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给福建人放贷款,银行有理吗

日前,一则“上海多家银行拒给福建人贷款”的消息引发关注,虽然上海银行业同业公会否认了这一说法,但从多个旧闻报道来看,这种现象确实是存在的。这到底是一种“地图炮”现象,还是基于风控安全的合理做法? …[详细]

上海多家银行拒给福建人贷款现象是存在的,而且不仅于此

上海银行业同业公会的公告,难以否认“拒贷福建人”现象的存在

在“上海多家银行拒给福建人贷款”消息出来后,上海银行业同业公会在昨日出了个公告,称“初步了解……各行均没有设置对特定地域申请人进行限制”。这个简单的公告,相比起媒体实证调查的结果,可以说是绵软无力。理由也很简单,这种拒贷现象,肯定是一种潜规则,不会明文写出来,仅凭“初步了解”多半是得不出真实结论的。

而且,“拒贷福建人”也不仅仅来自一篇报道的说法,检索一下即知,近两年有不少新闻、博客文章或网友评论都提到了这一现象,如2013年就有一篇文章标题叫做《福建人因钢贸信贷危机遭沪禁贷》。给出的理由跟近期报道是一样的,一些信贷员称“前几年有一大批福建人在上海从事钢材贸易,向银行借贷之后无力偿还,留下大量的坏账。”中介也都是这个说法。

这还可能是一种有报复性质的“连坐”现象

造成“钢贸危机”的,主要是福建宁德市周宁县人,该县仅有约30万人。但拒给所有身份证350或352打头的4000万福建人贷款,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连坐”、“地图炮”等词。这其中可能也存在“报复”因素,因为数年前的“钢贸危机”,引发的坏账据报道高达数百亿人民币,造成许多银行行长回家“下岗”催债,也要不回来,而现在很多银行认为那些福建人根本就是“骗取贷款”。据财经专栏作者李明顺的说法,就福建人无法得到贷款一事,一位上海本地银行的副行长甚至称,“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拒贷的原因是福建宁德人曾造成“钢贸危机”拒贷的原因是福建宁德人曾造成“钢贸危机”

不止于上海,也不止于房贷,不少地方其他业务的风控也指向福建人

福建宁德人不仅仅只在上海造成了“钢贸危机”,上海附近的一些城市同样也“遭过殃”,有说法称,无锡本地由福建人拖累的钢贸坏账就高达200亿人民币左右。所以,无锡当地银行对福建人的贷款同样很谨慎,也“连坐”到了所有福建人。

针对福建人的特殊对待也不仅限于房贷,一些其他业务同样有类似现象。一份网上流传的上海P2P贷款风控“心得”就称,发放贷款要注意敏感区域,“包括福建宁德(其实全福建人在上海都很敏感,不仅是P2P,银行个贷中心和信用卡部也敏感);江苏盐城;江苏连云港;山东枣庄等。”

如何看待这种现象?这究竟是一种正常的风控措施,还是一种不正当的歧视?

拒给福建人贷款无疑是一种信贷歧视,问题在于这属于哪种歧视

一种歧视现象叫做“非理性偏好歧视”,这种歧视是应该批评和消除的

歧视现象,可以分成两种。一种叫做“非理性偏好歧视”,是由著名经济学家加里贝克尔提出的,这是一种满足自身偏好的歧视,往往纯粹来自于刻板印象。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歧视往往都是这个类型,比如两性之间的一些偏见,比如发达地区对某些省份的偏见,比如城市人对农村人的一些偏见等等。不能说这些看法完全毫无逻辑,但很大程度上,这种歧视是基于人性恶的一面——要满足优越感,而且其可靠程度也是令人怀疑的。这种歧视理所当然应该受到批评,社会应致力消除这种歧视。

另一种现象叫做“统计性歧视”,这种歧视的存在有其合理性

还有一种歧视现象,并不是基于偏见,而是基于效率——这种歧视可以称之为“统计性歧视”。这是由著名经济学家菲尔普斯、阿罗等人发现的。打一个比方:雇主在录用员工之前,无法知道个别应征者的将来工作表现会如何,因此他对于应征者的工作品质处于一种信息不足的状态;虽然雇主为了确定应征者的工作品质可以一一进行调查与研究,但这么做可能导致成本过高而不可行,因此雇主会以其对团体差异的认知与刻板印象(stereotype)用做雇用决策——典型的做法就是,考察这个人的学历,如果太低就直接不要,哪怕这个人确实有真才实学,如果来自清华北大等名校,可能想都不想就赶紧开了合同,也许招进来后这人其实能力根本就不行。

只要不是大张旗鼓地宣扬,大概不会有多少人觉得这种“学历歧视”有什么不妥,因为这确实是基于信息不足而采取的有效率手段,而不是基于什么“瞧不起”的心态。如果有一种快速的方法识别出低学历者其实有能力,而高学历者其实是草包,相信多数雇主也不会固执在刻板印象上面,所以对这种“歧视”的指责较少。

