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收75亿医院让老乡们“肝儿疼”?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被冠以“全球最大医院”之名。它有床位7000张,全国第一;日门诊量最高达21600人次,为河南同类医院的4倍。“事迹”曝光之后,也惹来巨大质疑,有人戏称该医院是“全世界最大的乡镇卫生院”,75亿营收让河南人“肝儿疼”。争议的价值在于,这所医院是当前的公立医院扩张现象的典型代表,关系到中国基层人民特别是农民的看病问题。值得以此为例,一探究竟。 …[详细]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规模巨大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规模巨大

真正让老乡们“肝儿疼”的不是“巨无霸”医院,而是县域医院

“巨无霸”医院不是乡镇医院,而是补充了县域医院的功能

一个理想的医疗模式是,村—乡镇—县这三级基层医疗机构满足人们的基本医疗需求,而大医院则专攻那些疑难杂症。现实情况则是,大医院人满为患,大病小病人们都往这里跑。所以,有论者把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为郑大一附院)称之为全世界最大乡镇卫生院,意思是该医院扩张这么大,做了不少乡镇一级卫生院做的事情——头疼脑热之类的小病看得多。实际并非如此,郑大一附院不是在和乡镇卫生院“抢生意”,它的竞争者是县一级的医院。换句话说,收了很多本应在下级医院得到救治的中、重症患者。

郑大一附院的迅猛扩张从2008年开始,这个时候它列入了新农合定点医院。农村人来省城大医院看病有医保了。通过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可以一看究竟,如下图:

可以看出在2008年、2009年两年,河南省市一级的医院越来越忙,而县域的医院则基本没有变化。如今的数据也是如此。一般来说,大城市里的大医院是三级医院,而县域医院则为一级、二级。根据《2013年河南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三级、二级、一级医院的病床使用率分别为:106.6%、90.34%、63.47%。

倘若没有“巨无霸”医院们,很多老乡们也不会去县域医院,还得往省外跑或者不治了

倘若省城的“巨无霸”医院不扩充,会是什么情形呢?众多来自基层的中、重病患者会去本地的县医院吗?答案恐怕是否定的。这里要提一个典型的例子——安徽省的新农合参保病人外流现象。《安徽日报》今年2月刊登的一则报道指出,根据对安徽全省新农合住院病人分布及基金支付流向情况连续4年的数据监测,安徽新农合病人向“上”级医院和省外医院外流趋势增加明显,新农合病人在县外住院的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郑大一附院则恰好相反。该院院长阚全程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时认为,该院患者出现井喷式拥挤的一个重要原因来自新农合,一部分是政策释放性的就医人群,另一部分是跨省返回人群。因为新农合无法跨省结算,这使得以往20多万奔赴北京、西安等地就医的患者留在了本省,这两个群体使得医院拥挤不堪。

其实,现有的政策是鼓励老乡们在基层医院看病的,越是向下报销比例越高,反之亦然,最低可能只有25%。可为什么大家依然愿意往省里的大医院跑?显然是对县域医院非常不信任。县域医院也确实技术、服务都薄弱,管理混乱。论文《河南县级医院战略管理研究》(王玲)针对河南一家县医院做了调查问卷。分析该结果会发现医院的基层医务工作者们对医院都缺乏信心,无论是医疗技术、护理服务、医疗设备还是管理机制,将近一半的人都选了“一般”的评价,选“很好”的人是少数派。县域医院甚至还可能出现骗子。例如,河南叶县一家医院里,骗子承包医院妇科门诊后,聘冒牌医生给病人看病。为创收,假医生给病人看病时夸大病情,骗患者住院,并按宫颈环形电切术等5项新农合可报销治疗项目,先后给1485个病人做虚假手术,非法获利48.4万元。想想真是胆战心惊。

县医院管理堪忧,图为安徽灵璧县医院,前段时间甚至发生了医生伙同外人偷农村病人遗体骗保县医院管理堪忧,图为安徽灵璧县医院,前段时间甚至发生了医生伙同外人偷农村病人遗体骗保

而“巨无霸”医院看到了扩容的“商机”,就谈不上什么精细化服务了

超级“巨无霸”医院本身有很好的政策支持,受到省市一级政府部门各种资源倾斜、照顾。只不过,想要更大更强,还得继续下本钱。钱从哪儿来呢?从医疗收入来。于是,像郑大一附院这样的医疗机构开始疯狂扩张,寻求收入。

如此扩容,也别想有完备的医疗服务了。这点不用外部批评,医院院长阚全程本人都十分清楚。他在一个论坛上说到,“以我院为例,目前编制内的床位加到1万张,不包括志愿者等社会化服务人员在内的职工只有7000多名。如果按照国家规定则是每个床位1.6个员工~1.7个员工,规模会更大。医院的后勤保障、医疗质量及医患关系处理等方面存在问题。”

