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移民火星”是骗局为时过早

近日,多位华人入围“火星一号”移民计划候选名单。这个思维辽阔、志向宏伟的计划,真的如一些人质疑的那样,是低级骗局? …[详细]

“火星一号”志向远大,却流言缠身

“火星一号”立志殖民火星,吸引了不少志愿者

2010年,著名物理学家霍金提出,面对地球有限的资源和不断膨胀的人口,人类长期生存的唯一机会不是留在地球,而是向外太空寻找出路。他预测,2050年,人类将实现火星移民。霍金负责预测,有人负责执行。

2012年年底,荷兰一家私人公司“火星一号”启动“有去无回登陆火星计划”,他们预计于2018年将无人驾驶汽车发送到火星上,在2024年将首批4名火星宇航员发射升空,并于2025年初步完成火星永久殖民地建设,此后每两年都将输送4名宇航员到火星,并最终达到有40人定居火星的目标。

华人入选者华人入选者

看起来似科幻小说,但不乏响应者。从2013年4月开始的招募,到当年8月截止,报名者超过20万,分布在140个国家。在经过两轮筛选后,近日,产生了共计100人的大名单,其中有4位华人。

人类中,不乏好奇心强者,这些人对于未知领域更有探求的精神,似乎没有什么项目能比“移民火星”对他们的吸引更大。

先驱性事业,一定不乏骗局质疑

历来,我们都会给先驱者以足够的敬意,因为他们对生命可能性的开拓和自身承担的风险都足够大。同时,先驱性事业,也难逃骗局、异想天开的质疑。“火星一号”也一样,从公布项目至今,“是骗钱游戏还是科学计划 ”的争论就不绝于耳。

因科技骗局在国内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媒体对此类非官方行为也较为敏感,这种争论,在国内尤甚。翻看过去的报道,类似“报名费不能退”、“注册地址成谜”、“仅一名员工”这些信息广泛传播,让“先驱性事业”沾染了浓浓的民科气息。

在这次4位华人入围大名单的消息公布后,依然有媒体祭出陈年旧账,认为“移民火星计划很有可能是一场商业骗局。”

这些流言,基本不靠谱

国内媒体质疑的问题,比较低级,稍做功课就可释疑

一些来自中国官媒的报道,提出了三个质疑:注册地址成谜、仅一名员工、报名费不能退。现在就探究一下,这三个质疑能否成立。

据报道称,推出“移民火星”计划的公司“火星一号”,雇员仅一人,注册地址是一处民居,并且现场没有任何人办公。这些描述,都指向这家公司很山寨。

实际上,这种质疑并不成立。法国媒体曾在2013年报道过“火星一号”的公司为何注册在民居,因为“火星一号的办公地点是在一栋写字楼里,但根据荷兰法律,这个地址不能注册公司,所以兰斯多普(该公司负责人)选择了自家作为公司注册地址”,同时,“该机构的核心团队已经有了10名成员,均是来自于各自行业的顶级人才,其中不乏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ESA(欧洲航天局)前员工。”

该公司实际的办公地点该公司实际的办公地点

再看关于收费问题的指责。被国内媒体攻击最多的还是“注册费不能退”,“光中国的申请就有1万多人,每人11美元,总计10多万美元的报名费打了水漂”,这种指责,直接指向这家公司用报名费大肆敛财。

实际上,在该公司官网上FAQ(常见问题解答)页面里,已经说明注册费不会返还,且收取的这些注册费,是为了网站建设、日常维护。另外,媒体所谓的中国“上万名”报名者,仅仅是通过邮件注册的申请者人数,但注册并不收费。国内真正成功交费并上传视频的报名者,不到100人。况且,据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估算,这个项目若想实现,至少需要费用60亿美元,而从报名费来看,国别不同费用不同(美国38美元,中国11美元),即使报名的20万人都付费,也是杯水车薪。

从实操角度看,移民火星计划极可能流产,但这不能证实欺骗

综合多方权威分析,移民火星计划如期实施几无可能

去年年底,麻省理工学院利用荷兰“火星一号”公司的数据,完成一份35页的报告,这份报告是由航空航天工程系统学大佬奥利弗·德维克(Oliver de Weck)领衔的,权威性可观。该报告认为,虽然火星探测器“凤凰号”在2008年发现了一些证据,推测火星表面存在冰(意味未来的移民可以靠融化冰来制作饮用水),但是根据麻省理工学院的分析,现有的在地球上煮水的技术,目前还不能在太空中直接使用,要实际操作还需要一些新技术的诞生,但是“火星一号”尚未提供解决方案。