某地人才市场。以学历作为招聘门槛,通常不被认为有问题。某地人才市场。以学历作为招聘门槛,通常不被认为有问题。

实际上,这种歧视无处不在,比如保险歧视:一些老人想买意外险买不到,保险公司并不能保证某个特定老人身体就一定差过年轻人,但基于统计信息,还是担心给老人上意外险不划算,因此拒绝给老人售卖保险。又比如签证歧视:不少福建人可能会发现想申签证出国相比其他省份要困难许多,但发放签证的使领馆其实并不能说这个福建人偷渡或成为犯罪者的几率就更高,不过因为掌握不了更有用的信息或去找这些信息太麻烦,因此干脆直接因部分福建人不好的入境记录,而提高对福建人的门槛。这也是一种统计性歧视。

涉及地域的,可以视为正当的统计性歧视也不少,比如,一些信托公司不给东北二线城市房地产项目贷款,这是因为过去的经验表明东北地产商还款意愿不强,项目工期和销售进度都不理想;又比如,一些券商跟银行对某些特定地方的政府平台不放款,是因为这一地区的政府经常有虚假行为,等等。

在不少信贷从业者看来,这种歧视是十分必要的,有人在微博上如此写到:“所谓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好像大多数人能做的,也就这样了。给一些群体贴上标签,远离他们而不是试图去改变感化他们,显然有意义的多。风险总是一直存在,所做的,无非是把风险控制到最小,要相信歧视有助于风控,是的,地域歧视。”

但反对这种“统计性歧视”,同样有很坚强的理由

一个理由是所谓统计性歧视,可能只是假象。比如在雇佣问题上,一些看似有效率的雇用程序,也许只是雇主的自证式预言——一些雇主认为女性会有某些特定行为(例如较细心适合文书工作、离职率较高等),因此指派例行性工作或提供不定的工作环境;反过来女性也以相同的预期回应,更加深对刻板印象的定位。但实际上,如果给女性更多施展空间和更稳定的工作环境,说不定也能做出了不起的业绩。

另一个理由则是这种“统计性歧视”会伤害人们基本的平等权利,比如,美国一些公司会基于种族、肤色、宗教、性别、出生国等方面的统计因素来给雇员提供不同的薪酬待遇,这种做法可能是有效率的。但这种效率仅仅是基于统计上的相关性而言,并没有深入考察这种相关性的原因,如果深入考察,也许会发现,黑人白人工作效率的不同,实际上由于社会歧视造成的教育不公平导致的,而仅仅因为统计上白人员工更能干就给他们更多工资会加大这种不公平。因此很多国家立法禁止在这些方面进行任何歧视。

以市场的角度也完全能够解释对统计性歧视的反对。道理也不难理解,因为人是感情动物,不会因为市场采取“统计性歧视”的有效率做法,就觉得这种做法是理性的,更可能的想法是:“明明我守信守法,为何我要为老乡的犯罪行为买单?明明我有一身本领,凭什么就因为我高考考得不好文凭不佳就拒绝录用? 这不公平!”正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多数人对平等、公平等概念有着强烈的偏好,在涉及人的基本权利方面,人们尤其珍视平等、公平的价值。在这种偏好影响下,“统计性歧视”的合理性就会受到动摇了——比如说,那些非要彰显自己进行“学历歧视”、非要招清华北大毕业生的公司就会被广泛声讨,进而形象受损,所以这种歧视行为会受到遏止。

拒给福建人贷款可能是一种“统计性歧视”,但这种做法也是不妥当的

回到“上海银行拒给福建人贷款”的话题,到底这属于哪种情况的歧视呢?

从目前的信息来看,没有办法排除这是一种“非理性偏好歧视”,如果真是带有报复因素,这种做法无疑是非常不妥当的。

但如果真有统计数据证明,“福建人整体信用就不好”,那么“连坐”到整个福建人身上是否应该呢?在一些人看来,除非是基本权利,谈歧视应该慎重一点,而贷款权不属于基本权利,因此应该尊重银行的做法。这种看法不能说没有道理,但也是有严重不妥的。因为上海银行拒绝贷款的是一个个个体,涉及到对具体一个人的尊重与否的问题,让一个个人为老乡的不妥行为买单,是很值得商榷的。特别是在当今中国地域歧视相当严重的情况下,这种情况会放大各方面不满的情绪,因此毫无疑问不是一种理性选择。

消除歧视,最重要是“让信息变得充分”

统计性歧视是否合理,如前所述,并没有非常确切的答案。最好的方法是不出现这种统计性歧视,就不会有争论了。统计性歧视起源于信息不充分,消除歧视就要让信息充分起来。在信贷领域,具体来说,就是建立可靠的信用档案制度。有了比较完善的个人诚信档案,人们就可以判断出一个人是否诚信,是否值得信任;不需要用一个人的老乡如何如何去判断了。

在这方面,一些互联网公司已经用大数据做出了些尝试,银行作为金融领域的专家,应该想办法积极去做更多的事情,而不应该动辄拒贷。

银行需要做的是加大力气建设信用系统,给需要的人创造良好的信贷环境银行需要做的是加大力气建设信用系统,给需要的人创造良好的信贷环境

结语

曾经,在上海一张福建身份证值40万元,因为凭身份证可以贷到500万元,这实际反映了银行不负责任的借款行为;而如今,因为一些福建人出了事,就让其他福建人不能贷款,这同样是银行不负责任的行为。

新闻立场

本期评价

丁阳
+收听
提问

同步:

还能输入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