所以,拿美国的一些大医院来和郑大一附院比较的论调可休矣。站都没学会的婴儿怎么能和一个运动健将比跑步。而“巨无霸”医院尽管拥挤,起码有技术,有人才,能够服务更多老乡们在本省治病。

中国的“巨无霸”医院和国外先进医院的精细化管理肯定是没法比的,图为美国梅奥诊所中国的“巨无霸”医院和国外先进医院的精细化管理肯定是没法比的,图为美国梅奥诊所

让老乡们看好病,得靠县域医院的崛起

政策已经在限制“巨无霸”医院了,可解决问题不能本末倒置了

业内对“巨无霸”医院诟病已久。一种论调是“巨无霸”医院有虹吸效应,把人才、病人、钱全都给吸走了,其它的中小医院也别想发展。似乎把问题都归结到了“巨无霸”医院身上,认为只要限制这些医院的发展,自然人才、病人、钱也都回流了。2014年,国家卫计委甚至紧急下发了《关于控制公立医院规模过快扩张的紧急通知》。而在新农合的报销比例上,也一直都是越往上报销比例越低。

可“巨无霸”的扩张很难限制得住的,抛开它本身的发展冲动不说,老乡们对其需求是巨大的。难怪郑大一附院的院长有底气说出,“下面的医院看不了病,患者还得往上跑。”对于未来并不担忧。因此,解决问题不能本末倒置了,使用行政手段是无法管得住病人的。获得更好、更高质量医疗服务的想法无可厚非。

当然,解决基层人民看大病的问题,靠扶持大医院也解决不了。大医院再好,始终接待能力有限,并且费用等负担很重。看起来,好像成了道无解的题目了。到底如何是好呢?

大医院的治疗费用贵,病人负担重,大医院扩张根本上也解决不了看病难(图片来自《河南卫生与计生统计年鉴》2013)大医院的治疗费用贵,病人负担重,大医院扩张根本上也解决不了看病难(图片来自《河南卫生与计生统计年鉴》2013)

要解决问题,不用看外国,中国本土就有绝佳案例

一般来说,要解决问题我们需要向外看,期望找到借鉴的例子。不过,这次不用,在中国的广东茂名有个叫高州的县级市,它的县域医院在中国的卫生系统中极其出名,奉为楷模。举个最近的例子,广东58个县及县人民医院医疗服务能力综合评价结果中,高州市和高州市人民医院分居榜首。数据显示,2014年下半年,高州市县域内住院率为96.3%。真正做到了医改中长提的那句“小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县”。

高州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卫生系统的专家们考察了一次又一次,然后发现,这个医院不哭穷,完全是踏踏实实的市场做派。由于高州本身经济不发达,所以高州市医院没有靠财政拨款来发展自我,而是尊重市场,以医疗服务赢得更多的病人(医保费用),为当地乃至外地的参保者提供了更高性价比的业务。总结起来,技术好、费用低、服务佳。一些在三甲医院看不起病的病人,最后都让高州市医院所吸引、治愈了。

秘诀在打破行政化的医疗供给体制,才能让更多老乡们好好看病

高州市医院的成功秘诀是去行政化高州市医院的成功秘诀是去行政化

高州市医院院长是选出来的,不是行政任命。这个细节揭示出该医院在改革中行政化去得彻底。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的论文《高州模式“高”在何处——去行政化与高州模式的可复制性》里引用了时任院长钟焕清的一句话——“我们医院不需要一分财政补贴。财政若有钱,应该主要投入医保,我们可以凭借自己的医术、质量和服务挣到这份钱。”

的确,医保的覆盖意味着医院可以靠自身的服务去竞争,获得病人和收入,从而发展医院。并且医保基金作为一个第三方机构,对医院能有长期的约束力。纯靠着行政拨款来发展公益医院行不通,这样不仅可能养懒人,也容易是个无底洞。

可问题是,大部分的县域医院还是行政化、体制内的,没有那么多的进取心,这才是常态。无论医生也好,还是管理人员也好,都过一天日子敲一天钟。相反,那些充分地享受到行政化优势、得天独厚的大医院,在市场竞争中如鱼得水——既能够吸引人才,又能够获得扶持,招揽病人。

解决问题的方向很明确了——彻底打破医疗行政化,取消行政级别,让医疗机构以自己的服务去竞争病人,获得医保基金。高州市人民医院的汇报材料这么说:“市场竞争可以更好地促进公立医院实现公益性。我们的医院通过市场竞争,达到了让老百姓少花钱、看大病的目的。因此,我们认为市场竞争与公益性并不矛盾。国家的钱不应该直接投给公立医院,而是应投入医保和合作医疗,保重病、大病,让病人自己选择去哪家医院看病。这样,医院的积极性会大大调动起来……”

结语

只要县域医院发展不起来,即使本省的“巨无霸”医院被限制了,人们依然可以往外省跑,为了看病,颠簸不已。要解决问题,唯有彻底去行政化这一条路。

新闻立场

本期评价

王杨
+收听
提问

同步:

还能输入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