗机构抗生素滥用问题重视起来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国家医疗体系中重要的一环,承担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工作,但目前来说,很多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水平还很低。国家卫计委近几年在二、三级大型医院中通过设置控制目标、组建专项工作组、执行监督等手段强化了抗生素管理,但针对基层医疗机构的管理措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抗生素的滥用,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与以药牟利的经济因素、医疗专业人员水平低以及缺乏监管有关。而要改善这些问题,则需要政策层面的支持,如加大对初级医疗机构的财政支持并做到“医”、“药”分离;为基层医疗人员提供培训、交流的机会,增强专业水平;利用信息化加强抗生素药物的管理,保证数据透明、可查。

结语

“一刀切”的简单思维不能有效解决问题,治理抗生素滥用,既然是国际议题,就应积极回应相关行动,还应在加强对大医院抗生素药物管理的基础上,弥补对基层医疗机构的监管空缺。

新闻立场

本期评价

李敏
+收听
提问

同步:

还能输入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