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国考热降温是个伪命题

2015年公务员国考昨天结束,之前媒体普遍认为2015的国考热有所降温。甚至有人乐观的认为,由于招录人员大幅增加,报名人数大幅下降,2015年的考试可能“史上最容易”,难道真的是这样吗? …[详细]

三大指标似乎都能证明国考热有所降温

根据国考职位竞争比、高竞争职位和最热职位的变化,舆论一般认为国考热确实在降温

2015年度国考计划招录人数为22248人,共有140.9万人通过资格审查,比去年减少11.5万,竞争比(即平均每招录一个人背后的竞争者数量)达到64:1。虽然这比之前估计的59.2:1略有上升,但这一比例和2011年的133.7:1、2012年的约为117.7:1、2013年的约为107.2:1、2014年的71.9:1相比,已经是大幅度下降。

另一项关于竞争烈度的指标也似乎印证了国考热的降温。竞争比在1000:1以上的职位被称之为高竞争比职位。2012年度高竞争职位有46个;2013年度猛增至109个;2014年,又回落到37个;而2015年仅为15个。

除了以上两点,还有人指出,2015年国考最热门的职位是“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的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采购三处副主任科员及以下”,这一职位竞争比例达2624.5:1,但这比2014年最热的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室研究一处主任科员及以下”的7192:1要“逊色”许多,竞争比也是5年来的最低值。

这三个指标仿佛构成了国考热降温的有力证据,事实真的如此吗?

备战公务员国考备战公务员国考

然而指标“说谎”了,人们不是不想报,而是门槛提高,报不上

分析之前国考最热职位就能看出,那时要报名太容易

以国考最热门职位为例,它每年都是媒体关注的焦点,也是高竞争比岗位的代表。从人社部历年发布的国考报名信息中,我们不难发现,能问鼎最热岗位的几乎都来自省级以上的职位:2010年最热门职位为“科学技术部国际合作司欧洲处主任科员及以下”;2011年最热门职位为“国家能源局节能与科技处主任科员以下”;2012、2014年度的最热门职位为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的职位;2015年,最热门职位为“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的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采购三处副主任科员及以下”。其中,只有2013年的最热门职位出人意料的被“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合川调查队业务科员”这一职位获得。

仔细翻看当年这些省级以上的招录岗位的要求,我们就会发现,这些岗位(包括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合川调查队业务科员)之所以能创造出如此耸人听闻的竞争比,是因为他们的岗位要求门槛很低,基本上不限专业、不限政治面貌,没有基层工作年限的要求。如曾两度贡献最热门职位的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其2012年招录岗位要求是人文社科类、硕士、中共党员、对基层工作年限无限制;2014年的岗位要求更低,是文科类、本科、对政治面貌无限制,对基层工作年限无限制,这样的要求直接导致了其招录的岗位在2014年的竞争烈度比2012年增加了一倍。

实际上,如果这类高大上的招考职位不作基层工作经验的要求,必然会有大量的应届生抱着试试看,练练手的心态投入其中,这类岗位的竞争比破万毫无压力。

但是今年门槛提高了,要报名还得满足多项条件

由于职位门槛太低,过去国考常常出现的逆天竞争比常常为人所诟病。白岩松就尖锐地指出,公务员又称公仆,如果人人都争当仆人,说明它可能不是仆人。

高竞争比的问题还在于:这些职位要求笔试的淘汰率要达到90%以上,为此只能提高考题难度,用这样的办法虽然不会“误用庸人”,但却很可能“错拒人才”。考试太难,不少考生已经不是凭自己的能力水平考试,而是在凭自己的运气考试。因此,不少专家建议公务员考试要加强资格设置,减少高竞争比岗位的出现。

书店内浓厚的备考氛围书店内浓厚的备考氛围

国考的改革基本上也是这样的思路:中央及其省级直属机构录用公务员要求基层工作经验所占比例逐年提高,2010年达到70%,2011年达到85%,2012年除特殊岗位外,全部要求有基层工作经验。再加上今年更为严格的专业限制,最热门岗位竞争烈度下降是自然而然的,根本无需大惊小怪。