另外,根据“火星一号”的计划,人们将在火星上栽种植物以获取食物。但该研究小组认为,植物制造的氧气过剩将引起严重火灾。虽然氮气可以将氧气的量降低到安全水平,但火星的大气中仅含3%的氮气,因此,该小组称,如果从地球带过去的氮气用光了,人们的生存时间“不会超过10周”。

这样看来,且不谈载人登陆火星的技术什么时候能成熟,仅仅是水和食物这两项永久生存的必需品,都无法解决。

今年2月,英国《焦点》杂志也以封面文章《前往火星的单程之旅》访谈各路专家,介绍这个项目“不是妄想,但技术问题有待解决”。比如,生活在火星的宇航员所体验的重力,只有地球重力的大约三分之一。而失重会对人体产生影响,骨骼和肌肉会迅速损耗。根据对国际空间站中14个宇航员的研究表明,在太空中停留4至6个月,骨质流失表现最明显的髋部流失速率为1.5%/月。因此,在历经7个月的飞行到达火星后,骨质流失在最坏的情况下将损失10.5%。这些问题,目前都还没有解决方法。

定居火星的计划,目前看来希望渺茫定居火星的计划,目前看来希望渺茫

如此看来,未来如果只是派几个宇航员去火星一趟,然后回来,还是有可能实现的。但是,“火星一号”项目是计划在火星上建定居点,要想实现人在火星上生存,面临的技术问题要复杂得多,如期实现几无可能。

无法如期完成计划,不代表就是欺骗

有人认为“打着宏大远景,激起无数人探索宇宙激情的计划,结果一开始就是个以商业开发为目的的噱头,这很伤害人的热情。”

可是,早在2013年,项目启动后不久,“火星一号”创始人在接受荷兰媒体采访时,就已经表明“难以如期完成计划”,坦承“没有任何对于项目进度的保证,只是计划而已”。

航天领域充满变数,任何航天计划出现延期都正常,像嫦娥、天宫、长征五号等,也都未按最初的时间节点进行。把“收费不退还”公示、把“难以如期完成计划”如实告诉志愿者,已经说明该计划的诚意和自主选择性,唯一要确保的就是“科学冒险不能拿人的生命作抵押品”。至于这是不是“商业炒作”和这是不是“骗局”,完全不是同一个问题。

最值得赞赏的,是该计划对航天举国体制的突破

未来靠举国体制操办航空航天事业,可能也应该逐步减少

美国民营太空运输公司SpaceX创始人ElonMusk认为,各国航天机构都深受官僚主义的束缚,造成航天发射费用居高不下。而更灵活的商业公司开展航天活动,可以大幅度降低费用。美国虽然具有发达的航天工业,但长期以来坐吃政府合同不思进取,已经日益暮气沉沉,从子系统到火箭飞船的成本都严重虚高。

有人可能会说,航空航天领域投资巨大,收益不明确,技术复杂,民营公司何来资金和动力去关注这块?就以“火星一号”为例,其本身不具备任何研发制造航天器的能力,所有的技术都是依靠目前蓬勃发展的商业航天公司;同时,它希望靠一种全新的营销模式来支撑太空探索事业,试图通过电视选秀、捐赠等方式来募集资金。不管是否募集成功,都算是一种尝试。

纵观人类航天史,私人项目“坐享其成”居多,主动探索少见。这种局面,可能很难再持续下去。NASA局长查尔斯·博尔登认为“由于拮据的财政预算,导致几十年来发展太空技术的投资严重不足,要想改变NASA现状并使之在创新与载人航天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需要让私人机构积充分参与进来。”

可以肯定的是,航天领域的举国体制,对创新而言,是阻碍不是鼓励。

结语

在很多领域,我们民众和媒体的思维都要转变,说不定哪一天,航空航天的那些事,全靠私人公司玩转。

新闻立场

本期评价

张德笔
+收听
提问

同步:

还能输入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