2015年度国考最热门职位“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的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采购三处副主任科员及以下”虽然仅要求本科以上、政治面貌不限、基层工作年限无限制,但它提出了专业要求(建筑学、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就使得竞争烈度大幅降低,沦为了五年来最低竞争比的最热职位。

可见,高竞争比职位的减少不能证明国考热降温,仅能证明国考的资格设置更加科学,而科学的资格设置更有可能催生更大的国考热。

并且今年国考职位中,边远地区、基层岗位占比超过76%,艰苦的职位很多人又看不上

2015年国考职位中,边远地区、基层岗位占比超过76%,为了吸引考生报名,不少岗位将考试门槛放低至大专。但是,一些基层岗位明确标注了工作条件艰苦、经常出差、需值夜班等工作特点,以降低考生预期。综合媒体的报道,这确实让一些把公务员考试当作一个就业机会的人没有报名,但这些受访者也承认他们选择放弃不是因为公务员不好,而是因为相比于去偏远基层地区,他们更情愿在条件好的地区找一家企业。可见,一些边远地区的基层岗位没人报考,仅仅是过去几年公务员报考冷热不均现象的延续。

报名时的“诚信系统”还挤出了往年数据虚高的“水份”

更重要的是,今年人社部更加注重报名诚信与否,明确报名信息必须真实准确,并表示要将一些不诚信的报考行为列入诚信档案库。这类措施也让不少不符合报名条件却想碰运气的人放弃了报考,挤出了往年报考数据虚高的“水份”,这是今年国考报考人数下降的又一重要原因。这些人的减少对国考的影响微乎其微,如果少了他们,就说国考热已经降温,恐怕多少有些一厢情愿。

为什么国考热没理由降温

在经济下行的情况下,人们还要更倾向于选择稳定、有保障的工作

认为国考热在降温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随着“八项规定”等反腐措施深入和简政放权的进行,公务员油水日薄,权力日减会让国考热降温。这种观点听上去有道理,但是却禁不住一句反问——“这么多人考公务员都是为了油水和腐败?”

在《今日话题》“万人争当月薪两千公务员的奥秘”这篇文章中曾介绍过,不仅在中国,在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诸如印度、韩国、中国台湾等,年轻人对考公务员也非常热情。

是因为公务员有油水可捞吗?不一定。在韩国,政府机构非常清廉,公务员没有什么油水可捞,但该国的公务员热却依然可以用恐怖来形容。这是因为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同时,由于许多企业不断裁员,青年们感到十分惶恐。在韩国,唯一旱涝保收的职业就是公务员,以首尔为例,他们的工资普遍高于社会平均水准,又不用加班,对青年人有很大的吸引力。

在中国,公务员的稳定性也非常高。有数据显示,我国每年被正常辞退的公务员占总数的比例为0.05%左右, 而一般正常企业的淘汰率则高达5%~15%。天壤之别的淘汰率在经济下行的情况下的时候,当然会让人更愿意投入其怀抱,以获得稳定和安全感。

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武汉一考点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武汉一考点

在社会保障仍不完善的情况下,人们也不可能减少对公务员的热情

联合国预测,1990至2020年世界老龄人口平均年增速度为2.5%,而同期中国老龄人口的递增速度为3.3%,照此推算,到2020年,我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将达1.67亿。在“未富先老”的中国,每个人养父母老、养自己老的担子都不轻。

根据世界银行组织的建议,要维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养老金替代率(是指劳动者退休时的养老金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之间的比率)必需不低于70%,国际劳工组织建议养老金替代率最低标准为55%。但在中国养老保险双轨制的条件下,我国企业职工的养老金替代率仅为社会平均工资的40%左右,而我国公务员的养老金替代率能达到百分之八九十,还享有更加完善的其他社会保障。

因此,在一个平衡规范、保障健全、法制体系完备的社会环境里,公务员仅仅是比较稳定的职业。而在这种双轨制的社会保障体制下,“公务员”成为大家追求热度不减的铁饭碗才是情理之中的事。

结语

数据有时也会“说谎“,国考热降温虽然是很多人的期望,但期望和现实之间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新闻立场

本期评价

刘文昭
+收听
提问

同步:

还能输入140